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岁时予你 > 第53章 讲台下的目光

岁时予你 第53章 讲台下的目光

作者:一池月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5 23:01:43

苏念抱着笔记本电脑走进阶梯教室时,离陆时砚的课还有十分钟,靠前的位置已经坐了大半。她没敢往最前排凑,选了第三排靠过道的位置,刚把电脑打开,就听见身后传来小声的议论——“今天陆教授好像心情不错啊”“你看他刚才跟系里老师说话,嘴角都没绷那么紧了”。

她下意识抬头往讲台看,陆时砚正低头整理教案,晨光透过教室的玻璃窗落在他身上,把他衬衫领口的线条衬得格外清晰。许是察觉到她的目光,他抬眼扫过来,视线在她身上停顿了半秒,又若无其事地移开,可苏念的心跳还是漏了一拍,赶紧低下头假装调试课件。

上课铃响后,陆时砚翻开教案,声音沉稳地开始讲课。他讲的是认知心理学里的注意分配理论,没有照本宣科,反而举了好几个生活里的例子,比如“边开车边打电话为何容易出事故”“学霸如何同时记笔记和跟上老师思路”,台下原本有些昏昏欲睡的学生都渐渐坐直了身子。

苏念听得认真,笔尖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着重点,偶尔抬头时,总能撞见陆时砚投过来的目光。不像平时在办公室讨论问题时那样带着审视,也不似那晚雨夜车里的温和,而是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留意,像是在确认她有没有跟上节奏。有一次她被一个专业术语卡住,微微蹙了下眉,下一秒就听见陆时砚放缓语速,重新解释了一遍那个概念,还特意补充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案例,刚好解了她的困惑。

课间休息时,几个学生围着陆时砚问问题,他耐心地一一解答,手指偶尔会在学生的笔记本上点划,语气比上课时分柔和些。苏念坐在座位上,拆开一颗草莓糖含在嘴里,甜丝丝的味道漫开,忽然想起昨晚他车里的雪松味,嘴角不自觉地弯了弯。

“苏念,你也来蹭陆教授的课啊?”旁边一个相熟的学姐凑过来,笑着撞了撞她的胳膊,“说起来,陆教授今天举的例子好像比平时更通俗,是不是怕我们这些‘门外汉’听不懂?”

苏念刚想开口,就见陆时砚从讲台那边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杯温水,走到她身边时停下脚步,声音不高不低,刚好只有她们两人能听见:“刚才那个案例,有没有哪里没明白?”

她愣了一下,赶紧摇头:“没有,您讲得很清楚。”说完又觉得应该多说一句,补充道,“比我之前看教材理解得透彻多了。”

陆时砚的目光落在她嘴角还没来得及收回去的笑意上,眼底掠过一丝浅淡的笑意,没再多说,转身回了讲台。学姐在旁边挤了挤眼睛,压低声音调侃:“可以啊,陆教授居然特意过来问你,你们平时接触很多?”

苏念的脸颊有点发烫,含着糖含糊地“嗯”了一声,没敢多说。上课铃再次响起,她抬头看向讲台,陆时砚已经重新站定,开始讲下一个章节,只是这一次,她总觉得他的目光扫过自己时,停留的时间好像又长了那么一瞬。

快下课的时候,陆时砚布置了一个小作业,让大家结合今天讲的内容,写一段关于“日常注意力分配”的观察记录,下节课交。下课铃响后,学生们陆续离开,苏念收拾好东西刚要起身,就听见陆时砚叫住她:“苏念,等一下。”

她停下脚步,看着他从讲台走下来,手里拿着一本摊开的书:“上次你问我的那个关于注意广度的文献,我帮你找了本相关的专着,里面有更详细的实验数据,你拿去看看。”

苏念接过书,封面上有他用铅笔做的标记,扉页上还写了一行小字,标注了重点阅读的章节。她抬头看向他,刚好对上他的目光,他的眼神很平静,却让她想起那晚盒子里的草莓糖,心里软软的:“谢谢您,陆教授,又麻烦您了。”

“不麻烦。”陆时砚看着她手里的书,补充了一句,“有不懂的地方,随时来办公室找我。”说完,他顿了顿,又加了一句,“或者……发消息也可以。”

