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 > 第52章 冬藏蛰伏,秘研新方蓄势待发

驱寒膏的“分红”尘埃落定,林薇薇怀揣着那沉甸甸却又远低于预期的铜钱与物资回到棚屋,心中并无太多喜悦,反倒如同压上了一块更沉的石头。赵里正那看似公允实则算计的分配,以及最后那句“若再得良方,需即刻报我”的叮嘱,如同无形的绳索,时刻提醒着她自身的处境——一个被觊觎、被利用、却绝不容许真正强大的工具。

寒冬正式降临,北风呼啸,山村进入了难得的农闲时节。制作点暂时关闭,赵氏等人各自归家,村中显得格外宁静。然而,这表面的平静之下,林薇薇却开始了更为紧张和隐秘的“冬藏”与“蓄力”。

她深知,这短暂的休憩期是提升自我、筹备未来的黄金时机。赵里正的贪婪绝不会因季节更替而止息,他只是在等待,等待她拿出下一个“有价值”的东西。而她,必须在这段时间内,准备好足够的筹码,以应对下一次的“合作”或……摊牌。

首要任务,是消化吸收前一阶段“合作”中获得的巨大红利——那远超她过去独自摸索所能接触到的丰富药材知识与实践经验。她将那段日子暗中记录下的药材特性、处理要点、配伍心得,在脑海中反复梳理、印证、深化。夜晚,借着微弱的油灯,她以炭笔在洗净的干树皮内侧,用只有自己能懂的符号,小心记录下关键信息,如同构建着一部属于自己的、简陋却珍贵的药典。

分得的那笔“巨款”,她精打细算到极致。大部分铜钱仔细藏好,作为“落地银”的储备;一部分用于换取越冬必需的盐、油和少量结实的布料,为家人添置御寒衣物;甚至咬牙换了一小罐品质尚可的蜂蜜和一批上等的艾绒——这两样,既是日常所需,更是未来可能制药的重要原料。

进山的次数因严寒而减少,但每一次出行都更具目的性。她不再漫无目的地搜寻,而是针对性地寻找邓老者提及的、适用于春夏清热祛湿的药材,如金银花、蒲公英、车前草、白茅根等,并小心移栽幼苗至秘密药园,或采集种子妥善保存。她对药园的照料更加精心,为越冬的药材培土保暖,期盼来年春日的繁茂。

然而,所有这些行动,都笼罩在一层无形的阴影之下。她能感觉到,那暗中的监视并未因冬季而松懈,反而因她的“闲适”而更加专注。每次进山,迂回路线的时间更长,确认无人跟踪的步骤更加繁琐。她知道,赵里正仍在等待,等待她露出新的“价值”马脚。

压力之下,林薇薇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利用冬季空闲,开始秘密研制新的药方,但绝非为了立刻献给赵里正,而是作为自身技术储备和未来谈判的深层筹码。

她将目标锁定在了“小儿疳积散”和“妇人调经茶”上。这两类病症在村中极为常见,且多属慢性调理,所需药材质地相对平和,即便研制过程中略有差池,风险也较低,且市场需求稳定。更重要的是,它们与驱寒膏针对的人群和季节形成互补,若能成功,便可形成全年无休的产品线,价值巨大。

研制过程极其艰难且隐蔽。原料来源是一大难题。她无法动用村里的资源,只能依靠平日零星交换的积累、进山采集的收获以及秘密药园那微薄的出产。每一份药材都显得弥足珍贵,每一次试验都需小心翼翼,避免浪费。

工具更是简陋。没有合适的研钵,她继续使用那块光滑的鹅卵石和青石板,研磨效率极低;没有精准的秤具,她只能凭借手感和对药材性状的熟悉,进行极其微量的配比尝试;熬炼则只能在深夜,于棚屋角落架起最小号的陶罐,利用煮饭后的余烬低温慢熬,时刻警惕着药味外泄。

