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晓的晨光刺破山谷间的薄雾,将SNLA前线指挥部营地染上一层淡金。空气中依旧弥漫着硝烟和血腥的余味,但与昨日战后死寂般的压抑不同,今日的营地多了一丝异样的躁动。消息像野火般蔓延:那个在军校惨案中临危受命、带领残部杀出重围的华人军官陆小龙,被波岩司令亲自任命为新组建的“猎鹰”突击队的队长,授上尉军衔!
消息震动了整个前线。羡慕、嫉妒、质疑、好奇……各种目光聚焦在那间刚刚挂上“猎鹰突击队筹备处”木牌的简陋营房。
营房内,陆小龙独自站在一张粗糙的木桌前。桌上摊开着波岩司令亲手签署的任命书、一份空白的队员选拔标准草案、还有一张标注着几个熟悉名字的纸条。阳光透过木窗的缝隙,照亮他年轻却已刻上风霜和坚毅的脸庞,以及肩章上那崭新的、沉甸甸的上尉星徽。
他没有沉浸在晋升的喜悦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笃笃声。目光锐利如鹰,扫过那张纸条上的名字:岩迈、扎图……还有几个在军校突围中幸存下来的、他依稀记得面孔和名字的学员。
“猎鹰……”他低声咀嚼着这个名字。波岩司令期望它成为一把能撕开吴登势力心脏的尖刀。而一把刀,最重要的是它的材质和锻造。队员,就是这把刀的钢胚。他首先要找到最坚硬、最纯粹的那几块!
第一个名字:岩迈。那个掸族壮汉,军校时同班的战友,性格憨直,力大无穷,关键时刻绝对可靠。突围战中,他背着负伤的岩坎教官,挥舞着机枪开路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他是盾,是攻坚的重锤。
“通讯员!”陆小龙朝门外喊道。
一名年轻的通讯兵立刻跑进来:“到!队长!”
“记录命令。”陆小龙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即刻致电第3步兵营2连。调该连下士岩迈,立即前来猎鹰突击队筹备处报到。此令优先等级最高,不得延误。”
“是!”通讯兵迅速记录,敬礼后转身跑向通讯帐篷。
陆小龙的目光落在第二个名字上:扎图。那个来自佤邦、痴迷爆破、性格乖张甚至有些疯癫的爆破天才。他的思维方式和那些威力惊人、创意诡谲的爆炸装置,在军校时就让人又爱又怕。突围时,正是他用最后一点炸药制造的混乱,才让大家有机会撤入密道。他是奇兵,是撕裂防线的利爪。
“再发一封。”陆小龙叫住刚要离开的通讯员,“致电后勤处爆破物资管理科。调该科技术员扎图,同上优先级,立即报到。”
通讯员再次记录,快步离去。
陆小龙走到营房门口,望向外面开始新一天忙碌的营地。他知道,这两道调令绝不会顺利。岩迈所在的步兵营正在整补,前线缺人,他的连长绝不会轻易放走这样一个勇猛的老兵。而扎图所在的后勤部门,那些官僚更会以“专业技术岗位”、“物资管理重要”等理由搪塞推诿。
果然,不到半小时,通讯员就带着两份回执跑了回来,面色为难。
“报告队长!第3营2连连长回电,说…说岩迈是其连队骨干,目前前线吃紧,请求…请求暂缓调动。”通讯员小心翼翼地说道。
“爆破科科长回电,”通讯员继续报告,声音更低了,“说扎图负责看守重要爆破物资,岗位关键,且…且其性格散漫,不适合突击队,建议队长您…另选他人。”
陆小龙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波动,仿佛早已预料。他眼神微冷,淡淡道:“回复第3营2连:此乃司令部直接命令,非商调函。岩迈同志即刻交接,一小时内未报到,军法处会介入调查其连长抗命缘由。”
通讯员倒吸一口凉气,赶紧记下。
“回复后勤处爆破科,”陆小龙继续道,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冰冷的压力,“一,猎鹰突击队优先权高于一切部门,司令部手令为证。二,扎图是否合适,由我判断。三,一小时内,若未见人与相关爆破器材一同报到,我将亲自前往后勤处,与波岩司令探讨‘重要物资’与‘前线急需’孰轻孰重。”
通讯员记录的手微微发抖,他能想象对方接到这强硬回复时的反应。这位新任的上尉队长,手段竟如此凌厉!
“快去!”陆小龙一挥手。
“是!”通讯员飞奔而去。
陆小龙转身回到桌边。他深知,在这支派系林立的军队里,谦逊和商量只会被视为软弱。他必须一开始就展现出绝对的决心和强硬的手腕,才能迅速打开局面。为了“猎鹰”,他不在乎得罪几个连长和科长。
大约四十分钟后,营地入口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和一个洪亮又带着急切的声音。
“报告!下士岩迈,奉命报到!”
陆小龙嘴角勾起一丝微不可查的弧度,起身迎了出去。
只见岩迈背着厚重的行囊,满头大汗地站在门口,古铜色的脸上带着困惑和一丝兴奋。他显然是一路跑来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