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的晨光穿透云层,洒在章台殿外的青铜鼎上,鼎身镌刻的秦法符文在阳光下流转着金色的光泽。嬴政身着玄色王袍,手中捧着一卷泛黄的《山海经》拓本,指尖在 “昆仑之墟,灵脉所聚” 的字句上轻轻划过。查禁巫教余孽的行动已画上句号,空气中的阴煞之气消散无踪,地脉龙气愈发纯净,正是展开全国灵脉普查的最佳时机。
“王上,灵脉普查的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 李斯手持灵脉图谱,躬身禀报,图谱上用朱砂标注着已知的灵脉节点,边缘处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注解,“臣已从法道学院与启灵院抽调五百名精通地脉术法的修士,组成十支普查队,配备‘灵脉罗盘’与‘地听符’,随时可以出发。”
嬴政接过图谱,目光扫过上面的标记。经过巫教之乱,不少灵脉节点遭到破坏,更有甚者被私人势力侵占,用于修炼邪术或牟取私利。他手指重重点在一处被标记为 “私人占据” 的灵脉矿场上:“传朕命令,普查队不仅要绘制完整的灵脉分布图,更要登记每处灵脉的归属与使用状况。凡非法占据、滥用灵脉者,一律按秦法处置,灵脉收归国有!”
“臣遵旨!” 李斯与灵脉营统领齐声领命。此次普查采用 “法家术法结合” 的方式,修士负责探测灵脉走向与纯度,官吏负责登记造册与执法,确保普查结果准确且具有法律效力。
普查行动在暮春时节全面展开。十支普查队分别前往秦国各地,他们的车马插着特制的 “灵脉旗”,旗面绣着象征地脉的山川图案,所到之处,地方官吏需无条件配合。第一队由李信率领,前往灵脉资源最丰富的崤山山脉,那里既是秦国的灵脉发源地,也是私占灵脉问题最严重的区域。
崤山深处的 “玄铁矿脉” 曾是秦国重要的灵脉武器原料产地,却在吕不韦执政期间被其亲信以 “私人开采权” 的名义占据。普查队抵达时,矿场周围布着简陋的防御阵,十几个矿工正将开采的玄铁装上马车,矿场管事身着华服,对矿工颐指气使,完全没将普查队放在眼里。
“你们是什么人?敢擅闯李大人的矿场!” 管事看到李信等人,嚣张地呵斥道,手中的皮鞭指着普查队员,“识相的赶紧离开,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李信亮出灵脉营的令牌,声音冰冷:“奉王上令,开展全国灵脉普查。此矿脉属于国有灵脉,私人占据已违法秦法,立刻停止开采,接受检查!”
管事脸色一变,随即冷笑道:“什么王上命令?这里是李大人的地盘,我说了算!给我打出去!” 矿场的护卫立刻围了上来,他们手持兵器,身上散发着微弱的灵力波动,显然是修炼过基础术法的私兵。
“不知悔改!” 李信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对身后的修士下令,“布困灵阵!” 普查队的修士迅速行动,阵旗插入地面的瞬间,金色的符文锁链将矿场包围。护卫们的灵力被阵法压制,手中的兵器纷纷落地,吓得瘫倒在地。
管事见状,腿一软跪倒在地,连声求饶:“大人饶命!都是李大人指使的,与小人无关!” 李信没有理会他的求饶,命人将其捆绑,随后进入矿场核心区。
矿场深处的灵脉节点已被破坏得面目全非,原本纯净的地脉灵力变得浑浊,周围的矿石因过度开采而失去灵气。李信看着眼前的景象,眉头紧锁,取出 “地听符” 贴在岩壁上。符纸亮起绿光,显现出矿脉的受损程度 —— 至少需要三年时间,才能恢复到原来的灵脉纯度。
“记录在案,玄铁矿脉因私人滥采,灵脉受损严重,即刻收归国有,由灵脉营派修士进行修复。” 李信对书记员下令,“将管事及相关责任人押回咸阳,交由刑部审讯,追究其非法占有的法律责任。”
类似的场景在秦国各地上演。普查队所到之处,那些被权贵、富商非法占据的灵脉田、矿场、灵泉纷纷被查处。在三川郡,普查队发现一处 “温泉灵脉” 被当地郡守改造成私人浴场,灵脉泉水被用于奢侈享受,周围百姓却因缺水而生活艰难。普查队当即没收浴场,将灵脉泉水引入农田,解了百姓的燃眉之急。
“王上有令,灵脉乃国之重器,应造福万民,而非供私人享乐。” 普查队的官吏向围观百姓宣读秦法,“从今日起,此温泉灵脉收归国有,由官府统一管理,用于灌溉农田与修士修炼。”
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跪地叩谢王恩。他们常年受私人占灵脉之苦,如今看到王上真心为民,对嬴政的拥戴之情更加深厚。
普查过程中,修士们运用《山海经》记载的 “灵脉探测术”,发现了多处未被记载的新灵脉。在陇西郡的荒漠中,普查队的灵脉罗盘突然剧烈转动,指针指向一处不起眼的沙丘。修士们挖掘后,发现沙丘下竟是一处 “地脉涌泉”,泉水蕴含着精纯的灵力,能滋养周围的土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