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 第172章 展望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第172章 展望

作者:贾闲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18:59:24

会议结束,众人心思各异地散去。王副司长却叫住了正准备离开的林墨。

“小林,陪我在这厂区周边走走。”王副司长语气不似刚才在会议室的严肃,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更深层的忧虑。

林墨默默点头,跟在王副司长身侧。两人走出办公区,沿着厂区外围新修的柏油路缓步而行。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远处是新扩建车间的工地,脚手架的轮廓在暮色中显得有些朦胧。

沉默地走了一段,王副司长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小林啊,今天这事,虽然你找到了根子,也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可我这心里,反而更不踏实了。”

他停下脚步,望着眼前初具规模的厂区,眉头紧锁:“你看,现在‘逸云’、‘磐石’这两个系列,订单刚起来,生产规模比起龙成厂那边也还算不上太大,这质量问题就已经冒头了,还牵扯到外协厂,管理上捉襟见肘。”

“我都不敢想,如果真按我们期望的,这‘雪球’越滚越大,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生产规模几倍、十几倍地扩大,到时候……这质量,还能控制得住吗?会不会……更加不可避免的失控?”

他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在这个主要依靠老师傅手艺和个人责任心的年代,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管理经验几乎是一片空白。小作坊式的精细,难以复制到现代化大生产上。

林墨静静地听着,他能感受到王副司长肩头的压力。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仿佛在回忆什么,目光投向远方,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深邃。

“王司长,”林墨缓缓开口,语气带着一种引导性的平静,“您的担忧很有道理。小规模靠人,大规模,就必须靠制度和体系。”

“我……曾经在一些国外的技术期刊和内参资料上,看到过一些描述,关于别人那些大规模生产的企业,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像国内也开始了这方式的尝试”

他适时地用了“技术期刊和内参资料”这个模糊但合理的托词,开始为王副司长描绘一幅脑海中的图景:

“那是一种……高度组织化的生产模式。产品不是在同一个地方由一个人或几个人从头做到尾,而是像河流一样,在不同的‘工位’之间流动。”

“每个工人,只负责其中一道极其简单、但又要求极其精准的工序,反复练习,熟能生巧。这就是‘流水线’作业,效率极高。”

“但光有流水线还不够,”林墨继续构建着他的描述,“更重要的是贯穿始终的质量控制。不是在最后才检验成品,而是在每一道关键工序之后,立刻就有专门的检验点。”

“操作工自己检,叫‘自检’;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检,叫‘互检’;还有专职的检验员‘抽检’。形成一套环环相扣的检验网络,确保缺陷不流入下个环节。”

“而这所有的一切,”林墨强调道,“都建立在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之上。从产品设计开始,就考虑到生产的可行性和质量稳定性;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认证和定期审核,确保源头质量;”

“制定详尽的作业标准和检验规范,让每个人都知道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甚至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保证其精度……这是一个覆盖了设计、采购、生产、检验、售后所有环节的、系统性的工程。”

他看着王副司长若有所思的表情,抛出了更进一步的设想:“王司长,我在想,我们四九城乃至周边,像龙成、木器一厂这样有基础、有特色的家具厂还有不少,但大多规模小,力量分散,技术和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

“如果……如果能有一个契机,将这些有一定实力的厂家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大规模的企业,或者至少是一个紧密的‘联合体’……”

“统一规划产品系列,共享设计资源;统一关键原料的采购和标准,降低成本保证质量;统一建立更先进、更专业化的生产线,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更重要的是,可以集中力量,建立一套覆盖整个联合体的、高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研发中心……这样,我们才能有足够的底气和能力,去承接更大的国际订单,才能真正把‘滚雪球’的计划,安全、稳健地推行下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担心它随时会散掉或者失控。”

林墨的声音不高,但他描绘的这幅“产业整合、体系筑基”的蓝图,却带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王副司长彻底被这番前所未闻的构想吸引了,他目光灼灼,内心显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整合……联合体……统一标准……专业化生产……这些概念如同在他脑海中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他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潜力和战略意义,但也深知其中涉及的体制、利益、人员安置等问题的复杂与艰巨。

他沉吟了许久,最终缓缓吐出一口气,拍了拍林墨的肩膀,语气复杂:“小林啊,你这个想法……太大了,也太超前了。”

“牵一发而动全身啊……不过,你说得对,小打小闹,终究成不了气候,也抗不住风浪。这事……我得好好想想,也需要向部里,甚至更高层的领导汇报和探讨。但无论如何,你今天这番话,给我,也给咱们轻工系统的家具出口,指出了一个可能的方向!”

