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舌尖上的创业鱼羊鲜火锅崛起记 > 第169章 吉尔斯坦 石油进财

夜风吹过比什凯克的街头,卷起几片干枯的杨树叶,打在史国栋的风衣下摆上。

他刚把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酒楼的最后一份加盟合同塞进公文包。

他正准备和阿凡提去机场——明天一早的航班,要回国内汇报吉尔吉斯斯坦市场的拓展情况。

“史总,不再多留两天?我还想带你去尝下当地的手抓肉配马奶酒。”阿凡提搓着手,脸上带着不舍。

他是史国栋的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酒楼亚洲区的拓展负责人,短短三个月,跟着他把火锅酒楼开遍了整个吉尔吉斯斯坦,长期与史国栋混,现在说起中文都带着点川渝口音。

史国栋笑着摇头,刚要开口,就听见不远处传来一阵踉跄的脚步声,夹杂着含糊的吉尔吉斯语。

路灯下,一个穿着褪色羊皮袄的老人正扶着电线杆晃悠,手里还攥着个空酒壶,酒液顺着壶嘴往下滴,在地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印子。

“这不是阿克奇大爷吗?”阿凡提眼睛一亮,快步走过去,“您怎么在这儿喝酒?家里人呢?”

老人抬起头,浑浊的眼睛半眯着,看了好一会儿才认出阿凡提,舌头打卷地说:“阿……阿凡提啊,家里没人……就我一个老头子……”话没说完,身子一歪,差点栽倒在地。

史国栋赶紧上前扶住老人的胳膊,入手全是粗糙的老茧,羊皮袄上还沾着些泥土和草屑。“大爷喝多了,我们送他回家吧。”他朝阿凡提递了个眼色,两人一左一右,架着阿克奇往巷子深处走。

老人的家在老城区的一栋土坯房里,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时,一股混合着煤烟和旧木头的味道扑面而来。

阿凡提摸黑找到墙角的煤油灯,点亮的瞬间,史国栋的目光突然被墙上的照片吸引住了——满满一整面土墙,挂满了黑白色的老照片,照片里全是荒原上的油井,有的井架已经歪斜,有的井口盖着厚厚的铁板,一看就是废弃了多年的样子。

“这些……都是您家的?”史国栋指着照片,声音里带着惊讶。

阿克奇大爷被阿凡提扶到炕边坐下,他抓起桌上的酒壶晃了晃,发现是空的,才叹了口气,手指在照片上慢慢划过:“都是……祖上传下来的……一百多年了……”他顿了顿,突然提高声音,眼神也亮了些,“当年迈利赛油田开采的时候,我爷爷还是钻井队的把头!这些油井,都是我们家的产权!”

阿凡提在一旁低声解释:“史总,迈利赛油田是吉尔吉斯斯坦最早的油田,清朝的时候就有了,后来技术不行,好多油井都干了,现在没人要了。”

“干了?”阿克奇大爷突然拍着炕沿站起来,酒劲又上来了,说话更冲,“什么干了!是当年的钻杆打浅了!这下面……下面油多得很!”他指着脚下的土地,语气斩钉截铁,“我爷爷当年就说过,这地底下全是黑金子!只是那时候的机器不行,采不出来!”

史国栋的心跳突然漏了一拍。他想起白天看的吉尔吉斯斯坦能源报告——说这个国家石油自给率不到10%,90%靠俄罗斯进口,最近因为地缘冲突,油价涨得离谱。如果阿克奇大爷说的是真的……

“大爷,您说这些油井的产权还在您手里?”史国栋往前凑了凑,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静。

“当然!”阿克奇大爷从炕席底下摸出一个铁皮盒子,打开来,里面是一沓泛黄的纸,上面印着俄文和吉尔吉斯文,还有几个模糊的印章,“你看!这是产权证明!一百多年了,我家没丢过一张!只是……只是没人信我,说我老糊涂了……”老人的声音低了下去,眼神也黯淡了,“油井卖不出去,我一个老头子,守着这些产权有什么用?”

史国栋接过铁皮盒子,指尖拂过那些陈旧的纸张,突然抬头对阿凡提说:“今晚别去机场了,你帮我订个酒店,再联系李秘书长——让他从东北调个小型勘探队过来,越快越好,顺便让国内协调一下卫星资源,对迈利赛油田那片区域做个地质扫描。

阿凡提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赶紧掏出手机:“好!我现在就联系!”

阿克奇大爷看着两人忙碌,酒劲也醒了些,他拉着史国栋的胳膊,声音带着颤抖:“你……你真信我?”

