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的“九环殿”内,寒气与热浪交织成奇异的气流。殿中央的地面被掏空三丈,筑起一座巨大的八卦形熔炉,炉壁以玄铁混合修士精血浇筑,刻满了“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的奇门符文。熔炉下的地脉龙气被阵法引动,化作九条金色火龙,围绕炉身盘旋嘶吼,将炉温烧得足以熔化精金。这是嬴政为打造“人皇法印”特设的“铸法大阵”,殿内每一寸空气都因灵力的剧烈碰撞而微微震颤。
嬴政身着玄色祭服,站在熔炉东侧的观礼台上,身后是李斯、韩非子、蒙恬等核心重臣。他手中捧着传国玉玺,玉玺在龙气滋养下散发着温润的金光,上面“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八字篆文隐隐流动——这枚玉玺曾见证秦襄公获封西陲、秦孝公血书求贤、卫鞅变法强秦,如今要与九鼎碎片融合,成为决战泰山的法统信物。
“陛下,九鼎碎片已备好。”蒙恬上前一步,捧着一个雕刻着饕餮纹的青铜盒。盒内铺着赤金绸缎,静静躺着九块不规则的青铜碎片,每块碎片上都刻着不同的山川纹路,散发着源自上古的厚重气息。这是秦军灭六国后收集的九鼎残片,虽不完整,却凝聚着夏商周三代的法统灵气,与传国玉玺的秦法龙气恰好互补。
嬴政点头,示意开始。韩非子走上前,手持《商君法篆》真本,高声吟诵:“法者,天地之规矩,修士之准绳;法立则国安,法废则国乱……”吟诵声化作金色音浪,与熔炉下的火龙共鸣。李斯则展开一幅“九鼎灵脉图”,图上标注着每块碎片对应的灵气属性:“雍州鼎碎片主土,含祖巫残血之力;冀州鼎碎片主金,带燕赵龙气;青州鼎碎片主水,通东海灵脉……”
随着李斯的讲解,蒙恬将九鼎碎片逐一投入熔炉。第一块雍州鼎碎片落入炉中,瞬间被火龙包裹,碎片上的祖巫纹路亮起,与玉玺的龙气产生剧烈共鸣,熔炉内竟浮现出秦襄公获残血时的虚影;第二块冀州鼎碎片投入,炉中金光暴涨,隐约传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战吼;当最后一块荆州鼎碎片落下,熔炉内的九条火龙突然汇聚成一条金龙,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整个九环殿的地脉都随之沸腾。
“注入龙气!”嬴政一声令下,举起传国玉玺,将体内祖巫血脉与龙气同时灌入。玉玺化作一道金红相间的光柱,直射熔炉中央。光柱与金龙碰撞,激起漫天火星,火星落地后竟化作一个个法家符文,在殿内飞舞。这是最关键的一步——要让玉玺的秦法龙气与九鼎的上古灵气彻底融合,而非简单拼接。
然而,融合过程远比预想中艰难。九鼎碎片中的上古灵气桀骜不驯,尤其是豫州鼎碎片带着夏禹的“德治”气息,与玉玺的“法治”龙气产生强烈排斥,熔炉内的金光突然紊乱,火龙开始躁动,甚至有符文崩裂的噼啪声传出。
“不好!灵气相冲!”李斯脸色大变,若融合失败,不仅法器难成,熔炉爆炸还会重创地脉。韩非子却异常镇定,他将《商君法篆》真本掷向熔炉,书卷在空中展开,“商君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法可融古,古可辅法!”书卷化作一道光幕,将紊乱的灵气笼罩,光幕上的法家符文与九鼎碎片的上古纹路开始缓慢交织。
嬴政见状,咬破舌尖,一口精血喷在玉玺上。精血融入光柱,瞬间化作无数细小的血线,如同桥梁般连接起龙气与上古灵气。“秦法承上古之规,开当世之治!”他朗声道,帝袍上的祖巫虚影冲天而起,与熔炉内的金龙虚影交融,“祖巫血脉护灵脉,法家铁律定乾坤,二者本为一体,何分彼此!”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熔炉内的排斥渐渐平息。金红二色的灵气开始旋转交融,九鼎碎片的山川纹路与玉玺的篆文相互渗透,形成一种全新的符文——既有上古法统的厚重,又有秦法的锐利。九条火龙发出喜悦的嘶吼,再次围绕炉身盘旋,将融合的灵气不断压缩、提纯。
接下来的七日七夜,嬴政亲自守在熔炉旁,每日以龙气和精血温养。李斯组织法家修士轮流注入灵力,韩非子则根据灵气变化调整阵法符文,蒙恬则率锐士严密守卫,防止吕党趁机破坏。殿外的咸阳城都能感受到九环殿的灵力波动,百姓们自发聚集在宫门外祈祷,连灵田的作物都因灵气滋养而长势喜人。
第七日清晨,熔炉突然发出一声清越的龙吟,所有火龙瞬间钻入炉内。嬴政知道法器已成,亲自上前,以龙气催动熔炉开盖。一股沛然莫御的灵力从炉中涌出,殿内的法家符文全部亮起,在空中组成“人皇法印”四个大字。炉底静静躺着一枚通体金黄的印玺,比传国玉玺稍大,印钮是一头融合了祖巫巨熊与金龙特征的神兽,印面刻着“法统天定,四海归一”八个篆字,字间流淌着金红二色的灵气,正是秦法龙气与九鼎灵气融合的证明。
“成了!”李斯等人大喜过望。嬴政伸手握住法印,一股暖流瞬间传遍全身,法印与他的祖巫血脉产生强烈共鸣,脑海中闪过秦历代君主变法强秦的画面。他将法印高举过顶,法印发出的金光穿透殿宇,直射云霄,咸阳城内的灵脉同时亮起,仿佛在回应这枚新生的法统信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