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 > 第6章 信息就是力量

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 第6章 信息就是力量

作者:人生一乐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20:37:46

清晨,天刚蒙蒙亮,呵气成霜。

王钦悄然起身,动作轻柔,没有惊动还在熟睡的妹妹。炕的另一头,母亲李素芬也几乎同时醒了,母子二人对视一眼,默契无声。

王钦穿上那件旧棉猴,李素芬则从炕柜最底下摸索出一个用手帕包着的小卷,塞进儿子手里,低声道:“就剩这点了,省着点用。”里面是家里最后的一点全国粮票,比本地粮票更硬通。

“我知道,妈。”王钦点点头,将粮票揣好。这是今天的“弹药”。

他没有立刻出门,而是先就着冰冷的咸菜喝了一碗母亲熬好的玉米糊糊,暖暖身子,也补充体力。高烧虽退,但这具身体底子还虚,他需要能量。

“妈,打听消息的事……”王钦提醒道。

“放心,妈记着呢。等下送了小娟去育红班,妈就绕道去张老师家问问。”李素芬压低声音,脸上有种执行重大任务般的郑重。

王钦点点头。张老师是原主高中时的班主任,为人正派,对学生不错,是眼下最可能获取准确高考信息的渠道。

离开家,寒风依旧凛冽。王钦没有直接再去西市,而是先去了位于城中心的市图书馆。

这是一栋苏式风格的陈旧建筑,门口挂着斑驳的牌子。里面光线昏暗,人迹罕至,只有一个戴着老花镜的管理员坐在门口打着盹。

知识,在这个年代尚未受到应有的全民追捧。但这正是王钦的机会。

他走进去,尽量不发出声音。阅览室里的报纸夹在长长的木架上,散发着油墨和旧纸张混合的气味。他找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红旗》杂志等最重要的党报党刊,从最新的开始,一份份、一页页地仔细翻阅。

他的阅读速度极快,目光如同精准的扫描仪,过滤掉那些充斥版面的社论和口号,专注于寻找可能预示着政策风向变化的细微信号。

【关于科学技术工作的几个问题】……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教育与国民经济】……

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文章,某些领导人看似随口的讲话,在他这个拥有后世视野的人看来,都如同黑夜中的灯塔般清晰。

恢复高考,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早已在高层酝酿,箭在弦上!甚至可能就在一两个月内就会正式公布!

他的心潮微微澎湃。时间,比他预想的还要紧迫!

他需要复习资料,系统的、成体系的复习资料!原主那点高中课本,早已陈旧且不全。

在图书馆泡了一个多小时,摘抄了一些关键信息后,王钦离开,转向今天真正的目的地——城南的铁路职工住宅区。

那里住着他昨天在西市留意到的一个人:一个穿着铁路制服、用全国粮票换本地鸡蛋的中年职工。铁路系统待遇好,信息流通性也相对更强,职工手里常有各种紧俏物资和票证。

王钦的判断是,与其在西市漫无目的地碰运气,不如锁定特定目标,进行“精准交易”。

铁路住宅区多是红砖楼房,条件比王钦家住的大杂院好上不少。他在家属院门口附近徘徊观察,并不进入。

果然,没过多久,他看到那个熟悉的铁路制服身影提着个网兜走出来,网兜里装着几个空饭盒,像是要去打饭。

王钦整理了一下表情,自然地迎了上去,在擦肩而过时,用恰好对方能听到的声音低语:“同志,换全国粮票吗?比例优惠。”

那铁路职工脚步一顿,警惕地看了王钦一眼。王钦的打扮普通,年纪又轻,不像常见的倒爷。

“不换。”职工生硬地回了一句,继续往前走。

王钦不慌不忙,跟上半步,继续低声道:“或者您家有富余的工业券、肥皂票啥的?俺可以用鸡蛋换。”

“鸡蛋?”职工再次停下,这次明显意动了。铁路供应虽好,但副食品同样紧张,鲜鸡蛋在任何家庭都是好东西。他上下打量着王钦:“你有鸡蛋?多少?什么价?”

