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 > 第53章 雪涧问道,深研药性谋远虑

雪后初霁,山林银装素裹,空气清冽刺骨。林薇薇踩着咯吱作响的积雪,再次踏上了通往**涧的小径。此行目的明确:一是汇报冬藏进展,寻求邓老者对“疳积散”与“调经茶”研制的指点;二是更深地请教成药制备之道,为春夏可能的新“合作”储备核心技术;三是试探性地询问关于“落地银”期限的应对之策。

谷中积雪更深,万籁俱寂,唯有寒风掠过冰挂的呜咽声。她呵着白气,于老地方静候,心境却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沉静笃定。

邓老者此次现身较慢,踏雪无痕,须发皆沾着细碎冰晶,目光扫过她冻得微红却神色沉稳的脸,哼道:“雪深路滑,倒有闲心跑来。”

林薇薇恭敬行礼,奉上带来的微薄心意(一小罐凝脂般的上好蜂蜜和几块耐存的米糕):“雪景虽寒,然心中困惑如鲠在喉,不得老先生点拨,难以安枕。冒昧前来,叨扰清修。”

老者瞥了礼物一眼,未置可否,径自寻了处背风的大石坐下:“说吧,又遇何难?”

林薇薇整理思绪,将冬日以来暗中研习所得、尝试配制“疳积散”与“调经茶”的进展与困惑、赵里正分红时的算计与后续的暗中监视、以及“落地银”期限逼近的压力,条理清晰却又隐去关键细节地娓娓道来。末了,她恳切道:“……晚辈自知才疏学浅,所研之物粗陋,难登大雅之堂。然形势所迫,需有所备,以求自保。恳请老先生不吝赐教,指点成药制备之精要,使晚辈所制之物,至少能‘堪用’,不至贻笑大方,乃至惹祸上身。”

她将姿态放得极低,只求“堪用”,而非“精妙”,既符合她对外展现的“略懂皮毛”形象,也暗含了深层次的求生诉求。

邓老者静静听完,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了然。他并未立刻回答药方问题,反而问道:“你于驱寒膏中所用威灵仙,可知其为何需酒炙?”

林薇薇一怔,谨慎答道:“似是为增其祛风湿、通经络之效?”

“只知其一。”老者淡淡道,“威灵仙生用,性猛善走,然易伤胃气,且药力难以持久深入。经黄酒闷润后微火炒干,借酒力行散之力,既可助其药力透达关节深处,又可缓其峻烈之性,减其副作用,令药效绵长而温和。此乃‘制其性,存其用’之理。”

他随手拈起地上一截枯枝,在雪地上划写:“制药如用兵,非徒以猛药攻伐为能事。君臣佐使,配伍得当,可减毒增效;炮制得法,可扬长避短;剂型合宜,可应时应急。你所求‘疳积’、‘调经’之方,皆属慢病调理,更需‘润物细无声’之功,切忌贪功冒进。”

他随即就林薇薇提及的几味常见药材(山楂、麦芽、茯苓、益母草、艾叶等),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其在不同配伍和炮制方法下的药性变化、适用症候及禁忌。

“山楂炒焦,增消食化积之力,尤宜肉食积滞;麦芽生用疏肝,炒用健脾消食;茯苓健脾渗湿,然心神不宁者可用朱砂拌,增强安神之效;益母草活血调经,醋炙后可增其入血分之力……”“

”至于剂型,”老者继续道,“散剂速效,然口感差,需蜜调或粥送;膏滋缓补,然滋腻碍胃,需佐以行气之品;丸药持久,然制作繁难,崩解需时……你初学,可从散剂、药茶入手,循序渐进。”

林薇薇如饥似渴地聆听,只觉以往许多模糊之处豁然开朗,对药性的理解跃升了一个层次。老者所言,已远超简单配方,直指药学核心的“理、法、方、药”思维。

随后,老者才针对她的“疳积散”和“调经茶”思路,提出了几点关键修改建议:在疳积散中可加入极少量煅牡蛎粉(收敛止泻,防消导太过),并调整山楂与麦芽比例;在调经茶中,需区分寒热体质,寒者加重姜艾,热者需加少许丹皮或栀子,并提示了简易的体质辨别方法。

