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岁时予你 > 第27章 办公室的“恰好”相遇

岁时予你 第27章 办公室的“恰好”相遇

作者:一池月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5 23:01:43

清晨的阳光透过历史系老楼的雕花木窗,在走廊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苏念抱着一摞刚打印好的实习报告匆匆走过,纸张上还带着打印机余温,墨香混合着老楼特有的书香气息,萦绕在鼻尖。她今天特意提早半小时到校,想着能在导师上班前先把报告放在桌上,却没想到在拐角处差点撞上一个人。

文件哗啦一声散落一地,像突然绽放的白色花朵。苏念慌忙蹲下身去捡,还没来得及抬头道歉,就听见一道温和又熟悉的声音从头顶传来:“小心点。”

那声音像春日里融化的溪水,清冽中带着令人安心的温度。苏念的手指顿在半空中,抬起头正对上陆时砚俯身望来的目光。他今天穿着深灰色的西装,外套随意搭在臂弯,白衬衫的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线条流畅的手腕。阳光从他身后的窗子斜射进来,给他的轮廓镀上一层金边。

“陆教授……”苏念感觉自己的声音有些发紧,“对不起,我没注意看路。”

陆时砚已经蹲下身帮她捡文件,修长的手指轻巧地将散落的纸张归拢。当他递过来时,指尖不经意碰到她的手背,苏念像被烫到似的缩了缩手,耳尖悄悄泛红——这是她这周第三次在办公区“偶遇”他了。

第一次是周一早晨,她在咖啡间泡茶时,他恰好进来取文件;第二次是周三下午,她在档案室查资料时,他恰好来还书;而今天,周五的清晨,他们又这样“恰好”在走廊相遇。

苏念接过文件,低头整理着纸张顺序。历史系的实习报告要求严格,必须按照系里统一的格式装订。她仔细检查页码,却发现最上面一页的报告里,有几处用红笔标注的修改建议。字迹工整有力,笔锋转折处带着特有的凌厉劲儿,正是陆时砚的笔迹。

她记得很清楚,自己是昨天下午才把报告提交到系里的公共邮箱,还没来得及找导师请教。这份报告关于唐代河西走廊的贸易体系研究,她花了整整两周时间才完成初稿。

陆时砚像是看穿了她的疑惑,指了指她手里的报告:“昨天帮系里整理文件时碰巧看到。”他的语气平淡自然,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你的观点很新颖,特别是关于丝绸之路与当地民族经济互动的部分。只是有些史料的引用可以再严谨些,顺手标了几点建议,希望没打扰你的思路。”

苏念注意到他说“碰巧看到”时,睫毛轻微地颤动了一下。她知道陆时砚作为系里的核心教授,每天要处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堆得像小山一样高。系里的公共邮箱每天收到的学生作业和报告数以百计,他怎么可能“碰巧”就看到她的报告?

“谢谢陆教授,”苏念连忙道谢,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纸页边缘,“您标注的这几个地方,我确实查证得不够仔细。”

“学术研究就是这样,”陆时砚站直身子,阳光在他身后流转,“有时候最明显的史料反而最容易忽略。你提到的唐代货币在河西走廊流通的问题,系资料室最近整理了一批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或许可以去查查看。”

这时,陆时砚看了眼腕表,银色的表盘在阳光下反射出柔和的光晕。他的目光又落在苏念手里还没开封的早餐面包上:“快到上班时间了,先去办公室吧。空腹工作容易低血糖。”

苏念这才想起自己为了赶早打印报告,还没吃早餐。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把面包往身后藏了藏,这个细微的动作却引得陆时砚唇角微扬。

只见他很自然地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精致的小铁盒,打开盒盖,里面整齐排列着各式各样的水果糖。他挑出一颗包装精美的草莓味硬糖,递到苏念面前:“如果来不及吃早餐,先含颗糖垫垫,别让自己饿着。”

