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 第58章 何进献媚表忠心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第58章 何进献媚表忠心

作者:苍野王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03 16:00:18

春日的阳光透过大将军府书房精致的雕花木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却丝毫驱不散何进心头的寒意。他独自一人坐在宽大的紫檀木书案后,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桌面,发出沉闷的“笃笃”声。案上,摊开着几份最新一期的《邸报》,上面赫然刊登着尚书台新颁的《各州郡兵整饬条例》细则,以及御史台关于在河南尹成功推行《限田令》试点、惩处三名阳奉阴违的县令人选的通报。每一个字,都像一根无形的鞭子,抽打在他日益敏感的神经上。窗外庭院中,他那几个不成器的子侄正在嬉笑打闹,声音传入耳中,非但不能让他感到天伦之乐,反而平添了几分烦躁与恐慌。他这位名义上统领天下兵马的大将军,如今竟感觉自己像一只被无形蛛网逐渐缠住的飞蛾,而那执网之人,正高踞洛阳皇宫的深处,目光冷漠地注视着一切。

“父亲。”长子何咸小心翼翼地推门进来,手里捧着一卷文书,“这是府中幕僚草拟的,为陛下平定黄巾、肃清余孽上表称贺的奏章,请您过目。”

何进烦躁地挥挥手,看都没看:“称贺?如今这洛阳城里,称贺的表文只怕都能堆满一间偏殿了!又有何用?”他站起身,肥胖的身躯在房间里焦躁地踱步,“皇甫嵩稳坐大司马,总揽军事;卢植执掌尚书台,政令皆出其门;就连曹操、袁绍那些小辈,如今都因军功而得重用!我呢?我这个大将军,除了名头,还剩下什么?”

何咸低声道:“父亲毕竟是皇后兄长,国之重戚,陛下总要看顾几分情面…”

“情面?”何进猛地停下脚步,脸上肥肉抖动,带着一丝惨笑,“情面值几个钱?你可知道,昨日御史台的人,已经暗中传讯了苗曾!”

“什么?”何咸大惊失色。苗乃是何进已故妹妹所出,是他的亲外甥,现任南阳郡都尉,此前就因与被清算的豪强李永交往过密而被何进担忧。

“虽然只是问询,很快就放了回来,但这信号还不够明显吗?”何进的声音带着颤抖,“那是敲打!是警告!下一个,会不会就轮到我们何家那些不成器的子弟?甚至…甚至轮到老夫头上?”他越说越怕,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陛下如今威权独揽,连袁隗那老狐狸在朝堂上都吃了瘪,不敢硬顶…我们…我们若再不做点什么,只怕…”

就在这时,府中首席幕僚,一位名叫吴匡的清客快步走了进来,面色凝重,低声道:“大将军,刚得的消息,陛下已准了荀彧所奏,将原属大将军府管辖的武库一部分器械调配、部分京师戍卫轮换之权,划归北军中候直辖。”

噗通!何进腿一软,跌坐回胡床上,面色灰白。虽然只是部分权力,但这意味着皇帝正在一步步、名正言顺地剥夺他本就所剩无几的实权!这是一种缓慢而坚定的窒息。

“大将军,事到如今,犹豫不得了。”吴匡压低声音,眼中闪过一丝精明,“陛下锐意进取,乾坤独断之势已成。硬抗,绝无出路,唯有…以退为进,主动示弱,方是保全之道。”

何进如同抓住救命稻草,急声问道:“如何以退为进?”

吴匡凑近几步,声音更低:“大将军需上一道奏表,此表需做到三点。其一,极尽谦卑,将平定黄巾、肃清寰宇之功,尽数归于陛下圣明独断,自身则痛陈无能,未能在平乱中有所建树,言辞务必恳切,甚至…可自请处分!其二,主动提出,大将军府如今国泰民安,不宜再掌过多实务,请辞部分管辖之权,譬如…方才所言那器械调配、戍卫轮换之权,甚至可包括部分非紧要的军官任命审核之权,主动交还陛下,以示大将军毫无揽权之心,唯有忠君体国之念!其三,再次强调与皇后之兄妹情深,表达对陛下、对汉室之耿耿忠心,愿为陛下前驱,肝脑涂地!”

何进听得目瞪口呆,交出权力?自请处分?这…“这岂不是自断臂膀?日后岂非任人宰割?”

吴匡摇头:“大将军!臂膀早已不在我手!此刻主动交出,是姿态,是忠心!若等陛下来取,那便是罪证,是不得不交!其中意味,天差地别!唯有如此,方能暂安陛下之心,麻痹那些虎视眈眈之辈(意指卢植、皇甫嵩等),为我何家争取喘息之机啊!”

何进脸色变幻,内心挣扎无比。他贪恋权位,更恐惧失去权位后的下场。但眼下,似乎真的没有更好的选择了。他咬了咬牙,肥硕的脸上闪过一丝决绝:“好!就依先生之言!这奏表,你来执笔,要快!要让陛下…感受到本将军的‘赤诚’!”

