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响迷宫的寂静是相对的。它并非绝对无声,而是充满了各种细微、难以辨识来源的“回响”——或许是远古战斗的能量余波,或许是时空扭曲造成的物理规则呻吟,又或许是那些被遗忘在此地的存在,其意念破碎后形成的低语。在这片死寂与回响交织的背景下,我依照脑海中契约标记传来的坐标,向着所谓的“规则淤积点”潜行。
左臂的伤口在之前的奔逃和规则对抗中再次被撕裂,简单的包扎下,渗出的鲜血已经浸湿了一小片衣物,带来持续而尖锐的痛感。精神上的疲惫如同附骨之疽,新生天赋的过度使用让我的太阳穴突突直跳,视野边缘时不时闪过规则应力线条的残影,那是心神透支的征兆。
但我不能停下。织魂者玄的契约不容拖延,银行B 的监管等级意味着我的一举一动可能都在某种监控之下,而烈阳祷团的残余势力,以及那个可能脱困的污染守墓人,都像是悬在头顶的利剑。
“残响回廊第三象限,编号D-7区域…”
我默念着目标地点,债主之眼配合着新生天赋的规则感知,谨慎地扫描着前方。通道逐渐变得开阔,不再是天然的岩洞或人工开凿的矿道,而更像是一片废弃的、风格奇异的建筑群残骸。断裂的廊柱上雕刻着无法辨识的古老符文,倾颓的墙壁材质非石非金,触手一片冰凉,且能微弱地吸收探查的能量。
这里的规则应力场极其混乱。如果说正常的空间应力如同平缓流淌的河流,之前的矿洞是因外力冲击而波涛汹涌,那么此地,则像是河流进入了乱石滩,各种力量互相冲撞、抵消、淤塞,形成无数细小的漩涡和死水区。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凝滞”的气息。声音在这里传播变得怪异,时而清晰如在耳畔,时而模糊遥远。光线也似乎被扭曲,投下长短不一、方向混乱的阴影。更重要的是,我怀中的《神陨之诗》残卷共鸣感明显增强了,仿佛在应和着这片区域的混乱“回响”。
“规则淤积点…” 我明白了这个词的含义。这里的空间规则不再流畅,而是像血管中堆积了胆固醇,导致能量、信息乃至物理法则的流通都变得迟滞、混乱。长期下去,这种淤积会滋生扭曲,吸引那些以混乱和负面能量为食的存在——比如深渊衍生物。
我隐匿在一根断裂的巨柱后方,收敛所有气息,仔细观察着D-7区域的核心。
那是一片相对空旷的广场,地面由某种暗色的晶体铺就,但此刻晶体表面布满了蛛网般的裂纹,从裂纹中弥漫出灰黑色的、如同实质的“淤积物”。这些淤积物并非实体,而是高度浓缩的混乱规则显化,它们像粘稠的油污一样附着在空间结构上,缓慢地蠕动、增殖。
而在这些规则淤积物之间,数个扭曲的身影正在徘徊。
它们形态不定,像是用烂泥和阴影随意捏合而成,体表不断滴落着黑色的粘液,落在地面的晶体上发出“滋滋”的腐蚀声。它们的核心闪烁着不祥的暗红色光芒,散发出与圣骸碎片同源但弱小得多的深渊气息。这就是玄所说的“低阶深渊衍生物”,规则的寄生虫。
数量大约有五六只,它们漫无目的地游荡,偶尔会俯下身,贪婪地吮吸着那些规则淤积物,身体随之微微膨胀,气息也略强一丝。
不能放任不管。且不说玄的任务,这些衍生物的存在本身,就像是在寂静的森林里点燃篝火,会吸引更多、更危险的目光。它们吮吸淤积物成长的过程,也可能加剧此地的规则崩溃,万一引发空间塌陷,我首当其冲。
但如何清理?直接动用冰核碎片?风险太大,银行登记在册,过度使用可能引来监管干预,而且其寒力可能与这里的混乱规则产生不可预知的反应。阴影穿梭?孽渊信标如同灯塔,在深渊衍生物面前使用,无异于自投罗网。烈阳祷团的净化之火?那令牌只是线索,我并未掌握实际神术。
看来,只能依靠这尚在襁褓中的新生天赋,以及…我瞥了一眼手中的初生丝囊。
玄的任务要求是“用你新获得的眼睛去看,用你刚触摸到的手去‘梳理’”。这暗示再明显不过。
我深吸一口气,将心神沉入规则视界。那片广场的规则应力网络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混乱、纠结、如同被猫玩过的毛线团。无数的应力线条断裂、打结、相互缠绕,形成了那些灰黑色的规则淤积点。而深渊衍生物,在这些淤积点之间移动,它们自身就是一个个小型的规则扰动源,进一步加剧了混乱。
“梳理…” 我回忆起虚空织网蛛修补空间裂痕时的姿态。它们并非强行抹平,而是像最精巧的织工,找到断裂丝线的头尾,以自身的能量丝为引,将其重新连接、抚平。
我能做到吗?
没有退路。我调动起恢复不多的精神力,小心翼翼地探向距离最近、也是最小的一处规则淤积点。那是一个由十几根断裂、缠绕的应力线条形成的死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