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务府总管福海,对着小禄子带回来的那本《后宫夏衣采买与分发流程优化建议(草案)》,足足沉默了半炷香的时间。
他那张胖脸上,笑容早已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震惊、恼怒和难以置信的阴沉。他翻动着册子,看着那些前所未见的表格、箭头和横道道,感觉自己的脑子像被塞进了一团乱麻。
“这……这都是些什么鬼画符!”他最终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把册子重重拍在桌上,发出“啪”的一声闷响。
小禄子缩着脖子,大气不敢出。
“流程标准化?责任明确化?成本透明化?效率最大化?”福海几乎是咬着牙重复着李梦瑶提出的“核心原则”,每念一个,脸色就黑一分。这每一条,都像一把刀子,精准地戳在内务府多年来赖以生存的灰色地带和潜规则上!
照这个来,他们这些经年的老油条还怎么捞油水?怎么卖人情?怎么在各方势力之间和稀泥?
“总管,那咱们……”一个心腹管事小心翼翼地问。
福海眯起眼睛,浑浊的眼珠里闪过一丝精光:“皇上开了金口,咱们明面上自然不能违逆。但这章程……太过‘新颖’,执行起来必然困难重重。咱们就按这章程‘尽力’去办,至于过程中遇到什么‘实际困难’,那也不是咱们能控制的,对吧?”
他刻意加重了“尽力”和“实际困难”两个词。
心腹们立刻会意,这是要阳奉阴违,软抵抗啊!
于是,内务府表面上动了起来。按照李梦瑶流程图上的步骤,开始“走流程”。但速度嘛,堪比老牛拉破车。预算申请写得模棱两可,供应商选择会议开了又开却总定不下来,对布料的规格要求吹毛求疵,反复修改……总之,就是一个“拖”字诀。
消息传到揽月轩,素心有些气愤:“娘娘,他们这分明是故意刁难!照这个速度,夏天过去了,夏衣也发不下去!”
李梦瑶正在核对这个月宫女们的技能提升考核成绩,闻言头也没抬,只是轻笑了一声:“意料之中。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嘛。”
她放下笔,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颈:“他们以为拖就能解决问题?太天真了。”
她早就料到会有人使绊子。这套流程设计出来,本身就带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和交付物要求,谁在哪个环节卡壳,一清二楚。
“素心,把我们之前做的那个‘夏衣采买分发关键节点追踪表’拿出来。”李梦瑶吩咐道,“他们不是喜欢拖吗?咱们就帮他们记着。哪个环节超时了,超了多久,原因是什么,都给我清清楚楚记下来。”
“娘娘,您这是要……”素心似乎明白了什么。
“攒证据啊。”李梦瑶笑得像只小狐狸,“等攒够了,自然有人会着急。”
她可没打算自己去御前告状,那太掉价,也容易落下个“干涉外廷”的口实。她要让事实自己说话,让内务府自己的拖延,变成砸向他们自己的石头。
就在内务府那边磨洋工,李梦瑶这边默默记小账本的时候,皇帝赵璟那边,也没闲着。
安公公将内务府的“消极抵抗”和李梦瑶那边的“默默记录”都如实禀报了上来。
赵璟听完,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指尖在御案上无意识地敲击着。福海那点心思,他岂会不知?这后宫积弊已久,牵一发而动全身,他原本也没指望能一蹴而就。
他好奇的是,李嫔会如何破局?仅仅是默默记录,等待他出手吗?
“安如海,”他忽然开口,“去揽月轩传话,就说朕这里有几本前朝关于营造的旧书,有些记载晦涩难懂,让李嫔有空……过来帮朕看看。”
安公公一愣。前朝营造的旧书?这借口找得……可真够拐弯抹角的。他不敢多问,连忙应下:“嗻。”
于是,第二天下午,李梦瑶就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学术邀请”给弄懵了。
前朝营造旧书?皇上什么时候对这种偏门学问感兴趣了?还特意叫她去看?
她心里嘀咕着,但还是收拾整齐,带着素心,跟着安公公去了御书房。
这是她第二次来御书房,比起上次望江台后的压抑,这次心情倒是轻松了不少,甚至带着点“终于要直面甲方”的微妙感觉。
御书房内依旧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龙涎香的气息。赵璟坐在宽大的御案后,面前果然摊着几本看起来颇为古旧的线装书。
“臣妾参见皇上。”李梦瑶规规矩矩地行礼。
“平身。”赵璟的声音听起来比往常温和些许,“不必拘礼,坐吧。”他指了指御案下首早已备好的绣墩。
李梦瑶谢恩坐下,目光快速扫过那几本书,嗯,确实是讲宫殿营造、水利工程的,生僻字不少。
“这几本书,记载了些前朝旧事,朕看着有些费解。”赵璟随手拿起一本,翻到一页,指着一处关于河道清淤工程的描述,“比如这里,所言‘分段督役,限日考成’,具体是何章程,与如今工部做法颇有不同,李嫔可能看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