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 > 第113章 收蚕茧不,只要你肯开尊口(2)

其余各家也纷纷举杯附和,席间气氛终于由紧绷渐趋缓和。

今日这宴席虽然吃得有些憋屈,但终究是解决了库存蚕茧的燃眉之急。

众人细想下来,经此一事后,若是夏秋两季茧市能统一定价,收茧成本反而有望降低;再加上曲阳工坊提供的新式缫丝机,可提升缫丝效率三倍以上、减少蚕茧出蛾的损耗,那么全年结算下来,或许只亏了一季春茧,整体仍然略有盈余。

见双方已基本达成共识,县令应余含笑起身,举杯打着圆场道:“今日诸君能以襄邑织业大局为重,化干戈为玉帛,实乃本县之幸、百姓之福。商道贵在和衷共济,而非两败俱伤。愿自今日起,诸位能携手共进,同兴襄邑丝织之业!”

三服官亦随之发言,“应县令所言极是。此次风波,亦提醒我等需立规立矩,以防再生无序之争。在下提议,不如趁此之机,于襄邑成立‘织造联合会’--日后凡欲在襄邑经营丝织茧贸之商户,不论本地还是外来,皆须入会,共守行规、统一市价,以免恶性竞逐,伤损根本。”

三服官的提议一出,赴宴的一群人都点头称是,纷纷举杯向两位主官敬酒示意。

织造联合会有官府牵头,自然好过看刘虎的黑脸,长远来看更利于行业稳定,众人自然乐见其成。

只有刘家兄弟俩面色愈发阴沉,又黑了不少。

以往茧市向来以刘氏马首是瞻,其余各家或为文士、或为商贾,都不如刘家敢打敢闯。如今官府出面成立行会,话事权势必落入官方手中,刘家再难一家独大。

尽管心中愤懑,二人却也无计可施——县官不如现管,更何况这是县令与三服官共同倡议。

应余即命人去取来绢帛笔墨,准备草拟联合会议约。

张梁见状告罪起身,从门外取来一叠纸张,笑道:“绢帛虽贵,不如纸张轻便易存,正好借此为诸公推介。”顺道给自己的纸张打个广告。

应余与三服官早在张梁等人刚到陈留时,便已在宴饮之间,收到了张梁赠与的礼物,其中就有纸张,自然也是从善如流,舍弃了绢帛,改用纸张书写议约。

议约内容涵盖商户入会机制、市价协调、质量规范与蚕茧分级审核等条款。成文后,由县中文书当众宣读,使在座各位主事都能知晓其中内容。

张梁凝神细听,尤其注意到“…入会须有会内保人两名…若无保人,须缴纳三十万钱作抵,否则不得入会…会首不得作保,被保人若有违规,保人须共同担责……”

这条文清晰明了,看来这些天的茧市之争,早已被两位主官看在眼里,借着今天的机会,一并提了出来。

宣读之后,县令应余与三服官率先在会首处签署名讳,刘、卫、周、李等十余家主事依次签名画押,张梁作为外来商户,谦逊地签于末位。至此,襄邑织造联合会于此次宴席上正式成立。

宴席结束后,各家不再多耽搁,迅速返回各自工坊清点库存。虽心中仍有不甘,但蚕蛾破茧在即,时间不等人,与其任由蚕茧烂在手里,不如尽快卖给曲阳人变现止损。

刘虎回到工坊,面色依然不豫,却仍果断下令:“速将库中蚕茧分拣!留足未来十日缫丝所需,其余……全部装车,送往曲阳工坊!”

他特地派刘管事负责押送,既为监督交割,也是为了暗中察看曲阳工坊虚实--此前刘喜虽然趁夜潜入过工坊,却未能窥得全貌就被人一顿胖揍给抓获了。

刘管事见刘虎并未降罪自己,稍稍觉得宽心,自以为逃过了一劫,即刻指挥数十辆马车满载蚕茧,驶向曲阳工坊。

卫询则是从容如常,每天晚上卫氏收购的蚕茧,都被曲阳工坊收走,库存本就不多。“将这两日所收蚕茧尽数送去,”他吩咐管事,“随我一同前往,正好与他商谈缫丝机事宜。”

周、李几家见状,也纷纷行动起来。一时间,通往曲阳工坊的道路上,运送蚕茧的马车、骡车络绎不绝,在尘土中排成了长龙。每辆车都摞着高高的茧筐,场面蔚为壮观。

曲阳工坊这边也早已准备就绪。张梁亲自坐镇,典韦、关翼率护卫在外巡逻,防止闲杂人靠近核心区域。

赵老指挥着数百名伙计和护卫,在工坊前的空地上划分区域,进行过秤登记区和临时堆放。

唱名声此起彼伏,运来的蚕茧被逐一卸下,按所属家族分区堆放,工坊的工人迅速上前,力夫们将一筐筐蚕茧挂上大秤,账房高声报数,旁边的文书则奋笔如飞,记录下每一笔数目,与对方管事快速确认后双方画押。

“刘氏工坊,茧三石半!”

