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醉梦瑶 > 第一百一十八章 千禧缘之蜜月之旅(一)

有了大娘的提醒,第二天沈山河两人没有理会车站周围四处拉容组团的旅游大巴,而是直接去了汽车站,上了去大理的汽车。

从昆明到大理有好几百公里,客车大半天才能到。两人昨晚根据旅游地图对接下来的几天已经做出了规划,并确定了几个原则:

不跟团不找导游,拉客的车不上,拉客的店不进,除了吃喝景区内推销的东西不买。

长途汽车一路颠簸,陶丽娜靠在沈山河肩头睡着了,昨夜两人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水乳交融,累到不行。其实沈山河更累——自古只有犁坏的犁,没有耕坏的田。但男人的担当容不得他松懈,只好侧过去把妻子搂进怀里,望着她额前的碎发被窗外进来的风吹得微微颤动,好一幅美人春睡图,慵懒中带着致命的诱惑。

沈山河感觉到心中满满的都是欣慰。

经过七八个小时的走走停停,当\"大理\"两个大字终于出现在视野中时,陶丽娜猛然惊醒,眼睛里闪烁出兴奋的光芒。

\"我们到了!\"

她几乎是跳下车,行李箱轮子在站前广场发出欢快的声响。

俩人第一时间找了个旅馆住下了,沈山河是真遭不住了,昨晚没睡好,又一路颠过来,还要抱着陶丽娜,不敢乱动,小心着她是否舒服会不会惊醒。

第二天,当五月的阳光温柔地洒在大理古城的青石板路上时。夫妇俩拖着行李,沿着复兴路慢慢走进了这座千年古城。街道两旁是典型的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的建筑格局让陶丽娜想起家里上百年的老房子,但这里的飞檐翘角更加精致,更有照壁上的彩绘色彩斑斓。

\"看那边瓦上那只猫!\"

陶丽娜指着一户人家的屋脊,一只陶制的镇宅兽正威严地蹲坐着。

因为不了解当地历史风俗,沈山河也不知道这玩意是专有名词叫什么。

陶丽娜随即又被一家挂着\"扎染\"招牌的小店吸引:

\"听说这是白族的传统工艺,我们待会买块手帕做纪念吧。\"

他们首先参观了文庙。虽然规模不及曲阜孔庙,但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建筑依然庄严肃穆。陶丽娜在孔子像前虔诚地鞠躬,这是读书人的通病。但沈山河对这个史评为世修降表做了“二十六朝贰臣,七十六代家奴”的孔圣家族,实在是尊敬不起来。所以他只对大成殿的斗拱结构产生了浓厚兴趣,拿出笔记本画起了速写。

\"这座棂星门有六柱五门,比我们县前乡的孔庙多一柱。\"

他像个发现新大陆的孩子般兴奋。

杜文秀帅府则让他们仿佛穿越回了清代。陶丽娜抚摸着帅府内陈列的火炮复制品,想象着这位回族英雄领导起义的场景。沈山河则对帅府内的\"紫微高照\"匾额印象深刻:

\"你看这书法,笔力雄健,透着肃杀之气,一定是位武将的手笔,或者就是杜文秀的墨宝,传言其自幼聪慧,13通儒学,17中秀才,算得上文武全才。\"

中午,他们在古城人民路的一家白族餐馆用餐。陶丽娜点了酸辣鱼,沈山河则尝试了乳扇卷。这都是旅游指南上推荐的特色美食。当第一口酸辣鱼入口时,陶丽娜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太鲜了!这鱼一定是洱海里的吧?\"

沈山河尝了一口,

“这有什么,无非厨师手艺好罢了,食材和咱们资江河里的鱼没区别好吧。”

午后,夫妇俩乘坐中巴前往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车窗外,苍山的轮廓越来越清晰,陶丽娜不时按下相机快门。

这一天来,相机的快门都快被她按冒烟了。

\"听说这三塔是大理的象征,像三支笔指向苍穹。\"

