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 第60章 妖氛扫尽思长治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第60章 妖氛扫尽思长治

作者:苍野王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03 16:00:18

暮春的夜,南宫深处一间不设窗牖,仅靠数盏青铜连枝灯照亮的密室,隔绝了外间最后一丝喧嚣与春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更漏滴答的寂寥。巨大的沙盘上,代表汉军的玄色小旗已插满钜鹿、广宗、下曲阳,而象征太平道的黄色旌旗则被尽数拔除,弃置一旁。一场席卷八州的风暴似乎已然平息,但此刻密室中的三人却无半分松懈,他们的目光穿透了这沙盘上的胜负,投向了更深远、更根本的症结所在。这里的每一次对话,都关乎着这个庞大帝国未来的命运走向。

刘宏背对着沙盘,负手而立,身形在跳动的灯影下显得愈发挺拔而深沉。他缓缓转过身,目光扫过端坐在蒲团上的尚书令卢植和大司农荀彧。两人皆是风尘仆仆,卢植刚从河北前线返京不久,眉宇间带着征战后的疲惫与更深沉的忧虑;荀彧则忙于统筹战后钱粮与新政推行,面容清癯,眼神却依旧澄澈睿智。

“钜鹿的烟火散了,张角的头颅也将传示各州。”刘宏的声音平静地响起,打破了室内的沉寂,没有丝毫胜利后的骄矜,反而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清醒,“二位爱卿,今日并非庆功,而是复盘。朕想听听,跳出战阵胜负,纵观此番‘釜底抽薪’之全局,你们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卢植微微欠身,沉吟片刻,率先开口,他的声音带着老臣的沉稳:“陛下,臣以为,此番能平定黄巾,其功首在陛下高瞻远瞩,布局深远。若非陛下数年来力排众议,整训新军,革新器械,设立讲武堂培养军官,则官军面对太平道乌合之众或许可胜,但绝难如此迅捷,更不可能以如此小的代价,取得如此彻底的胜利。军事改革,乃是基石。”

他顿了顿,继续道:“其次,便是经济与吏治。均输平准,在战前稳定了物价,战中保障了后勤;御史暗行与后续清算,不仅斩断了太平道臂助,更极大地震慑了地方宵小,使得新政能在战后迅速于部分地区铺开,安顿了流民,一定程度上…瓦解了黄巾再生之土壤。此乃‘抽薪’之关键。”

荀彧接口,他的分析更为系统与抽象:“卢公所言极是。臣以为,陛下之策,实则构建了一套应对内乱的全新范式。以往平乱,多依赖良将精兵,事后往往封赏了事,于根源无补。而陛下此次,则是以军事为先锋,以经济改革安民固本,以吏治整饬清除蠹虫,以舆论引导争夺人心,四者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尤其是将平叛与改革紧密结合,以战促改,借清算之威行新政之实,此乃前所未有之创举,成效…亦是显着。”他言语中对皇帝的手段不无钦佩,但也隐含一丝对其中酷烈之气的审慎。

刘宏微微颔首,走到沙盘前,手指轻轻点在那片已恢复平静的河北之地:“你们说的都不错。军事、经济、吏治、舆论…这些都是手段,是工具。但你们可知,朕通过这些手段,真正要打击的是什么?张角?还是那几个豪强、贪官?”

他自问自答,声音渐冷:“不。朕要打击的,是滋生张角的土壤,是庇护豪强贪官的温床!是土地兼并之下,百姓无立锥之地的绝望!是官僚体系僵化**,对上阳奉阴违,对下敲骨吸髓的痼疾!是皇权不下县,政令出不了洛阳的窘境!”

他的目光锐利如刀,扫过卢植和荀彧:“平定黄巾,只是割掉了已经溃烂的脓疮,看起来伤疤愈合了。但体内的病灶——土地兼并之弊、官僚选拔考核之弊、中央与地方权力失衡之弊,可曾根除?”

卢植面色凝重:“陛下明见万里。此番清算,虽沉重打击了地方豪强,然士族门阀根基深厚,关系盘根错节,《限田令》在河南尹等陛下威权直达之处尚可推行,若想推及天下,尤其江东、荆襄等地,必遭强烈抵制。而官僚体系…《考成法》虽能震慑一时,然若非从选官用人制度源头着手,恐难真正革除沉疴。”

荀彧也道:“陛下,如今之势,犹如大病初愈,虚不受补。新政虽好,然推行过急过广,恐再生事端。当务之急,乃是利用眼下权威鼎盛之机,巩固现有成果,将司隶、豫州、冀州等核心区域彻底消化,打造成新政之样板,再图徐进。”

“虚不受补…徐进…”刘宏重复着这两个词,嘴角泛起一丝复杂的笑意,“文若(荀彧字)老成谋国之言。然,树欲静而风不止。朕可以等,但那些盘踞在阴影里的蠹虫,那些被朕断了财路、削了权柄的人,他们会甘心等待吗?”