翌日,德阳殿常朝。百官序列之首,何进手持笏板,出班跪倒,以一种与他体型极不相称的、近乎悲怆的语调,高声诵读那份由吴匡精心炮制、辞藻华丽且情感“真挚”的奏表:

“臣进顿首谨奏:伏惟陛下承天受命,圣哲钦明,神武天纵…顷年以来,妖道构乱,荼毒生灵,臣忝居大将军之位,未能纾陛下之忧,戮力前驱,荡涤妖氛,实乃臣之无能,罪该万死…幸赖陛下庙算无遗,皇甫、卢等将相用命,将士效死,乃克钜鹿,枭戮元恶,澄清宇内…此皆陛下不世之功,臣何敢贪天之功为己有?每思及此,惭愧无地…”

他声音哽咽,甚至抬手用袖袍擦了擦并不存在的眼泪,继续道:“…今四海初定,政归中枢,实乃国家之福。臣蒙陛下不弃,委以重任,然自觉才疏学浅,恐负圣恩。大将军府所辖部分事务,如武库械簿、京畿戍卫轮调等,关乎禁旅根本,理应由陛下亲信之臣直接统辖,方能万全。臣恳请陛下,允臣辞去此类实务之权,交归有司…臣虽无才,然一片丹心,可昭日月,唯愿效仿古之贤臣,为陛下守此门户,尽忠职守,绝无二心…皇后与臣,兄妹情深,臣亦常以此教诲族中子弟,当以忠孝为本,以报陛下天恩于万一…”

这番声情并茂的表演,让殿中不少官员都面露诧异之色。谁都看得出何进这是被吓破了胆,在主动交权保平安。一些清流官员甚至嘴角露出不屑的冷笑。而如袁隗等世家代表,则眼神复杂,既为何进的狼狈感到一丝快意,又难免生出几分兔死狐悲之感。

御座之上,刘宏静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喜怒。直到何进诵读完毕,以头触地,长跪不起,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平和,甚至带着一丝温和:

“大将军何必如此。”他虚扶一下,“大将军乃国之后戚,社稷重臣,多年来镇守京畿,没有功劳,亦有苦劳。此番平乱,大将军于后方稳定,亦是有功之臣。朕,心中有数。”

他没有直接回应何进交还权力的具体请求,而是先给予了肯定(虽然是空洞的),这是一种娴熟的政治安抚。

“至于所请之事…”刘宏略作沉吟,仿佛在为何进考虑,“大将军一心为公,体谅朝局,其心可嘉。既然如此,朕便准你所奏。武库器械明细核验、京师北军三营的日常轮戍调度事宜,日后便由北军中候直接呈报尚书台与大司马府核备。大将军府…可专注于禁宫宿卫礼仪及勋贵子弟武备教导等事宜。”

他轻描淡写地,便将何进手中最有实权的几项职能剥离了出去,留给他的,只剩下些虚头巴脑的礼仪性和象征性工作。

何进心中滴血,却不敢表露分毫,反而再次叩首,声音带着“感激”的颤抖:“陛下圣明!臣…臣叩谢天恩!定当竭尽全力,办好陛下交代之事!”

退朝的钟声响起,百官依次退出德阳殿。何进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在最后,感觉背后有无数道目光刺来,有嘲讽,有怜悯,更多的则是冷漠。他知道,从今日起,他这位大将军,在真正的权力格局中,已经彻底边缘化了。

刘宏回到后宫,脱下朝服,对随侍的宦官令(已换上了他亲手提拔的心腹,而非张让余党)淡淡地说了一句:“何进这道表文,写得倒是情真意切。”

宦官令赔着笑:“大将军想必是深知陛下天威,感念圣恩。”

刘宏嘴角勾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那弧度里没有温度,只有洞悉一切的淡漠:“他不是感念,是恐惧。不过,能懂得恐惧,知道进退,总比那些自以为是的蠢货要强些。暂且…让他安生待着吧。”

他的目光掠过殿外湛蓝的天空,心中所思,早已超越了何进这等庸碌之辈。何进的献媚与交权,在他看来,不过是权力巩固过程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插曲,一个证明他如今权威之盛的注脚。他需要的不是何进的忠心,而是何进,以及他背后所代表的那部分外戚和旧势力,在他进行下一步更大动作时,能够保持安静,不要出来碍事。

何进的“忠心”表了,权力也交了,似乎暂时换来了一线安宁。但这份用权力换来的安宁,能持续多久?他那颗在恐惧与不甘中煎熬的心,真的会就此安分吗?他门下那些同样感到失势和恐慌的幕僚、亲属,又会甘心就此沉寂?而刘宏,这位心思深沉的帝王,他对何进的“温言抚慰”与“暂且安置”,究竟是真正的放过,还是…仅仅因为何进及其代表的势力,在他下一步更宏大的棋盘上,暂时还不值得立刻清除,或者,他正在等待一个更好的、能够将其连根拔起,且不引起太大动荡的时机?何进以为自己献出了权力,买来了平安,却不知他或许只是从砧板上暂时滚落,而那把名为皇权的利刃,依旧高悬于顶,何时落下,只取决于执刀者的心意与需要。这看似平静的朝局之下,何进未来的命运,依旧是一片看不清的迷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