沈山河望着远处逐渐显现的白塔群说道。

当三塔真容出现在视野中时,两人都屏住了呼吸,单一座换任何地方都是够惊艳了,这里三足矗立。主塔千寻塔高耸入云,两侧小塔如侍卫般守护左右。阳光在塔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远处的洱海波光粼粼,构成一幅绝美的画面。

走得近了,更感气势逼人。

千寻塔像一枚被岁月磨亮的玉簪,直直地插在大理坝子中央,十六层的密檐叠着千年的日光,每层的铜铃都悬着不同朝代的风。左右两座小塔略弯着腰,像两个守了千年的侍卫,塔身的佛像早已被风雨吻得模糊,却依然保持着托举的姿态,仿佛要接住从塔顶漏下的碎光。

石阶上的苔衣记着无数脚印。南诏国的王族曾踏过这里的青砖,带着战旗的猎猎声;徐霞客的布鞋沾过此处的晨露,笔尖流淌出塔影与山岚;而今又见沈山河夫妻俩人举着相机,镜头里三塔倒映在潭中,水纹一动,便碎成满池的青铜。

最静的是塔缝里的草。它们从砖缝里探出头,把根须扎进唐代的泥土,春生秋枯,看尽了苍山的雪如何化成洱海的月,看尽了香火如何在晨钟暮鼓里,变成塔身上一层薄薄的时光。

\"这就是'永镇山川'的气势吧。\"

沈山河轻声说,声音里带着敬畏。

他们沿着步道走进三塔,发现塔身的砖石上刻满了梵文。沈山河查阅着随身携带的旅游指南:

\"这些是密宗咒语,用来镇压邪祟的。\"

在崇圣寺内,他们参观了佛教艺术展览,陶丽娜对一尊金漆木雕的观音像情有独钟,绕着它转了好几圈。沈山河则被大雄宝殿的恢弘气势震撼,站在殿前仰望良久,这虽然不是木制结构,但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艺依旧让他心有戚戚焉。

\"如果我们能长住在这里该有多好!\"

陶丽娜突然说。

沈山河握住她的手:

\"等我们老了,就在这买套房子,每年回来住段时间,每天看日出日落。\"

夜幕降临后,夫妇俩叫了个车前往了天龙八部影视城。

城门外的红灯笼已经亮起,在暮色中摇曳生姿。

\"感觉像走进了金庸的小说。\"

陶丽娜兴奋地拉着沈山河的手跑进城门,她虽没看过金庸《无龙八部》原着,但电视剧已家喻户晓,大理段氐,尤其是段誉的感情纠葛她印象深刻。

影视城内的建筑都是按照《天龙八部》的描述复建的。他们先参观了大理国皇宫,陶丽娜坐在仿制的龙椅上,让沈山河给她拍照。

\"现在我是大理皇后了!\"

她开玩笑地说。

“爱卿今晚侍寝,咯咯咯咯……”

“是,娘娘,那明晚后晚呢?”

沈山河陪着她胡闹。

“后宫三千,哀家独宠你一个,谢恩吧。”

“娘娘不打算雨露均沾?”

沈山河戏谑道。

“嗯,这个哀家可以考虑考虑,咯咯咯咯……”

随后他们观看了夜间实景演出《天龙八部》。当舞台上的演员演绎段誉与王语嫣的爱情故事时,陶丽娜悄悄抹了抹眼角。沈山河注意到妻子的情绪变化,悄悄握紧了她的手。

演出结束后,两人在影视城的酒吧小坐。酒吧老板是个留着长发的艺术家,听说他们是新婚夫妇,特意送了两杯特调鸡尾酒。

\"祝你们像段誉和王语嫣一样,爱情长长久久。\"

老板笑着说。

陶丽娜举杯:

\"也祝我们像大理一样,永远风花雪月。\"

一天的美好时光就这么过去了。

第二天清晨,夫妇俩在古城南门附近的客栈醒来。推开窗户,清新的空气夹杂着湖水的湿润扑面而来。

\"今天去洱海!\"

