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东晋风华 > 第19章 珠帘之后观风云

东晋风华 第19章 珠帘之后观风云

作者:冒泡的龙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6:37:17

中正衙署之内,别有洞天。

与外间广场的喧嚣鼎沸、龙蛇混杂不同,衙署正堂宽阔肃穆,梁柱高耸,地面铺着暗色金砖,光可鉴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与陈年卷宗的气息,无形中便透出一股令人心生敬畏的威严肃杀。堂上北面,设一列宽大紫檀公案,后设屏风,那是中正官与品评官的座席,此刻尚且空置,却已自有一股迫人的权威压在那里。

而最为奇特的,是堂内两侧,用精巧的云母屏风与薄如蝉翼的素纱帘幕,隔出了数个相对独立,却又能够清晰观察到堂内情形的区域。这些区域并非寻常人等可以进入,乃是特意为那些有身份、有门路前来观摩品评过程的高门显贵、皇室宗亲所设的“观评席”。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处席位上,已是环佩轻响,暗香浮动。谢道韫与同来的数位高门贵女,在婢女们的簇拥下,已然落座。她们的出现,犹如在庄重沉闷的大堂内,投入了几颗璀璨的明珠,瞬间吸引了不少悄然投来的目光。

此处视角极佳,既可纵览全场士子,又能清晰看到中正官问询的情景。席位布置得极为雅致舒适:铺着锦茵的胡床,矮几上陈列着并非衙署提供、而是各家自行带来的精致茶点瓜果。白玉盘中盛着来自岭南的鲜荔枝,冰镇着,犹带水珠;琉璃盏里是西域进贡的紫玉葡萄,饱满欲滴;还有精巧的江南糕点,做成花卉形状,栩栩如生。侍女们悄无声息地跪坐在侧,素手纤纤,随时准备为主人斟上温热的香茗或清凉的蜜浆。

“阿韫你看,”那位王氏女郎——出身琅琊王氏,与王坦之同辈的王璎——轻摇着一柄泥金牡丹团扇,掩唇低声笑道,目光却如轻盈的蝴蝶,在场中那些屏息凝神的士子间流转,“今日倒真是来了不少熟悉的面孔。那位着紫锦袍、神采飞扬的,是我家从兄王子度(王坦之),听闻近来学问颇有进益,只是这喜好排场的性子,怕是改不了啦。”她语气带着族人间的熟稔与些许调侃。

另一位出身太原王氏的女郎接口道:“子度兄长家学渊源,定品自是无疑。倒是那边那位,”她妙目一转,瞥向寒门士子队列前列那个孤直的靛青色身影,“那位近日声名颇盛的吴郡陆郎君,不知今日能得何品第?听闻连西府都惊动了呢。”话语间不乏好奇与看热闹的兴味。

又一位颍川庾氏的女郎性情似乎温和些,轻声道:“品评人才乃国之大事,自有中正官明断。只是观其气度,倒不似寻常寒门,沉静得紧。”她目光中也带着探究,投向陆昶。

谢道韫端坐于席间,手中并未执扇,只静静捧着一盏清茶。她今日穿着一身月白云纹的齐胸襦裙,外罩一件浅碧色薄纱半臂,乌发梳成简洁的惊鸿髻,只斜插一支白玉兰簪,通身上下再无多余饰物,却越发显得气质清冷高华,与周遭的奢华精致形成微妙对比。

听到女伴们的议论,她并未立刻回应,只是顺着众人的目光,再次望向堂下。她的视线掠过那些或紧张、或倨傲、或故作镇定的面孔,最终,依旧落在那独立于寒门队列之前的陆昶身上。

他站在那里,依旧如青松般挺拔,面色平静无波。周遭寒门士子的惶恐不安,高门子弟的谈笑风生,似乎都与他无关。他只是静静地等待着,仿佛不是在等待一场决定命运的审判,而是在等待一场寻常的问答。

谢道韫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片刻。她注意到他洗得发白的袖口,注意到他束发的那根简单竹簪,也注意到他那双过于沉静、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眸。她想起清议堂上他不卑不亢的言论,想起弟弟谢玄回来后的激动推崇,想起西府问策的惊险,更想起自己那日“利刃鞘韒”之喻。

“皮相之观,终是虚妄。才学器识,方是根本。”谢道韫终于开口,声音清泠如玉磬,将众女的注意力拉回,“今日品评,关乎国朝选材大计,非是儿戏。诸位妹妹还是静观其变为好。”

她语气平淡,却自有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王璎撇撇嘴,似乎觉得有些无趣,但也不再公然议论,只一双眼睛依旧滴溜溜地转,打量着场中诸人,尤其是那些家世相当、风头正劲的高门精英子弟。

