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封禅台的狂风裹挟着百家声浪,如万千钢针般刺向嬴政与法家修士的识海。儒家的“仁政辩”、道家的“无为论”、墨家的“兼爱斥”在阵中交织翻涌,连空气都仿佛被这些驳杂的言论撕裂,发出滋滋的声响。吕不韦站在万法镜前,紫袍猎猎,眼中满是得意——他能清晰地看到法家修士的法魂金光在杂音冲击下摇摇欲坠,嬴政的眉心也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汗珠,这场“心战”,他似乎已胜券在握。
就在此时,嬴政缓缓抬起了右手。
他的掌心空无一物,却在下一瞬腾起金红二色的灵光。灵光中,一枚通体金黄的印玺缓缓浮现——正是融合了传国玉玺与九鼎碎片的“人皇法印”。印玺的印钮是祖巫巨熊与金龙交融的神兽形态,熊爪紧握龙珠,龙鳞闪烁着上古灵气;印面“法统天定,四海归一”八个篆字在灵光中流转,字缝间隐约可见夏商周三代的山川纹路与秦法的锐利符文,那是九鼎灵气与秦法龙气完美融合的证明。
“此印,承三百年秦法之魂,融三代九鼎之灵。”嬴政的声音不再刻意拔高,却带着一种穿透一切的威严,仿佛从岁月深处传来,“吕不韦,你以百家虚妄乱我心神,今日便让你看看,何为真正的‘法统’!”
话音未落,他将人皇法印猛地向前一推。
金光屏障隔杂音
人皇法印脱离掌心,悬浮在半空三尺处,印面突然爆发出万丈金光。金光如同潮水般向四周扩散,所过之处,狂风骤停,百家声浪如遇坚冰般寸寸断裂。更惊人的是,金光在嬴政与法家修士身前凝聚成一道无形的屏障——屏障看似透明,却泛着淡淡的符文涟漪,将儒家的吟诵声、道家的低语声、墨家的斥责声尽数隔绝在外。
“这是……‘法界天障’!”观礼台上的齐国炼气士失声惊呼。他曾在古籍中见过记载,这是上古法印才能施展的神通,能以纯粹的法统之力构筑精神屏障,隔绝一切虚妄杂音。此刻,屏障上流转的符文与封禅台承天石上的上古法篆产生共鸣,发出嗡嗡的轻响,仿佛天地都在为这道屏障加持。
屏障内,法家修士瞬间感到识海一清。儒家的连坐幻象、道家的无为诱惑、墨家的不公指责如潮水般退去,原本紊乱的灵力重新变得沉稳。石敢握紧手中的法剑,法魂金光骤然明亮:“陛下的法印竟有如此神威!”李二深吸一口气,灵田共鸣的感觉重新清晰起来;赵玥的符箓灵光流转,之前被干扰的“清灵符”恢复了威力,在掌心轻轻颤动。
屏障外,百家声浪如同撞在铜墙铁壁上的巨浪,虽依旧汹涌,却再也无法侵入法家修士的识海。儒家孔子虚影的竹简金光黯淡了三分,道家老子虚影的青牛不安地刨着蹄子,墨家墨子虚影的矩尺上甚至出现了细微的裂纹——他们能感受到,这道屏障不仅隔绝声音,更在压制百家灵力的根基。
吕不韦的脸色第一次变得凝重。他没想到人皇法印的威力竟如此强悍,万法镜引动的百家声浪竟被硬生生截断。“不可能!区区一枚凡印,怎会挡住百家精魄?”他厉声喝道,催动更多精血注入万法镜,镜中的“百家争鸣图”灵光暴涨,试图冲破屏障。
法统之光照心魂
人皇法印的金光并未止步于筑成屏障,更如细雨般洒落,融入每位法家修士的体内。金光所过之处,修士们眉心的法魂印记愈发清晰,原本动摇的信念如被淬火般重新凝聚。韩非子高举昆吾玉印,朗声道:“法魂共鸣,与印同行!”
三万修士同时运转“法魂术”,法魂金光与人皇法印的金光交织成一张巨大的光网。光网中,卫鞅残魂从嬴政怀中的“法统传承卷”中走出,虚影手持《商君法篆》,与嬴政并肩而立。“商君!”法家修士们齐声高呼,声音中充满了崇敬与力量——这位变法先驱的残魂出现,如同一颗定心丸,让所有人的信念坚如磐石。
卫鞅残魂没有说话,只是将《商君法篆》展开,书卷上的文字化作金色光点,融入光网。光点所过之处,光网的符文更加密集,与封禅台的地脉龙气连接得愈发紧密。承天石上的上古法篆亮起红光,与光网的金光交相辉映,形成“法统不灭”四个大字,悬浮在封禅台上空。
“这才是秦法的根基!”嬴政的声音透过光网传遍全场,“不是酷法,是信念;不是压迫,是传承!从商君焚**立明法台,到孝公血书求贤令,再到今日的法魂术——三百年秦法,靠的从来不是刀剑,是千万人信法、护法的真心!”
他指着光网中闪烁的法魂印记:“你们看,这是石敢的战魂,他靠军功丹道从农夫成为修士;这是李二的农魂,他靠灵田认养制让家人温饱;这是赵玥的符魂,她靠启灵院打破女子不能修法的旧俗——这些,都是秦法给天下人的公道,是百家争鸣永远给不了的公平!”
光网中的法魂印记同时亮起,每个印记都浮现出修士的过往:贫童开窍时的喜悦、士兵获丹时的激动、农夫丰收时的笑容……这些真实的画面如同最锋利的剑,刺破了百家虚影营造的虚妄幻象。观礼台上的列国使者中,不少曾质疑秦法的人此刻露出了沉思之色——他们突然意识到,吕不韦口中的“酷苛”,在这些修士眼中,竟是“公道”的证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