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的玉阶在晨光中泛着冷辉,当嬴政的金舆碾过殿前的云纹地砖时,李斯正捧着紫木笏板立于阶下。三日肃清吕党的硝烟尚未散尽,空气中还残留着法术碰撞后的灵力余波,但咸阳城的灵脉已逐渐归于平稳——九环锁灵阵的光晕在城墙上游走,将紊乱的灵气梳理成规整的金色纹路,如同秦法般森严有序。
“李斯。”嬴政的声音从舆中传出,带着突破元婴期后的沉稳灵力,“吕党肃清,秦国吏治如蒙尘之镜,需你亲手擦亮。即日起,拜你为丞相,总领百官,持‘镇法金印’,凡秦法所及之处,皆听你调遣。”
李斯叩首接印时,指尖触到金印上的法家符文,一股暖流顺着手臂涌入丹田。这枚金印由卫鞅当年的“法剑”熔铸而成,印面刻着“法统天定”四个古篆,边缘环绕着九只玄鸟——那是秦地灵脉的守护图腾,取自《山海经·大荒西经》中“玄鸟司灵”的记载。他知道,这枚印不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嬴政将法家未来托付于他的重量。
一、新相理政
丞相府的正厅被李斯改造成了“明法堂”。堂中没有寻常权贵的金玉装饰,只在北墙悬挂着一幅巨大的《秦地灵脉图》,图上用朱砂标注着三百六十处灵田、七十二座灵脉节点,每个节点旁都刻着负责官员的姓名与灵力阈值——这是他花三夜时间,用“奇门遁甲·八门定位术”测绘而成,连最偏远的陇西灵泉都清晰可辨。
“第一桩事,清查灵田舞弊。”李斯坐在案前,面前摊着从吕党府邸搜出的“隐灵账册”。账册上用杂家“秘文术”记载着旧贵族如何用“缩地符”隐匿灵田面积,如何勾结灵脉监虚报灵气浓度,仅咸阳周边就有三千亩上等灵田被瞒报,本该分给军功修士的资源被私吞。
他点了三名法道学院的高徒:“用‘照灵镜’逐户核验,镜光显青者为正常灵田,显赤者为隐匿灵脉,显黑者直接锁拿。记住,秦法规定‘匿灵田一亩,废去修为三年;十亩以上,诛其族’,半点不容徇私。”
高徒们领命离去时,李斯又唤住他们:“若遇抵抗,可用‘法网符’。此符引地脉龙气为网,专克杂家幻术,你们前日在吕党石屋见过的。”
三日后,清查结果摆在案前:共查出隐匿灵田一万两千亩,涉及旧贵族二十七家、灵脉监官员十九人。其中最严重的是原雍城郡守嬴侈,他不仅用“迷谷香”(《山海经》中记载的幻术灵草)迷惑勘验修士,还将本该封赏给锐士的“玉泉灵田”改造成私家庄园,园中甚至豢养着昆仑派偷偷送来的“白泽兽”——此兽能言人语,被嬴侈用来窥探灵脉动向。
“带嬴侈上堂。”李斯端坐堂中,镇法金印置于案头,印上的玄鸟符文微微发亮。
嬴侈被押来时,仍挺着宗室的架子:“李斯!你不过是濮阳布衣,敢审我嬴氏宗亲?别忘了,秦法也讲‘宗室减罪’!”
李斯冷笑一声,将账册掷到他面前:“秦法更讲‘有功则赏,有过则罚’。你隐匿灵田时,怎不想起自己是宗室?你用白泽兽窥探灵脉时,可知此兽属《山海经》‘异兽录’,私豢者按‘通仙门’论处?”他抬手激活账册上的法家符文,册页自动翻开,浮现出嬴侈与昆仑派修士交易的灵力影像——画面中,他正用五十亩灵田换取白泽兽的饲养之法。
嬴侈面色煞白,却仍嘴硬:“我是为秦国看管灵脉!”
“看管到自己腰包?”李斯取出照灵镜,镜光直射嬴侈丹田,“你修为停滞在筑基期十年,却在庄园地下布‘聚灵阵’,灵气都被你私吞,导致周边三县修士筑基率下降三成。按《商君法篆·灵脉篇》,此乃‘窃国之灵’,当处‘灵火焚身’之刑。”
听到“灵火焚身”,嬴侈终于瘫倒在地。李斯却话锋一转:“念你主动交出白泽兽,可改判废去修为,流放商於启灵院劳改。但你名下灵田全数充公,分给军功修士。”
处置完嬴侈,李斯立刻下了第二道令:重组灵脉监。新的灵脉监官员必须从法道学院毕业,熟悉“灵脉测绘术”和“灵力计量法”;每个灵脉节点都要埋设“法灵碑”,碑上刻着灵田面积、灵气浓度、负责修士姓名,碑中封存的法家符文会自动记录变动,一旦出现异常便会发出警报。
“灵脉是秦国之根,”李斯对新任灵脉监令蒙毅道,“就像法典是秦国之本,一丝一毫都不能错。”
二、整顿吏治
吏治的积弊比灵田舞弊更甚。吕党掌权时,用“朋党术”拉拢官员,用“长春丹”腐蚀心志,不少郡县的公文往来竟用杂家“隐语符”书写——这种符文看似普通,实则暗藏私语,只有特定灵力才能解读,导致政令不通、贪腐成风。
李斯的对策是推行“文书归一令”。他在明法堂开设“法家文书馆”,从法道学院抽调百名修士,将全国的公文符文统一为“秦篆法符”——这种符文以大篆为骨、法家灵力为魂,笔画间刻着“验真纹”,篡改者会遭灵力反噬;文末必须加盖官员专属的“法印”,印纹与官员丹田灵力绑定,如人指纹般独一无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