他没有立刻表态支持,但显然已将这颗种子深深埋在了心里。

与王副司长分别后,林墨回到了水木大学。夜幕下的校园宁静而深邃,但他的内心却波澜未平。王副司长的忧虑和那份关于产业整合的初步构想,促使他必须尽快将“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落到实处。

接下来的几天,林墨将大部分课余时间都投入到了这项工作中。他没有急于动笔,而是首先沉浸于“鲁班工坊”的意识空间内。在那里,时间仿佛被拉长,他可以心无旁骛地梳理、推演。

他将前世接触过的I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原则、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过程方法、以及一些基础的统计质量控制概念,与当前国营木器一厂的实际状况进行反复的对照、融合、简化。

他必须考虑时代的局限性:没有计算机管理系统,缺乏大量的专业质检人员,员工平均文化水平不高,对“体系”、“流程”这类概念陌生……因此,他不能生搬硬套,必须将其精髓“翻译”成这个时代能够理解和执行的语言和形式。

经过数个夜晚在工坊内的反复构思、推翻、重建,一个适合木器一厂现状的建议逐渐在他脑海中清晰起来。

他开始动笔撰写。建议书分为几个部分:

总则与目标: 阐述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目的——稳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市场信誉,为扩大出口保驾护航。

强调“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预防为主”、“全员参与”、“数据说话”、“持续改进”等基本理念。

建立以产品标准、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为核心的技术文件体系,确保事事有标准,人人按标准。

明确从厂长到一线员工在质量方面的具体职责,建议强化质检科的权力和独立性,设立车间级兼职质量员。

重点描述从原材料入库到成品出库的全过程关键质量控制点,重申“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的执行细则和记录要求。

规定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评审和处置流程,防止非预期使用或交付。

建立机制,对已发生和潜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根本原因,采取措施并验证效果,防止再发生。

强调各种质量记录(检验记录、生产记录、设备记录等)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将其作为分析和改进的依据。

提出分阶段推行计划,建议先在一个车间或一个产品系列进行试点,积累经验后再全面铺开;强调领导重视、全员培训和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在撰写过程中,他特别注意避免使用过于超前的术语,而是用“规矩”、“标准”、“把关”、“找原因、堵漏洞”等更朴实的语言来表达。他还结合“逸云”系列这次出现的具体问题,在相应章节进行了举例说明,使得建议书更具针对性和说服力。

一周后,一份字迹工整、逻辑清晰、内容充实的《建议书》初稿完成了。林墨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将其小心地装入文件袋。

他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但却是迈向规范化、现代化质量管理至关重要的一步。他带着这份凝聚了心血与前瞻性思考的建议书,再次前往国营木器一厂,去找周明轩总工程师。

将那份凝结了数个不眠之夜心血的建议郑重交到周明轩总工手上时,林墨没有过多赘述,只是简明扼要地阐述其核心。

“周总,这套体系的根本,在于将‘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这一理念,通过明确的标准、贯穿过程的控制和可追溯的记录落到实处,变‘人治’为‘法治’,让即便是大规模生产,也能保持如臂使指的稳定。”

周明轩仔细翻看着建议书,良久他抬头看向林墨,语气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好!小林,你这套东西,是想整个行业量身打造的一剂良药!”

“思路也清晰,步骤明确,还接地气,能执行!我马上组织人手学习、细化,争取尽快在一两个车间试点!”

离开周明轩的办公室,林墨心中略感轻松。刚走到厂部办公楼门口,却见一人略显局促地站在廊柱旁,正是上次会议上曾出言质疑他的那位年轻设计师,名叫孙志刚。

孙志刚见到林墨,脸上闪过一丝尴尬,随即快步上前,主动开口,语气带着真诚的歉意:“林工……上次会议上,我……我见识浅薄,言语多有冒犯,实在对不住!您别往心里去。”

林墨停下脚步,看着对方因窘迫而微微发红的脸,神色平和,并无半分芥蒂:“孙工言重了。会上讨论,各抒己见,本就是为了解决问题。”

该追责的都会追责但这不是他的事情。

他语气顿了顿:“孙工你在结构细节上常有独到见解,以后我们在设计上还可以多交流。”

孙志刚见她轻易揭过前嫌,还肯定了他的能力,一时更是羞愧与感激交织,连连点头:“一定一定!向林工您学习!”

回到水木大学那片静谧的天地,林墨再次沉入系馆顶楼的藏书阁。空气中弥漫的旧纸与墨香,让他因外界纷扰而略显浮动的心迅速沉淀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