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东晋风华 > 第38章 佛室斋宴偶遇

东晋风华 第38章 佛室斋宴偶遇

作者:冒泡的龙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6:37:17

永福里小院的短暂喧嚣,随着陆昶温和而坚定的婉拒,渐渐平息下去。那些中等士族见投资无门,也便暂时偃旗息鼓,转而观望。而那页带着秋香色和淡淡馨香的诗笺,则被陆昶收入书箧深处,如同一枚风干的茉莉,留存了一份无需言说的雅致与尊重。建康城的关注,似乎暂时从他这陋室移开,投向了新的热闹。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日清晨,一位身着褐色短打、仆役模样的人叩响了院门,递上了一封公函。并非私柬,而是来自秘书省上官的指令,命陆昶将一批新整理校订的文书,送至城西瓦官寺,交予正在此处参与长公主斋宴祈福的某位宗室官员核验用印。

“瓦官寺…”陆昶接过公函,心中微动。此地乃建康名刹,香火鼎盛,亦是贵族官宦常往之所。长公主设斋宴祈福,自是冠盖云集。上官此令,看似寻常公务,却难说其中有无刻意安排,欲让他这新晋的“风云人物”再度踏入那繁华漩涡的中心。

他并无选择,只得吩咐阿罗备好文书箱箧,换上一身更显庄重的深青色直裰,出门雇了辆驴车,往瓦官寺而去。

瓦官寺内,果然与往日不同。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檀香气息,诵经声庄严悠远。虽说是斋宴祈福,但皇家仪仗岂同寻常?寺中随处可见衣冠楚楚的官员、披帛华丽的贵妇与女眷。然而氛围却比流云别业的茶会更多了几分肃穆与虔诚。

陆昶低着头,捧着文书箱箧,尽量避开人流,依着指示往后殿行去。交办完公务,那位宗室官员倒是和气,甚至还笑着勉励了他两句“年少有为”。陆昶恭敬应对完毕,便欲抽身离开这是非之地。

途经寺中着名的放生池畔时,却听得一阵熟悉的轻快笑语。他抬眸一看,心下不由暗道一声“果然”。

只见放生池边,几位色彩明丽、姿容出众的贵女正由家中婢女簇拥着,临水观鱼,俨然成了这庄严佛寺中一道炫目的风景。

最为惹眼的莫过于**王璎**。她今日显然是盛装而来,穿着一身极其鲜艳夺目的**石榴红蹙金海棠孔雀纹**齐胸襦裙。那红色浓郁欲滴,以金线满绣着繁复的海棠花与孔雀翎羽图案,在阳光下流光溢彩,几乎要灼伤人的眼睛。外罩一件**杏子黄轻容纱**大袖衫,薄如烟雾,更衬得内里裙裳的华丽。她梳着时下建康最流行的**惊鸿髻**,髻上左右各插一支**金粟丝镶红宝鸾鸟步摇**,长长的珠串流苏随着她的动作轻盈晃动,熠熠生辉。额间贴着精致的**金箔花钿**,唇上点着鲜亮的**胭脂**,一张明媚的鹅蛋脸上,眉眼飞扬,顾盼神飞,笑容娇憨而大胆,如同一位被娇养在锦绣堆中的秾丽牡丹,生命力蓬勃得几乎要溢出来。她正指着池中一尾通体纯金、体型硕大的锦鲤,语声清脆地与身旁女伴说笑,丝毫不介意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在她身旁稍远些,倚着一块玲珑太湖石站立的,是**桓婧**。她的风格与王璎截然不同,仿佛冰与火的对比。她穿着一身**水碧色银线绣墨竹**纹样的交领襦裙,颜色清冷素净,但那料子却是价值千金的**越地冰蚕丝**,在光线下泛着珍珠般柔和清冷的光泽。绣工极其精湛,墨竹枝干遒劲,竹叶疏朗,自有一股孤高之气。外面罩着一件**月白素罗**半臂,更添几分疏离。她梳着简洁的**堕马髻**,鬓边只簪了一枚**羊脂白玉雕云纹**的梳篦,除此之外再无多余首饰。然而她那**清丽绝伦的容颜**却无需华彩衬托——肌肤冷白,眉如远山,一双凤眼眼角微微上扬,眸光清亮锐利,仿佛能洞悉人心。鼻梁高挺,唇瓣薄而色淡,总是微微抿着,带着一种惯常的、仿佛对周遭一切都不甚满意的矜傲与审视。此刻,她并未参与王璎的笑谈,而是抱臂而立,目光锐利地扫了过来,第一时间发现了意图绕道而走的陆昶,唇角随即噙起一丝难以捉摸的、带着玩味的弧度。