苏念怔住了,呆呆地看着那颗静静躺在他掌心的糖果。糖纸是淡淡的粉色,上面印着细小的草莓图案,在晨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她注意到陆时砚的手指修长干净,指甲修剪得整齐,指尖微微泛着健康的粉色。

她小心翼翼地接过糖果,指尖又一次触到他的指腹。但这次她没有躲开,只觉得那颗糖在掌心发烫,连带着她的脸颊也温热起来。

“谢谢您。”苏念轻声道,声音比刚才稳定了许多。

陆时砚微微颔首,转身走向走廊尽头的办公室。西装裤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形,步伐稳健而从容。苏念望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上周加班到深夜的那天。那天她忘了带伞,站在办公楼门口望着瓢泼大雨发愁,也是这个背影撑着伞突然出现在雨幕中,说“刚好要回家,顺路送你”。

那天晚上,他的车开得格外慢,车内放着轻柔的古典音乐。雨水在车窗上划出蜿蜒的痕迹,路灯的光晕在水幕中模糊成一片片暖黄。他们聊了很多,从历史研究的方法论到系里老师的趣事,再到学校后门那家甜品店的招牌布丁。下车时,他甚至还提醒她第二天会降温,记得加件外套。

苏念撕开糖纸,将草莓糖放进嘴里。甜丝丝的味道在舌尖漫开,带着清新的果香。她忽然觉得心里涌上一股暖流,比糖的甜味还要浓郁几分。

原来这位被同学们称为“高岭之花”的陆教授,这位在学术会议上言辞犀利、对待研究一丝不苟的“老狐狸”,一直在用他特有的方式,悄悄照顾着她。

走廊尽头传来其他老师打招呼的声音:“陆教授今天来得真早啊!”

“有点资料要整理,”陆时砚的回应温和而简洁,“您也早。”

苏念赶紧收回目光,抱着报告向自己的实习办公室走去。那颗草莓糖在嘴里慢慢融化,甜味一丝丝渗入心底。

她的办公室在走廊的另一端,是间给研究生和实习生共用的小房间。推开门时,同系的实习生周薇已经在了,正对着电脑屏幕皱眉。

“念念你来啦!”周薇抬头看她,立刻注意到她手里的报告,“哇,你已经打印好啦?我昨晚赶稿到凌晨三点,现在眼睛都睁不开。”

苏念笑着将报告放在自己桌上:“我也刚打完。你要不要喝点咖啡提神?”

“等等再去,”周薇凑过来,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我刚才看到你和陆教授在走廊说话哦。这周第几次了?第三次了吧?”

苏念感觉耳根又开始发热,假装整理桌上的文件:“碰巧遇到而已。”

“碰巧?”周薇挑眉,明显不信,“陆教授平时都从西门直接上三楼,怎么会‘碰巧’出现在我们二楼的复印室附近?而且我听说,他昨天特意去了系办公室,问了下实习生的报告提交情况。”

苏念整理文件的手顿了顿,心里那丝甜意又浓了几分,但嘴上还是说:“陆教授负责实习工作,关心报告进度很正常吧。”

“才怪,”周薇撇嘴,“往年都是李教授负责实习生的事。今年陆教授突然主动接手,系里好多老师都惊讶呢。”她说着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你报告写得怎么样?我听说陆教授批注特别严格,上学期有个学姐被他批注得哭了好几次。”

苏念想起报告上那些细致入微的批注,不仅指出了问题,还标注了可以参考的资料和方向,完全没有周薇说的那么可怕。“陆教授给的建议挺有用的,”她轻声说,不自觉地为陆时砚辩护,“虽然严格,但都很中肯。”

周薇惊讶地看了她一眼,正要说什么,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站在门口的正是陆时砚。他已经穿上了西装外套,整个人显得更加正式挺拔。

“苏念,”他的目光直接落在她身上,“能来一下我办公室吗?关于你的报告,有几个细节需要讨论。”

