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 > 第8章 第一次扩张

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 第8章 第一次扩张

作者:人生一乐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20:37:46

有了知青点那条线,王钦并没有立刻动用。

他深谙人性,知道上赶着不是买卖。必须让对方先体会到甜头,产生依赖和信任,他才能在其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甚至成为隐形的组织者。

他继续着自己的复习大业和“小规模游击贸易”。

每天,他都会抽出固定的一两个小时,带着用少量本钱换来的“硬通货”——可能是几盒火柴、几块肥皂、或者一小叠粮票,穿梭于不同的家属区和工人村。

他不再去西市那种鱼龙混杂的地方,而是进行“点对点”的精准销售。

比如,去纺织厂家属院,用肥皂票换她们富余的布票;去五金厂宿舍,用工业券换他们发的劳保手套;甚至摸清了哪个厂哪天发工资,就在附近用零钱换整钱(收取少量“手续费”),或者用全国粮票换本地的,赚取差价。

这种模式投入小,风险低,周转快,虽然每次利润微薄,但积少成多,细水长流。更重要的是,他能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人,耳朵里灌满了各种零碎的信息:哪个厂要招临时工了,哪里的供销社来了一批紧俏货,甚至谁家婆媳吵架、谁家要办喜事……这些信息看似无用,但关键时候可能就是机会。

他的资本像滚雪球一样,缓慢但坚定地增长着。怀里的手帕包,从最初的两块多,变成了十几块,又变成了三十多块。他每次都只留下一部分作为流动资金,其余的都悄悄交给母亲保管。

李素芬的手帕包也渐渐鼓了起来,脸上的愁容一日日消减,甚至偶尔能割上二两肉,给王钦和丈夫补充营养。这个家,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生机。

期间,他又“偶遇”了林晓霞几次。有时是看她吃力地提水,他默默过去接过扁担;有时是看到她排在队伍末尾买处理菜,他恰好“多买”了一份,借口买重了分给她。每次他都做得自然不着痕迹,不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

林晓霞从最初的惊讶和抗拒,到后来渐渐习惯,每次都会低声道谢,脸颊微红。两人之间似乎有了一种微妙的、心照不宣的默契。

这天下午,王钦刚从柴油机厂家属院出来,用几张肥皂票换了两双崭新的劳保棉鞋(厂里发的福利,有人舍不得穿拿来换实惠),准备拿回家给父亲和母亲穿。

刚拐过街角,就看到胡茬青年(后来知道他叫赵大军)和那个稍胖的青年(叫孙卫东)正在东张西望,似乎是在等人。

看到王钦,两人眼睛一亮,立刻迎了上来。

“兄弟!可算等到你了!”赵大军语气热络了许多。

“大军哥,卫东哥,有事?”王钦停下脚步,心里大致猜到了几分。

孙卫东搓着手,嘿嘿一笑:“兄弟,你上次说的那路子……我们试了试,还真行!”他指了指赵大军,“大军哥用他妹子的肥皂票,跟粮站的人换了几斤细粮票,转手就多换了一斤玉米面!”

赵大军也点点头,虽然努力保持着镇定,但眼里的兴奋藏不住:“就是跑腿费点事,但好歹……能见着点油星儿。”

王钦笑了:“那就好。能帮上忙就行。”

“何止是帮忙!”孙卫东压低声音,“兄弟,你脑子活,路子广。我们寻思着,光我们俩瞎捣鼓不成气候。你看……你能不能给指条更敞亮点的道儿?咱们……可以一起干!”

赵大军也期待地看着王钦。

鱼,上钩了。

王钦沉吟了片刻,仿佛在认真思考。他知道,不能立刻答应,显得太急切,也不能拒绝,寒了人心。

“两位大哥信得过我,是我的荣幸。”王钦缓缓开口,“不过,这‘一起干’也分很多种。不知两位大哥是想小打小闹,贴补家用,还是想……干点大的?”

“大的?能多大?”赵大军呼吸有些急促。

“大到……能让几位不再为工作发愁,甚至将来能堂堂正正做点生意。”王钦抛出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前景。他知道,对这些渴望被社会认可、渴望改变命运的知青来说,“正式工作”和“堂堂正正”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赵大军和孙卫东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惊和火热。

“兄弟,你说真的?咋干?”赵大军的声音都哑了。

“现在政策松动了,以后机会只会越来越多。”王钦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画了一张大饼,“但眼下,咱们得先积累本钱,更重要的是,积累人脉和信用。”

他话锋一转:“两位哥哥在知青里人面广,这就是最大的本钱。我现在确实有个想法,需要人手。”

“你说!”两人异口同声。

“光靠换票证,利润薄,也累人。咱们得找点‘硬货’。”王钦压低声音,“我听说,附近农村公社年底要分红,很多社员手里会有点余钱,也想换点城里不要票的工业品,比如……暖水瓶、胶鞋、手电筒啥的。”

赵大军眼睛一亮:“对!农村稀罕这些!可咱们哪来的货?”

“货,我有办法弄到一些。”王钦淡淡道(他打算用这段时间积累的资金去百货大楼或信托商店“扫货”),“但需要有人去下面公社摸清楚情况,哪个村富余,哪个村需求大,最好能直接跟生产队干部搭上线。这事,两位哥哥能做吗?”

“能!太能了!”孙卫东激动道,“我插队那会儿就在刘家公社,跟大队会计熟!”

赵大军也点头:“我也有战友分在附近公社。”

“好。”王钦点点头,“那这样,你们先去摸情况,把需求摸清楚。货的事情我来解决。赚到的钱,扣除本金,咱们按功劳分。”

他建立了一个最简单的合作模式,清晰明了。

“成!”两人毫不犹豫地答应。这比他们自己瞎闯有保障多了!

“记住,安全第一。宁愿慢点,也别惹麻烦。”王钦最后叮嘱道。

送走斗志昂扬的赵大军和孙卫东,王钦知道,他的商业版图,迈出了从独自游击到组织化运作的第一步。

这支由返城知青组成的“销售大队”,将在不久的将来,发挥出意想不到的能量。

而他,则将隐藏幕后,运筹帷幄,专注于更重要的战略决策和……高考复习。

回到家里,母亲告诉他一个消息:街道通知,所有待业青年明天去街道办事处登记,据说可能有临时工的机会。

王钦心中一动。临时工?他志不在此,但这或许是一个打入“体制内”信息圈层的绝佳机会。

他决定,明天去看看。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