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 第59章 论功行赏培新贵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第59章 论功行赏培新贵

作者:苍野王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03 16:00:18

阳春三月的洛阳,柳絮如雪,暖风熏人。平定黄巾、肃清余孽的胜利喜悦,经过一个冬天的沉淀与发酵,并未消散,反而在帝国中枢有意的引导下,酝酿成了一场更为盛大、更具政治意味的庆典。德阳殿前宽阔的广场上,旌旗招展,甲胄鲜明,文武百官按品秩肃立,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荣耀、期待与微妙紧张的气息。今日,并非寻常朝会,而是皇帝陛下钦定的献俘告庙、大封功臣之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巍峨的殿门,等待着决定许多人命运,也决定未来朝局走向的时刻。

“咚——咚——咚——”

九通浑厚悠长的景阳钟响,宣告着典礼的开始。沉重的德阳殿正门缓缓洞开,在宦官清越的唱引声中,刘宏身着十二章纹衮冕,头戴垂着十二旒白玉珠的平天冠,缓步而出,立于丹陛之上。阳光洒在他年轻而威严的面容上,冕旒轻晃,遮蔽了部分神情,更显天威难测。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黑压压的人群,如同翱翔九天的苍鹰,俯瞰着自己的领地。

“献俘——”

随着礼官的高唱,一队队精锐羽林军士,押解着数十名被俘的太平道核心骨干、大小渠帅,以及部分与太平道勾结的地方豪强首领,穿过百官队列中间的甬道。这些昔日或许在地方上呼风唤雨、在教众面前装神弄鬼的人物,此刻皆身披枷锁,形容狼狈,在羽林军士冷酷的推搡和两旁百官或鄙夷、或痛恨、或冷漠的目光中,踉跄前行,最终被强按着跪倒在丹陛之下,面向太庙方向。他们的存在,是胜利最直接的证明,也是失败者最凄惨的注脚。

献俘礼毕,接下来,才是今日真正的**。

尚书令卢植手持一卷明黄绫缎,上前数步,面向百官,朗声宣读由皇帝亲自审定、尚书台草拟的封赏诏书。他的声音洪亮而清晰,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击在聆听者的心头。

“咨尔大司马、槐里侯皇甫嵩!”卢植的声音带着无比的敬重,“卿统帅六师,荡涤妖氛,克复钜鹿,枭戮元恶,功冠群伦,勋高当代!特晋封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食邑增至一万两千户,赐金五千斤,帛万匹,准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此言一出,百官虽早有预料,仍不禁微微骚动。车骑将军位比三公,开府仪同三司更是人臣极致荣宠,加上“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这几乎与萧何、霍光比肩的殊遇,皇甫嵩的功勋与地位,已无可撼动。他沉稳地出列,躬身谢恩,脸上并无骄矜之色,只有一如既往的沉静。

“尚书令卢植,”诏书继续,“运筹帷幄,参赞机要,抚定地方,功在社稷。加封太子太傅,晋尚书令,总领枢机,赏金三千斤,帛五千匹!”

卢植的封赏更侧重于文治和中枢权柄,太子太傅的加衔更是意味深长。他亦出列谢恩,姿态从容。

随后,一个个在平叛中崭露头角的将领名字被念出:

“北军中候、骑都尉曹操,奇兵断粮,屡破强敌,献策安民,忠勇可嘉!擢升为东郡太守,加建威将军号,赐爵费亭侯,食邑千户,赏金千斤,帛两千匹!”

曹操神色激动,深吸一口气,大步出列,声音洪亮:“臣曹操,谢陛下隆恩!必当竭尽全力,镇守东郡,报效陛下!”东郡乃兖州重镇,建威将军虽为杂号,但赋予了其统兵之权,费亭侯的爵位更是实实在在的荣耀。这一刻,曹操正式迈入了帝国高级将领与封侯贵族行列。

“护羌校尉段颎,转战边疆,威慑诸胡,使西线无虞,有力策应河北战事!加封破鲜卑中郎将,赐爵都乡侯,增邑五百户,赏金八百斤,帛千五百匹!”

段颎的封赏兼顾了其在北疆和西线的功绩,地位进一步巩固。

“陷阵营校尉高顺,练兵有方,攻坚克难,每战必先!擢升为北军五校之越骑校尉,赐爵关内侯,赏金五百斤,帛千匹!”

