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东晋风华 > 第37章 才名更盛引倾慕

东晋风华 第37章 才名更盛引倾慕

作者:冒泡的龙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6:37:17

茶会之后,陆昶的名声在建康城的高门圈层中,又添了新的注脚。若说中正堂定品,奠定的是其**国士之才**、**经世之略**的巍然形象;那么此次流云别业之行,则为其染上了一层**清雅风流**、**宠辱不惊**的名士光华。

两种特质交织在他一人身上,加之其寒门出身带来的传奇色彩与年轻俊逸的容貌,使得“吴郡陆郎”四字,在建康贵女圈中引发的波澜,远非“好奇”二字可以概括。

然而,正如谢道韫所料,也合乎顶级门阀的矜持与算计,真正的顶级高门贵女,如王璎、桓婧,乃至南康县主本人,反而并未立刻有何实质行动。她们地位尊崇,顾虑更多,行动自持,即便心中激赏,也绝不会轻易放下身段,做出过于主动急切、易授人以柄的举动。她们的倾慕,更多地化为了更频繁的提及、更专注的打听,以及在后续可能的社交场合中,更留意的目光。

但那些门第稍逊一筹、处于上升期或维持期的**中等士族**,其反应则直接得多。

几日之内,陆昶那永福里的官舍小院,竟又迎来了几波访客。此次不再是豪强仆役,也非县主女史,而是各家家主或主母身边颇有些体面的管事、嬷嬷,身后跟着手捧礼盒的小厮侍女。

来的第一家,是**兰陵萧氏**的管事。萧氏亦为侨姓,门第不低,但近些年略显沉寂,族中渴望结交新晋才俊,以图振兴。所送礼物颇为雅致实用:一套上好的**澄心堂纸**,两支**宣城紫毫笔**,并一方**婺源龙尾砚**。那管事言辞恭敬:“我家主人素慕陆郎君才学,闻郎君日常着述甚勤,特备些许文具,聊助雅兴,区区薄礼,万望笑纳。” 礼不重,却恰到好处,显是用了心思。

陆昶依旧以“待选之身,不敢受此厚赠”为由,温言婉拒,但言辞间对萧氏的善意表达了感谢,让人挑不出错处。

紧接着,**吴郡张氏**也派人送来礼物,是四匹**吴地产的顶级越罗**,轻软光华,价值不菲。言道:“郎君新晋,往来交际,或需裁制新衣,此帛虽陋,略表心意。” 这份礼就显得更实际,也略微直白了些。

陆昶同样婉拒,回礼措辞谦和。

这两家的举动,如同打开了某个开关。随后两日,又有诸如**沛国刘氏**、**谯国桓氏**(非桓温嫡系一脉)等中等士族,或送古籍,或赠名墨,皆是以“仰慕才学”为名,行“提前投资、结个善缘”之实。

陆昶心知肚明,这些家族是在观望风口,见他如今声望正隆,又得谢安青眼,甚至入了宗室县主的雅集,便想来烧一烧这口看似要热的灶。他处理得愈发纯熟,所有礼物一概原封不动退回,附上措辞委婉、恪守礼节的谢帖,言明“昶一寒士,蒙诸位明公青眼,惶恐不胜。然功业未立,实不敢受此厚爱。唯勤学不辍,以期不负期望。”

这番作态,反而为他赢得了“谦逊知礼”、“不慕浮华”的美名。

然而,在这股中等士族示好的风潮中,却有一份礼物,显得格外不同。

这日傍晚,一名身着干净布衣、举止沉稳的老仆来到永福里,他并未携带显眼的礼盒,只袖中揣着一只扁平的锦囊。他指名要见陆昶,见面后先行一礼,道:“老奴奉我家主人之命,特来送还此物。”

陆昶微感诧异。接过锦囊,打开一看,里面并非什么贵重物品,而是一页**花笺**。笺纸质地极佳,染着淡淡的秋香色,边缘以银色云纹勾勒,素雅至极。笺上以极其秀雅灵动的行楷,抄录着一首短诗:

“**咏兰**

幽谷生空色,清风动素襟。

无人赏高洁,含薰待知音。”

诗旁并无署名,只钤了一方小小的、朱红色的私印,印文似是“**清萱**”二字的小篆。

诗笺清雅,字迹秀美,诗意更是含蓄委婉,以幽谷芳兰自比,表达了不遇知音的淡淡怅惘,与对其“高洁”风骨的倾慕,以及一种含蓄的、期待“清风”般的知音赏鉴之意。

这份礼物,没有半分功利色彩,纯粹是文字与心意的交流,带着少女特有的羞涩与雅致。

陆昶立刻明白了来源——颍川庾氏的**庾清萱**。那位在茶会上羞怯垂首的女郎。

庾氏自是顶级高门,但其家族庞大,分支众多,并非每一房都权势熏天。庾清萱这一支,或许更重清誉与文化传承。她此举,并非家族投资,更像是她个人的、小心翼翼的试探与表达。

那老仆低声道:“我家女郎言,日前茶会,闻郎君高论,于心有戚戚焉。偶得小诗,不敢自珍,恐污清览,若郎君闲暇,乞望斧正。”

陆昶握着这页犹带暗香的诗笺,沉吟片刻。不同于对待那些士族的礼物,这份纯粹的诗意,若直接冷硬退回,未免不近人情,也有损风度。

他转身回屋,于案前铺开一张同样素雅的笺纸,略一思忖,提笔蘸墨,以一手端正清劲的楷书,写下了一首酬和之作:

“**酬庾娘子见赠咏兰诗**

孤贞谢俗赏,幽意托瑶琴。

岂曰无知己,清风是素心。”

他同样未署名,只在下角钤了自己的“**陆昶**”小印。诗中以“孤贞”应“高洁”,以“瑶琴”喻才情,最后两句“岂曰无知己,清风是素心”,既表达了对对方欣赏的感谢,也表明了自己心志高洁、不流于俗的胸怀。

他将和诗笺装入原来的锦囊,交还给那老仆,温言道:“烦请回复贵上,昶才疏学浅,不敢言斧正。拜读佳句,心有所感,胡诌几句相和,聊博一粲。多谢厚意。”

老仆双手接过,恭敬行礼离去。

这份特殊的“礼物”往来,如石投静湖,只在当事人心中漾起细微涟漪,并未惊动外界。它不同于王璎那般炽热的目光,也不同于桓婧评估般的审视,更不同于中等士族功利的投资,是一种独属于这个时代文化阶层男女之间的、极其风雅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

陆昶处理得恰到好处,既全了对方颜面,守住了礼节分寸,也再次明确了自己“心向道义、暂无意儿女私情”的志向。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建康城因他而起的波澜,正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悄然荡漾开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