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mo 2.0 的成功,如同一剂强效的兴奋剂,让整个团队都处于一种微醺的亢奋状态。那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里程碑,更像是一个被精心雕琢、初具风骨的艺术品,向所有目睹者无声地宣告着“灵犀”的潜力与野心。办公室里的空气都仿佛带着电,每一次代码提交、每一次设计评审,都蕴含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然而,林见鹿的头脑却异常清醒。Demo 2.0 是“灵犀”递出去的名片,但名片能否被真正有分量的角色接过并郑重对待,还需要一个足够分量的投递场合。闭门造车的狂欢毫无意义,市场的检验、巨头的审视,才是真正的试金石。
也正是在这个微妙的时刻,一个经由周薇多方斡旋、并通过陈默导师层面间接牵线搭桥获得的宝贵机会,终于被敲定下来——**前往深圳,向华为的终端OS战略评估团队,做一次非公开的技术交流与演示。**
消息传来,刚刚平复些许的团队情绪再次被点燃,但这一次,兴奋中掺杂了更多的紧张与凝重。
华为!那可是通信领域的巨无霸,是早在智能手机时代开启前就已在全球市场叱咤风云的技术帝国。其技术团队的严谨、苛刻在业界是出了名的,想要获得他们的认可,难度不亚于一场艰苦的攻城战。更何况,这次演示关乎的,可能不仅仅是“灵犀”能否获得一个潜在的巨头合作伙伴,更可能决定着这个新生平台能否在强敌环伺的生态竞争中,撬开第一道坚实的缝隙。
“机会来了,兄弟们!”赵昊在项目动员会上,挥舞着拳头,试图用他惯有的激情驱散空气中的紧张因子,“让那帮大佬们开开眼,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下一代系统!”
陈默则要务实得多,他推了推眼镜,语气严肃:“华为的团队见多识广,常规的演示恐怕难以触动他们。我们必须拿出最核心、最具差异化的东西。多任务调度的实时性、应用安装和运行的安全性机制,还有RSACL在异构负载下的稳定性,这些是关键。”
“演示设备的状态必须调到最佳,”方擎补充道,他负责硬件保障,“我已经准备了五台完全一样的开发平板,全部刷好最新的Demo 2.0,反复测试,确保万无一失。”
姜芸则更关注演示流程本身:“演示脚本需要再打磨,逻辑要清晰,重点突出。我们不能只是展示功能,而是要讲述我们为何这样设计,解决了哪些行业痛点。”
林见鹿听着众人的讨论,最后开口道:“忘记‘演示’这个词。我们不是去表演的,我们是去‘交流’的。把华为的团队当成一群水平极高、眼光毒辣的同行,用最坦诚的态度,展示我们目前做到的最好状态,同时也准备好回答任何刁钻的技术问题,甚至承认我们尚存的不足。**真诚,是最好的武器。**”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记住,我们不是去祈求认可,而是去展示一种新的可能性。他们重视,是识货;他们不重视,是他们的损失。平常心。”
这番话如同一阵清风吹散了些许迷雾。团队的心态悄然转变,从“被审视”的紧张,转向了“与高手过招”的期待与郑重。
出发前夜,林见鹿独自一人在实验室待到很晚。他再次检查了演示设备的每一个细节,运行了几个极限压力测试,确认系统状态完美。窗外,城市的灯火蜿蜒如河,映照在他平静无波的眸子里。他知道,明天要面对的,可能是一场硬仗,也可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
***
深圳,华为坂田基地。建筑群恢宏而现代,行走其间的人们步履匆匆,眼神专注,弥漫着一种高效而严谨的气息。在一位年轻助理的引导下,林见鹿、周牧(作为技术副手)和周薇三人,被带进了一间布置简洁却科技感十足的会议室。
长桌的另一端,华为方面负责终端OS战略评估的团队已经就座。大约五六人,以首席技术官周启明为首。周启明年约五十,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穿着合身的白色衬衫,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冷静,带着一种见惯风浪的审慎。他身后的团队成员,也个个神情专注,面前摊开着笔记本,俨然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
“林总,久仰。我们对‘灵犀OS’的初步构想很感兴趣。”周启明开口,声音平稳,是标准的商务开场白,听不出太多情绪。他用了“感兴趣”这个词,分寸拿捏得极好,既表达了关注,又保持着距离。
“周总,各位专家,客气了。是我们的荣幸。”林见鹿微笑回应,同样言简意赅。他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将自己那台外观平平无奇的银色笔记本电脑转向对面,屏幕亮起,呈现出那个桌面简洁、图标精致的“灵犀OS 2.0”界面。“这是我们最新的Demo版本,还请各位多指教。”
周启明微微颔首,身体前倾,目光落在屏幕上。他身后的工程师们也投来关注的眼神,但那种姿态,更多是出于职业习惯的审视。类似的演示,他们一年要看几十上百个,其中不乏包装精美、概念唬人的项目。期待值,早已被磨得有些钝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