他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森然:“外部的敌人,看得见的敌人,如今已不足为虑。皇甫嵩掌军事,卢师掌行政,文若掌财赋,陈墨掌工技,更有曹操等新兴将领在外为爪牙…朝堂之上,士族虽有不甘,却也暂时蛰伏。何进更是自断爪牙,以求自保。看起来,朕已大权在握,是吧?”

卢植和荀彧心中皆是一凛,隐隐猜到皇帝接下来要指向何处。

刘宏的声音压低,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但还有一处,就在这宫墙之内,就在朕的卧榻之侧!他们无孔不入,贪婪成性,最擅揣摩上意,搬弄是非,结党营私!前朝多少权臣阉宦勾结乱政之事,殷鉴不远!张让、赵忠之辈虽已伏诛,然其党羽犹在,其生存之土壤未变!朕如今大力扶持外朝能臣、军中新贵,彼等宦官,岂会坐以待毙?岂不会想方设法,重新攫取权力,甚至…构陷忠良,离间朕与诸卿?”

他猛地一拍案几,震得灯焰摇曳:“此乃帝国肌体最深处的毒瘤,是权力结构中最后一块,也是最顽固的一块朽木!不将其彻底清除,朕之心血,迟早会被这些蛀虫从内部啃噬一空!如今外患暂平,内政初安,正是解决这‘肘腋之患’的最佳时机!亦是…最后一步!”

密室内陷入一片死寂,唯有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卢植和荀彧都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清除宦官!这绝非易事。宦官集团盘踞内廷百年,关系网络错综复杂,与部分外戚、朝臣乃至地方势力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动辄可能引发宫闱动荡,甚至给外界以皇帝“鸟尽弓藏”、清洗功臣的错误信号。

然而,皇帝的分析一针见血。在解决了外部和地方的明显威胁后,这个深植于宫廷内部的隐患,确实成了皇权完全巩固的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块绊脚石。

良久,卢植深吸一口气,沉声道:“陛下…决心已定?”

“朕意已决!”刘宏斩钉截铁,“然,此事需谋定后动,一击必杀!绝不能再出现如当年窦武、陈蕃那般,谋事不密,反受其害之前车之鉴!”

荀彧沉吟道:“陛下,清除宦官,非同小可。需有万全之策。其一,需确保京都及宫禁兵马,绝对掌控于陛下信重之人手中,如皇甫义真(皇甫嵩字)、高顺等。其二,需在动手之前,尽可能剪除其与外朝,尤其是与…大将军何进等可能存在的联系,避免其狗急跳墙,寻求外援,酿成大乱。其三,需有确凿无疑之罪证,公之于众,使其伏法之事,名正言顺,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刘宏眼中精光闪动:“文若思虑周详。兵马之事,朕已有安排。罪证…‘玄圭’那边,从未停止收集。至于何进…”他冷哼一声,“他若聪明,便该知道如何自处。若是不知…朕也不介意,借此机会,将一些无用之物,一并清理。”

他看向卢植和荀彧,目光灼灼:“此事,目前仅限我等三人知晓。卢师,你于朝中德高望重,需稳住外朝局势,尤其是那些与宦官或有牵连,但尚可挽救之辈,暗中观察,必要时加以警示、分化。文若,你执掌度支,需确保动手之时,钱粮调度无误,京师稳定。具体方略,容朕再细细思量,你们也需暗中筹划,以备咨询。”

夜色更深,卢植和荀彧怀着沉重而又决然的心情,悄然离开了南宫。密室内,刘宏独自一人,目光再次落在那巨大的沙盘上,但这一次,他看的不是州郡疆域,而是仿佛在凝视着这座宫殿的每一处角落,每一道阴影。清除宦官,这最后一步,凶险异常,如同在悬崖边上行走。他手中已握有强大的力量,但对手是隐藏在暗处、最擅长阴谋诡计的群体。他们会有怎样的垂死挣扎?是否会察觉到风声?那个看似已经服软的大将军何进,在这决定命运的时刻,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是继续龟缩,还是会被宦官拖下水,亦或是…他也有着自己的算计?一条更幽暗、更残酷的战线,就在这帝国最核心的宫殿深处,悄然铺开。最终的胜利,似乎触手可及,但这最后一步,是否会成为最艰难、最血腥的一步?帝国的未来,将在这次宫廷深处的较量后,彻底定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