紧挨着王璎身侧的,是**庾清萱**。她像一株需要依附生长的柔嫩藤蔓,穿着一身**浅藕荷色绣缠枝玉兰**的襦裙,颜色柔和雅致,透着小家碧玉般的温婉。裙裾用料是**柔软的吴绫**,行动间如水波微漾。她梳着乖巧的**双环髻**,髻上缀着**米粒大小的珍珠串**和**点翠小蝴蝶**头饰,玲珑可爱。一张**标准的瓜子脸**,肤色白皙细腻,因为羞涩而时常泛着淡淡的红晕,如同初春的桃花。眉眼生得极其温柔,**柳叶眉细长弯弯,一双杏眼又大又水润**,看人时总是怯生生的,带着几分不安与纯真。鼻尖微翘,嘴唇小巧,颜色是自然的粉嫩。此刻她正微微低着头,专注地看着池中游动的几尾小红鲤,纤长浓密的睫毛如蝶翼般垂下,在眼睑下方投下一小片阴影,双手紧张地绞着一方绣着兰草的丝帕。听到王璎提高的嗓音,她才受惊般抬起眼帘,看到陆昶,那脸颊上的红晕瞬间加深,如同染上了最好的胭脂,慌忙又垂下头去,目光紧紧锁在自己裙摆上那精致的玉兰刺绣上,仿佛能看出花来。

而在这群明媚鲜妍的女郎稍前方,临水而立、正与一位披着袈裟、眉目慈和的老僧低声交谈的,正是**谢道韫**。她仿佛独立于这片繁华喧嚣之外,自成一格。她今日穿着一身近乎**寡淡的雨过天青色**广袖交领襦裙,裙摆和袖口仅以**同色丝线暗绣**了寥寥几笔流云纹,若非仔细分辨,几乎与素面无异。料子是**普通的细麻**,而非绫罗绸缎,但浆洗熨烫得极其挺括平整,毫无褶皱。她**乌黑丰茂的长发**仅在脑后松松绾了一个最简单的**圆髻**,用一根**毫无雕饰的乌木簪子**固定,除此之外,周身再无半点珠翠珍宝。然而,正是这份极致的素净与简约,在这满园珠光宝气、锦绣辉煌的衬托下,反而显得**格外出尘脱俗,清极艳极**。她的**肌肤是冷调的白皙**,并非王璎那种健康红润的白,也非桓婧那种冰雪般的冷白,而是一种**如玉般温润、又带着书卷气的莹白**。**眉形舒展而自然**,不像时下流行那般刻意修剪描画,却别有一番疏朗气度。**一双眸子颜色略浅,是淡淡的琥珀色**,眼神总是**平静、深邃而专注**,当她凝视某人或某物时,会给人一种被她全然接纳和理解的错觉。鼻梁纤巧挺直,唇形薄厚适中,颜色是自然的淡粉,大多数时候都保持着一种**沉静的、若有所思的弧度**。她的美并非第一眼就能攫取所有注意力的那种,而是如品清茶,需静下心来,慢慢回味,方能领略那份**浸润在骨子里的书卷气与超越年龄的从容智慧**所带来的独特魅力。与身旁宝相庄严的老僧站在一起,竟无比和谐,仿佛他们才是同一世界的人。

想悄无声息地避开已是不可能。桓婧那带着一丝玩味笑意的目光已锁定了她,王璎也顺着她的视线望来,顿时喜上眉梢,扬声唤道:“陆郎君?好巧!你怎的也在此处?”她声音清脆,引得附近几位官员家眷也侧目看来。

陆昶只得上前几步,于丈外停步,拱手行礼:“见过诸位娘子。昶奉上官之命,来此递送公文。公务已毕,这便告辞,不敢打扰诸位娘子雅兴与大师清修。”他姿态恭谨,刻意强调了“公务”和“清修”,试图划清界限。