苏念握着书的手指紧了紧,点头“嗯”了一声,看着他转身离开的背影,低头看了眼扉页上的字迹,又剥开一颗草莓糖放进嘴里。甜意漫开时,她忽然觉得,在这熟悉的校园里,因为有了陆时砚的存在,好像连空气都变得不一样了。

走出教学楼时,午后的阳光正好,梧桐树的影子斜斜地落在地上。苏念抱着书,脚步轻快地往图书馆走。她打算先去找几本参考书,再开始构思观察记录作业。路上不时有同学打招呼,她都微笑着回应,心思却早已飘到了刚才课堂上陆时砚看她的眼神,还有那本带着他笔迹的书上。

图书馆里安静得只能听见翻书声和键盘敲击声。苏念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翻开陆时砚给她的那本专着。书页有些泛黄,但保存得很好,重点章节的标注清晰工整,甚至还在旁边空白处写了几句简短的评注。她一边看一边做笔记,不知不觉就过了一个多小时。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室友发来的消息,问她晚上要不要一起去食堂吃饭。苏念回复说晚点再去,现在还有点事要忙。放下手机,她忽然想起陆时砚说的“发消息也可以”,心里微微一动。要不要趁这个机会,问他一个关于作业的问题呢?她犹豫着点开通讯录,找到陆时砚的名字,手指在屏幕上悬停片刻,最终还是退了出来。还是先自己再想想吧,总不能什么事都依赖他。

接下来的几天,苏念一边上课一边忙着完成观察记录作业。她决定以校园里的日常场景为观察对象,记录不同情境下人们的注意力分配方式。每天下课后,她都会带着笔记本在校园里转悠,咖啡馆、操场、自习室,都是她观察的地点。

周四下午,她坐在图书馆一楼的咖啡角,边喝拿铁边观察周围的学生。有人戴着耳机边听音乐边写论文,有人和朋友聊天时还能同时刷手机,还有人对着电脑屏幕眉头紧锁,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苏念认真记录着这些细节,时不时抬头看看窗外。

就在这时,她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图书馆大门走进来。陆时砚穿着一件深灰色的针织衫,手里拿着几本书,正朝着借阅区走去。他似乎没有注意到她,径直上了楼梯。苏念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她下意识地低下头,假装在认真写作业,眼角余光却一直追随着他的方向。

过了一会儿,她忍不住抬头看向楼梯口,正好对上陆时砚从二楼下来的目光。他手里多了一本书,看到她时微微愣了一下,随即朝她点了点头。苏念连忙回以一个微笑,看着他走向借阅区的身影,心里泛起一丝莫名的雀跃。

周末,苏念决定去市区的书店逛逛,看看有没有其他参考书。她喜欢书店的氛围,尤其是那家位于老城区的独立书店,有着复古的装潢和丰富的学术书籍。周六一早,她就坐公交去了市区。

书店里很安静,只有零星几个顾客。苏念在心理学专区翻阅着,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这本《注意力与认知控制》比较新,内容也不错。”

她惊讶地回头,看到陆时砚站在她身后,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专业书。他今天穿得很休闲,浅蓝色的衬衫搭配深色长裤,少了几分讲台上的严肃,多了几分平易近人。

“陆教授?您也来这里买书?”苏念有些意外地问道。

“偶尔会来逛逛。”陆时砚将手中的书递给她,“这本你可以参考一下,对你正在写的观察记录应该有帮助。”

苏念接过书,发现正是她刚才在找的那本。她感激地笑了笑:“谢谢您,我正愁找不到合适的参考书呢。”

两人并肩在书架前聊了一会儿,陆时砚又给她推荐了几本相关的书籍。苏念发现,私下里的陆时砚比在课堂上健谈许多,尤其是在谈论学术话题时,他的眼神总是闪着光。他们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就过了中午。

“一起吃个午饭吧?”陆时砚突然提议道,“我知道附近有家不错的面馆。”

苏念愣了一下,随即点点头:“好啊。”

面馆就在书店拐角处,店面不大但很干净。陆时砚显然是这里的常客,老板看到他时热情地打了个招呼。他们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两碗招牌牛肉面。

等待上菜的时候,苏念鼓起勇气问道:“陆教授,您当初为什么选择研究认知心理学?”

