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 > 第7章 暗流与机遇

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 第7章 暗流与机遇

作者:人生一乐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20:37:46

复习的日子枯燥而充实。

王钦仿佛回到了前世创业初期,那种心无旁骛、全力冲刺的状态。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朗读背诵政治、语文课文。上午精力最好时攻坚数理化,下午做习题、整理错题集,晚上则回顾总结,预习次日内容。

油灯耗得飞快,母亲李素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却从未劝阻,只是默默地将灯芯挑到最亮,又变着法地想给他弄点有营养的吃食——虽然无非是在玉米糊糊里多撒一把米,或者用猪油渣炒个白菜。

那套《数理化自学丛书》成了他的宝藏,里面的例题和习题远超当前高中课本的难度,正好用来提升。

期间,他抽空去了一趟张老师家。

张老师住在学校分配的筒子楼里,条件简陋,但满墙的书柜显示着主人的身份。见到王钦,他很是感慨。

“王钦啊,没想到你真惦记着学习。现在像你这样的孩子不多了。”张老师给他倒了一杯白开水,“消息估计快了,你要沉住气,抓紧复习。有什么不懂的,随时来问我。”

他拿出一个牛皮纸信封,里面是几张泛黄的、手抄的数学和物理练习题,字迹工整。“这是我以前带学生时整理的,你拿去看看。”

王钦如获至宝,真诚道谢。他知道,这份情谊,远非那点鸡蛋或者粮票可以衡量。

从张老师家出来,王钦更觉时间紧迫。他必须加快原始积累的速度,为后续可能去外地考试、甚至上大学做准备。同时,也要为家里留下足够的储备。

西市不能再常去,风险太高。他需要更稳定的渠道。

他的目标,锁定在了返城知青身上。

这些年轻人,上山下乡多年,见识过更广阔的天地,也经历了更多的磨难。他们比一直待在城里的青年更有闯劲,也更实际。许多人返城后并没有正式工作,处于迷茫和困顿之中,正是最容易被打动和组织的群体。

通过原主零散的记忆和这几天的刻意打听,王钦知道附近片区有几个这样的知青点。

这天下午,复习告一段落,他揣上剩下的几张工业券和一点钱,来到了城南的一片低矮平房区。这里居住条件比他家还差,多是返城知青和没有房子的困难户混居。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劣质烟叶和失落的气息。

几个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军装或劳动布衣服的年轻人,正无所事事地蹲在墙根下晒太阳,眼神空洞,偶尔交谈几句,也带着抱怨和无奈。

王钦的出现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他的穿着同样普通,但眼神里的沉静和目的性,与这片区域的颓丧格格不入。

“找谁?”一个看起来像是头头的、下巴留着青胡茬的高个青年抬起头,懒洋洋地问,带着一丝警惕。

王钦停下脚步,脸上露出适当的、略带拘谨的笑容:“几位大哥,打听个事儿。听说咱们这片有人手里有从南方带回来的……小玩意儿?比如电子表、蛤蟆镜啥的?”

这话问得很有技巧。既表明了来意(想买紧俏商品),又暗示了自己有一定消费能力和渠道(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同时还点出了对方可能的身份(有门路的知青)。

几个青年互相看了一眼,眼神里的懒散消退了些,多了几分审视。

胡茬青年上下打量着王钦:“你听谁说的?要那玩意儿干嘛?”

“就想开开眼。”王钦笑容不变,从口袋里摸出那半包“经济”烟,散了一圈。烟是很好的社交润滑剂,尤其是在这个年代。

几个青年接过烟,态度明显缓和了不少。

胡茬青年点上烟,吸了一口,吐出烟圈:“东西是有,不过不便宜。电子表,得这个数。”他伸出三根手指。

三十块!相当于一个正式工人一个多月的工资!

王钦心里有数了,黑市行情大概就这样。他故作惊讶地咂咂嘴:“这么贵?能看看货吗?”

“货不在手上。”胡茬青年摇摇头,“你要诚心要,明天这个时候,带钱来看。”

王钦要的就是这句话。他并不真想买电子表,太扎眼,销路也窄。他的目的是接触。

“行,我考虑考虑。”王钦点点头,话锋一转,“几位大哥都是返城回来的?工作安排了吗?”

这话戳到了痛处。一个稍胖的青年嘟囔道:“安排个屁!街道就让等着!”