“哟,那不是清河崔氏的崔琛崔世兄吗?听闻他书法得卫夫人真传,一手行草飘逸出尘,被誉为建康年轻一辈翘楚。”

“还有兰陵萧氏的萧承萧公子,据说博览群书,过目不忘,尤精《三礼》,学问是极扎实的。”

“陈郡袁氏的袁沛袁郎君倒是不错,人物风流,谈吐雅致,尤善丹青,上次在汝南王府雅集上画的那幅《春山烟雨图》,意境悠远,真是绝了…”

贵女们轻声细语,如数家珍般点评着场中那些她们自幼相识或素有耳闻的高门才俊,言语间颇多欣赏与倾慕。她们的目光流连在这些衣着华贵、仪态优雅的年轻郎君身上,仿佛在欣赏一场无形的展览。这些名字,这些家世,这些才艺,才是她们熟悉且认为理所当然的世界。

而寒门士子那边,则几乎无人关注。即便偶尔目光扫过,也多是带着一丝怜悯、好奇甚或轻微的优越感。唯有陆昶,因其近日来的风头过盛,才得以在她们的谈论中占据一席之地,但也多是作为“异数”和“话题”存在。

谢道韫安静地听着,偶尔端起茶盏轻呷一口,目光却始终清明冷静。她看着那些被女伴们称赞的高门子弟,他们确实风度翩翩,才华横溢,家世显赫,一切都符合这个时代最完美的精英标准。然而,不知为何,她总觉得他们身上似乎缺少了点什么。是一种…真正能扛起风雨的坚韧?是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洞察?还是那种即便身处泥泞也依旧仰望星空的孤勇?

她的目光,又不自觉地飘向了那个靛青色的身影。

就在此时,堂后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和低沉的交谈声。

堂内所有的喧嚣私语,瞬间戛然而止。

所有人的目光,无论堂下待品的士子,还是珠帘后的贵女,乃至各处观评席上的显贵,都齐刷刷地投向那扇通往内堂的侧门。

只见数位身着正式官袍、神色肃穆的官员,鱼贯而入。

为首一人,年约六旬,面容清癯,三缕长须已然花白,梳理得一丝不苟。他眉宇间带着一股经年累月沉淀下来的威严与刚正之气,眼神锐利如鹰,目光扫过之处,仿佛能穿透一切虚妄。他身着代表中正官最高权威的深紫色袍服,头戴进贤冠,步履沉稳,不怒自威。正是此次主持品评的大中正,出身吴郡顾氏,以清直刚介、恪守礼法闻名朝野的**顾雍**。

紧随其后的,是一位年纪稍轻,约莫五十上下的官员,面色白净,下颌微须,眼神灵活,嘴角似乎总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然而那笑意却未达眼底,反而透着一股精于算计的圆滑。他便是副中正**周闵**,王彪之的故吏。

再后面,则是七八位品评官,皆是朝中颇有声望的清贵官员或士族代表,其中大多神色严肃,亦有几人目光游移,与周闵时有眼神交流。

这一行人的出现,瞬间将整个大堂的气氛拉至最紧张的顶点。

顾雍行至主位前,并未立刻坐下,而是用那双锐利的眼睛,缓缓扫视全场。他的目光掠过那些屏息凝神的高门子弟,掠过那些紧张得几乎发抖的寒门士子,也掠过珠帘之后那些影影绰绰的观评贵人们。

整个大堂鸦雀无声,落针可闻。唯有窗外隐约传来的市井喧嚣,反衬得堂内愈发寂静压抑。

王坦之等一众高门子弟,纷纷挺直腰板,露出最得体自信的笑容,希望能给大中正留下最佳印象。

寒门士子们则大多低下头,心跳如鼓,不敢与那威严的目光对视。

陆昶依旧平静地站着,微微垂眸,以示恭敬,却并无惧色。

珠帘之后,谢道韫放下了手中的茶盏,目光变得专注起来。王璎等人也停止了私语,团扇轻摇的幅度都变小了,好奇地等待着品评的开始。

顾雍收回目光,缓缓落座。周闵及众品评官也随之坐下。

“当——!”

一声清脆的磬响。

一名属吏上前,展开手中名册,运足中气,高声唱出第一个名字:

“吴郡,张氏,张珩——!”

一场汇聚了无数期待、野心、算计与命运的品评大幕,终于彻底拉开。而所有人的心中都明白,今日真正的**与焦点,尚未到来。那个名字,必然会在最后,掀起巨大的波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