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 第152章 推出与目标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第152章 推出与目标

作者:贾闲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18:59:24

一周后的轻工部设计院的会议室内,气氛庄重而带着一丝尘埃落定的释然。经过数轮激烈的争论、反复的成本核算和基于市场反馈的权衡,面向海外市场的高端家具系列设计方案,终于迎来了最终的评审与定稿。

总设计师周明轩站在铺满图纸和效果图的展板前,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小组成员——王副司长、林墨、张思远、陈敏、赵建国,以及来自香港的苏曼琪和李卫国。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沉稳有力:

“经过项目组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并结合成本控制、生产工艺与国际市场反馈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部里最终决定,”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林墨那套结构清晰、外观简练的方案效果图上。

“采用以林墨同志提出的核心结构系统为基础,并由张思远、陈敏同志进行外观深化优化的这套方案,作为我们新系列的最终方向。”

结果宣布的瞬间,会议室里安静了片刻,随即响起了礼节性的掌声。张思远和陈敏的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未能主导方向的失落,但更多的是一种面对现实、认可结果的释然,以及对自己参与部分的骄傲。

周明轩接着宣布:“并且,系列的名称,也将沿用林墨同志最初提案时使用的命名——‘逸云’与‘磐石’系列。”

“‘逸云’系列,对应曲木金属框架系统,取其线条流畅、形态轻盈、如云般舒展之意;‘磐石’系列,对应模数化板式系统,取其结构稳固、组合多变、根基扎实之喻。”王副司长笑着补充,“这两个名字,既贴合产品特质,又富有东方意境,很好!”

定稿的效果图悬挂起来。“逸云”系列的桌椅,在张思远和陈敏的妙手下,保留了林墨设定的流畅骨架,但在扶手弧度、靠背曲线的细节上做了更符合人体工学的微调,色彩上采用了更为沉静高级的灰调与原木色系搭配,点缀以哑光金属件,整体气质在现代感中透出东方的空灵与雅致。

“磐石”系列的柜体与书架,则在原有规整结构上,通过改变门板分割比例、增加巧妙的镂空透气孔设计、以及选用不同木纹肌理的板材进行搭配,打破了板式家具容易带来的呆板印象,显得既严谨又富有变化。

不得不承认,美院出身的张思远和陈敏,在色彩、比例、细节美感的把控上,确实功力深厚。他们的深化设计,如同给林墨构建的坚实骨骼披上了优雅合体的外衣,让整个系列在视觉上提升了一个档次,真正具备了高端产品应有的“颜值”。

至此,林墨以其对结构、成本与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奠定了系列的基石;而张思远、陈敏则以其艺术素养,为系列注入了动人的视觉灵魂。两者的结合,虽经波折,终臻圆满。

项目成功的喜悦冲淡了之前的竞争氛围。在随后的项目庆功宴上,气氛热烈。几杯酒下肚,张思远端着酒杯走到林墨面前,脸上已没了之前的芥蒂,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棋逢对手的敬重。

“林墨,”他这次省去了“同志”二字,语气带着几分坦诚,“这次,是你赢了。你对结构、对市场的理解,我服气。不过,”

他话锋一转,眼中重新燃起斗志,“这不代表我认输。设计之路漫长,下次,若有机会,我们再比过!我就不信,我的‘艺术导向’理念,找不到最适合它的舞台!”

林墨举杯与他轻轻一碰,淡然一笑:“张兄言重了,设计本无高下,只有合不合适。这次合作,我也从二位身上学到很多。期待下次交流。”

陈敏也过来敬酒,态度友好了许多。其他成员,包括材料专家赵建国,以及香港的苏曼琪、李卫国,也纷纷主动与林墨交换了联系方式。

苏曼琪更是笑着表示,希望以后能长期合作,她非常看好林墨的未来。不知不觉间,林墨凭借其无可替代的技术核心作用和令人信服的综合能力,已然成为了这个临时项目小组中隐形的凝聚力所在。

庆功宴尾声,周明轩总师特意将林墨拉到一边,语气真诚地说:“林墨啊,这次合作非常愉快。你的才华和踏实,我都看在眼里”。

“我们国营木器一厂,虽然不像你们龙成专攻外贸,但底子厚,老师傅多,各种工艺也齐全。以后有空,常来厂里坐坐,跟老师傅们交流交流,也给我们的生产提提意见。我们厂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

这是极为郑重的邀请,意味着林墨的才华得到了国内顶尖家具大厂的认可和看重。林墨谦逊地表示感谢,应承下来。

方案既定,后续的推进便高速运转起来。基于生产规模、工艺匹配度以及部里的统筹安排,最终,“逸云”与“磐石”系列的生产任务,落在了实力雄厚、设备精良的国营木器一厂。由总设计师周明轩亲自督导,确保设计理念能被完美实现。