沈山河已经查好了路线。

他们租了一辆双人自行车,沿着洱海生态廊道骑行。五月的洱海水位不高,露出大片的湿地,成群的野鸭在水面上嬉戏。陶丽娜不时停下来拍照,沈山河则负责看管行李和拍照。有时也叫游客帮忙照个合影。他们可不敢让景区的人帮忙,昨天他们便看到有个叫当地人帮忙照相的游客被骂着要辛苦费的。

\"看那边,应该就是‘风花雪月’中的上关花了。\"

陶丽娜指着一片盛开的三角梅。

确实,洱海北岸的花卉比其他地方开得更加艳丽,这大概就是\"风花雪月\"中\"上关花\"的由来吧。踏入上关,仿佛闯入了一个花的王国。这里是一片开阔的草原,像是大自然用最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的画卷,鲜花铺地,姹紫嫣红,宛如天边的彩霞坠落人间。红的似火,燃烧着生命的激情,每一朵都在热烈地绽放,仿佛要将所有的热情都奉献给这片土地;粉的如霞,晕染出无尽的温柔与浪漫,微风拂过,花瓣轻轻摇曳,恰似少女娇羞的微笑。

传说中,那神奇的“朝珠花”,花大如莲,洁白的花瓣如同羊脂玉般温润,平年开十二瓣,闰年便多开一瓣,似乎在默默记录着岁月的流转。它的香气更是一绝,馥郁芬芳,能远传十里,风一吹,那香气便如同灵动的仙子,轻盈地穿梭在空气中,钻进人的鼻腔,沁人心脾,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香氛世界,沉醉其中,无法自拔。可惜两人没看到。

漫步在花海之中,脚下是柔软的草地,身旁是娇艳的花朵,仿佛踏入了世外桃源。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它们那斑斓的翅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宛如一个个灵动的精灵,在花间嬉戏、追逐;蜜蜂则在花朵间忙碌地采蜜,“嗡嗡”的声音此起彼伏,为这花的盛宴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穿过花海,他们在才村码头休息,点了两碗乳扇米线。

\"这里的米线比昆明的好吃多了。\"

或许也有心情的原因,或许是逛累了饿了,陶丽娜吸溜着面条说。

沈山河望着远处的苍山,再一次强调:

\"等我们老了,一定要来这住一段时间,每天看这样的风景。\"

午后,他们骑车前往喜洲古镇。相比古城的商业气息,喜洲保留了更多原汁原味的白族生活。

\"这些房子比古城的还要精致。\"

陶丽娜惊叹于严家大院的雕梁画栋。

他们参观了多处白族民居,对\"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的建筑格局赞叹不已。在一户人家门口,陶丽娜发现了一位正在制作扎染的老奶奶。

\"奶奶,能让我们试试吗?\"

她用刚学的简单白语问道。

老奶奶慈祥地笑了,手把手教他们如何绑扎布料、如何浸染。当陶丽娜展开自己制作的蓝色扎染方巾时,兴奋得像个孩子。

\"我们带回去挂在卧室好不好?\"

陶丽娜征寻道。

午餐当然少不了喜洲粑粑。他们在四方街的一家老店前排队,香气已经让两人垂涎欲滴。

\"要甜的还是咸的?\"

店主问。

\"各来二个!\"

陶丽娜毫不犹豫。

咬下第一口时,酥脆的外皮和香甜的豆沙馅在口中化开,陶丽娜幸福地眯起了眼睛:

\"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饼了!\"

又是美好的一天。

第三天的行程从蝴蝶泉开始。虽然五月不是蝴蝶最多的季节,但泉边的合欢树依然郁郁葱葱,传说中阿诗玛与阿黑哥相会的石凳依然静默矗立。

\"你看那边的蝴蝶馆!\"

陶丽娜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建筑。

馆内展示了数十种蝴蝶标本,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只巨大的金裳凤蝶,翅膀展开足有二十厘米宽。沈山河对蝴蝶的生态习性产生了浓厚兴趣,拉着陶丽娜听了好几遍讲解员的介绍。

\"要是能拍到真正的蝴蝶飞舞该多好。\"

陶丽娜有些遗憾地说。

\"没关系,以后会有机会的。\"

沈山河安慰道,

\"这里的传说也已经足够美了。\"

