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 第97章 校外琐事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第97章 校外琐事

作者:贾闲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18:59:24

林墨陪着母亲和妹妹吃完一顿虽简单却温馨的晚饭,弟弟因为学校有事这一周也没有回来,林墨帮着收拾了碗筷。看着天色渐暗,四合院里各家灯火次第亮起,喧闹了一天的院子渐渐安静下来。林墨对程秀英说了声:“妈,我出去转转,消消食。”

去学校时间久了,他需要找个地方了解院里的情况,以免母亲为了安他的心有消息没告诉他。

他没有走远,只是在四合院门口和胡同里慢慢踱步。夏末的晚风带着一丝凉意,吹散了白日的燥热。他看似随意地溜达,实则在观察,在倾听。院里隐隐传来的说话声、孩子的哭闹声、收音机里模糊的戏曲声……勾勒出这个大杂院最真实的生活图景。

转了一圈,他心里大致有了数。回到中院,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走到傻柱家门口,抬手敲了敲门。

“谁啊?”里面传来傻柱粗声粗气的询问。

“柱子哥,是我,林墨。”

门吱呀一声开了,傻柱穿着件汗衫,趿拉着布鞋,看到林墨有些意外:“呦,墨子?没在学校待着?快进来!”里面吃完饭准备回自己屋的何雨水也跟着打了声招呼:“墨哥,回来了。”

林墨走进屋,屋里陈设简单,有些凌乱,带着一股单身汉房间特有的混合气味。他将手里一直拎着的一个油纸包和一瓶二锅头放在桌上:“刚回来,找柱子哥喝点,聊聊天。雨水一起来吃点。”

油纸包一打开,一股浓香扑鼻的卤肉味儿瞬间弥漫开来,是酱香浓郁、色泽红亮的卤猪头肉和猪耳朵,这是林墨在空间里直接卤好的。傻柱眼睛立刻直了,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夸张地吸着鼻子:“嚯!这味儿正!你小子从哪儿弄来的这好玩意儿?学校食堂还有这油水?”

“朋友给的,想着柱子哥你好这口。”林墨含糊带过,拧开二锅头瓶盖,拿过两个粗瓷碗倒上酒。这自然是从工坊空间里取出来的。

傻柱用一个小碗挑了小半碗肉递给何雨水:“我们两个在喝酒,味冲。雨水你回你那屋去吃吧!”雨水没说什么,接过碗跟林墨打了声招呼就回屋了。

傻柱也不再多问,嘿嘿笑着搓手坐下,先捏起一大片肥瘦相间的卤肉塞进嘴里,眯着眼咀嚼,一脸满足:“香!真他娘的香!好久没沾这么实在的荤腥了!还是你小子惦记哥!”他端起酒碗,“来,走一个!”

两人碰了一下碗,各自喝了一大口。辛辣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带来一股暖意。几口酒肉下肚,话匣子就打开了。

“柱子哥,我这一上学,院里最近咋样?没出啥新鲜事儿吧?”林墨看似随意地问道。

傻柱嘴里嚼着肉,含糊不清地说:“还能咋样?老样子呗!不过……嘿,还真有点变化。”

他掰着手指头跟林墨唠:“一大爷现在魔怔了,盯东旭哥盯得那叫一个紧!天天逼着他练技术,稍有点不对就开骂,比对他亲儿子还上心!我看东旭哥那脸,一天比一天黑。一大爷自己也是,一有空就抱着他那堆技术书和零件琢磨,说是要冲刺啥八级工巅峰?嚯,那劲头,我看着都累!”

“二大爷也不消停。”傻柱撇撇嘴,“上回考七级工不是没成嘛,说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得,自己也屁颠屁颠报夜校去了!好家伙,听说在夜校让老师训得跟孙子似的,回来就拉个脸。光天光福那俩小子有时候不懂事,偷偷笑话他两句,二大爷那脾气蹭就上来了,抄起笤帚疙瘩就揍!这两天那哥俩都绕着道走。”

“后院老太太,还是那样,稀里糊涂的,但就认我。有点好吃的就扒着门框喊‘柱子,柱子’,让我过去。一大妈都吃味了。”傻柱说到这,有点小得意。

“闫老抠家,解成开始相亲了,相了好几个都没成,对外说是嫌人家姑娘这不好那不好,我看是他自己抠搜,舍不得花钱!解放那小子,初中毕了业也不找个正经营生,天天在外头瞎晃荡,跟几个街溜子混一块儿,闫老抠管了几回,管不住,现在也懒得管了。”

“许大茂那孙子!”傻柱提到许大茂,声音提高了八度,带着明显的不爽,“嘚瑟得不行!到处嚷嚷元旦就要跟那资本家小姐结婚!请帖都快发出去了!呸!瞧他那副吃软饭的嘴脸!”

