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 > 第51章 利字当头,初分红暗藏机锋

冬雨渐歇,寒风却愈发刺骨。制作点内,最后一锅驱寒膏在陶釜中咕嘟作响,散发出今冬最后一股浓郁的辛香。原料告罄,为期近月的“合作生产”即将暂告一段落。空气中弥漫的,除了药味,更有一股无形的、关乎利益分配的紧张气息。

林薇薇心知,真正的考验即将来临。与赵里正的第一轮“分红结算”,不仅关乎她能拿到多少实实在在的好处,更是一次对其态度、底线及未来合作模式的直接试探。她必须慎之又慎。

她提前两日便开始默默清算。依据记忆与零星记录(刻在隐秘树皮上的符号),她大致估算出总耗用的各类原料数量、成品膏药罐数、以及通过以物易物和微薄铜钱换回的大致总收益(粮食、布匹、杂物折算成铜钱)。她不敢算得太精确,以免引人怀疑,但心中必须有杆秤。

结算前夜,赵里正派人传话,让她次日午后去里正家一趟。

是日,林薇薇换上那身最整洁却也最显朴素的旧衣,将情绪调整到恭敬、忐忑又带点期盼的状态,准时来到里正家。

堂屋内,炭盆烧得正旺,驱散了寒意。赵里正端坐主位,面前摊着一本粗线订的账册和一把算盘。旁边坐着那位曾参与“听取”方子的徐三公,似是作为见证。气氛略显正式。

“薇薇丫头来了,坐。”赵里正笑容和煦,指了指下首的凳子。

“谢里正叔,谢徐三公。”林薇薇恭敬行礼,小心坐下,双手规规矩矩放在膝上。

“今日寻你来,是为清算今冬这驱寒膏的收支账目。”赵里正开门见山,手指点着账册,“此番制作,承你献方出力,指导有方,乡亲们受益,村里也得了些微薄收益,皆大欢喜。依先前所言,自然不会亏待于你。”

林薇薇垂首道:“全赖里正叔调度有方,各位婶子辛勤劳作,晚辈不过略尽绵力,不敢居功。”

赵里正呵呵一笑,开始拨打算盘,一项项报数:“今冬共耗用生姜xx斤、肉桂x斤、红花x两……这些物料,皆由村里垫钱购置,折合铜钱共xxxx文。”他报出的数字,比林薇薇暗中估算的略高,却也在合理浮动范围内,难以挑剔。

“制成膏药共xx大罐,分装小罐xxx个。除却免费赠予村中贫困病患试用xx罐外,余下换取粮食xxx斤、粗布x匹、鸡蛋xxx枚、另得铜钱xxxx文。”他报出的收益总数,则比林薇薇估算的略低,尤其是铜钱部分,似乎少了一些。

林薇薇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这小小的“技术处理”,在她意料之中。赵里正不可能将全部收益如实相告,必然要从中截留一部分,作为“管理费”或落入自己囊中。

“扣除物料成本,”赵里正拨完最后一颗算珠,抬头道,“净收益折合铜钱约xxxx文。依先前约定,予你两成作为酬劳,便是xxx文。另,你指导辛苦,期间你家所用柴火、灯油亦算公中开销,再额外补贴你粮食五十斤,粗布半匹。你看如何?”

他给出的“两成”是基于他计算出的“净收益”,且额外加了点补贴,听起来颇为大方厚道。若按此数,林薇薇能拿到手的,约合近一贯钱(一千文)的铜钱和实物,对于普通村户而言,已是一笔不小的横财。

然而,林薇薇心中清楚,实际总收益绝不止于此,她的两成本应更多。但她深知,此刻绝不能计较,更不能质疑账目。所求并非一时之利,而是长远之安与合作之机。

她立刻露出受宠若惊、难以置信的表情,连忙站起身,手足无措道:“这……这如何使得?太多了!晚辈何德何能,受此厚赏?驱寒膏能成,全仗里正叔与村里支持,晚辈万万不敢拿这许多!日常柴火灯油,本是份内之事……”

她极力推辞,姿态谦卑到了极点。

赵里正与徐三公对视一眼,眼中皆闪过一丝满意。他们要的就是这个态度。

“诶,不必推辞。”赵里正摆摆手,语气不容置疑,“有功则赏,有过则罚,此乃常理。你献方出力,理应所得。这些钱粮,你安心收下,也好改善家中光景,不负你一番辛苦。”

“既如此……晚辈……晚辈叩谢里正叔、徐三公恩典!”林薇薇这才“勉强”接受,深深一揖,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激动与哽咽。

赵里正满意地点点头,让徐三公将准备好的铜钱(一串整钱加些散钱)和一张领取粮食布匹的条子交给林薇薇。

沉甸甸的铜钱入手,林薇薇心中却无太多喜悦,只有冰冷的计算与警惕。这笔钱,离五两“落地银”的目标仍差很远,但已是重要积累。更重要的是,她通过“服从”与“感恩”,暂时巩固了赵里正的信任。

“如今冬寒渐退,驱寒膏需求将减。”赵里正话锋一转,进入正题,“然此膏药效颇佳,名声已外传,就此停产,未免可惜。薇薇丫头,依你之见,此后该当如何?”