陆时砚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目光若有所思:“大学时读过一本关于记忆机制的书,被人类大脑的奇妙深深吸引。后来在研究生阶段,跟着导师做了几个关于注意力的实验,就决定专注这个方向了。”

他说话时语气平和,眼神中却透着对专业的热爱。苏念听得入神,连面什么时候端上来的都没注意到。

“你呢?”陆时砚突然反问道,“为什么选择心理学?”

苏念握着筷子的手顿了顿,轻声说:“高中时看过一部关于心理治疗的纪录片,被心理咨询师帮助他人走出困境的故事打动。虽然现在学的不是临床方向,但还是希望能用心理学知识帮助更多的人。”

陆时砚点点头,眼神中带着赞许:“很好的初衷。学术研究最终也是为了服务社会,你能记住这一点很重要。”

午餐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离开面馆时,陆时砚递给她一个小纸袋:“刚才在书店买的,觉得你可能需要。”

苏念打开纸袋,里面是一盒精致的草莓糖,和她平时吃的那种很像,但包装更加精美。她惊讶地抬头,对上陆时砚温和的目光。

“看你经常吃这个,”他轻描淡写地说,“这家店的手工糖很不错。”

苏念的脸微微发烫,低声道谢。分别时,她抱着新买的书和那盒糖,心里暖暖的。

回到宿舍后,苏念迫不及待地拆开一颗草莓糖放入口中。甜味在舌尖化开,她想起今天和陆时砚的偶遇,还有他递给她糖时那个细微的表情变化,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她打开电脑,开始整理今天的观察记录。不知为何,今天的写作格外顺畅,那些关于注意力分配的理论仿佛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她甚至在不经意间,将陆时砚在书店为她推荐书籍的场景也写了进去,描述他是如何敏锐地注意到她的需求,恰到好处地提供帮助。

写完一段后,她停下来重读,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过于详细地描写了与陆时砚的互动。她犹豫着是否要删掉这些内容,但最终还是保留了。反正这只是初稿,之后再修改也不迟。

周一一早,苏念抱着完成大半的作业去上陆时砚的课。这次她特意选了第二排的位置,离讲台更近一些。陆时砚走进教室时,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一瞬,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讲课过程中,苏念注意到陆时砚多次引用了上周推荐给她的那本专着中的内容。每当这时,他总会若有若无地看她一眼,仿佛在确认她是否理解了这些概念。苏念认真记着笔记,偶尔抬头与他的目光相遇,心里都会泛起一丝微妙的共鸣。

课间,她没有像往常一样坐在座位上,而是鼓起勇气走向讲台。陆时砚正在整理课件,看到她过来,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陆教授,关于观察记录作业,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苏念打开笔记本,指着自己记录的一个场景,“我在咖啡厅观察到,有些人能够同时处理多项任务,比如边聊天边发短信,但效率似乎并不高。这是否说明注意力分配存在局限性?”

陆时砚认真听完她的问题,思考片刻后回答道:“很好的观察。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大脑在处理多重任务时,实际上是在任务之间快速切换,而非真正的同时处理。这种切换会导致认知负荷增加,效率自然下降。”

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详细解释了注意力分配的工作原理。苏念专注地听着,不时点头。讲解结束后,她感激地说:“谢谢您,我明白了。”

“你的观察很细致,”陆时砚赞许道,“继续保持这种敏锐度,对心理学研究很重要。”

回到座位上,苏念的心情格外愉悦。不仅因为问题得到了解答,更因为陆时砚的认可。她打开笔记本,继续完善作业内容,决心要写出最优质的观察记录。

随后的几天里,苏念全身心投入到作业的完成中。她反复修改文字,补充细节,甚至重新回到观察地点核实一些现象。每当遇到难题,她都会想起陆时砚的鼓励,然后继续坚持下去。

周五晚上,她终于完成了作业的最终版本。保存文档后,她轻松地呼出一口气,决定去校园里散散步,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

月色下的校园格外宁静,路灯在石板路上投下柔和的光晕。苏念沿着林荫道慢慢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了心理学系的教学楼前。她注意到三楼办公室的灯还亮着,那是陆时砚的办公室。

她犹豫了一下,拿出手机,找到陆时砚的号码,发送了一条短信:“陆教授,我的观察记录作业完成了,谢谢您的指导。”