高顺以严谨和勇猛获得超拔,进入了北军核心领导层。

除此之外,朱儁、孙坚(因在南方平定小股黄巾有功)等一批将领都获得了相应的升迁和赏赐。而更引人注目的是,诏书中特意提到了数十名讲武堂出身的青年军官,他们被批量任命为各军司马、军侯,甚至有人直接出任边郡都尉!这些名字对许多老派官员来说十分陌生,但他们代表着皇帝亲手培养的、绝对忠诚的新兴军事力量,开始成建制地填充到帝国的军队骨架之中。

盛大的封赏仪式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结束。受赏的功臣们满面红光,意气风发,尤其是那些讲武堂出身的年轻军官,更是感到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在这普天同庆的表象之下,暗流已然涌动。

退朝之后,百官散去。几位受封的核心功臣被皇帝单独留了下来,在南宫一处偏殿赐宴。宴席之上,气氛轻松了不少。曹操作为新晋的东郡太守和费亭侯,主动向皇甫嵩、卢植等重臣敬酒,言辞恭谨,态度谦卑。

“若非大司马运筹帷幄,卢尚书鼎力支持,曹某焉有今日?今后镇守东郡,还望大司马、卢尚书多多指点!”曹操举杯,一饮而尽。

皇甫嵩微微颔首,勉励道:“孟德不必过谦。你之才具,陛下与吾等皆看在眼中。东郡地处要冲,北接冀州,南连豫兖,民风彪悍,黄巾余毒未清,担子不轻啊。当好自为之,莫负圣望。”

卢植也道:“东郡民生凋敝,需大力整顿。陛下新政,当以此为试点,谨慎推行。若有难处,可随时上书尚书台。”

曹操连连称是,姿态放得极低。然而,在他低垂的眼眸深处,却闪烁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野望与锐利。东郡太守,建威将军,费亭侯…这不仅仅是一个官职和爵位,更是一个平台,一个可以让他真正施展抱负,培植自身势力的根基!他脑海中已经开始飞速盘算,如何利用这个位置,招募流民,整顿军备,延揽人才(他早已留意到那位在颍川展现出卓越军政才能的荀彧之侄荀攸,以及几位在平乱中表现出色的寒门子弟),将东郡经营成自己的“基本盘”。

与此同时,在宫外,一些未能参与小范围赐宴的官员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议论。

“皇甫公、卢公位极人臣,理所应当。只是那曹操…崛起未免太快了些。”

“还有那些讲武堂的小子,乳臭未干,竟已身居要职…这军中,怕是要变天了。”

“何止军中?陛下借此大功,大力提拔军功寒门,与我等士族…唉。”

这些议论声中,充满了对新兴势力崛起的警惕、不安,甚至是一丝嫉妒。一个以皇甫嵩、卢植为旗帜,以曹操、高顺等少壮派将领和大量讲武堂军官为骨干,紧密围绕在皇帝周围,凭借军功和新政忠诚而上的新兴勋贵集团,已然雏形初现。他们与依靠门第、经学和地方势力的旧有士族集团,形成了隐隐的对峙之势。

夜色渐深,宫宴散去。曹操回到皇帝赐予的新府邸(原是一名被清算官员的宅院),虽饮了不少酒,眼神却异常清醒明亮。他摒退左右,独自在书房中,摊开了东郡的地图。手指沿着黄河划过,目光在郡内各县、各处关隘停留。

“东郡…”他喃喃自语,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乱世需用重典,治郡当行猛政。此地豪强,需借陛下清算之余威,再行打压!流民,可编为屯田客,亦为兵源…人才,需广招纳…”他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一个关于如何经营东郡,积蓄力量的计划,正在他心中迅速成型。他知道,陛下需要一把锋利的刀,而他很乐意扮演这个角色,并在过程中,让自己这把刀,变得更为锋利,更为…不可或缺。

皇宫之内,刘宏站在高处,望着洛阳城的万家灯火。今日的封赏,是他精心布局的一步棋。扶持新兴军功集团,既是为了酬功,更是为了制衡旧的士族门阀,确保皇权的绝对主导。皇甫嵩的忠诚毋庸置疑,卢植是理想与现实的桥梁,而曹操…他想起那个目光中藏着野火的年轻人。

“一把好刀,但也需握紧刀柄。”刘宏轻声自语,眼神深邃。他知道,给予权势的同时,也必须准备好驾驭权势的缰绳。

封赏大典的喧嚣终于落定,新的权力格局初步显现。然而,荣耀与权力的背后,是更巨大的责任与更激烈的竞争。获得了东郡根据地的曹操,将如何施展他的抱负与手腕?他会甘心仅仅做皇帝手中一把听话的刀吗?他与皇甫嵩、卢植等元勋,与朝中那些根深蒂固的士族门阀,又将发生怎样的互动与碰撞?那些被大量安插进军队的讲武堂军官,是会成为皇权最牢固的基石,还是会逐渐形成新的、盘根错节的利益群体?这场由皇帝亲手推动的权力盛宴,在宾主尽欢的表象之下,早已埋下了未来纷争的种子。新兴的勋贵集团与旧的士族势力,在这片名为大汉的棋盘上,博弈才刚刚开始。而深居宫中的皇帝,是那唯一的棋手,还是终有一天,也会发现棋盘上出现了自己无法完全掌控的变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