“可不是,回来半年了,吃闲饭,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另一个附和道。

胡茬青年皱皱眉,没说话,但脸色也更阴沉了。

王钦叹了口气,表示理解:“唉,都不容易。我有个亲戚也是,回来没着落。不过……他最近倒腾点别的,好歹能混口饭吃。”

“倒腾啥?”几个人立刻来了兴趣,目光聚焦过来。

王钦压低了声音:“就是……帮人牵个线,搭个桥。比如谁家有多余的票证,谁家缺肥皂、缺火柴、想换点细粮……他在中间跑跑腿,赚点辛苦钱。”

他描述的就是最简单的信息中介和以物易物,风险极低,但确实能解决实际问题,赚取微薄差价。

几个青年眼睛亮了。这事他们也能干啊!他们别的不多,就是时间多,腿脚勤快,而且各个片区都有知青点,人脉网络其实很广。

“这……能行?不会被抓?”胡茬青年谨慎地问,但明显心动了。

“小打小闹,换点自家用的东西,谁管你?”王钦笑了笑,“不过得机灵点,别太招摇。”

他看似无意地指点了几句,比如如何识别需求,如何定价,如何规避风险,听得几个青年连连点头。

王钦知道,火候差不多了。他今天来的目的不是自己下场去做这个,而是播下一颗种子,建立一个未来的信息网络和分销渠道的雏形。

他站起身:“几位大哥要是感兴趣,不妨试试。我这边要是需要啥东西,或者有啥消息,也麻烦几位帮忙留意一下。少不了大家的好处。”

他留下了话头,也暗示了未来合作的可能。

离开知青点,王钦心情不错。这些知青,就像干渴的海绵,只要给他们一点希望和方向,就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一旦这个网络初步形成,他能获取的信息和能调动的资源将大大增加。

回家的路上,经过一个胡同口,他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吃力地搬着一个沉重的麻袋。

是林晓霞。

她穿着一件极其宽大的、明显是男式的旧棉袄,更显得她身形单薄。小脸冻得发青,额头上却渗出细密的汗珠。麻袋似乎很沉,她搬得踉踉跄跄。

王钦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

前世里,这个姑娘最终嫁给了别人,生活似乎并不如意,这是他心底难以释怀的遗憾之一。

他几乎没有犹豫,快步走了过去。

“我来吧。”他声音平静,不由分说地从她手中接过了麻袋。入手一沉,里面大概是煤核或者萝卜之类的重物。

林晓霞吓了一跳,猛地抬头,看到是王钦,脸上瞬间闪过惊讶、窘迫,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王……王钦?不用,我自己能行……”她小声拒绝着,伸手想拿回来。

“顺路。”王钦言简意赅,扛起麻袋,“走吧,你家在哪边?”

林晓霞看着他,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低下头,指了指胡同里面,声音细若蚊蚋:“谢谢……就在最里面那家。”

两人一前一后,沉默地走在狭窄的胡同里。气氛有些微妙的尴尬。

王钦搜索着原主的记忆。林晓霞家成分不好,爷爷是旧社会的小业主,父亲身体也不好,家里条件比王家还要困难。她似乎也在街道生产组干活,和自己母亲一样。

“你……”两人几乎同时开口,又同时停住。

“你先说。”王钦道。

“……谢谢你。听说你爸病了,好点了吗?”林晓霞轻声问,目光看着地面。

“好多了。谢谢。”王钦回答,顿了顿,补充道,“你呢?最近怎么样?”

“……挺好的。”林晓霞的回答言不由衷,苍白的脸色和沉重的麻袋早已说明了一切。

走到胡同最深处一个低矮的院门前,林晓霞停下脚步:“就……就这里了。谢谢你了。”她伸手想去接麻袋。

王钦却直接推开虚掩的院门,将麻袋扛了进去,放在院墙根下。院子比王家还要破败,窗户纸都破了好几处。

一个中年男人的咳嗽声从屋里传来,比王建国咳得还要厉害。

王钦放下麻袋,没再多看,只是对林晓霞点了点头:“那我先走了。”

“哎……”林晓霞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低声道,“谢谢……”

王钦转身离开,心情有些沉重。他知道,此刻的任何怜悯或帮助,对这个自尊心极强的姑娘来说,都可能是一种负担。

他需要更强大的力量,才能在未来,有底气地去守护那些他在意的人和事。

走出胡同时,他回头看了一眼那低矮的院门,目光深邃。

改变,必须更快一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