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 第362章 朕说合适就合适

第362章 朕说合适就合适

“回来了?”

立政殿内。

檀香袅袅却压不住空气中的凝重。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目光沉沉地落在殿门口的温禾身上,语气听不出情绪,可紧蹙的眉头与紧绷的下颌线,早已暴露了他的怒火。

不等温禾开口,李世民猛地抬手,重重拍在面前的御案上,案上的笔墨纸砚都震得跳了跳。

他指着温禾,声音里满是压抑的怒意:“你也知道回来!这几日你去了何处?竟连一封信都没有传回长安,私自离开京畿之地这么久,你眼里,可有朕这个陛下?可有君臣之礼?”

话音落下,立政殿内的气氛瞬间压抑到了极致,连呼吸都仿佛变得沉重。

侍立在一旁的高月见状,连忙使了个眼色,让殿内的内侍、宫女尽数退下,又轻手轻脚地合上殿门。

他跟随李世民多年,深知陛下此刻虽怒,却不愿让外人看了温禾的窘迫。

温禾被这阵仗弄得愣了愣,随即失笑:“陛下息怒啊!我这出去可不是为了游山玩水,是去办正事、找人的,哪顾得上写信?”

他心里暗自嘀咕。

不就是离开长安几天吗?

之前他去会州,走了一个多月,陛下也没这么大火气啊,今日这是怎么了?

“啪!”

又是一声重响,李世民的手掌再次落在御案上,这一次力道更足,连龙椅都似乎晃了晃。

他瞪着温禾,胸口剧烈起伏,竟是气的说不出话来。

他哪里是气温禾“私自离京”,分明是怕!

他心中明白,对于判卢子业等人流放,温禾肯定不满。

所以他坐视温禾让百骑出手截杀,默然这件事情就是强盗土匪做的。

但他还是担心,怕温禾因为这件事情心声嫌隙。

这些日子温禾杳无音讯,黄春带着百骑在华洲翻了个遍都没找到人,他心里便忍不住犯慌。

这竖子莫不是因为此事心生嫌隙,竟要带着玄甲卫逃走?

虽说温柔还在长安,可温禾的性子向来随心所欲,万一真狠下心抛下妹妹远走。

如果再过两日还没找到温禾,,他早已下了海捕文书。

“陛下您先别动火啊!”

温禾见李世民真的动了气,连忙上前两步,语气也收了几分随意,带着几分讪讪。

“我这次去华洲,是去找孙思邈孙道长了,而且,孙道长这次也跟着我回长安了,此刻就在殿外候着,还没来得及通传呢!”

他这话说得坦诚,心里却也有些无奈。

自己虽没提前报备离京,可身边跟着的玄甲卫,明着是“护卫”,暗着不就是陛下派来盯着他的吗?

这些人肯定早就把自己的行踪传回长安了。

再说了小柔还在长安呢,他总不能抛弃自己妹妹就这么跑了吧。

真的要跑,那也得带着自己的家产和妹妹。

“孙思邈?”

听到这个名字,李世民紧绷的身体猛地一顿,脸上的怒意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错愕。

他盯着温禾,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敢置信:“你说的,可是那个隐居民间。医术冠绝天下的孙道长?你真把他请回来了?”

李世民不由得有些激动。

自从温禾说了长孙无垢只有十年的寿命。

他便时刻担心着她的身体。

还有秦琼。

李世民着实不想看到历史上事情再次发生。

也不愿意让后世的人觉得他是一个刻薄寡恩之人。

只是前番一直没有找到他,李世民心里也着急。

没想到温禾出去一趟,竟然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惊喜。

只是……

李世民不禁有些犹豫。

孙思邈性子淡泊,连李渊在位时都请不动,温禾不过去了几日,竟真的把人请回了长安?

温禾见他气消了大半,连忙点头:“正是他!孙道长医者仁心,我与他说想在长安开办医者学堂,教穷苦人学医,他便答应了,如今人就在殿外,陛下若是想见,我这就去请他进来?”

李世民盯着温禾看了片刻,见他神色坦然,不似作假,这才缓缓松了口气,紧绷的肩膀也垮了几分。

他抬手揉了揉眉心,语气里的怒意散去,多了几分哭笑不得:“你这竖子……下次离京,哪怕让人传个口信也行,免得朕白白担心!”

李世民话音刚落,又像是想起了什么,语气愈发急切:“还有!你快些去请孙道长进来!你这竖子向来不知礼数,怎么能让孙道长这样的高人在殿外久候?传出去,岂不是让人说朕怠慢贤才?”

你大爷的!

温禾暗自翻了个白眼。

方才还拍案怒斥,此刻倒对孙思邈这般敬重,真是“过河拆桥”。

他压下心绪,堆起笑脸应道:“喏!臣这就去请!”

说罢快步退出殿外。

殿外廊下,春日阳光洒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光影。

孙思邈背着旧药箱静立。

高月就站在不远处,是不是的还打量着这位看着贫苦的老道士。

也不知道温县子,从哪里找的这位道长。

以前也没听说县子薪俸到家啊。

难不成是为陛下找来的?