而销售渠道,则毫无悬念地交由了对国际市场反应敏捷、拥有成熟海外网络的香港华联外贸公司全权负责。苏曼琪和李卫国带着最终确认的设计图纸、工艺标准和样品要求,返回香港,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备海外宣传、客户接洽和订单接收工作。

在木器一厂宽敞的样品车间里,第一套“逸云”系列的餐桌椅和“磐石”系列的书柜被精心打造出来。当实物呈现在众人面前时,所有人都为之惊艳。

“逸云”餐桌线条流畅优雅,榫卯结合的曲木腿与纤薄的桌面构成了极具张力的视觉平衡,坐上去舒适稳固;“

磐石”书柜模块严谨,细节精致,不同木纹的搭配显得沉稳而富有变化。张思远和陈敏优化后的外观设计,在实物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将东方韵味与现代功能主义完美融合。

“好!太好了!”王副司长抚摸着光滑的木面,连连赞叹,“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效果!既有国际范,又有中国魂!”

周明轩看着由自己厂里老师傅们亲手制成的作品,眼中也满是自豪,他对身旁的林墨低声道:“看到了吗?好的设计,遇到好的工艺,才能焕发出真正的生命力。小林,这里面有你一大半的功劳。”

林墨看着眼前的家具,心中亦是波澜涌动。这不仅是几张图纸的实物化,更是他融合古今、贯通理论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也是他参与推动国家出口创汇战略的一个坚实脚印。

很快,高清的产品照片和详细介绍便通过华联公司,出现在香港乃至海外一些专业家具杂志和采购商的案头。“逸云”与“磐石”以其独特的气质、精良的做工和合理的定价,迅速引起了市场的关注,首批试单成功很快从香港传来。

消息反馈回设计小组,众人欢欣鼓舞。王副司长更是长舒了一口气,这“滚雪球”计划的第一把雪,终于成功地推了出去,并且初见成效。他仿佛已经看到,外汇通过这条新的渠道,源源不断地流入,再转化为进口优质木材的凭证,支撑起更多、更好的设计走向世界。

而对于林墨而言,这段经历的意义远不止于此。他不仅赢得了同行的尊重,建立了宝贵的人脉,更验证了自己所走道路的正确性。他的目光,已越过这次的成功,投向了汽车楼里那些等待挑战的高精密木模,投向了藏书阁中尚未研读的典籍,投向了师父所指点的、那更高处的八级工境界。

一次项目的结束,是另一个更广阔天地的开始。林墨收拾好心情,如同往常一样,走向了他的下一个“战场”。

十二月初的四九城,北风已然带上凛冽的刀意,刮过光秃秃的枝头,卷起地上最后的几片枯叶。水木园里,学生们裹紧了棉袄,行色匆匆。

与前两年相比,校园里的政治学习与集体活动确实减少了许多,一种久违的、专注于学业与研究的氛围,如同冬日积蓄的力量,在悄然蔓延。

对林墨而言,这段时光最是纯粹。规律的课程、泡图书馆、以及将大量精力投入汽车楼的工作室和意识深处的鲁班工坊,构成了他生活的主旋律。这让他依稀找到了几分后世大学那种心无旁骛、潜心向学的影子。

汽车楼那间熟悉的工作室,几乎成了他的第二个家。随着发动机项目荣获国家级奖项的消息正式公布,并在校内引起一阵不大不小的轰动后,林墨这个“模型师”的名字,也随之进入了更多项目组的视野。

如今,他的名下已经挂了三个校内重点机械研究项目的参与人员身份,虽然依旧是负责最核心也最艰苦的实体模型制作部分,但其重要性已无人质疑。

“木模高手”的名声悄然流传,甚至偶有其他院系的老师,也会慕名而来,咨询一些特殊模型的制作可能。林墨对此来者不拒,他将每一个项目都视为通往更高技艺殿堂的台阶。

在旁人看来枯燥无比的反复打磨、精度校准,于他而言,却是与材料对话、与力学原理印证的心流体验。

上次发动机项目的奖金发了下来,数额不算巨款,但对一个学生而言,已是相当可观。林墨将大部分交给了母亲补贴家用,自己只留下少许,购置了一些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和罕见木料,用于平时的练习。

他心中目标明确——明年年底,申请七级工考核。这些参与的重点项目,尤其是那个国家级的奖项,就是他申请时最硬核的“业绩”和“资本”。它们证明的,不仅仅是他超越常人的木工手艺,更是他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工程需求相结合,解决实际科研难题的卓越能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