“切记,”老者肃然道,“妇人经带之疾,病因复杂,涉及气血阴阳,你所制之物,至多只能调理气血失和之轻症,缓解不适,绝不可妄言治病。遇疑难怪症,需直言不知,劝其就医,方为稳妥。”

“晚辈谨记!定当恪守本分,绝不妄为!”林薇薇郑重应下。

请教完具体药方,她迟疑片刻,终是低声问道:“老先生,晚辈……晚辈那‘落地银’之期渐近,心中常怀忧虑,不知……可有稳妥之法筹措?”她不敢直接求借,只求“筹措”之法。

邓老者瞥了她一眼,哼道:“五两银,于山野村夫,确非小数。然汝今非昔比,驱寒膏既已分利,新方若成,亦非无值。赵里正处,虽如与虎谋皮,然其既贪利,便可借力打力。新方不必尽献,可控其源,握其技,以‘技术’换‘分润’,积少成多,或可期。再者……”

他目光扫过四周雪覆的药草:“山中百草,非独入药。春来蕨笋,夏有野果,秋收菌菇,冬日……亦有可采之物。悉心收集,妥善炮制,亦可换微资。唯需耐心,勿因小利而忘大险。”

林薇薇心中豁然开朗!老者之意,一是继续与赵里正周旋,用技术换取分成;二是拓宽思路,利用山林资源,采集山货补贴家用!这确实是她未曾深入想过的路径!

“多谢老先生指点!”她再次深深一揖。

辞别老者,她踏雪而归,心中充实而安定。此行收获远超预期,不仅解决了药方疑难,更学到了深层的药学思维,还指明了筹措银两的方向。

回到村中,她立刻投入到新一轮的钻研中。依据老者指点,她重新调整了“疳积散”和“调经茶”的配方,并开始尝试制作。过程依旧艰难,但思路清晰了许多。

同时,她开始格外留意山林间的物产。雪地里,她发现了耐寒的冬笋和几种可食用的块茎;在向阳坡地,她辨认出几种可作野菜或调味香草的越冬植物,小心采集其根或种子。她甚至尝试将一些品相好的山货晾干保存,以备交换。

这一切,她都做得极其隐秘,采集山货也多混杂在采集药材中进行,避免引人注目。

然而,赵里正的耳目似乎并未因寒冬而懈怠。她几次从山中归来,都隐约感觉到若有若无的窥视。一次,她正在棚屋后晾晒一批新采的、准备用于试验的香草根,忽见赵里正慢悠悠地踱步过来,状似无意地扫了一眼。

“薇薇丫头,近日雪大,还常进山?真是勤快。”他笑容可掬。

林薇薇心中警铃微作,面上却恭敬道:“回里正叔,家中柴火将尽,趁雪停去拾些枯枝,顺带看看有无冻落的野果,给澈儿添个零嘴。”

“哦?野果?”赵里正目光在她晾晒的根茎上停留一瞬,“看来收获不错。年轻人,肯吃苦是好事。”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背着手走了。

林薇薇看着他的背影,手心微凉。他知道她在采集东西,只是暂时不清楚具体是什么。这是一种无声的警告和施压。

压力之下,她更加快了研制的步伐。必须尽快拿出一点实实在在的“新东西”,哪怕只是雏形,才能稳住赵里正,为自己争取更多时间和空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春节前夕,她的“改良版疳积散”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配方制成的散剂,气味酸甜,易于入口,她悄悄给孙寡妇家仍有积食症状的小儿子试用后,反馈极佳,腹胀消,食欲增。

她并未声张,只将少量成品深藏起来,等待合适的时机。

除夕夜,山村响起了零星的爆竹声。棚屋内,柳氏用新换的布料做了顿像样的年夜饭,甚至有了一点肉腥(用芋饼与猎户换的野兔肉)。林澈穿着新棉袄,小脸兴奋得通红。

林薇薇看着家人脸上久违的笑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与酸楚。她握了握袖中那枚冰凉的小竹节,又摸了摸怀中那包温热的疳积散。

冬将尽,春欲来。积蓄已久的力量,正在黑暗中悄然孕育。她知道,当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之时,新一轮的博弈,即将开始。

而她,已备好了更多的筹码与更深的谋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