苏念愣了一下,赶紧起身:“好的,马上来。”

周薇在她身后偷偷比了个加油的手势,表情明显在说“看吧我就说”。

陆时砚的办公室在三楼东南角,是系里少数几个带飘窗的老房间。深色的实木书架上堆满了各种文献资料,窗台上放着几盆绿植,长势喜人。空气中弥漫着旧书和咖啡混合的香气,典型的历史学者办公室。

“请坐。”陆时砚指向窗边的椅子,自己则走到办公桌后取出她的报告。

苏念注意到他的办公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几摞论文,最上面一份的页边已经写满了批注。电脑旁边放着一个陶瓷杯,杯身上印着某次国际学术会议的logo,里面还剩半杯咖啡。

“你的报告整体质量很高,”陆时砚开门见山,手指点着报告中用红笔标注的部分,“特别是对唐代商队在河西走廊活动的分析,视角很独特。但是这里——”他翻到第三页,“关于货币流通的部分,你引用的《河西经济考》是八十年代的着作,这几年敦煌新出土的文书已经补充了很多新证据。”

苏念认真地点点头:“我昨天也发现这部分资料不够新,正想去资料室查最近的研究成果。”

“系里最近整理了一批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包括一些尚未公开发表的货币交易记录。”陆时砚从抽屉里取出一张借阅卡,“我已经帮你申请了权限,今天下午就可以去查看。保管员赵老师那边我也打过招呼了,他会帮你调取相关的卷宗。”

苏念接过借阅卡,心里既惊讶又感激。系里对敦煌文献的查阅权限管理严格,通常需要层层审批,没想到陆时砚已经为她安排好了。

“谢谢陆教授,太麻烦您了。”她真诚地道谢。

陆时砚摇摇头:“指导学生是老师的职责。况且,”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报告上,“你的研究很有价值,值得这些支持。”

接下来的半小时,陆时砚详细地为她讲解了报告中几个需要改进的部分。他说话条理清晰,引经据典,却不会让人感到压力。偶尔苏念提出自己的看法,他也会认真倾听,然后给出建设性的反馈。

阳光从飘窗洒进来,在他低垂的眼睫上投下细密的影子。苏念注意到他左眼角有一颗很小很淡的痣,平时被金丝眼镜遮挡着,只有在这种近距离下才能看清。

当讨论到报告中关于胡商与汉人交易习俗的部分时,陆时砚突然起身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厚厚的专着:“这本书里有个章节专门讨论这个问题,你可以参考一下。”

他站在苏念身旁,俯身指出书中的相关段落。距离突然拉近,苏闻到他身上淡淡的雪松香气,混合着一丝墨水的味道。她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理解了吗?”陆时砚转头问她,金丝眼镜后的目光专注而清澈。

苏念猛地回神,赶紧点头:“明白了,谢谢您。”

陆时砚似乎察觉到了她的紧张,直起身子,回到办公桌后的座位上,恰到好处地重新拉开了距离。

“报告修改不用太着急,下周三前交给我就可以。”他说着又看了眼时间,“你应该还没吃早餐吧?现在去教职工餐厅应该还能买到热乎的包子。”

苏念惊讶地抬头。陆时砚怎么知道她喜欢教职工餐厅的包子?有一次她只是偶然和周薇提过,说那家的包子馅多皮薄,比学生餐厅的好吃多了。难道...

“我正好要去餐厅喝杯咖啡,”陆时砚已经站起身,状似随意地邀请,“要一起去吗?”

从办公楼到教职工餐厅要穿过一片小花园。初夏时节,园中的栀子花开得正盛,洁白的花朵簇拥在绿叶间,散发出浓郁的甜香。晨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小径上,形成斑驳的光点。

两人并肩走在石板路上,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苏念抱着文件,陆时砚提着公文包,偶尔有熟悉的老师经过,投来好奇的目光。

“最近实习还顺利吗?”陆时砚打破沉默,“听说你们在整理系里的老档案?”

