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 > 第8章 荀卿解惑 博彦延请

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 第8章 荀卿解惑 博彦延请

作者:好二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2:23:52

上回说到,司徒博彦谏平原君,纳荀卿为赵相,另自己择机拜访,以为探察;得暇,以孔仲尼之影,约见于酒肆。

荀卿开口言道:“如吾所料不差,今日于应侯府,口技之人,分明贰位,不知有何教吾?”

司徒博彦拜曰:“荀卿恕罪,吾贰人乃赵人,为平原君之伶人,因毛兄口技之术,略有薄名于咸阳,得以周游于各王公贵胄府第,今日方有幸,得识荀卿。”

荀卿疑曰:“某虽赵人,然年幼离赵远游求学,未曾与故国之人多有往来。平原君,更缘悭一面。不知贰位寻某,有何见教?”

司徒博彦拜曰:“荀卿恕罪,此次前来,非主上意,乃小子冒昧。”

荀卿笑曰:“不知何事相见?如此大费周章?”

司徒博彦私语毛素,毛素离唤店家,独包贰楼,不再延客。

司徒博彦道:“小子听闻荀卿破儒不入秦之规,躬身前来,不知秦王是否属意?”

荀卿敛容肃颜,面复愠色,不复壹言。

司徒博彦道:“荀卿恕罪,非小子莽撞。亦非阻荀卿适秦,一展抱负。荀卿可记小子先前于车厢侧,所言之语?”

荀卿静心凝神,缓言道:“此乃夫子评价秦穆公之语。赞秦公可王之语。”

司徒博彦对曰:“然则,荀卿之见秦王,其得若何?荀卿恕罪,此事恐已咸阳皆知。”

荀卿笑曰:“此事无妨,某无背人之谋。”

司徒博彦拜曰:“荀卿,圣矣,无私。今日小子前来,只因西秦与荀卿无缘,不如归去。”

荀卿视司徒博彦而曰:“夫子常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尔虽伶人,某亦愿一听高论。请!”

司徒博彦再拜,挺身曰:“荀卿恕罪,昔日穆公,简拔百里奚,终成春秋西霸,当以其时,秦尚为雏,根本未定,以儒,以道,以法立基,均无不可,皆可助益。然今日之秦,历商鞅变更,以法为基,上下贯之,严刑峻法,掐脖束命,耕战军功,奈何桥满;其策至于今,已近百年,其疾原在腠理,迁延至今,恐已越肌肤而入肠胃,壹日侵入骨髓,恐无回天之力。荀卿今日谏以儒,隆礼重法,譬如以火齐之肠胃之疾,徐而有效,当有痊愈之机。然秦王讳疾忌医,不愿纳先生之举,恐未来之日可期矣。”

荀卿敛容肃穆,开口言道:“以尔之见,其时何在?”

司徒博彦笑曰:“秦王一统中原日。”

荀卿疑曰:“何解?”

司徒博彦对曰:“一统中原时,军功泼天,君王恩赐遍众,其财皆国负之;众国灭,前人之功不减,后来无功可获,耕战之策,崩溃无解。其民只余严刑酷法以度日,再无奋进之机,何以为生?商鞅之死,早矣,秦君未得其解,惜哉!”

荀卿沉默不语,良久乃言:“公子所言,实乃大开眼界之语,某还需复思。然则公子方才所言,隆礼重法可解其局?某愿详之。”

司徒博彦对曰:“荀卿考较小子,小子自知无不言,望荀卿赐教。”

稍歇,司徒博彦开口道:“所谓礼者,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俩者相持而长,终至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故隆礼者,犹如商鞅立木取信以为衡,教化天下以为知,知而后行;法者,礼之辅,治之端也,定分而明,反者以刑。譬如教人,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如此民知行避难,养欲而不争;上治之经,礼与刑,给求而惩危,上下相合,仁义德具,富国强兵,始为明王。”

荀卿笑曰:“小子已阅某拙作?”

司徒博彦叩拜,曰:“荀卿恕罪,曾听人言,只鳞片爪,未得真言,若有幸,望荀卿不弃小子伶人之身,收以为徒。”

荀卿扶,笑曰:“小子以伶人之身见于某,某亦不多查,如此而已,此事另议如何?”

司徒博彦愕然,思而无言,颔首默认。

荀卿思曰:“公子说秦如此见解?其余诸国可有看法?”

司徒博彦笑曰:“小子谬论,不敢污荀卿耳。以目前势,秦王一统天下已无异议。荀卿若得以礼用于秦,贰拾年间,或可补秦或缺,治秦顽症,再造周室,功比太公,名垂青史。”

荀卿愕然,笑曰:“公子怪矣,以赵人之身,言秦之必统,其欲效力于秦乎?若如此,吾可再寻机缘,拜见应候,荐尔入秦,以公子之材干,或可随秦留名青史。岂不美哉?”

司徒博彦笑曰:“荀卿勿怪,小子虽为伶人,曾听人言,有所为有所不为,故赵民之身不敢轻弃,愿与赵皆亡。强秦虽可壹统,吾赵亦未束手,终得战过,方得偿所愿。”

荀卿敛容,自言道:“可以矣,伶人亦有君子乎?吾见矣。小子,依尔之言,秦王必不用某?”

司徒博彦摇头:“依小子愚见,荀卿乃秦之良医国相,必有大功于秦,然当前之秦王,以一统为重,恐无自醒之机,无革法之迫切,荀卿之策,或需待次君。”

荀卿笑曰:“小子诓某,所谓次君,虚妄之言尔。昔年某曾贰见齐君,谏言儒道而不得,今之入秦,期以秦王,既如此,吾去亦无妨。”

司徒博彦拜曰:“小子替荀卿惜,为中原百姓痛,征战至今,已逾数百年,今误其机,不知何时方得平和。”

荀卿笑言:“无妨,得之吾幸,失之吾命。即如此,吾且计划游学他方,吾等有缘再见。”

司徒博彦对曰:“今日之国,强者,赵楚也。荀卿若有去他意,吾谏言适楚。”

荀卿笑:“小子有趣,以赵之身,先言某留秦,后言某去楚,其真赵人乎?”

司徒博彦拜曰:“夫子有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以今日之境地,得用荀卿之策者,当为未起之君,结于微末,教诲日常,所谓太傅也;壹日为君,倚为肱股,得以行之。今日吾赵新君已立,秦太子未显,荀卿均不得其时。然楚者,其君屡遭秦虐,迁都失地,损兵折将,日日不得安宁,其寿或危矣。其太子今质于秦,只黄歇壹人相陪。所谓黄歇其人,辩才极佳,说秦王以和楚,声隆秦楚间,壹日太子反楚为君,当忆留秦相守之情谊,得掌重权。荀卿果有意,此时相见相交,正当其时。待以时日,定能展抱负而不负韶华。”

荀卿摇头,言道:“君子之交,不于利,投机之事,不为也。”

司徒博彦笑曰:“太傅者,着于长久;教化者,自君而始,何来投机之说?遥想昔时太公,独钓渭河,以待周公,终有捌佰年周室。后之夫子,有教无类,所谓弟子,公卿名士,民贤愚庶,概来莫拒;今日荀卿,教万人可,独君王太子不可?见楚太子,面鉴其人,教之以礼,化伪从善,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是也。方以君始,至于万民。如是观之,周公吐哺,或可望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