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的晨光带着灵脉的温润,漫过城墙的垛口,洒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一辆不起眼的青色马车悄然驶出咸阳宫的侧门,车轮碾过路面的车辙,发出轻微的声响。车内,嬴政褪去了玄色帝袍,换上一身素色锦袍,腰间只悬着一枚普通的玉佩,往日威严的面容被奇门遁甲“易容符”稍作修饰,添了几分寻常富商的平和。他此行未带过多护卫,只留李斯、蒙恬与三名精锐锐士扮作随从,马车的车厢壁上贴着“隐灵符”,能隐匿高阶修士的灵力波动——这位刚稳固了灵脉、震慑了仙门与儒家的帝王,决定走出宫殿,以凡人之眼,亲查秦法在民间的真实回响。
微服准备藏锋芒
嬴政的微服私访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经过周密筹备。此前儒家隐民间讲学、《孔丛子》暗中流传的消息,虽未掀起波澜,却让他意识到:法统的稳固不能只看朝堂与军功,更要听百姓的心声。李斯建议:“陛下可扮作关中富商‘赵客’,臣与蒙将军扮作管事与护卫,既能深入市井,又能确保安全。”
为隐藏身份,法道学院的炼气士特制了“易容符”与“隐灵符”。易容符不仅改变容貌,还能模拟普通人的灵力波动,连金丹期修士都难以识破;隐灵符贴在马车与随从身上,能隔绝人皇法印的威压,让他们看起来与寻常商旅无异。蒙恬还特意挑选了一辆普通的货运马车,车厢内简单布置,只放着几张软垫与一个装着干粮的食盒,从外观上看不出任何异常。
出发前,嬴政对随从们强调:“此行只为听真话、看实情,不得暴露身份,不得干预地方事务,若遇纠纷,只做旁观,记下便可。”他特意带上了一本空白的竹简,准备将所见所闻一一记录,作为日后完善秦法的参考。李斯补充道:“咸阳周边已提前知会地方官吏‘近期有富商巡查商路’,让他们不必刻意迎送,保持常态。”
马车驶出宫门时,守城的锐士只是例行检查,看到是普通富商打扮,并未过多盘问。嬴政掀开车帘一角,看着熟悉的宫墙渐渐远去,心中既有期待,也有一丝紧张——他不知道,秦法在百姓心中,究竟是“酷法”还是“良法”。
市井见闻初感知
马车首先驶入咸阳城西的“灵材市”——这里是秦国最繁华的市集之一,灵草、灵矿、法器、符箓琳琅满目,往来行人摩肩接踵,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嬴政示意马车停下,与李斯、蒙恬步行融入人流。
刚走进市集,便看到一处灵草摊位前围满了人。摊主是个中年农夫,正拿着官府印发的“灵草等级册”与顾客争执:“这株‘醒神草’是三级灵草,按《市易法》规定,最低售价五十钱,您给三十钱,不合规矩。”顾客是名年轻修士,挠着头笑道:“老哥别较真,我看这草成色一般,便宜点呗。”摊主却摇头:“秦法规定明码标价,成色好坏册子上写着呢,少一文都不行,不然就是违法。”最终,修士按标价买了灵草,临走时还笑着说:“你这老顽固,不过秦法确实公道,买着放心。”
嬴政站在不远处,听着这段对话,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李斯低声道:“《市易法》推行后,市集纠纷少了七成,商户都按规矩经营,百姓买得踏实。”蒙恬补充:“这摊主去年因灵田增产获了‘守法农户’奖,现在对秦法的较真劲,比官吏还强。”
往前走,是一家法器铺,铺前立着一块木板,上面用红漆写着“法器来源登记公示”,详细列出每件法器的产地、炼制者、灵力等级,旁边还贴着官府核验的“溯源符”。一名妇人正在挑选给儿子的入门法剑,店主耐心讲解:“这把剑用的是崆峒山玄铁,经灵脉署核验,没有偷工减料,您看这符印,假不了。”妇人点头道:“有秦法盯着,你们不敢卖假货,我才敢放心买。”
市集的角落里,几名孩童围着一个说书人,听他讲“镇灵塔护灵脉”的故事。说书人拍着醒木:“要说这秦法厉害,还得说镇灵塔!自从建了塔,灵气足了,灵谷长了,连小偷小摸都少了,为啥?秦法严啊,偷个灵果都要受罚,谁还敢乱来?”孩童们齐声问:“那秦法是不是太严了?”说书人笑道:“严是严,但夜不闭户,睡得踏实,这便是好法!”
嬴政听到“偷个灵果都要受罚,虽严,但夜不闭户,这便是好法”这句话时,脚步微微一顿,眼中闪过欣慰的光芒。他停下脚步,看着说书人被孩童围绕的热闹场景,对李斯道:“百姓的感受,比任何奏报都真实。”
灵田区里见实效
离开灵材市,马车驶向咸阳城郊的灵田区。这里是秦国灵脉最密集的区域之一,镇灵塔的金色灵光在远处的田埂间闪烁,将成片的灵谷映照得泛着淡淡的绿光。田埂上,农夫们正忙着除草、灌溉,孩子们在田边追逐嬉戏,一派丰收前的繁忙景象。
嬴政一行人沿着田埂步行,看到几名农夫围着一名灵脉署官吏,似乎在讨论什么。走近一听,原来是在核对灵脉分配明细。官吏手持一卷竹简,指着上面的记录:“张老汉家灵田增产三成,按‘灵脉奖励制’,下个月可上调一级灵脉使用权;李二哥家虽没增产,但守规矩、无纠纷,也能保持现有等级。”张老汉笑着作揖:“多谢官爷,秦法这规矩好,干多干少不一样,谁也不眼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