发送成功后,她有些紧张地握着手机,不确定是否会收到回复。没想到几分钟后,手机就震动起来:“辛苦了。如果方便,周一上课前可以拿来办公室给我看看初稿。”

苏念的嘴角扬起笑容,回复道:“好的,周一见。”

她抬头望向那扇亮着灯的窗户,想象着陆时砚在办公室里工作的样子。夜风轻轻拂过她的发丝,带着初秋的凉意,但她的心里却暖洋洋的。

周一如期而至,苏念早早来到陆时砚的办公室门口。轻轻敲门后,里面传来熟悉的声音:“请进。”

陆时砚正坐在书桌前批改论文,看到她进来,示意她在对面的椅子坐下。苏念将打印好的作业递给他,安静地等待着他的评价。

陆时砚认真地阅读着,不时用笔在纸上做标记。办公室里的气氛很安静,只有翻动纸页的声音和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苏念偷偷观察着他的表情,试图从中读出他对作业的评价。

过了大约十分钟,陆时砚抬起头,眼中带着赞许的光芒:“写得很好,观察细致入微,理论分析也到位。尤其是对多重任务处理的那部分,理解得很透彻。”

苏念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谢谢您。”

“不过,”陆时砚话锋一转,指着其中一段,“这里关于选择性注意的论述可以再深入一些。我建议你参考一下这本期刊的最新研究。”

他转身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专业期刊,翻到其中一页递给苏念。她接过期刊,认真记下他指出的要点。

离开办公室时,苏念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不仅因为作业得到了肯定,更因为她与陆时砚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自然。回到宿舍,她立即开始修改作业,将陆时砚的建议融入其中。

交作业的那天,苏念早早来到教室,将打印好的作业放在讲台上。陆时砚进来时,目光在作业本上停留了一瞬,随后对她微微点头。

课堂上,他照常讲课,但在讲解注意力分配的相关内容时,不经意地提到了“有的同学在作业中观察到的现象很有代表性”。苏念知道这是在指她的作业,心里泛起一丝自豪。

下课后,陆时砚再次叫住她:“苏念,系里下个月要举办一个心理学研讨会,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来做会务志愿者,接触一下学术前沿。”

苏念惊喜地点头:“我很愿意参加,谢谢您给我这个机会。”

“那好,具体安排我稍后发给你。”陆时砚说完,又补充道,“你的作业我会作为优秀范本,征得你同意后与其他同学分享。”

苏念感到受宠若惊,连忙点头同意。离开教室时,她的脚步轻快得几乎要跳起来。这不仅是因为作业得到了认可,更是因为她感觉到自己与陆时砚之间的距离正在一点点缩短。

随后的几周里,苏念一边准备期末考试,一边参与研讨会的筹备工作。她经常需要去陆时砚的办公室讨论事宜,两人的接触变得更加频繁。有时是关于学术问题的深入讨论,有时是简单的日常交流,每一次接触都让苏念对陆时砚有了新的认识。

她发现,看似严肃的陆教授其实很关心学生,总是耐心解答问题;工作上一丝不苟的他,私下里也有幽默的一面;更重要的是,他对待学术的热情和严谨态度深深感染了她。

一次会议筹备结束后,天色已晚。陆时砚提出送她回宿舍,两人并肩走在校园的小路上。路灯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秋夜的微风带着凉意,但苏念的心里却暖洋洋的。

“下周期末考试准备得怎么样?”陆时砚问道。

“还在复习中,有些概念还是不太理解。”苏念老实回答。

“如果有需要,可以随时来办公室找我。”陆时砚的语气很自然,仿佛这是再平常不过的提议。

苏念点点头,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偷偷瞥了一眼身边的陆时砚,月光下的他侧脸线条柔和,少了白日的严肃,多了几分温和。

到达宿舍楼下时,苏念轻声道谢,转身准备离开。突然,陆时砚叫住了她:“苏念。”

她回头,看到他从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这个给你,复习累了可以提神。”

苏念接过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是各种口味的茶包,每一包上都手写着名称和功效。她惊讶地抬头,对上陆时砚的目光。

“我自己也常喝,”他解释道,“比咖啡健康些。”

苏念握着盒子,心中涌动的情感几乎要溢出来。她轻声道谢,看着陆时砚转身离去的身影,在月光下站了很久才回宿舍。

期末考试结束后,心理学研讨会如期举行。苏念作为志愿者忙前忙后,虽然辛苦,但收获颇丰。会议间隙,她看到陆时砚在台上侃侃而谈的样子,专业而自信,不由得为他是自己的导师而感到骄傲。

