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封禅台的风突然变得狂躁,卷起青石板上的尘土与落叶,在半空形成旋转的涡流。吕不韦站在承天石北侧,紫袍被灵力鼓荡得猎猎作响,他看着嬴政掌心亮起的人皇法印,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终于率先打破了对峙的寂静。“嬴政,既然你执意以酷法逆天道,今日我便让你亲眼看看,百家之力如何碾碎你的法统幻梦!”
话音未落,他右手猛地抬起,悬浮在半空的万法镜骤然爆发出刺目的七彩灵光。这面以昆仑玄铁为胎、融百家精魄为魂的法器,此刻完全苏醒——镜面上的“百家争鸣图”活了过来,儒家孔子、道家老子、墨家墨子等先贤虚影从图中走出,在镜周盘旋;边缘的十二颗灵珠同时亮起,对应着十二地仙虚影的气息,与封禅台的“三才锁灵阵”产生强烈共鸣。
“万法归宗,百家来朝!”吕不韦左手捏着奇门遁甲的“开天门”印诀,右手按在镜背中央的“和光同尘符”上,精血顺着指尖注入符中。刹那间,万法镜射出万千道彩色光束,如同暴雨般射向封禅台四周的百家修士与仙门信徒。光束穿透人体,却未造成伤害,反而将他们的灵力与信念抽离,化作一道道半透明的虚影,朝着封禅台中央汇聚。
儒家虚影引仁政辩
最先成型的是儒家虚影。数百道身着宽袍大袖的虚影从光束中走出,为首者正是孔子虚影,他手持竹简,面容肃穆,身后跟着孟子、荀子等儒家先贤的虚影。这些虚影按“仁义礼智信”五行排列,组成阵形的东方木位,竹简上的“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等文字亮起金光,在空中形成巨大的篆字。
“嬴政小儿,你以法代德,以刑代礼,可知‘苛政猛于虎’?”孔子虚影开口,声音苍老而威严,带着儒家特有的教化之力,“秦法‘连坐’之刑,株连无辜;‘军功’之制,鼓励杀伐——此等酷法,虽能强一时,终难安万世!”
随着他的话语,儒家虚影齐齐吟诵《论语》:“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吟诵声化作金色音浪,朝着嬴政与法家修士碾压而来。音浪中夹杂着无数幻象:被连坐的百姓哭泣、被军功诱惑的士兵厮杀、被废去修为的旧贵族哀嚎……这些幻象直击人心最柔软的地方,不少心志不坚的法家修士脸色发白,法魂金光出现了细微的波动。
观礼台上的儒家使者纷纷点头,平原君赵胜抚须赞叹:“儒家之言,字字珠玑!秦法失于仁,必不长久。”他身后的赵国修士趁机运转灵力,加强儒家虚影的气势,试图让幻象更加逼真。
道家虚影倡无为论
儒家虚影话音刚落,阵形的北方水位亮起幽蓝灵光,道家虚影踏着祥云成型。老子虚影骑着青牛居中,庄子虚影化蝶环绕,列子虚影御风而立,他们身着素色道袍,周身散发着“道法自然”的清灵之气。虚影脚下浮现出《道德经》的符文,与封禅台地阵眼的王母池水脉相连,水汽蒸腾间,形成“上善若水”的字样。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虚影的声音如同山涧清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道统威压,“秦法‘九环锁灵阵’强行聚气,逆天而行;‘启灵院’强开灵窍,违逆自然——你可知,灵气如流水,堵则溃,疏则通?”
庄子虚影接过话头,声音缥缈如幻:“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以法家剑斩仙门,以人皇印压百家,却不知‘治大国若烹小鲜’,过犹不及!看看青灵泉的黑水,看看灵田的减产,这都是天地对你的警示啊!”
道家虚影同时运转灵力,水汽在空中化作无数小鱼,鱼腹上写着“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字样。小鱼穿过儒家音浪,钻入法家修士的识海,引发阵阵眩晕——修士们眼前浮现出截然不同的幻象:没有秦法约束的灵田自由生长,没有军功压力的修士悠然打坐,没有启灵院的孩童自在嬉戏……这些“无为”的幻象,让部分厌倦严苛训练的修士心神动摇,法魂共鸣出现了短暂的停滞。
昆仑派掌门玉阳子见状,暗中注入灵力:“道家之言,合于天地!嬴政逆天而行,必遭反噬!”仙门修士纷纷响应,王母池的水脉灵力更加狂暴,道家虚影的气势又涨了三分。
墨家虚影斥不兼爱
阵形的西方金位紧接着亮起寒光,墨家虚影踏着机关兽成型。墨子虚影身穿短褐,手持矩尺,身后跟着禽滑厘、孟胜等墨家弟子的虚影,他们或推着木鸢,或操控连弩车,周身散发着“兼爱非攻”的刚硬气息。虚影脚下的“非攻阵”纹亮起,与封禅台的天阵眼探海石相连,引来九霄寒气,在空气中凝结出“兴天下之利”的冰字。
“嬴政,你行‘军功丹道’,以杀换丹,此乃‘别相恶’;你收灵脉归国,垄断资源,此乃‘交相贼’!”墨子虚影的声音如同金石交击,带着墨家特有的务实与锐利,“墨家‘兼相爱,交相利’,主张灵脉共享、修士互助,你却以法划分等级,以军功决定灵田归属——此等不公之法,如何能安天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