“不多,就十几个,自家鸡下的,新鲜。”王钦报了一个比黑市稍低但比收购站高的价格,“不要票,用您用不着的票证换就成,工业券、肥皂票、布票都行。”

这个报价很有技巧。不要钱,只要对方可能富余的票证,降低了对方的交易敏感度,也满足了王钦获取多种“硬通货”的需求。

铁路职工心算了了一下,很划算。他家里确实有些用不完的票证。“你在这等着。”他让王钦在院外角落等着,自己快步回家,不一会儿就拿着一小叠各式票证出来。

两人快速清点,完成了交易。王用十几枚鸡蛋(成本来自于昨天利润的一部分),换来了好几张工业券、肥皂票和少量布票。

交易完成,职工态度缓和了不少。王钦趁机看似随意地搭话:“叔,您们铁路上的消息灵通,听说……大学是不是要恢复考试了?”

职工愣了一下,没想到这半大孩子问这个,他摇摇头:“这我哪知道?咱大老粗一个,关心那干啥?”但顿了顿,他又压低声音道,“不过倒是听坐车的干部聊天提过一嘴,说是……快了。上面吵吵好久了。”

快了!

两个字,印证了王钦在报纸上看到的判断!

信息就是力量!这条看似模糊的消息,对他而言,价值远超那几张票证!

“谢谢叔!”王钦真诚地道谢,转身离开。

他没有停留,立刻赶往下一个目标点——市新华书店。

书店里顾客寥寥。王钦直接走向教材柜台。果然,高中各科课本零零散散,而且多是旧版,无人问津。

他目光锐利地搜索着。忽然,他在一个偏僻角落的书架上,看到了一套落满灰尘的《数理化自学丛书》!

他的心猛地一跳!就是它!

这套书在恢复高考的消息正式公布后,将会被无数渴望改变命运的知青和青年抢购一空,一书难求,甚至能换到一台收音机!

他强压住激动,面色平静地走过去,假装随意翻阅,然后对售货员说:“同志,这套书怎么卖?”

售货员懒洋洋地看了一眼:“哦,那套老书啊,搁那好几年了。你要?全套十七本,一块二毛钱。”

一块二!简直是白菜价!

王钦毫不犹豫,立刻掏出刚才交易赚来的钱,付了款。当他把那厚厚一摞、散发着霉味却如同珍宝般的书籍抱在怀里时,内心充满了巨大的踏实感。

这是通往大学的阶梯!

当他抱着书回到家时,已是中午。妹妹王娟还没放学,父亲吃了新买的药,似乎睡得更安稳了些。

母亲李素芬也刚从外面回来,脸冻得通红,眼里却闪着光。

“小钦!打听到了!打听到了!”她一见到儿子,就激动地压低声音说,“我去找了张老师!他偷偷跟我说,消息八成是真的!可能很快就要公布了!他还说……还说让你有空去找他,他那儿有点以前的复习题!”

王钦看着母亲兴奋的脸,又看看自己怀里的《自学丛书》,露出了笑容。

信息和物资,第一步,都已到位。

下午,他闭门不出。开始如饥似渴地翻阅那些教材和丛书。高中的知识对他而言并不难,很多概念稍一回顾便清晰起来。他需要的是系统梳理和大量练习。

他制定了严格的复习计划表,精确到每一个小时。同时,大脑的另一部分仍在飞速运转,构思着下一步的商业计划。

卖山货可一不可再,需要寻找更稳定、更隐蔽的渠道。

他的目光,投向了那些返城不久、心思活络却又缺乏门路的知青群体。他们,将是很好的信息源和……潜在的合作伙伴。

夜幕降临,油灯下,王钦的身影投射在斑驳的墙壁上,一边是翻动的书页,一边是一张写满各种符号和计算数字的草纸。

学习与赚钱,两条线并驾齐驱,如同给即将到来的时代巨浪,加上双重的推动力。

他知道,当大多数人还在观望、怀疑、等待之时,他已经抢先起跑,并且装备精良。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