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 > 第54章 春寒料峭,新芽初露暗潮生

爆竹声碎,年节的气氛尚未完全消散,岭南的初春便已携着料峭寒意与连绵阴雨,悄然降临。积雪消融,溪水涨溢,泥土散发出湿润而微腥的气息。山村从冬日的沉寂中缓缓苏醒,却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忙碌与隐忧。

对于林薇薇而言,这个春天意味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冬日的蛰伏与积蓄,已为她铺垫了基础,但赵里正那无处不在的审视与日益逼近的“落地银”期限,如同两道紧箍,时刻提醒着她前路的艰险。

棚屋内存放铜钱的陶罐,虽因驱寒膏的分红而沉重了些许,但距离五两之数,仍有一段不容忽视的距离。仅靠日常以物易物和零星采集,难以在期限内凑足。邓老者指出的两条路——与赵里正周旋获利、以及采集山货补贴——必须尽快付诸实践。

然而,初春并非大规模采集山货的良机。新芽初露,万物始苏,可用的资源有限,且春雨连绵,山路湿滑难行。与赵里正的合作,也因驱寒膏的季节性需求下降而陷入停滞。赵里正虽未明确催促,但那偶尔投来的、意味深长的目光,已透露出他的不耐与期待。

林薇薇深知,必须主动出击,但不能仓促。她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契机,以一种“被动”且“自然”的方式,将新研制的“疳积散”推向前台,重新撬动与赵里正的合作,并从中获取急需的资金。

机会来自于一场突如其来的倒春寒。连续数日的冷雨寒风,让村中不少体质虚弱的老人和孩童病倒,多为风寒感冒、腹泻积食。制作点虽已关闭,但村民下意识地仍会向“懂药”的林薇薇求助。

林薇薇并未立刻拿出新研的疳积散,而是先以紫苏、生姜、陈皮等常见物熬制了大量简易的驱寒汤,分发给相熟的几户人家,只说是“土法试试,莫要指望”。此举既全了乡邻情谊,也未显山露水。

然而,孙寡妇家的小儿子,因年前积食本未彻底根除,此番又感风寒,出现了腹泻不止、食欲全无、精神萎靡的症状,比旁人更重几分。孙寡妇心急如焚,再次求到林薇薇门前。

林薇薇仔细查看了孩子情况,心中判断仍是积食郁热兼外感风寒所致。她沉吟片刻,面露难色:“孙姐姐,孩子这症候,似是旧疾未清,又添新症。先前那开胃粉恐力道不足。我近日翻看些旧日笔记,偶得一个调理小儿疳积腹泻的略复杂些的方子,只是药材难凑齐,制作也繁琐,一直未曾试过……”

她刻意强调“繁琐”、“难制”、“未曾试过”,降低对方期待,也为自己留足余地。

孙寡妇如同抓住救命稻草,连声道:“好妹妹!你既有法子,无论如何都试试!需要什么,姐姐想法子去弄!成与不成,都不怪你!”

林薇薇这才“勉强”答应,开出几味相对常见但仍需费心寻找的药材(如炒白术、鸡内金等),让孙寡妇去筹措,自己则取出暗中备好的核心药材(如焦山楂、煅牡蛎粉等),开始连夜研制。

过程刻意显得波折。她“失败”了一次(故意炒焦部分药材),又“耗时”良久,才终于制成一小罐色泽深褐、气味焦香略带酸甘的散剂。她将大部分散剂交给孙寡妇,再三叮嘱用法用量及禁忌,依旧强调“只是调理,绝非药品,若无效需即刻停用”。

或许是药对症,或许是心理作用,孩子服用两日后,腹泻渐止,开始有食欲,精神见好。孙寡妇喜极而泣,逢人便夸:“薇薇丫头又琢磨出新方子了!比之前的开胃粉更灵验!”

消息悄然传开。陆续又有几户家中有类似症状孩童的人家,试探着来问。林薇薇依旧以“原料难得、制作不易、尚未纯熟”为由,极少量地、半推半就地换给最相熟的几家,始终保持低调和稀缺性。

这阵小小的波澜,自然未能逃过赵里正的耳朵。

这一日,春雨暂歇。赵里正踱步来到林薇薇家棚屋附近,恰逢她正在晾晒一批新采的、用于试验调经茶的益母草和艾叶。

“薇薇丫头,近来倒是不得闲啊。”赵里正笑容可掬,目光扫过那些药材,“听说你又弄出了调理小儿疳积的新药散?效果似乎不错?”

林薇薇心中微凛,面上却露出些许惶恐与惭愧:“里正叔消息灵通。晚辈惶恐,并非什么新药,不过是见孙家小子病得可怜,翻了些陈旧笔记,胡乱试了个复杂些的土方,侥幸似乎对症,实在当不得真。制作极其麻烦,失败多次,所得无几,不敢惊动您。”

“哦?复杂土方?”赵里正挑眉,似笑非笑,“能缓解疳积腹泻,便是好东西。如今春寒,小儿多病,正合用。既已试出效验,何不献出,由村里制作,惠及更多乡邻?也省得你日夜操劳。”

图穷匕见,他再次主动索要!

