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笔兴叹志西域
建武十六年的洛阳,太学旁的文书房里弥漫着墨香与灵气的混合气息。班超放下手中的竹简,指尖因长时间抄写而微微发麻,竹简上“西域诸国遭匈奴劫掠,灵脉尽毁”的字句刺得他眼眶发热。窗外传来太学三馆学子论道的声音,律学馆的“明法阵”符文闪烁,儒学馆的“仁德咒”吟诵悠扬,玄学馆的奇门遁甲盘转动有声——这盛世祥和,却与西域的苦难形成鲜明对比。
“兄长,匈奴萨满又在焉耆用‘蚀灵砂’污染了‘蒲类灵泉’,鄯善使者在宫门外跪了三日,陛下还未下定决心出兵。”弟弟班勇捧着最新的边报闯入,少年脸上满是焦急。班超接过边报,上面的字迹因使者的泪水而模糊,“灵泉枯竭,百姓修士渴死无数”的描述让他攥紧了拳头。他望向墙上悬挂的《西域灵脉全图》,图中郑吉当年绘制的灵渠路线已被匈奴用红线阻断,像一条毒蛇缠绕着西域的命脉。
当晚,班超在文书房辗转难眠。案上摊着三样东西:班固赠予的《奇门要术》,书页里夹着大秦炼气士的“八门阵”残图;刘秀赐予的“护西域符”,符上三法符文在月光下流转;还有一封鄯善王的血书,血字里凝结的灵气让符纸微微发烫。“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他猛地站起,将毛笔掷在地上,墨汁溅在“西域都护府”的印章拓片上,晕染出一个模糊的“汉”字。
次日清晨,班超带着《奇门要术》和护西域符闯入太极殿。刘秀正在审阅西域奏折,见他一身文书打扮却眼神坚毅,笑道:“你要请缨出使西域?”班超躬身行礼,将自己研究的“三十六计阵法图”呈上:“陛下,西域之乱,非兵力不足,而在未用其势。匈奴以力压之,失民心;我朝当以智胜之,结诸国。臣愿率三十六名修士前往,以奇门遁甲破匈奴阵法,以三法之道联西域民心,必让五十余国归附汉朝。”
刘秀看着阵法图上标注的“以夷制夷”策略——联合疏勒的“雪山修士”对抗匈奴左翼,策反于阗的“玉石仙门”断匈奴后路,用大秦炼气士的“地脉阵”修复灵脉赢取民心,眼中闪过赞许:“你有郑吉之智,更有张骞之勇。朕给你三样东西:一是郑吉的《西域灵脉全图》真本,图中藏着秦法‘锁灵阵’的核心节点;二是太学炼制的‘破瘴丹’百枚,可解蚀灵砂之毒;三是‘都护节’,持节如朕亲临,西域诸国修士皆可调度。”
出发前夜,太学三馆学子为班超饯行。律学馆的博士赠他“法家剑”,剑鞘刻着“法不阿贵”四字,可斩邪祟戾气;儒学馆的儒生送他《春秋》竹简,竹简中藏着“以德服人”的教化咒;玄学馆的严光传他“地脉通”秘术,能感知千里外的灵脉异动。班超将这些信物收好,望着洛阳城的灯火,在心中立誓:“不靖西域,誓不还朝。”
建武十七年春,班超率三十六名修士从洛阳出发,沿灵脉驰道西行。驰道旁的“灵脉驿站”里,修士们用三法符文为他们补充灵气;沿途郡县的百姓捧着灵谷送行,孩童们吟唱着“张骞通西域,班超续华章”的歌谣。行至玉门关,守关校尉赠予他一枚“秦代通关符”,符上的“九环锁灵阵”残纹与护西域符产生共鸣,班超知道,西域的风沙与荣光,已在前方等待。
二、鄯善亮剑震匈奴
班超一行抵达鄯善国时,正值楼兰灵泉第二次被匈奴污染。鄯善王广率文武百官在城外迎接,这位曾在洛阳太学游学的国王眼中满是忧虑,他身后的修士们面色蜡黄,显然灵气不足。“班使君,匈奴萨满率三百修士驻在北亭,日日索要灵材,昨日还放‘驳’兽啃食灵田。”广的声音带着颤抖,指向远处沙丘上盘旋的黑影——那是《山海经》中记载的“驳”,状如白马,黑尾锯牙,以灵脉灵气为食。
当晚,鄯善王为班超举办接风宴,宴席上却频频有人离席。班超的护西域符突然发烫,符上的法家符文闪烁红光——这是有邪术靠近的警示。他借故离席,跟着符光指引来到北亭附近,果然听到匈奴萨满的密谋:“三日后代善王献降,将汉朝使者献给单于,用他们的精血祭祀‘蚀灵砂’。”萨满身边的修士正在布设“困灵阵”,阵眼用的竟是大秦炼气士的“锁灵钉”,显然是从某处遗址盗来的法器。
班超返回营地,召集三十六名修士议事。他摊开《西域灵脉全图》,指着鄯善国的“龙城”方位:“匈奴修士虽多,却不懂奇门遁甲。龙城是鄯善的灵脉枢纽,也是他们的营地所在,其阵法左侧是‘休门’,右侧是‘死门’,我们今夜以‘声东击西’之计,从生门突入,以法家剑破阵眼,用儒家教化咒唤醒被迷惑的鄯善修士。”
三更时分,班超率修士潜入龙城。匈奴的困灵阵果然如他所料,阵纹因盗用秦法却不得其法而漏洞百出。他让十名修士在西侧燃放“雷火符”,模拟大军攻城,吸引匈奴主力;自己则带二十五人从东侧生门突进,护西域符的道家符文亮起,隐去众人气息。靠近阵眼时,驳兽突然嘶吼着扑来,班超祭出法家剑,剑上“法不阿贵”的符文金光暴涨,驳兽被剑气震慑,竟转身逃入沙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