“是的,”苏念点头,“主要是五六十年代的一些教学档案,很多都已经泛黄发脆了,整理起来要特别小心。”

“那些档案很珍贵,”陆时砚说,“很多是老先生们的亲笔手稿,现在很难见到了。整理时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迹或缩写,可以随时来问我。我研究过系里的档案体系,对老教授们的笔迹还算熟悉。”

苏念感激地笑了:“那太好了!昨天我们正好遇到一份手稿,好多缩写都看不懂,周薇还说要去找老教授请教呢。”

“是什么缩写?”陆时砚很自然地接话。

两人就着档案整理的话题聊了一路。苏念发现陆时砚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严肃,但实际上很善于引导话题,不会让对话冷场,也不会过度追问让人不适。他知识渊博,无论提到什么都能给出 insightful 的见解,却又不会显得炫耀。

到餐厅时,早餐供应即将结束。陆时砚轻车熟路地走到窗口,对里面的阿姨笑了笑:“张阿姨,还有包子吗?”

“哎呦,陆教授今天来得晚啊!”窗口后的阿姨显然和他很熟,“只剩两个香菇菜包了,要吗?”

“都要吧,”陆时砚说着看向苏念,“喝豆浆还是粥?”

苏念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是在帮自己点餐,忙说:“豆浆就好,谢谢。”

陆时砚转向窗口:“一杯豆浆,一杯美式咖啡,谢谢。”

等待取餐时,苏念小声说:“陆教授,我自己来付就好。”

陆时砚已经拿出了校园卡:“就当是提前预祝你的报告修改顺利。”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教授请学生吃早餐很正常,不用有压力。”

话已至此,苏念只好再次道谢。

两人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木质桌面上,温暖而不刺眼。陆时砚的咖啡很快就来了,他喝了一口,微微蹙眉,似乎觉得味道不够好,但还是又喝了一口。

苏念小口咬着包子,果然如传闻中那样馅多皮薄,香菇的鲜美和青菜的清爽完美融合。她吃得满足,眼睛不自觉地眯了起来,像只偷腥的猫。

陆时砚看着她的表情,唇角无意识地扬起:“好吃吗?”

“很好吃,”苏念用力点头,“陆教授您不尝尝太可惜了。”

“我吃过很多次了,”陆时砚说,眼神温和,“以前写博士论文的时候,经常熬夜到凌晨,然后一早来这里吃两个包子,喝杯咖啡,再去图书馆继续写。”

苏念想象着年轻版的陆时砚坐在同一个位置,可能穿着简单的t恤,头发不像现在梳得一丝不苟,眼底带着熬夜留下的青黑,却仍然坚持早早来到餐厅吃早餐的样子,不禁莞尔。

“笑什么?”陆时砚问。

苏念老实回答:“想象您写博士论文时的样子。”

陆时砚挑眉:“以为我只会西装革履地出现在学术会议上?”

苏念不好意思地笑了:“有点这种印象。同学们都说您是我们系的‘门面担当’。”

这话一出口,苏念就后悔了。怎么能当面说这种话呢?太不恰当了!

没想到陆时砚不仅没生气,反而低低地笑出了声:“现在的学生都这么评价老师吗?”他推了推眼镜,眼神中带着难得的戏谑,“那我是不是该感谢你们的‘褒奖’?”

苏念脸红了起来,赶紧低头喝豆浆。

早餐结束后,两人一起走回办公楼。清晨的阳光已经完全洒满校园,路上学生渐渐多了起来。不少人认出陆时砚,恭敬地打招呼的同时,也好奇地打量着走在他身旁的苏念。

在楼梯口分别时,陆时砚再次提醒:“下午去资料室记得带上借阅卡,赵老师两点后都在。”

“好的,谢谢陆教授。”苏念点头,犹豫了一下,还是从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这是我自己做的曲奇,不算什么好东西,但比咖啡健康一点...如果您不介意的话。”

陆时砚明显愣了一下,随后接过盒子,唇角扬起一个清晰的弧度:“谢谢,我很期待品尝。”

苏念看着他转身上楼的背影,心里像有只小蝴蝶在扑扇翅膀。回到办公室,周薇立刻凑过来:“怎么样怎么样?陆教授找你什么事?”