“周氏工坊,茧两石!”

“卫氏工坊,三石!”

现场忙而不乱,秩序井然。每筐蚕茧过秤后,对应的凭条被撕下,由各家管事汇总,与曲阳工坊结算。

张梁并没有再度压价,并不在意其中的死茧与出蛾的废茧,所有蚕茧照单全收,这让原本心怀忐忑的各家管事安心不少。

看着原本堆积如山、令人寝食难安的库存蚕茧迅速易手,换回了实实在在的财物,各家管事紧绷的脸上终于渐渐缓和。

而曲阳工坊的库房和临时堆放空地上,塞满茧堆的箩筐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越垒越高,宛如小山。

从各家外派的挑拣丝工织女们,已经在曲阳工坊里开始紧张繁忙的分拣蚕茧。

待蚕茧交割事宜告一段落,众人的注意力便转向了库房中,那批新式的脚踏缫丝机。

卫询率先开口打配合,笑着问道:“张公子,这能解我等燃眉之急的宝贝机器,不知作价几何?”

张梁早有准备,“此机结构精巧,关节之处都使用的铁制零件,锻铸不易,效率诸位有目共睹。一台定价四千文,已是诚意之价。”

话音未落,周家主便倒吸一口凉气,摇头道:“四千文?这价钱…未免过于高昂。寻常手摇机不过千文上下,即便功效卓着,此价也令人难以承受啊。”

“正是,”李家管事也连忙附和,“我等着实刚遭重创,资金周转颇为吃紧,张公子可否再斟酌一二?”

刘家管事学乖了,并不敢提前出声。

现场顿时响起一片议论之声,几位管事纷纷诉苦砍价,气氛一时又显得有些胶着。

张梁面露难色,沉吟片刻后方道:“诸位之难处,张某岂能不知?此机器一台足足可抵三五台手摇机,所省人工、所增效率,必能收回成本。”

只是各家管事依然议论纷纷,不敢下单采购,实在是来之前受了家主的指示,四千文超过了他们的权限。

赵老咳嗽一声,道,“也罢,为表诚意,若诸位今日能定下足够数量,老头子我做主,可统一让价至三千八百文。”

刘管事冷哼一声,却也不愿轻易就范:“三千八仍是太贵!三千五,若这个价,我刘家便要三十台!”

有人带头,其余各家也纷纷开口,这个要十台,那个要二十台,但口径一致地将目标价定在了三千五百文。

赵老故作犹豫,与身旁的张梁低声商议了片刻,最终仿佛下定了决心般,环视众人,一脸肉疼地说道:“襄邑日后亦是我曲阳工坊立足之地,今后还需各位多多帮衬。三千五百文便三千五百文,权当是与各位交个朋友了!”

这个价格显然达到了各家的心理预期,众人脸上皆露出满意之色。

卫询更是觉得自己占得了实惠,心中对张梁的观感又好了几分--这外乡来的年轻商人,确实懂得审时度势,并非一味贪利之辈,给自己的缫丝机才收了三千文。

蚕茧出手,缫丝机也买到,大事已定,各家管事心满意足地带着钱财与机器陆续告辞离去。

卫询却故意留到了最后,见众人走远,他这才走近张梁,压低声音道:“张公子,此机确是巧夺天工。不知…这制造之工艺,可否转让?价钱方面,好商量。”

张梁对于卫询的询问似乎并不意外,他微微一笑,却缓缓摇头:“卫家主是明白人,此机乃我工坊立足之本。工艺转让,非同小可。”

他稍作停顿,观察了一下卫询的神色,继续道,“不过,若卫家确实诚心合作,待贵我双方合作顺畅,贵家族累计采买之缫丝机达到五百之数时,我倒可以考虑,将此机的制造工艺向卫家和盘托出。”

卫询闻言,眼中精光一闪。五百台虽不是小数目,但张梁此话总算留下了一个明确的念想,而不是一口回绝。

他自然也知道核心技术不能轻易授人,张梁能开出此等条件,已显露出足够的合作诚意。

于是,他拱手笑道:“张公子快人快语,那卫某就在采满两百之数!还望公子不吝赐教!”

“那是自然。”张梁含笑回礼。

扣除两百台缫丝机的费用,出售蚕茧仍有不少盈余。卫询拿着手里的凭条,对张梁说道,“张公子,贵坊所用之纸,与蔡侯纸大不相同,精良不少,不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