会议结束后,陆时砚找到她:“这几天辛苦你了,表现得很出色。”

苏念摇摇头:“能参与这么高水平的学术会议,是我的荣幸。”

陆时砚微微一笑:“下学期我有一门研究生课程,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来旁听。”

苏念的眼睛亮了起来,连忙点头。她知道,这不仅是学习的机会,更是与陆时砚继续相处的机会。

暑假开始后,校园变得空旷许多。苏念选择留校帮忙整理研究资料,同时预习下学期的课程。陆时砚也因为科研项目经常来办公室,两人见面的机会并没有因为假期而减少。

一个炎热的下午,苏念在图书馆查资料时,偶然发现了一篇陆时砚多年前发表的论文。她好奇地阅读起来,被文中新颖的观点和严谨的论证深深吸引。不知不觉,她读完了整篇论文,对陆时砚的敬佩又加深了一层。

第二天去办公室送资料时,她忍不住提到了那篇论文。陆时砚有些惊讶:“那是我博士期间的研究,没想到你能找到。”

“写得真好,”苏念真诚地说,“特别是关于注意力瞬脱现象的实验设计,很精巧。”

陆时砚的眼中闪过惊喜的光芒:“你能理解到这一层,说明你真的用心了。”

他们随后就论文内容讨论了近一个小时,陆时砚甚至翻出当年的实验数据给她看。苏念发现,与陆时砚讨论学术问题是一种享受,他的思维敏捷,表达清晰,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

离开办公室时,苏念感到受益匪浅。她不仅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更感受到了与陆时砚之间那种默契的学术共鸣。

暑假悄然过去,新学期伊始。苏念如愿旁听了陆时砚的研究生课程,每次课都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讲。陆时砚对她似乎也更加关注,课堂讨论时常会点名让她发表看法。

一天下课后,陆时砚叫住她:“系里有个助研岗位空缺,我觉得你很合适。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考虑申请。”

苏念惊喜不已,这是她梦寐以求的机会。不仅能近距离参与科研项目,还能与陆时砚有更多的工作接触。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随后的日子里,苏念开始了助研工作。她帮助陆时砚整理文献、收集数据,有时还参与实验设计。工作虽然忙碌,但她乐在其中。每次与陆时砚讨论研究进展时,她都能感受到自己对心理学的热爱在不断加深。

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他们一起在实验室分析数据。工作结束后,陆时砚突然说:“谢谢你这段时间的帮助,项目进展比预期快了很多。”

苏念摇摇头:“能参与这么有意义的研究,是我的幸运。”

陆时砚看着她,眼神温和:“你很有科研潜力,将来可以考虑继续深造。”

这句话让苏念的心跳加速了不少。能得到陆时砚的认可,对她来说意义重大。她郑重地点点头:“我会认真考虑的。”

走出实验室时,夕阳西下,整个校园沐浴在金黄色的光辉中。苏念与陆时砚并肩走在林荫道上,讨论着下一步的研究计划。微风拂过,带来桂花淡淡的香气。

到达分岔路口时,陆时砚停下脚步:“就送到这里吧,明天见。”

苏念点点头,目送他转身离去。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她站在原地,直到那个身影消失在视野尽头。

回到宿舍,苏念打开窗,让晚风吹进房间。她拿起一颗草莓糖放入口中,甜味在舌尖弥漫开来。回想这半年来的点点滴滴,从最初的课堂互动到现在的助研工作,她与陆时砚之间的关系悄然发生着变化。

那种变化细微而深刻,如同春日里悄然绽放的花朵,不经意间已经绚烂夺目。苏念知道,前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有陆时砚的指引,她就有信心一步步走下去。

夜深了,她打开电脑,开始整理今天的研究笔记。屏幕的光映在她的脸上,眼神专注而坚定。在这个普通的秋夜里,苏念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与方向感。心理学不再只是一门学科,而是她愿意倾注心血的事业;陆时砚也不只是一位教授,更是她学术道路上的引路人,或许,还是她心中悄然生长的特别存在。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清辉洒满大地。苏念轻轻哼着歌,继续工作,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