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的秋阳如同融化的黄金,洒满章台殿广场。广场中央的空地上,十余名来自法道学院的高阶修士正布下 “聚灵大阵”,阵旗上的法家符文在灵力催动下流转不息,将周围的地脉龙气源源不断地汇聚而来。嬴政身着十二章纹的王袍,手持《山海经》拓本,目光落在广场中央的巨大熔炉上 —— 这座用昆仑玄铁与幽冥沙混合铸造的熔炉,高九丈,周长三十六丈,炉身上雕刻着九州山川图案,正是为铸造新九鼎准备的 “镇国炉”。
“王上,铸造九鼎的材料已全部备齐。” 李斯手持清单,躬身禀报,清单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类珍稀材料,“崤山玄铁三万斤,昆仑玉髓一千斛,幽冥沙五百担,还有从各地灵脉节点采集的‘灵脉核心’九枚,每枚都蕴含对应九州的地脉灵力。”
嬴政点头,目光扫过广场旁堆积如山的材料。玄铁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玉髓散发着温润的灵光,幽冥沙则呈现出深邃的黑色,而那九枚灵脉核心更是流光溢彩,分别呈现出青、赤、黄、白、黑等不同色泽,对应着东方青州、南方荆州、中央冀州等九州方位 —— 这些都是灵脉普查的丰硕成果,也是铸造新九鼎的物质基础。
“启灵院的修士已按奇门遁甲‘九宫方位’布好了铸鼎台,法道学院的教官们正在镌刻鼎身符文,一切准备就绪。” 灵脉营统领补充道,他指向广场周围的九个高台,每个高台上都摆放着一尊半成品的鼎模,模身上已刻好初步的轮廓,只待注入灵力与符文。
嬴政走上主看台,俯瞰整个铸造现场。九十九名从启灵院与法道学院挑选出的顶尖修士,身着统一的法袍,手持刻刀与符咒,围绕着镇国炉站成九列,每列十一人,对应着奇门遁甲中的 “九九归一” 之数。他们神情肃穆,眼中闪烁着对使命的敬畏 —— 铸造象征天下王权的九鼎,是每个法家修士梦寐以求的荣耀。
“吉时到,开炉!” 随着李斯一声令下,修士们同时催动灵力。镇国炉下的火道中,灵脉木炭被点燃,熊熊烈火升腾而起,火焰呈现出罕见的金色 —— 这是加入了灵脉核心粉末的缘故,能产生足以熔化玄铁的高温。炉身的九州山川图案在火焰映照下仿佛活了过来,山川河流的纹路中流淌着淡淡的金光。
熔炼过程是铸造九鼎的关键。修士们按照 “八卦方位” 站定,不断向熔炉中注入灵力,同时念诵法家咒语。嬴政亲自走到熔炉旁,将第一块灵脉核心投入炉中 —— 这枚代表中央冀州的黄色核心,蕴含着咸阳城的地脉龙气。核心入炉的瞬间,金色火焰陡然暴涨,炉内传来龙吟般的巨响,玄铁与玉髓在高温与灵力的双重作用下开始融化,形成一种流光溢彩的液态金属。
“注入‘九州灵纹’!” 法道学院院长高声喊道。修士们立刻取出刻刀,在液态金属中绘制符文。这些符文并非普通的法家符文,而是融合了《山海经》记载的 “山海纹” 与秦法条文的 “九州灵纹”,每个符文都蕴含着对应州的地理信息与律法精神。例如代表青州的符文,融入了东海潮汐的韵律;代表雍州的符文,则蕴含着黄土高原的厚重。
绘制符文的过程异常艰难,液态金属的高温与狂暴的灵力不断冲击着修士们的精神力。一名年轻修士因体力不支,绘制的符文出现偏差,炉内的液态金属立刻产生剧烈波动,险些炸开。“快用‘补灵符’!” 旁边的老修士眼疾手快,迅速祭出一道金色符咒,贴在炉壁上,波动才渐渐平息。
嬴政眉头微皱,对李斯道:“告诉修士们,不必急于求成,确保每个符文精准无误。新九鼎不仅是王权象征,更要能汇聚天下灵脉,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影响整体功效。” 李斯立刻传达命令,修士们调整节奏,更加专注地绘制符文,炉内的液态金属渐渐稳定下来,散发出和谐的灵光。
经过七天七夜的熔炼与符文绘制,第一尊鼎的液态金属终于准备就绪。这尊代表中央冀州的 “中鼎”,将成为九鼎之首,承载着秦国的核心气运。修士们用灵脉起重机将液态金属缓缓倒入鼎模,金色的金属液如同流动的岩浆,填满了模身的每个角落,鼎模上的山川纹路与符文在金属液的滋养下愈发清晰。
“凝固!” 随着一声令下,修士们同时祭出 “凝灵符”。无数金色符咒飞向鼎模,符文中的灵力渗透进金属液中,加速其凝固。原本炽热的鼎模渐渐冷却,金色的光芒内敛,呈现出一种沉稳厚重的质感。当鼎模被打开时,一尊高五丈、重万斤的青铜巨鼎出现在众人面前 —— 鼎身刻满了精细的九州地图与法家符文,三足雕刻成盘龙形状,鼎耳上则是两只展翅的玄鸟,正是秦国的图腾。
“成功了!” 广场上爆发出震天的欢呼。修士们看着凝聚着自己心血的巨鼎,眼中充满了激动的泪水。嬴政走上前,伸手抚摸鼎身,指尖传来温润而强大的灵力反馈 —— 中鼎已经与咸阳城的地脉龙气产生了联系,开始缓缓吸收周围的灵脉灵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