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受伤发着烧的哥哥赵仁,只能就着那碗清水般的汤,当养伤的饭。
当马丁心酸地,给他喂进去时;他在心中发誓,回国后也要立即加入,佩戴那个他曾经厌恶的标识。
他现在就想理直气壮地,裹着那个"一字"标志的毯子走上街头,看看谁敢拦他。
若只有成为恶魔,才能有实力与恶魔对战,那便先披上恶魔的那身皮、去当恶魔 !
这样煎熬到第五日,围着的日军,终于莫名其妙地撤了。
马丁发现,从这日开始,日军不仅是对水泥厂解除了包围,也对安全区,不再明目张胆地骚扰。
但日军也没闲着,继续在城中杀戮作恶。
水泥厂解围后,失去了赵仁帮忙的马丁,继续一个人承担救助工作,接收红十字会物资并协助转运分发。
这位孤单寂寞的开车青年,是南京城里仅有的几十位、外国人道主义救助者之一。
他以他的父亲和家族、为背后隐形的靠山,屡次穿越死亡地带。
他原本穿着整洁,但现在几日都难得清洗,经常在废墟中穿梭。
中间他得了一次肺炎,天天在那样脏乱的环境中,不得病才怪呢。
可是小伙子发着高烧,也依然坚持外出、开车送东西。
因为,若是他这样身份的人不送,没人能在这废墟中的恐怖世界,给难民送了。
拉贝先生和其他外国人也很艰难。在不被日军承认的这个安全区,红十字会的捐赠,是难民们唯一的生活来源。
又不可能一次性集中大批量的运粮过来,日军见到那么大量的,怎么都得下手抢点。
难民的粮食本来就不够吃,让日军下手抢了,就会有更多人挨饿。
所以细水长流,单人、小车接应、运输。这活儿每天都得有人干。
马丁每天奔波完,夜晚回水泥厂跟赵仁挤着,睡在厂区门口临时搭的木板床上、裹床被子。
赵仁撑着一条伤腿,尽力照顾生着病的他。兄弟俩和卡特互相扶持。
这次肺病,因为营养不够、又连续感染。再加上日常疲惫,马丁拖了好久才痊愈。
也就是仗着年轻,但还是肺部受了很重的创伤。
但的确,路上的日军没人敢再动他,也没公然抢他的汽车。
直到半个多月以后,赵仁的腿能勉强走路了,才又上车与他做伴。
集中杀戮持续了六周,直到最后需要人力毁尸灭迹、掩盖证据才停止。但之后小型强奸、恶**件依然不断。
两个多月后,3月,日军终于按捺不住,宣布强行解散国际安全区委员会。
自任主席的拉贝先生,既得不到德国政府支持,又已经没有了留下来的理由,迫不得已,只能离开。
临走时,他希望剩下的外国人,继续通过自己的力量、保护难民。
而最终日军停止大肆屠杀,不是善心大发,而是怕城中尸体太多、难民饿死太多导致瘟疫,而让自己也被传染。
南京彻底沦落在日军铁蹄下,百姓度过了十二年的苦难岁月,直至1949年解放。
从1937年12月破城开始,到1938年5月末,安全区的难民基本散去,前后大约半年时间。
城中一直物资短缺,日军控制着红十字会物资进城。
食品捐赠明明在上海已经装了船,却一直被日军禁止运进南京。难民一直处于饥饿状态。
至4月底,马丁兄弟随着德国大使馆办事机构在南京重建时,离开了这里。
他们做了对得起母亲赵杏的事。
他们要走,也实在是因为坚持不下去了。
半年来长期营养不良,只能以粥为食,物资匮乏。到后期德兴洋行的车都被限制进城。少量的黄油、奶酪,都是从安委会办公室私人获得。
马丁两人的身体,实在也扛不住了。
当他们离开这个尸山血海、令人作呕之地时,看着这个被日军蹂躏重创的城市;
有那么多用期望的双眼、恳求他们还能接着留下来的民众,心中沉重又伤感。
这位CEO的长子,心中被愤懑与郁闷堵塞着,碧蓝色的眼眶里含着热泪,他多想有能力再保护更多的人。
可他们,必须要回去了。
艾徳勒克家确实庇护了几千人。但这片血染的土地,被尸体堵塞了的江水,却承载了30多万生命的尸体和亡魂。
马丁他们亲身经历并且见证了,一场侵略的战争,对平民无情残忍的屠杀悲剧。赵仁腿上无法再根治的伤,就是证明。
他们对这里的人民,内心充满了同情。
之前那几个月所见到的美好安宁人间,与城破沦陷后的地狱场景,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直到坐到船上、离开上海港口很久了,这兄弟俩都心有余悸,各自沉默,心情依旧沉重。
在那样的地狱中,他们虽然与死神赛跑,成功地救了上万人的命,但他们心中更多的是,没有救到更多人的沉痛和惋惜。
每每想起那些带着伤,终于奔到厂子门口,却已经奄奄一息、没能救活的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