“既是巧遇,何来打扰?”王璎笑得明媚,几步走近,石榴红的裙摆拂过青石板,带来一阵香风,“我们正听大师讲这放生池的典故呢,陆郎君博学,不妨也一同听听?”她目光热切,几乎要将他拉入她们的圈子,全然不顾周遭若有若无打量过来的视线。

桓婧也走了过来,水碧色的裙裾纹丝不动,语气依旧带着她那特有的审视:“哦?陆着作郎如今也要兼做这跑腿递送的公干了?”话虽如此,却并无多少恶意,更像是一种基于数次照面后、略带熟稔的调侃。

庾清萱则微微屈膝还礼,声音细弱得几乎听不见:“陆郎君。”目光飞快地与他接触一下便如受惊般移开,重新落回自己绣着缠枝莲的鞋尖上,连耳根都透出粉色。

谢道韫与老僧的交谈也已结束。她转过身,目光平静地看向陆昶,微微颔首,算是见礼,并未多言。那老僧亦双手合十,口诵佛号。

陆昶再次拱手:“不敢当。公务所在,份内之事。”他应对得滴水不漏,既不过分亲近,也不失礼。

这时,那位与谢道韫交谈的老僧,或许是见几位贵女皆与此年轻官员相识,便慈眉善目地开口道:“阿弥陀佛。方才老衲正与谢居士谈及此番斋宴的‘舍得’之道。我佛曰,舍得舍得,有舍方有得。不知这位居士,对此可有高见?”

话题忽然转向了佛法哲理。王璎、桓婧等人都看向陆昶,连庾清萱也悄悄抬起了眼。

陆昶心知这并非刁难,而是场合下的自然延伸。他略一沉吟,目光扫过澄澈的池水与悠游的鱼群,缓声道:“大师面前,不敢言高见。昶愚以为,佛法精深,‘舍得’之妙,在于心境。于世人而言,或舍虚名而得自在,舍浮华而见本心。此乃向内之舍,求得心安。”

他顿了顿,声音虽不高,却清晰坚定:“然,昶亦以为,有所舍,亦有所不能舍,乃至须力争不舍。譬如家国山河,万民福祉,此乃大义所在,关乎天下苍生,非但不能舍,更须竭尽全力,坚守力争,寸土不让,分毫必争。此乃向外之不舍,求得社稷安泰。”

他并未空谈佛法,而是将佛理与儒家经世之道相结合,阐述了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舍小我之私欲,求内心之安宁;争大我之公义,护天下之太平。

那老僧闻言,眼中闪过一抹讶异与赞赏,双手合十道:“善哉!居士所言,深得‘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圆融之妙谛。舍其当舍,争其当争,心有菩提,亦怀苍生。谢居士,您这位朋友,颇具慧根。”

谢道韫一直安静听着,此时方才开口,声音清越如玉石相击:“大师谬赞。陆郎君向来心如明镜,志存高远。”她这话,是对老僧说,也是对在场其他人说,更是一种对陆昶观点的无声认同与支持。

王璎听得似懂非懂,但觉得陆昶说话的样子格外好看,道理也似乎很深奥,眼中崇拜之色更浓。桓婧则挑了挑眉,看向陆昶的目光中那丝兴味更浓了些,仿佛发现了一件愈发有趣的藏品。庾清萱则是满眼钦佩,觉得陆郎君果然与那些只知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完全不同,心口如同揣了只小鹿,怦然直跳。

又闲谈了几句,陆昶再次坚决告辞。此次,众人未再强留。

他转身离去,走出寺门,将那一片檀香、繁华与各色目光隔绝于身后。阳光洒在身上,带来几分暖意。

这次偶遇,虽短,却似又一次无声的宣言。于这清静佛门之地,他再次明晰地展露了自己的志向与边界。

而寺内,放生池畔,谢道韫望着他离去的背影,眼中掠过一丝极淡的、无人察觉的思绪。王璎仍在兴奋地与女伴讨论着刚才陆郎君的话多么有道理,桓婧嘴角噙着笑,目光却若有所思地投向了远处的大雄宝殿。庾清萱轻轻抚摸着袖中另一页新写的诗笺,犹豫着是否还有机会送出。

瓦官寺的钟声悠悠响起,传得很远很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