失败是家常便饭。比例稍偏,药效全无;火候略过,焦苦难咽。她常常对着手中又一锅失败的药糊,心疼不已,却毫不气馁,仔细分析原因,记录教训,下次调整重来。

柳氏察觉到女儿的异常忙碌与偶尔的焦灼,却不知具体缘由,只能默默地将家务打理得更好,为她分担压力。林澈也变得格外懂事,不再缠着姐姐玩耍。

在这漫长而孤寂的冬夜里,那截藏有“麻沸散”的小竹节,成了林薇薇最大的精神慰藉与底气。她时常将其取出,握在掌心,感受那冰凉坚硬的触感,提醒自己手中并非全无依仗。但她深知,此乃最后的凶器,非万不得已,绝不可示人。

转机发生在一个雪后初晴的午后。林薇薇正在棚屋后悄悄晾晒一批新采的、品相不佳的药材边角料(她谎称是柴草),忽见孙寡妇提着个小布包,神色匆匆地找来。

“薇薇丫头!”孙寡妇压低声音,脸上带着几分焦虑与信任,“我家二小子近日肚腹胀硬,不爱吃饭,夜里哭闹,怕是积食了。你可有啥温和的法子能调理调理?不敢求药,有些许能吃的土方子就好!”

林薇薇心中一动,这正是她研制“疳积散”试图解决的问题!她略一沉吟,道:“孙姐姐莫急,积食需慢慢调理,不可峻攻。我这儿有些自用的炒麦芽和山楂粉,最是温和开胃,你拿些回去,用温水化开少许喂他,或掺在粥里。只是……此非药品,效用缓慢,若不见好,还需另想他法。”她将一小包试验多次、相对成熟的炒麦芽山楂粉递给孙寡妇,再三强调其局限性。

孙寡妇千恩万谢地走了。

几日后,她满脸喜色地又来,还带了几个鸡蛋:“薇薇丫头,你那粉真管用!小子吃了两日,肚子软和了,也肯吃饭了!真是多谢你了!”

林薇薇心中暗喜,知道自己摸索的方向是对的。她谦逊道:“有用便好,或是恰好对症了。姐姐客气了,鸡蛋快拿回去给孩子们吃。”

此事虽小,却给了她莫大的信心。她更加专注于完善“疳积散”的配方,加入了少许健脾的茯苓粉和甘草粉,调整比例,使其口感更易被孩童接受。

与此同时,她也从相熟的妇人闲谈中,留意到许多妇人都有月事不调、经期腹痛的困扰,便有意无意地收集有关益母草、艾叶、生姜、红枣等物的用法,默默记下,为研制“调经茶”做准备。

冬季的日子,便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暗中钻研、谨慎积累中悄然流逝。她的技艺在失败与成功间悄然提升,对药性的理解愈发深刻,手中的“储备”也日渐丰富。

然而,她始终保持着外表的平静与低调。每日里,除了必要的家务和偶尔进山,大多时间都待在棚屋,仿佛只是一个安于现状、照料家庭的普通女子。对赵里正那边,更是敬而远之,绝口不提任何与药相关之事。

赵里正似乎也沉得住气,并未急于催促。只是,那暗中的窥探目光,始终如影随形,提醒着林薇薇,平静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年关渐近,空气中开始弥漫起一丝节日的氛围,但对于林薇薇而言,年底意味着另一重压力——那五两银子的“落地银”期限日益临近。她清点着陶罐中缓慢增长的铜钱,计算着距离,心中清楚,若不能尽快开辟新的、更稳定的财源,仅靠目前积蓄,届时仍将捉襟见肘。

新研制的药方,必须尽快成熟,并找到合适的时机和方式,将其价值兑现。

这一日,风雪稍停,天色澄净。林薇薇望了望远处积雪覆盖的山峦,心中做了一个决定。是时候,再进一次山了。不仅是为了采集药材,更是为了……再见一次邓老者。冬日的困惑与积累,需要一位名师的点拨;未来的谋划,也需要更深的指引。

她仔细准备好简单的行囊,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目光坚定地走向银装素裹的山林。

寒冬虽冷,却也是积蓄力量、孕育生机的最佳时节。她相信,待到冰雪消融,春暖花开之时,她手中的筹码,必将更加丰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