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墟的云雾终年不散,如轻纱般缠绕在玉虚峰的悬崖峭壁间。峰顶的“元始殿”内,十二根盘龙玉柱支撑着穹顶,殿中央的八卦法台上,三枚青铜古镜正悬浮在空中,镜中映照着千里之外咸阳城的景象——法家修士在明法台演练剑阵,启灵院生徒诵读《商君法篆》,街头巷尾的批注版《驳法论》金光流转。镜光闪烁间,一股凛冽的寒意从殿内修士的袖中渗出,让空气中的灵气都泛起细微的冰晶。
“法家气焰,竟已嚣张至此!”崆峒派掌门玄真子猛地一拍法台,掌心的寒冰灵力让青铜镜都蒙上了一层白霜。他身后的弟子们个个面色凝重,目光死死盯着镜中嬴政手持人皇法印的画面——法印金光冲天的那一刻,连昆仑墟的地脉都微微震颤,仿佛在呼应那股霸道的法统之力。
昆仑派掌门玉阳子轻抚长须,指尖却在法台边缘的“镇邪符”上轻轻摩挲。符纸因他的灵力波动而微微发烫:“三年前,卫鞅在渭水焚我仙门**,那时我们以为不过是蛮秦狂言;两年前,嬴政以法家剑斩我派三名筑基修士,我们仍觉是小打小闹;可如今,他以人皇法印融合九鼎灵气,连泰山封禅台的古法统印记都为之共鸣——再不出手,法家真要以‘法统’之名,将天下仙门尽数取缔了!”
殿内的仙门修士们窃窃私语,神色各异。全真派长老紫阳真人眉头紧锁:“玉阳子掌门说得是。秦国‘启灵院’以秘法开窍,断我仙门‘灵根天定’的根基;‘军功丹道’以杀换丹,乱我‘清静无为’的修行之道;如今更要在泰山定法统,这是要将我仙门逼入绝境!”
“可……吕不韦不过是失势的权臣,《吕氏春秋》虽融百家,终究是凡间学说,能敌得过人皇法印与祖巫血脉?”一位年轻的蜀山派修士忍不住发问,他手中的“青锋剑”因紧张而微微颤动,“我们若贸然相助,万一吕不韦败北,秦国定会迁怒仙门,到那时……”
“败北?”玉阳子冷笑一声,抬手一挥,青铜镜中的画面切换,映出吕府炼宝阁的景象——万法镜悬浮在半空,镜后的“百家争鸣图”灵光流转,隐约可见十二地仙虚影在镜中沉浮。“你们看,吕不韦已炼成‘万法镜’,此镜以《吕氏春秋》为核,融百家精魄,更有他自身精血滋养,威力堪比化神期法器。更重要的是,此镜能引动天下百家修士的灵力,连我仙门修士都能被其影响——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
玄真子补充道:“何况,嬴政的法家之道与仙门根本相悖。他要‘法统归一’,就容不下仙门‘道法自然’;他要‘灵脉国有’,就不会容忍我们占据昆仑、崆峒等洞天福地。若吕不韦胜,我们尚能以‘百家之一’的身份留存;若嬴政胜,仙门传承怕是要断绝在我们手中!”
殿内的气氛愈发凝重。修士们看着镜中法家修士的凌厉剑气,想着仙门典籍被焚、灵脉被夺的往事,眼中的犹豫渐渐被决心取代。紫阳真人上前一步:“掌门明断!贫道愿率全真派弟子助吕不韦一臂之力,哪怕付出些许代价,也要保住仙门传承!”
“崆峒派亦愿相助!”玄真子紧随其后,“我派有‘通天符’秘法,可短暂沟通仙界,借用地仙之力,此符若能交予吕不韦,定能在泰山决战中压制人皇法印!”
玉阳子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通天符’乃我仙门至宝,需以昆仑冰晶、地仙残魂、掌门精血炼制,百年才能成一枚。玄真子掌门愿献出此符,足见诚意。只是……吕不韦此人野心勃勃,若助他胜了,如何确保他兑现‘开设道场’的承诺?”
玄真子早已想好对策:“贫道愿亲自前往吕府,与他立下‘血契’。血契以双方精血为引,辅以奇门遁甲的‘誓约阵’,若他违诺,精血反噬,修为尽废;若我仙门反悔,同样灵根受损,再难精进——如此,可保万无一失。”
玉阳子点头应允:“好!就依玄真子掌门之计。即刻炼制‘通天符’,三日后,你携符前往咸阳,务必与吕不韦达成盟约。其余各派,做好接应准备——若泰山决战有变,便以‘诛仙阵’为援,绝不能让法家彻底掌控天下法统!”
三日后,昆仑墟深处的“炼符洞”内,玄真子正以自身精血炼制“通天符”。洞壁上刻满了《山海经》中记载的“昆仑之墟,方八百里,高万仞”的阵纹,阵眼处燃烧着“幽冥灵火”,火焰中悬浮着一枚巴掌大小的符纸——符纸以昆仑冰晶拉丝编织而成,薄如蝉翼,上面用金粉绘制着通往仙界的“天门阵纹”,纹路中流淌着玄真子的精血,隐隐可见地仙虚影在其中沉浮。
“以我精血,通仙界之门;以我灵力,引地仙之力……”玄真子口中念念有词,指尖不断弹出法印,注入符纸。每一次注入,他的脸色便苍白一分,洞外的崆峒派弟子都能感受到洞内灵力的剧烈波动,如同暴风雨前的惊雷。这“通天符”的炼制需透支十年修为,还要献祭一缕地仙残魂,代价极大,但为了仙门存续,他别无选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