他们在泉边找了块石头坐下,分享着带来的糖果。微风吹过,合欢树的绒花如雪花般飘落,落在陶丽娜的发间。沈山河轻轻为她拂去,这个简单的动作却让两人都心跳加速。

午后,他们乘车前往双廊古镇。这个位于洱海东岸的小镇比大理古城安静许多,街道两旁是风格各异的民宿和咖啡馆。

\"我们以后可以来这里开家书店。\"

陶丽娜突然说。

\"卖什么书?\"

沈山河笑着问。

\"关于大理的书,关于爱情的书。\"

她的眼睛闪闪发亮。

“要不,你来写,我来卖?”

“咱俩谁是大学生谁是做生意的?还是我负责挣钱,你负责这里的风花雪月吧。”

这话听得陶丽娜两眼放光。

“就冲你这句话,你不写,大理都会多出许多遗憾。”

“那你做好了做女主的准备了吗?”

……

他们选择了一家临湖的客栈暂歇,从阳台可以直接看到洱海,真正体验了一把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稍作休息后,租了一艘小船前往南诏风情岛。

岛上的南诏行宫复原了当年南诏国的宫殿建筑,陶丽娜对殿内的壁画尤其感兴趣。沈山河则被岛上的沙壹母雕像所吸引,这座表现白族创世神话的雕塑让他联想到了湘西的盘瓠传说。

傍晚时分,他们错过了返回的末班船,却意外收获了岛上最美的黄昏。夕阳将洱海染成金色,远处的苍山轮廓如墨般浓重。

\"这就是'洱海月'的前奏吧。\"

陶丽娜依偎在沈山河肩头说。

客栈老板为他们准备了简单的晚餐——酸辣鱼和炒野菜。饭后,他们在露台上喝着普洱茶,看星星一颗颗亮起来。

夜渐深时,洱海便成了一块被月光浸软的玉。

先是山尖上漏下几缕清辉,像谁不慎打翻了银瓶,淡白的光顺着苍洱之间的交融漫下来,漫过田埂上的稻茬,漫过白族民居的飞檐翘角,最后轻轻巧巧地落在水面上。没有风,湖面静得能照见云的影子,月光一沾,便漾开千万点碎银,却又不刺眼,是那种温温润润的亮,像老玉盘上的包浆,沉淀着千年的光。

月亮慢慢爬高了,悬在远山的轮廓上,像被山尖轻轻托着的一个银盘。这时再看水面,竟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湖——天上的月是清瘦的,水里的月是丰腴的,天上的云是流动的,水里的云是凝固的,连岸边的芦苇丛,也把影子浸在水里,成了一幅淡墨画。偶有渔船划过,木桨搅碎了水中月,碎成一片晃动的银鳞,可桨声远了,那月亮又悄悄拢回原形,仿佛从未被惊扰过。

岸边的白族姑娘说,这洱海月是有灵性的。中秋夜里,月最圆的时候,站在南诏风情岛上,能看见三个月亮:天上一个,水里一个,还有一个,在看月人的心里。

沈山河两人相信这话。

当月光漫过脚背,带着湖水的微凉,当远处的三塔在月色里只剩淡淡的剪影,当渔火在湖心明明灭灭如星子,你会觉得这月光不是从天上落下来的,而是从洱海深处涌出来的,带着水的清冽,带着风的柔软,带着千年古刹的钟声,一点点漫进心里,把尘世的烦忧都泡得淡了。

夜露重了,月光也添了几分凉意。远处的山影渐渐模糊,只有水面上的月,依然亮得执着。它照着归航的渔船,照着岸边打盹的石狮子,照着每一片在风里微颤的荷叶。这月光,大抵是洱海的魂魄吧,千年万年,就这样静静悬着,把苍山的青,把湖水的蓝,都酿成了一杯清酒,等每个晚来的人,轻轻啜饮。

\"明天要去苍山了,好期待那里的雪!\"

沈山河望着星空说。

\"听说山顶很冷,要多带件衣服。\"

陶丽娜提醒道。

美好的时光总过得飞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