“大山哥家倒是喜事,嫂子怀上了,肚子都显怀了,大山哥乐得见牙不见眼,天天抢着干活。”

最后,傻柱压低声音,表情有点古怪:“最邪乎的是贾家!你说以前都快揭不开锅了,现在倒好,靠着易大爷时不时送粮送钱,还有我……呃,偶尔接济点食堂的剩菜,张婆子和秦淮茹居然嘀咕着还想再要个老三!这都快养不活了,还敢生?真不知道咋想的!”

林墨静静地听着,偶尔抿一口酒,将这些信息在脑中一一记下。易中海的执念更深了,刘海中的焦虑转移到了家庭暴力上,闫家下一代的问题开始显现,许大茂稳步推进他的“软饭”计划,杨大山家添丁进口是喜事,而贾家……果然在短暂的“改善”后,露出了更深的隐患和自私。这一切,都如同潜流,在四合院平静的表面下暗自涌动。

他又和傻柱聊了些厂里和胡同的闲篇,一瓶二锅头见了底,卤肉也吃得差不多了。林墨看时间不早,便起身告辞:“柱子哥,院里有什么事,你多帮着照应点,尤其是我妈那儿。”

“放心!包我身上!”傻柱拍着胸脯,酒意上头,脸膛通红,“有你柱子哥在,院里翻不了天!”

离开傻柱那充满酒气和卤肉味的小屋,林墨回到自家清净的屋里。母亲和妹妹已经睡下。他躺在床上,听着窗外隐约的虫鸣,将今晚听到的信息细细梳理了一遍,对四合院这个“大后方”的局势有了更清晰的把握,这才沉沉睡去。

第二天是星期天,林墨早早起来。他先是从工坊空间里取出两份早就准备好的粮食,每份都用结实的布袋装着,约莫十来斤重,主要是耐存放的二合面和棒子面。然后推出自行车。

他先去了师父赵山河独居的小院。敲开门,赵山河依旧是那副古板严肃的样子,看到林墨,鼻子里“嗯”了一声,算是打招呼。

“师父,我回来看看您。带了点粮食。”进门后林墨将一袋粮食放了下来。

赵山河没说什么客气话,只是问道:“学上的咋样?没把功夫落下吧?”

“不敢落。”林墨回答,“白天上课,晚上熄灯后都在脑子里过手艺,空了自己也比划。水木图书馆书多,我还借了讲力学的书看,感觉对理解榫卯受力更有帮助了。”

赵山河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点点头:“嗯,算你还有点心。手艺是根,到哪儿都不能忘。大学问也得接地气才行。”他难得地多说了两句,问了问林墨学业上的事,虽然依旧是言简意赅,但关切之意流露无疑。

林墨陪师父说了会儿话,临走前,林墨将自己在学校做的设计图纸的工艺相关的部分交给了赵山河,赵山河拿着设计图纸没有再多说的意思,林墨便告辞离开。

接着,林墨又骑车到了王铁家。王铁见到林墨很是高兴,拉着他问长问短。王铁媳妇更是热情地要留林墨吃饭。

“叔,婶儿,别忙活了,我坐坐就走。”林墨将另一袋粮食放下。“小勇在厂里还好吧。”

王铁看着那袋粮食,叹了口气:“你这孩子……自己在外头不容易,还老惦记着我们。小勇好着呢,跟你师父学得认真,没给你丢脸!就是这年头……唉,粮食金贵啊!”他也没多推辞,知道这是林墨的心意。聊了会儿家常,便起身告辞。

最后,林墨来到了陈枋安副厂长家。

陈枋安对于林墨的到来有些意外,但很是欢迎。林墨带了一包从信托商店淘来的、品相不错的茶叶。

“陈师傅,一点茶叶,您喝着提神。”

“哎哟,小林,你太客气了!”陈枋安笑着接过,招呼林墨坐下,“怎么样大学生活?还适应吗?”