他心里正猜测着,便见到温禾走了出来,二人打了个照面后,他便退到一边了。

见温禾出来,孙思邈目光扫过少年神色,见无慌乱,便微微颔首:“小郎君出来得快,陛下未因你私自离京为难你吧?”

温禾上前帮他理了理药箱背带。

“陛下就是担心我没音讯,如今解释清楚去了华洲,气早消了。”

他刻意略过李世民怒斥的模样,免得孙思邈多心。孙思邈指尖摩挲着药箱木纹,笑道:“如此便好。既解了误会,咱们早些入宫复命,也好尽快筹备后续事。”

他本以为温禾入宫只是常规报备,没多想其他,满心都是后续行医安排。

温禾却拦着他:“孙道长别急,陛下特意让我请您进去,想亲自见见您,绝不为难您。”

“陛下要见我?”

孙思邈微微一怔,随即低笑:“倒是贫道疏忽了,你特意去华洲请我回长安,陛下定然好奇,想来也不意外。”

说罢提步往殿内走,温禾连忙跟上。

孙思邈随温禾踏入立政殿,殿内檀香与墨香交织。李世民早已起身走下台阶,脸上带着笑意:“孙道长一路辛苦!朕久闻您医术高超、心怀仁善,今日得见,实乃幸事!”

这般热情让孙思邈略感意外,他躬身拱手:“道人孙思邈,见过陛下,陛下日理万机,还惦记民间医者,小道惶恐。”

“道长太过谦虚。”

李世民亲自扶他。

“朕早听说您在华洲、同州为百姓治病,不收分文还自掏腰包买药,这份仁心远胜许多官员!”

说着引孙思邈到楠木坐榻坐下,高月连忙奉上茶汤。

刚落座,李世民神色便多了几分郑重,语气平和却带着关切:“孙道长,今日请您来,实有一事相求,关乎皇后的身体,皇后平日与常人无异,只是偶有气疾,犯病时会轻咳几声,虽不影响起居,却也让朕放心不下,听闻您擅长调理杂症,便想请您为她诊脉,看看能否彻底调理好,还望您能出手相助。”

有些话李世民也不便说。

特别是长孙无垢寿命的事情。

要不然就也好解释了。

孙思邈一愣,随即正色:“陛下请讲,小道若能办到,定不推辞,医者本就该为患者解忧,哪怕只是小症,也该尽心。”

李世民见他应允,松了口气,语气也轻快些:“皇后性子要强,总说自己无碍,不愿多麻烦御医。可朕瞧着她偶尔咳嗽时,还是心忧,你若能帮她调理好,便是解了朕的一桩心事,到时候无论道长要什么,朕都无不可”

孙思邈点头:“陛下体恤皇后,小道明白,不知皇后在何处?小道随时可去诊治。”

“皇后就在万春殿,离此不远,朕陪您过去!”

李世民起身。

“温禾,你也来。”

“喏!”

温禾应下,三人一同出了立政殿。

宫道旁柳树抽新绿,嫩柳芽在春风中摇曳,李世民脚步从容,却难掩对皇后的在意。

孙思邈跟在身后,暗自琢磨。

偶发气疾虽轻,却也需仔细诊查,免留隐患。

他知道想要除去病根是不可能的,只能慢慢调理了。

不多时便到万春殿,宫女上前行礼:“奴婢见过陛下,皇后正在内殿看书,方才还问起陛下今日政务忙不忙呢。”

“免礼。”

李世民摆了摆手,轻声道:“别惊动皇后,咱们直接进去。”

内殿光线明亮,窗纱半掩,微风拂过,带着书卷香气。

孙思邈与温禾随李世民入内,便见软榻上坐着位素衣女子,手中捧着一卷书,发髻用玉簪简单固定,面色红润,神态娴静,正是长孙无垢。

长孙无垢见李世民进来,放下书卷笑道:“陛下怎么来了?今日回来得倒早。”

抬眼看到孙思邈,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却也温和颔首。

“给你带了位客人。”

李世民走到榻边,语气温柔。

“这位是孙思邈孙道长,医术高超,知道你偶有咳嗽,便请道长来给你诊诊脉,好好调理一番,省得我总惦记。”

长孙无垢闻言,无奈笑了笑:“我都说了无碍,不过是偶尔咳两声,哪用这么麻烦。”

“微臣拜见皇后。”温禾冒个头,想着长孙无垢一笑。

“嘉颖也来了,你这几日出了长安,也没来个信件,倒是叫陛下好生着急了。”长孙无垢话语里带着几分责怪。

温禾讪讪:“微臣知错了。”

“日后莫要再如此了,免得陛下与本宫担心。”长孙无垢见他认错的快,便也莞尔的笑了起来。

温禾当即便应了一声,然后让了开来,让孙思邈上前。

“这位便是孙道长吧。”长孙无垢打量了他一番。

孙思邈近前行礼:“小道见过皇后。”

“孙道长今日是特意来为你诊断的,嘉颖这几日出长安,便是寻他来的。”