林薇薇早有准备,连忙道:“里正叔关爱乡梓,晚辈感佩!只是……此散方子繁杂,需药材十余味,炮制方法各异,火候要求极高,更需根据患儿体质微调配比,差之毫厘,恐无效用,甚至反添不适。晚辈技艺粗浅,尚在摸索,实不敢担此重任,恐辜负里正叔厚望,更恐耽误孩童病情。”

她再次祭出“复杂、难制、有风险”的法宝,并将“需因人微调”的概念抛出,增加技术壁垒。

赵里正闻言,眉头微蹙。驱寒膏的成功让他尝到甜头,但林薇薇所言也不无道理,小儿用药确需更加谨慎。他沉吟道:“既如此,你便将方子与制法详细录下,交由老夫参详。再挑选几个细心妇人,由你亲自指点试制。成败与否,自有老夫担待,你无需过虑。”

他退了一步,不再要求立刻大规模生产,而是要先“参详”和“试制”,显然仍想掌控核心。

林薇薇心知这是必然步骤,也不再强硬推辞,顺势应下:“既蒙里正叔信任,晚辈定当尽力。只是此方源自残旧笔记,晚辈亦在摸索完善,恐有疏漏。还请里正叔容晚辈几日,将方子与制法仔细整理誊抄,再呈予您斧正。”

她需要时间,对配方进行最后的“加工”和“简化”,确保交出去的版本有效但非最佳,且关键环节依旧依赖她的“经验”。

“嗯,理当如此。”赵里正满意地点点头,“你且细心整理。所需药材,列出清单,可由村里先行购置。”他顿了顿,似无意间问道,“你这些晾晒的,似是益母草?莫非还有调理妇人的方子?”

林薇薇心中一跳,面上不动声色:“里正叔慧眼。确是益母草。晚辈见家中母亲时有不适,采集些许,准备试着配些安神的香包,并无成熟方子。”她轻巧地将“调经”降格为“安神香包”,淡化其价值。

赵里正呵呵一笑,未再深究,背着手走了。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林薇薇知道,新一轮的“合作”与博弈即将开始。疳积散将成为新的焦点,而调经茶的概念也已悄然植入对方心中。

她立刻行动起来。一方面,她仔细“准备”要上交的疳积散方子:保留核心药效,但调整了几味辅药的比例,使其效果稍缓;简化了炮制步骤的描述,但隐去了几处关键的火候掌控点和一味不起眼却影响口感的矫味剂;并额外添加了两味可有可无、但听起来颇显“高深”的药材名称,以增加复杂性。

另一方面,她加紧了对调经茶的研制,并根据邓老者的指点,初步区分了“温经散寒”与“清热活血”两个基础方向,准备了少量试验品。

数日后,她将精心“润色”过的疳积散方子与制法呈交给赵里正。赵里正找来徐三公一同“参详”,虽觉复杂,但见药材大多寻常,炮制步骤似乎清晰,便点头应允试制。他指派了赵氏和另一名妇人给林薇薇做“学徒”,并拨付了首批药材。

试制过程,果然如林薇薇所料,波折重重。赵氏等人依样画葫芦,却因火候掌握不当、研磨粗细不均、下药顺序错漏等原因,屡屡失败,浪费了不少材料。最终在林薇薇“手把手”的反复纠正和“关键点拨”下,才勉强制成一批品相、药效均次于林薇薇自制的“合格”产品。

赵里正查验后,虽略有失望,但见确实有效,且成本可控,便也认可了初步成功,决定小规模生产试销。利益分配依旧参照旧例。

林薇薇再次被纳入合作体系,获得了微薄但稳定的分成来源,并成功地将“技术不可或缺”的印象加深了一层。

然而,她并未满足于此。在指导制作疳积散的同时,她开始有意识地利用“公家”的药材,练习和精进自己的炮制技艺,并悄悄收集那些被赵氏等人视为“废料”的次品药材边角,带回提炼尝试。

春雨绵绵,山路湿滑。进山采集变得更加困难危险,但那暗中的监视似乎因合作的重启而略有松懈。林薇薇利用这难得的空隙,更加隐秘地前往秘密药园。

药园中的药材,历经一冬的蛰伏,在春雨滋润下,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紫苏、薄荷嫩绿可人;移栽的益母草已成活返青;甚至那几株珍贵的重楼,也冒出了紫红色的新芽!

她欣喜万分,小心除草、施肥(用收集的草木灰),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一日,她在药园附近采摘野菜时,意外发现了一小片长势良好的土茯苓,块茎肥厚。她心中一动,想起邓老者曾说此物健脾祛湿,亦可制粉入药。她小心挖取了一些,准备带回试验。

然而,就在她背着药篓,满心收获地绕路返回村口时,却隐约感觉到一道熟悉的、冰冷的视线从身后林中扫过,虽一闪即逝,却让她脊背发凉。

监视,从未真正离开。只是变得更加隐蔽和耐心。

林薇薇握紧了药篓的背带,面色如常地继续前行,心中却警铃大作。赵里正的贪婪与掌控欲,绝不会因一次合作而满足。他就像潜伏的猎豹,等待着她露出更大的破绽。

春寒料峭,山雨欲来。新的合作虽带来了些许利益,却也将她再次置于风口浪尖。她必须更加小心地行走在这根钢丝之上,利用一切机会壮大自身,同时谨防那随时可能落下的利爪。

她抬头望了望阴沉的天空,深吸一口湿润寒冷的空气,目光沉静而坚定。

积蓄仍在继续,博弈永不停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