“就是报告的事,”苏念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静,“给了我很多修改建议,还帮我申请了敦煌文献的查阅权限。”

周薇瞪大眼睛:“哇!陆教授亲自帮你申请权限?这待遇也太好了吧!听说他对自己带的研究生都没这么照顾。”

苏念假装没听见,坐下打开电脑,但嘴角的笑意却藏不住。

那天下午,苏念按照陆时砚的指示去了系资料室。保管员赵老师果然已经收到了通知,很热情地帮她调取了所需的微缩胶卷。

“陆教授上午特地过来交代过了,”赵老师一边操作机器一边说,“这些资料平时不对外借阅的,他特意写了申请才批下来的。”

苏念心里暖融融的,认真道:“麻烦您了,我会好好利用的。”

查阅过程比想象中顺利,新发现的资料恰好弥补了她报告中的不足。不知不觉就在资料室待了整个下午,等到苏念抬起头时,窗外已是夕阳西斜。

她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却在资料室门口意外地又遇到了陆时砚。他似乎是刚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公文包和一沓文件。

“陆教授。”苏念打招呼。

陆时砚停下脚步:“资料查得怎么样?”

“很有收获,”苏念眼睛亮晶晶的,“找到了好多关于货币交易的一手记录,正好能补充我那部分的论证。”

陆时砚满意地点头:“那就好。要回办公室吗?一起走吧。”

夕阳的余晖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苏念注意到陆时砚似乎有些疲惫,眼下有淡淡的阴影。

“您今天很忙吗?”她忍不住问。

“开了个学术会议,刚结束。”陆时砚简略地回答,但没多谈会议内容。

走到办公楼前,陆时砚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下周五系里有个小型的学术沙龙,主要是讨论中世纪经济史的话题。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来听听,应该对你的研究有帮助。”

苏念知道这种沙龙通常只对研究生和教师开放,机会难得,立刻点头:“我很感兴趣!谢谢您告诉我。”

“那我到时候把具体时间和地点发你邮箱。”陆时砚说着,已经走到了楼梯口,“晚安,苏念。”

“晚安,陆教授。”

苏念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楼梯转角,心里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这一整天,从清晨的“偶遇”到傍晚的邀约,似乎太过巧合,巧合得不像巧合。

但她摇摇头,甩开这些胡思乱想。陆时砚是系里最年轻的教授,学术成就瞩目,待人接物得体周到,对她大概只是出于导师对学生的正常关怀。

回到办公室,周薇已经下班了。苏念坐下准备收拾东西回家,却发现桌上放着一个熟悉的精致小铁盒——正是早晨陆时砚给她草莓糖的那个盒子。盒盖上有张便条,上面是陆时砚工整有力的字迹:

“曲奇很好吃,谢谢。这个给你,加班时备用。——陆”

苏念打开盒子,里面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各式水果糖,草莓味的放在最中间,明显多放了几颗。

她取出一颗草莓糖,剥开糖纸放入口中。同样的甜味在舌尖化开,但这次,她清楚地感觉到,那份甜已经悄然渗入了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窗外的夕阳已经完全落下,天边只剩下一抹淡橘色的余晖。苏念小心地收好糖盒,放入包的内袋,像是珍藏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或许,有些“恰好”并非真的巧合;而有些“照顾”,早已超越了师长的职责范围。

但这个念头太过大胆,她不敢深想,只是含着糖,感受着那份甜意,一边整理桌面,准备结束这不同寻常的一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