李世民是真的这么认为的,所以刚才才那么快消了气。

长孙无垢闻言,特意朝着温禾看了一样。

只见后者嘴角上扬一笑,长孙无垢心中不禁有些感动:“那多谢嘉颖了”。

随即她又对孙思邈道:“有劳孙道长了。”

“来人,搬个软榻来。”

不久后,宫女将软榻搬来,长孙无垢坐在那。

孙思邈在榻边胡床坐下,先观察她面色。

气色红润,眼底无倦意,再看舌苔,淡红薄白,并无异常。

他轻搭住长孙无垢的手腕,闭眼凝神,细细感受脉象。

殿内静了片刻,李世民站在一旁,目光落在两人身上,带着几分期待。

片刻后,孙思邈睁眼收手,语气平和:“殿下脉象平稳,气血也算充盈,只是肺经略有些虚浮,想来便是偶发咳嗽的根源,平日是否在通风差的地方待得久些?或是换季时容易着凉?”

长孙无垢眼中露惊色,点头道:“道长说得没错。宫中有几处殿宇通风确实一般,上月换季时也确实淋了点雨,之后便偶尔会咳几声,倒也不重,过几日便好。”

“这便是了。”

孙思邈笑道。

“皇后体质本就偏温和,肺经稍弱,遇着闷湿或微凉的环境,便容易引发轻咳,算不上大病,却也需调理,免得日后遇着寒气,症状加重。”

李世民连忙问:“孙道长,那该如何调理?需不需要用药?”

“无需用重药。”孙思邈道。

“我给皇后开一副温和的方子,以百合、玉竹润肺,茯苓、白术健脾,脾肺相生,脾健则肺强,每日一剂,煮水代茶便可,喝上半月便能见效,只是要注意,日后不能太过操劳,也不可大喜大悲。”

李世民闻言,看向长孙无垢,眼神满是担忧。

后者莞尔,轻轻的应了一声:“本宫知晓了。”

孙思邈继续说道:“另外,平日多开窗通风,晨起可在殿外慢走片刻,呼吸新鲜空气;饮食上少些甜腻,多吃些梨、银耳这类润喉的食物,便无大碍。”

说着,他从药箱取纸笔写药方,字虽不工整却笔力遒劲:“此方温和,即便多喝几日也无妨,皇后若是忘了喝,偶尔断几日也不打紧,重点还是日常养护。”

李世民接过药方,仔细看了看,递予宫女:“按此方抓药,每日煎好送到殿里,记得叮嘱御膳房,多给皇后准备些梨羹、银耳汤。”

宫女领命退下,长孙无垢对孙思邈道:“多劳孙道长。”

“皇后折煞小道了,作为医者治病是便是本分。”孙思邈拱手。

“皇后日后若是再咳,也无需紧张,按方子喝几日茶,多注意休息便好。”

又交代了一番,见日头渐斜,李世民便带着两人退出万春殿。

殿外,李世民看着孙思邈,语气恳切:“孙道长,您医术高超,皇后的调理也多亏您。朕想封您为太医院院令,统领太医院,既方便日后为皇后复诊,也能为大唐培养更多医者,不知您意下如何?”

孙思邈闻言,连忙躬身推辞:“陛下美意,小道心领,只是小道闲散惯了,常年在民间行医,实在不习惯朝堂规矩。太医院院令之职,责任重大,小道恐难胜任,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李世民没想到他会拒绝,愣了愣,又劝道:“孙道长,太医院院令位高权重,能调动全国药材,更利于您行医救人,您再考虑考虑?”

“陛下,小道心意已决。”

孙思邈态度坚决。

“小道此生所愿,便是在民间为穷苦人治病,不愿被官职束缚,还望陛下体谅。”

李世民见他执意拒绝,心中顿时有些不满了。

最重要的是他担心孙思邈就这么离开长安了。

日后若是皇后生病,自己又要去何处寻他?

一旁的温禾赫然察觉到气氛有些怪异,趁机上前躬身:“陛下,臣有一事启奏。”

“你说。”

李世民看向他。温禾朗声道:“臣此次去华洲请孙道长回长安,除了想请他为百姓治病,还想与他一同开办一所医学学堂,太医院培养的医者多为皇室官员服务。”

“可穷苦百姓连看病的人都难寻,臣想办的学堂只收穷苦子弟,免费教医术,学成后让他们回故乡治病,孙道长医术高、心怀百姓,臣想请他当山长主持教学。”

“医学学堂?”

李世民闻言有些疑惑。

这说法倒是新奇啊。

他沉吟了片刻后,眼前顿时一亮、

“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温禾,你竟有这般想法!”

孙思邈也连忙补充:“陛下,温小郎君的想法小道十分赞同,小道行医多年,见多了百姓因没钱请医失去亲人。培养穷苦子弟行医,能解燃眉之急,且学堂开销温小郎君承诺自行筹备,不给朝廷添麻烦。”

“此话当真?”

李世民看向温禾。

“你真能自行筹备学堂开销?”

“回陛下,臣家中与民部有生意往来,每月收入足够支撑学堂初期开销。”

温禾说着,忽然勾起唇角,眼神里闪过一丝狡黠,像只算准了猎物的小狐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