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马丁兄弟来说,在南·J 见到的一切,都是惨绝人寰和心理不适。
回家后,在艾徳勒克的小家庭、不对外公开的私密会议里。马丁、赵仁对两个弟弟、赵慈、赵杏、埃莎等人,讲述了见闻。
所有人都知道,这样的会议,在现在的国民互相监视和举报环境下,只能私密进行。
马丁拿出成功带回国的那些照片,给大家讲述发生过的事。
对平民老幼妇孺的屠杀、虐杀,焚烧居民房屋,无处不在对女性的施暴。马丁两人一度情绪崩溃,哽咽不能成声,哭得没有一点儿男子汉的样子。
可在他的父亲哈德里、两个弟弟心中,马丁赵仁都是英雄。
传统容克贵族家庭培养的军官,曾身受军人荣誉感、责任感教育,可以在战场上奋勇与敌人厮杀,但不杀投降的俘虏和平民,甚至会保护手无寸铁之人。
当然,若是对方反抗过度,彼此激战、杀红了眼失了人性,这些所谓规矩也就破了。
但是,日军对平民的残暴令人惊悚、发指。连经历过战争的哈德里,都震惊。
谁都知道,在N·C眼里,平民,已经不是原本意义上的平民。
现在已经开始清算犹太人。强迫他们佩戴标识,甚至行为已经极度恶劣,当街粗暴地踢踹殴打。此时这种暴行,还未波及到极少数华人。
赵杏和仁·慈是与马丁三兄弟共同生活的家人。且在哈德里这个家长的教育下,三个儿子从小就叫她杏妈妈,直到成年。
有过1900年的庆国之行,对家族掌权人哈德里来说,种族灭绝和歧视的论调,简直是无稽之谈。
艾乌雅。那位他曾经深爱的庆国姑娘。这就是灭绝者眼里,落后国度的低等种族、黄种人。
但在哈德里心中,却是那样高贵的女子。他深深地爱上过她。
艾家三子对赵杏的感情,也完全超越了种族歧视。
无论克劳夫和罗切尔在青年团,是怎么接受反犹、种族净化教育,他们都无法将自己从童年时,就朝夕相处、共过患难的赵杏,做为歧视和凌辱对象。
哥哥的民国之行,也让克劳夫和罗切尔心情沉重。因为他们服兵役、已经开始战备了。
而德国与这样残暴的日本同盟。未来的战争,会是什么样的?
如何做一个军人,做一个怎样的军人,马丁先给弟弟们上了第一课。
这次民国之行,他们所见的日军所为,就是禽兽之师的行事展现,也是避免成为其中禽兽之一的防范。
在这次家庭会议上,哈德里给儿子们,讲了自己的想法。
从去年11月开始,德国汉堡、柏林各大报纸,也在报道拉贝在南J 安委会的情况,国内政界自然是有些了解的。
但是政 治考量是与日本的同盟关系,当局禁止大肆议论,且舆论在引导,对拉贝 带来的真实情况持怀疑态度。包括远东协会和外交政策局。
如今马丁兄弟归来所述,在艾徳勒克家众人心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目前救助机构已改名成: 国际救济委员会。
委员会至今面临资金匮乏枯竭,无以为继。
无论食品、药品、医疗救助都急需资金,在美国纽约国际银行开设开立专用账户,接受捐款。
可是马丁兄弟已经回国了,哈德里在国内政界,不宜再表现同情和援助南J 的立场,即使是简单地出于人道主义,也与当局相悖。
他便通过开设在纽约的电气子公司,以巴伐利亚天主教教徒信仰的名义,陆续向南J 国际救济委员会专用捐款账户,提供两万美元的捐款。
但根据马丁所述,捐款并不能解决太多问题,甚至捐助粮食物资都没有太大作用。
远水解不了近渴。
因为日军封锁了南J 的物资进入,即使是红十字会用捐款购买的粮食运输,都被日军把持。
他们要在中间扣押、抢下来,卖给私人公司,从中牟利。
如果这条生命线能顺利打通,粮食能送到那些缺衣少食的老百姓手里,像马丁和赵仁这样的德国人,就不会被饿成这个鬼样子了。
*
哈德里借助远东战场,更希望自己的儿子们理解战争和目前的局势。
“我们艾徳勒克祖上,的确是靠战争发家。但是从我这代起,三十多年前,已经与你祖父达成共识。”
“我们家族,不再以军功为荣耀。”
此时詹尼尔已经80多岁,一直在艾兰德乡下养老,61岁的哈德里,已经是家主,自己的三个儿子,是他下一个权力中心的传承者。
三百年前,德国境内勃兰登堡也曾被瑞典侵略而来的战火蹂躏。
落后就要挨打,实力不敌就会被侵略。
史书上记载,德意志有些城邦,也是曾经被侵略压迫,浴血后而发达强盛的。
中世纪的黑暗时代,瑞典侵略军进入德意志各邦国的土地,各种对平民百姓非人的手段和暴行,与如今日军不受控制的残暴兽行,不相上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