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 > 第7章 荀卿遇冷 博彦荐之

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 第7章 荀卿遇冷 博彦荐之

作者:好二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2:23:52

上回说到,司徒博彦及毛素以伶人之身,得见宣太后及穰侯魏冉,以口技之便,引其异思。其时,楚国质子熊完及后日之春申君黄歇初次来访而侧探,平原君搪塞。

且说因平原君不愿交魏齐而损仁义,秦王拘之而不得反,复以平原君而要赵孝成王就范。期间,平原君与穰侯魏冉私见,商众人脱身离秦策。另楚太子熊完和黄歇以质子互访,往来多次,愈加熟络。

且说司徒博彦自至咸阳起,已请平原君差人寻访荀卿之行程及境况。壹日,得讯后,平原君私召司徒博彦相见。

平原君曰:“荀卿已入秦王宫,面秦王及应侯。”

司徒博彦言道:“荀卿之事,小子预之不顺,秦之厌儒,由来已久,荀卿虽破例入秦,然秦自商鞅起,法根已定,耕战军功为尚,刑法制民为本,贸然杂糅儒之仁义道德,吾恐秦王无切身之痛,无得有感,不愿据此以变革。此乃吾赵与之接触之良机。”

平原君疑曰:“启程前,马服君告以此君,吾甚异之。听尔对荀卿及为推崇,意为赵相之不二人选?吾亦屡为赵相,当之其位艰难。尔以为其可?”

司徒博彦叩拜,随声道:“所谓解局四策,吾曾言于家翁,后家翁言于太后及君上。既今日君上言及此人与相位关联,小子先行谢过君上之拳拳公心。”

平原君扶起,对曰:“强赵,吾父足为楷模,近叁拾载,革制,炼军,扩土,纳民,强于东方;掣秦,吾父亦为榜样,其仿昔年秦君三定晋君之策,以赵之力,迎送秦昭襄王反秦继位,又以楼缓赴秦为臣,意在秦赵相亲,以为强赵缓时。后楼缓反复,复助穰侯魏冉为相,终得秦赵近叁拾载和平之局。至于退夷之策,自不用说,躬行不辍,娄烦、胡林、匈奴之可见。故尔言于太后及马服君之四策,除时易联楚外,其余三策并无新意,吾亦明之。及于今日,吾兄薨而新君立,穰侯退相,秦赵之战,迫在眉睫,而韩魏齐三国,国弱兵疲,故联楚惟一。”

平原君稍歇,缓言:“此局吾已明了,故此行掣秦,吾当亲临举之,以为稳妥;然强赵退夷联楚之他举,何需荀卿?吾意不明。小子何言?”

司徒博彦起身,待平原君言毕,复开口道:“君侯明鉴,即四策已无异议,则小子择强赵来言。所谓强赵,其策有四,朝堂、众民,杂民,农工四者。首者朝堂,赖太后、君侯及家翁协力,辅以廉颇之上将军,蔺相如之贤名,如无小人作祟,应无大碍。”

“其次众民,此乃历代遗留,吾赵之迁都邯郸繁富,弃晋阳故地贫鄙,以应东方诸国,其获显然。然晋阳地,赵祖恩德人心之地,且地接今日之西秦,自阙与之战起,吾赵与秦之战不可避,然吾赵之军,外防代郡,内守国都,东应齐燕。每多战秦,粮军贰者皆输于东方,耗资靡费而无地利,至国内之战等于秦之外战,无优胜可言,兵家之怪哉。故因应秦战,故都晋阳之复,迫在眉睫。此事之举,涉及军、政、官,民四者,今日吾赵之朝堂,何人可为之?”

“再次杂民,此乃吾赵先王武灵王之壮举,然扩土纳民,只为首,其后之融民,更为重要;近叁拾载,其民其族,为赵出力者寥寥,其困其害不知凡几;欲解其局,仁法不可单行,兼糅当为上策。此举,需通儒、法、道、兵之士统筹,吾赵今日之朝堂,何人可操之?”

“其肆农工,吾赵之东迁者,以求富国,此举无错,然观之西秦,故地关中,西南巴蜀、南故楚地,皆粮田之地,以之为战,无往不利。而反之吾赵,富者,商也;贫者,农工也;贫农,则害于战,不易长;穷工,亦碍于战,不利久;故今日所迫,为农政,组平民,利农具,兴水利,富林货,育良种,储粮仓;为工政,研铁艺,齐秦兵之器,精骑射,扬长驱远战之优。此贰事,非儒墨不得为,吾赵今日之朝堂,何人可肩之?”

“三晋之儒学,缘于魏文侯,以子夏为师,育儒法兵之雏,故为战国初期之雄;夫荀卿者,隆礼重法,其风近文侯之儒。后祭酒于齐稷下学宫,博采众长,以为己用;今日复游于秦,直观秦之利弊以修其学。故小子以为,若得荀卿相助,吾赵复魏文侯之盛,立等可待。另儒者,以礼为旨,德育王室,或可亲睦宗亲,以利朝政,期以绵延。”

平原君闻言而思,良久方言:“魏文侯之威,吾常日夜思慕,然无以为之,今日既尔力荐,吾等试之,亦未不可。如此,吾等何以见荀卿?”

司徒博彦道:“君侯可知荀卿居于何所?”

平原君道:“居于驿馆。”

司徒博彦道:“如此君侯倒不便前往相见。”

平原君道:“另择何地?”

司徒博彦道:“荀卿新至,君侯亦新至,秦必慎其往来,殆矣。君侯先主宣太后及穰侯之事,此为安危之事。吾以伶人之身,伺机相行拜访,择时而请,必令见于君侯。”

其后数日,果无秦王重用荀卿之事传说,荀卿依居驿馆,访贤、与宴、着书。毛素演于诸公卿之家,司徒博彦以随侍之身,陪侧而行。

壹日,贰人应应侯范雎之请,演于侯府,席间得窥荀卿。演毕先出,司徒博彦举流珠,以孔仲尼之影印,拓于绢,藏于荀卿车厢。贰人先出,近驿馆,待于途中,以期得遇荀卿。及车近,司徒博彦开口唱曰:“其国虽小,其志大;处虽僻,而其政中。其举也果,其谋也和,法无私而令不愉,首拔五羖,爵之大夫,与语三日而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

话毕车停,荀卿举车帘而查,思而下车,遣退车夫,徒步而行,途径酒楼,径自入内登高,临窗而据。及安排完毕,取娟置于桌,静默以待。

须臾,壹躄壹朱儒相携,遥遥而来,入酒楼,登贰楼,见荀卿而近拜。荀卿闻声识人,方知贰人,请以坐。

荀卿举绢示人,开口先言:“此绢乃贰位之物?”

司徒博彦开口道:“荀卿明鉴,此乃小子之物。”

荀卿开口:“君以此物相赠,不知其意何如?”

司徒博彦笑曰:\"荀卿以夫子私淑自居,当识得此物。小子不才,愿以相赠。\"

荀卿摇头道:“无功之禄,君子不取。贰位特意相约荀某,有何以教?”

司徒博彦起身而拜:“久闻荀卿大名,今日小子有以请,望君赐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