“挺好的,课程紧,但能跟上。”林墨寒暄几句说着就把自己设计图纸的总括图递给了陈枋安。

陈枋安给他倒了杯水,接过林墨递过来的图纸,他边看边兴奋地说:\"好!真是太好了!这线条,这功能巧思,既有点'东方韵律'的影子,又更现代、更简洁,特别是那个带隐藏折叠桌的沙发床和模块化组合书柜的概念,真是绝了!你小子,上了大学,这思路更开阔了!\"

林墨谦逊地笑了笑:\"陈主任过奖了,只是些不成熟的想法,还要靠师父把关工艺,厂里完善。\"

\"诶,这可不是不成熟!\"陈枋安摆摆手,随即脸上又露出一丝踌躇,\"好东西是真好,但也正因为太好了,我有点......拿不定主意。\"

他身体前倾,压低了些声音:\"小林,你说,今年秋交会,咱们要不要胆子大一点,干脆就用你这套新设计,全面替换掉'东方韵律'?趁热打铁,再放一个卫星!\"

但他马上又自我否定般地摇摇头,眉头皱起:\"可风险也大啊!'东方韵律'现在势头正旺,是老客户认的'金字招牌'。贸然全换成新的,万一客户不买账,觉得失去了原有的韵味,或者对新风格的接受度不高,那岂不是砸了招牌,连原有的订单都可能受影响?这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点?\"

林墨认真地听着,等陈枋安说完,才沉稳地开口:\"陈主任,您的顾虑很有道理。'东方韵律'经过市场检验,是稳定的收益来源,也是龙成厂目前的立足之本,确实不宜轻易动摇。\"

他略一沉吟,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我的想法是,今年秋交会,展位核心和宣传重点,依然以成熟的'东方韵律'系列为主,向客户充分展示我们稳定、可靠的大规模量产和交付能力,这是客户目前最核心的需求。\"

\"但是,\"他话锋一转,\"我们可以在展区设立一个单独的'新品概念区'或者'未来生**验角',不必大张旗鼓,但位置要醒目。

从我这套新设计中,精选出一到两款最具代表性、工艺可实现性高、且与'东方韵律'风格差异明显、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比如刚才您提到的那个沙发床,或者那组模块化书柜,打造出几件精致的样品,放在这个区域进行展示和试水。\"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林墨条理清晰地分析。

\"第一,不冲击'东方韵律'的主阵地,保证了基本盘和现有订单的稳定。”

“第二,用极具冲击力的创新单品试探市场反应和客户接受度,收集最直接的反馈。”

“第三,向市场传递龙成厂持续创新、引领设计的积极信号,保持品牌热度。如果市场反响热烈,客户询问度高,甚至当场就有意向订单,那我们明年再顺势全面推出新系列,就是水到渠成,风险也小得多。”

“如果反响一般,我们也只是投入了几件样品的成本,及时调整策略即可,无伤大雅。\"

陈枋安听得眼睛越来越亮,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着,连连点头:\"'以旧带新,投石问路'!这个策略稳当!进可攻,退可守!既保持了主力,又展示了潜力!”

“小林啊,你这脑子真是活络!不仅手艺设计上好,这市场策略也琢磨得透!我看行!就这么办!我回头就跟聂厂长详细汇报这个思路!精选哪几个单品,还得你帮你师父再多把把关,拿出最好的工艺来打造这几件'问路石'!\"

\"没问题,陈主任。我会和师父仔细斟酌的。\"林墨点头应下

便切入正题,“陈主任,厂里现在情况怎么样?设备都还顺当吧?我那份东西……没出啥岔子?”

聊完了设计图的事,陈枋安脸上顿时有了光彩,声音都提高了几分:“顺当!太顺当了!小林,你那份手册可是立了大功了!简直就是及时雨!”

“现在技术科和保全组的人手一本,照着上面说的做,大部分常见问题都能自己解决!虽然比不上专家在的时候那么精细,但保证生产不停顿绝对没问题!”

他兴奋地给林墨倒了杯水,继续说:“这事儿不知怎么还传到轻工局领导耳朵里去了!前几天局里下来检查工作,还特意表扬了我们龙成厂。”

“说我们在苏联专家撤走的困难时期,能积极主动,自力更生,挖掘自身潜力,解决了大问题!要其他厂向我们学习呢!聂厂长在会上提起这个,脸上倍儿有光!这里面,你首功一件!”

林墨谦虚地笑笑:“都是厂里领导支持,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就是把平时琢磨的点东西汇总了一下,能帮上忙就好。”

“你这可不是一点东西!”陈枋安感慨道,“你这脑子,活络!又肯钻研!将来毕业了,不管是在学校搞研究,还是回厂里,前途都不可限量!”他又关心地问了问林墨的学业,勉励了几句。

离开陈枋安家,林墨心情舒畅。厂里的情况比他预想的还要好,这条线算是稳住了,这是他现在不多的经济来源。

回到四合院,林墨还私下给杨大山家送了十来个鸡蛋和一小包红糖,这种当下的稀罕物让杨大山媳妇再三感谢。

晚上,林墨在家陪着母亲和妹妹吃了晚饭,又仔细叮嘱了林贤和林巧一番,这才骑着车返回水木大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