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 > 第32章 司徒有言 新皇求谏

上回说到,李斯得知韩子尚存,并曾救己,请于新皇,复拜谒之,以通其好;韩子以公私之别,请以“孟辙”及司徒博彦陪宴。与会,司徒博彦有以挑拨,以恶法家贰人。

闻得“民贵君轻”之语,法家贰人对视,转视“孟辙”。“孟辙”亦为愕然。昔日孟子言此,意有所止,并未直言君王;今司徒博彦,直言韩李,与直谏新皇无异。于此新君初立之月,言此不善之言,恐非适当。然以其敢言,亦感欣慰,乃朗笑举酒,以为共祝。

韩子接言:“小子尚幼,热血在怀,爱国为君,有此言语,不算为过;然学以治国,不得而行者,言而无益也。吾习之法,虽主人主,然法度之臣,亦不可阙,且随吾习,及长而荐,有以报国。”

见韩子接过此事,李斯亦不为己甚,遂接言道:“儒学迂远,不行于时,新皇昔日有慕,今日继位,以法行国,自为明证,小子尚思。”

“孟辙”亦不忍司徒博彦有害,接言道:“即贰位不以小子糊赖,某亦不再有言,且收心求学。”

众人言毕,觥筹之间,气氛已暖,尽兴而归。

秦二世元年,十月中,司徒博彦请于秦皇扶苏。秦皇念其情,特准以召。及见,司徒博彦言以拆除金人,铸兵甲以精秦卒之策。闻其言,秦皇震怒,欲逐之。

昔日始皇,集天下之兵而铸金人,取收兵止戈意,以示天下太平,以为“重器镇国” ,“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于临洮。”今日小子狂胆,谏言拆除。不惟新皇不允,朝中众臣亦无首肯之理。

见新皇震怒欲逐,司徒博彦乃复拜曰:“陛下息怒,容小子壹言。‘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桀有昏德,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及周王室衰,南楚来问,王孙满言,‘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见新皇有听,司徒博彦乃续言:“以此而言,自成王定鼎,及待昭襄在位,时至其言,周德衰微,秦德复升,方有吾秦席卷天下,壹以代周之事。然九鼎不全,故护佑有阙,方有胡亥之祸及新皇蒙难。及至今日,灾殃未消,尚需慎之。”

缓而复言:“鼎不得安,方有金人相助之举,以为金生水。然以金人之力,时短力薄,未得其力,且以兵戈消融,杀虐附着,无得以清,并居咸阳,西合白虎,主以刑杀,恐未能安秦,复以重祸。故小子方言,拆除金人,铸以兵戈,以应战事。望陛下明鉴。”

秦皇扶苏,自相识起,屡闻司徒博彦之天象五行之说,先有先皇之驾崩,后有胡亥加害,复有房心贰宿之阴阳火论,及至今日,竟以王孙满之言而定秦取周之事。事皆荒谬,无得人信,然以其后事观,无得有偏。故虽有荒谬之感,亦不敢不信。闻其言,思曰:“以小子所言,九鼎有阙,无得庇护周全,金人无力,何以补之?”

司徒博彦对:“左传有言:‘夏方有德,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今补有阙,亦需有德。”

“所谓有德,怀德畏威也。有以征战,四方咸服,乃为畏威;至于怀德,续以王化,心悦诚服。今始皇神武,一统寰宇,扩地千里,昔日九鼎,有以不照,故有此阙,应以天命,以补增之。今新皇更替,接续其命,自应平服大乱,继以王化。”

“大乱起于胡亥悖逆,九鼎倾动,天下人心,躁动思邪,不得而止。新皇欲有作为,即平乃为首要。天下得平,其威则立,接续王化,礼仪教育,耕读传家,国安民富,万众黔首,心悦诚服。及至彼时,收四方所贡,集八方善念,绘大洲风情,铸万民颂言,则万世永昌,无得有更。此之谓九鼎补阙之法也,请陛下思之。”

新皇扶苏,本自凝神,听其谏言,初不觉察,及待最后,王化礼仪,耕读传家,纷至沓来,复以愕然,恍然而觉,不惟大禹,复加《左传》,更及九鼎,其言始终,劝以儒政,气笑之间,偏以幼小,不忍责罚。心知自废丘之始,近法家,远仁政,有以偏差,得其不满,故有此出。思绪之间,亦感其诚,乃开口言道:“小子勿忧,昔日兼听则明,兼收并蓄之言,朕常思心间,一刻不曾忘却。”

闻新皇所言,司徒博彦亦有所感,复叩谢恩,续言:“小子惶恐,然不言其他,单以金人之事,何时陛下敢言拆除,何日陛下圣以往昔。孟子有言:‘仁者爱民,仁者无敌。’创天下者雄,树万世者王。守成中兴,终不如万世垂范。小子昔日所言,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望自陛下始。”

秦二世(扶苏)元年,十月下,右丞冯去疾拟诏,秦皇谕:“诏曰:自始皇帝弃万民先行,朕自抚天下,已有时矣。常闻‘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故夙兴夜寐,披肝沥胆,审慎国是,不敢有差。”

“朕常叁省吾身,以求无错。此朕之恤民之心有不备乎?此社稷诸神有不敬乎?此列祖祭祀有阙乎?故前有诏,停省戍转以省民事,营造公室以庸难民,察举茂材以进朝堂,吏民勿扰以得相安。期政通人和,万民顺遂,无负始皇之托。”

“然闻关东匪起,荼毒生灵,遗患天下;万民哀哀,流离失所,西望王师,如盼春雷。此实天降恶事,以警朕乎?‘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所谓‘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其朕不诚其身乎?其朕孝行有亏乎?其朕背失其下乎?其朕不获于天乎?”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朕继位尚短,多有所阙,今下此诏,广开言路。三公九卿,各诸郡守,博士御史,秩二千石,皆可上言,言以时弊,朕当尽览,以鉴己身,不以言罪,不以诽责。尤以除匪患、安天下者为要,如诏。”

此诏并未明发天下,然诸多重臣,皆自收讫,览诏而惊,轰然无措。前日宣诏,虽有更新,然主以法律政庶,无有大碍,反利官吏黔首,上下称赞者,不计其数,以为贤明。及待今日,通篇所言,皆为儒学,所谓修身养德,正己归人,更有自罪之言,输录其上。其时秦廷,多以法家,上下尊法,已为定势。复见儒文,自上而来,除以博士御史,皆恐惧益加。通篇虽止言及新皇壹身,不及治国之策,然主上有浸,下必尽染,不得不防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