试探来了。林薇薇早已打好腹稿,恭谨答道:“回里正叔,驱寒膏虽好,然其性偏温燥,春夏之季恐不宜多用。且原料中如威灵仙等物,春夏采集不易,炮制亦更需讲究。依晚辈浅见,或可暂缓大规模制作,待秋冬再行复产。期间若有个别急需者,或可小量配制,以免技艺生疏。”

她既肯定了膏药价值,又客观指出了季节限制和原料难题,给出了合情合理的暂停建议,显得毫无私心。

赵里正捻须沉吟:“嗯,言之有理。只是……制作点既已设下,人手亦已熟练,若全然闲置,未免浪费。你可有其他适于春夏之季的方子?譬如清热解暑、祛湿止泻之类?若能接续制作,岂不更好?”

他终于图穷匕见,想要榨取更多价值!

林薇薇心中警铃微作,面上却露出为难之色:“这……晚辈于药理所知实在浅薄。驱寒膏乃侥幸所得,于清热祛湿之道,仅知些皮毛土方,如用金银花、蒲公英煮水之类,简单易得,恐难成膏药,更无驱寒膏之效验。且春夏之药,用料更需谨慎,万一不对症,反生事端……晚辈实不敢妄言。”

她再次强调自身“浅薄”,抬出“风险”,委婉拒绝立刻拿出新方子。时机未到,绝不能让他觉得她是一座可随意挖掘的宝库。

赵里正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并未强求,只道:“既如此,便先依你所言,暂停大规模制作。然制作点仍需维持,日常清扫打理不可废。那些器具,你也需时常查看保养。至于日后……你若再得良方,需即刻报我知晓,不可藏私。”

“是!晚辈遵命!”林薇薇连忙应下。

又闲话几句,林薇薇方恭敬告退。走出里正家,冬日午后的阳光照在身上,她却感觉不到多少暖意。手中沉甸甸的铜钱和条子,如同烫手的山芋,提醒着她这脆弱的平衡与潜在的危机。

她知道,赵里正绝不会满足于此。暂时的停歇,只是为了更大的索求。而她,必须利用这段宝贵的喘息时间,加速提升自己,准备更多的“筹码”。

回到棚屋,她将铜钱仔细清点收好,粮食和布匹也领回放妥。柳氏和林澈见到如此多的钱粮,惊喜交加,棚屋里难得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林薇薇看着家人脸上的笑容,心中稍感安慰,却不敢有丝毫松懈。

当晚,她再次取出那截藏有“麻沸散”的小竹节,在指尖摩挲。邓老者所授的“重楼”用法,是她目前掌握的、最具威慑力和价值的秘技。但此物风险太大,非生死关头绝不可动用。

她需要更安全、更可持续的“价值”。

忽然,她想起白日里赵里正提及“清热解暑、祛湿止泻”时,眼中那毫不掩饰的贪婪。一个念头悄然浮现:或许,她可以开始暗中研制一些适合春夏的、相对温和且不易出错的药茶或散剂?不急于推出,而是作为技术储备,待到时机成熟,或可成为新的交易筹码?

还有秘密药园中的那些药材,经过一冬的蛰伏,开春后必将焕发生机。那是完全属于她自己的资源宝库。

思路渐明。她吹熄油灯,在黑暗中睁着眼睛,默默规划着接下来的每一步。

次日,她如常去制作点进行收尾工作,指导赵氏等人清洗器具,整理剩余物料,一切井然有序,看不出任何异样。

然而,在无人注意时,她悄悄将一些被认为“无用”的药材边角料(如次品肉桂碎、姜渣等)收集起来,包好带回——这些,或许还能提炼出些许有效成分,用于练习或试验。

她还以“查看药材储存情况,以防霉变”为由,仔细清点了库房角落那些被遗忘的、品质较次的零星药材,默默记下种类和数量。这些,或许将来也能派上用场。

每一步,都在为未来积蓄力量。

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棂,照在擦拭干净的铜盆上,反射出冰冷的光泽。合作的第一阶段看似圆满结束,但林薇薇知道,真正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她握了握袖中冰凉的手指,眼神沉静而坚定。

山雨欲来风满楼,而她,已备好蓑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