史国栋拍了拍老人的手,语气坚定:“大爷,我信您。但咱们得用证据说话,等勘探队来了,咱们就知道这地底下到底有没有油。”

接下来的半个月,史国栋把火锅酒楼的事交给了副手,自己天天泡在迈利赛油田的荒原上。

勘探队带着从国内运来的设备,在卫星数据的指引下,在废弃的油井旁重新钻井。阿凡提每天都陪着阿克奇大爷来现场,老人手里总拿着个小马扎,坐在离钻井平台不远的地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钻杆。

这天下午,勘探队的队长突然拿着检测报告跑过来,声音都在发抖:“史总!有了!有重大发现!”他指着报告上的数据,“这口井下面1200米处,有一个巨型油藏!储量至少在5亿吨以上!当年的技术最多只能打到800米,所以没发现!”

史国栋还没说话,旁边的阿克奇大爷突然站起来,抓起地上的土往天上一撒,老泪纵横:“我爷爷没骗我!我没骗你们!这下面真的有油!”

消息传到比什凯克的时候,当地政府都惊动了。史国栋趁热打铁,约了阿克奇大爷在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酒楼见面——这是他特意留的一家直营店,装修得比其他分店更精致,红砖墙配着竹编灯笼,空气中飘着牛油火锅的香气。

“大爷,坐。”史国栋给老人倒了杯热茶,推过去一盘刚炸好的酥肉,“您尝尝,这是我们四川的特色,配火锅最好。”

阿克奇大爷捏起一块酥肉,放进嘴里嚼了嚼,眼睛亮了:“香!比马肉干还香!”

史国栋笑了笑,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合同:“大爷,勘探结果您也知道了,这油藏的价值不用我说。我想成立一家石油公司,再建个炼油厂,用国内最先进的设备,把这些油采出来、炼出来,供应吉尔吉斯斯坦的市场。”

他指着合同上的条款:“我想请您以油井的产权入股,占公司20%的股份。您不用出钱,不用管事,每年都能拿分红,以后您的子孙也能继承这份股份。您看怎么样?”

阿克奇大爷拿着合同,手都在抖。他没读过多少书,看不懂上面的专业术语,但史国栋的话他听明白了——这个中国人不仅信他,还想带着他一起赚钱。老人突然站起来,对着史国栋深深鞠了一躬:“史总,我信你!我签!”

合同签完的第二天,史国栋就从国内调来了石油公司的骨干团队,还联系了重型设备厂,把炼油设备通过中欧班列运到吉尔吉斯斯坦。施工队在迈利赛油田旁边圈了一块地,白天黑夜地赶工,炼油厂的烟囱很快就立了起来。

“史总,炼油厂的工人食堂怎么安排?”负责后勤的王经理过来请示,“现在有三百多个工人,都是从国内来的,还有些当地招聘的员工,吃饭是个大问题。”

史国栋想了想,突然笑了:“把食堂改成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酒楼——对内是食堂,管工人的一日三餐,对外就当直营店,继续卖咱们的火锅。你想想,工人们累了一天,吃顿热乎的火锅多舒服?当地老百姓要是想来尝鲜,咱们也欢迎。”

王经理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既解决了吃饭问题,又能继续做餐饮生意,一举两得!”

没过多久,炼油厂旁边的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酒楼就开张了。白天,工人们穿着工装来吃工作餐,牛油锅、清汤锅摆了满满一屋子,服务员端着大盘的羊肉卷、鱼片穿梭其间,耳边全是四川话和吉尔吉斯语的笑声。晚上,酒楼的灯一亮,附近的居民就会带着家人来尝鲜,有的还会点上一瓶当地的啤酒,就着火锅聊天。

“史总,您这酒楼生意太好了!昨天一天就卖了五万索姆!”阿凡提拿着账本跑过来,脸上笑开了花,“现在比什凯克的人都知道,迈利赛油田旁边有个好吃的中国火锅酒楼!”

史国栋正在看炼油厂的生产报表,闻言抬头笑了笑:“这还只是开始。你看,炼油厂这个月已经生产了5万吨成品油,供应给当地的加油站,价格比俄罗斯进口的便宜15%,现在好多加油站都来跟我们签合同。”

他指着报表上的数字:“石油公司加上火锅酒楼,这个月的利润已经有1.2亿人民币了。等炼油厂的二期工程完工,产能翻一倍,到时候每年赚200亿不是问题。”

阿凡提听得眼睛都直了:“200亿?史总,您这是把我们吉尔吉斯斯坦的‘穷根’都给拔了啊!以前我们连成品油都要靠进口,现在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出口到周边国家!”

正说着,门口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阿克奇大爷拄着拐杖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两个年轻小伙——是他的孙子。老人手里拿着一个布包,走到史国栋面前,把布包递过去:“史总,这是我家珍藏的马奶酒,给你和工人们尝尝。”

他看着酒楼里热闹的场景,又看了看远处炼油厂冒着白烟的烟囱,突然感慨道:“我活了七十多岁,从来没想过,我们家那些废弃的油井,能有今天。还有这火锅,以前我连中国菜都没吃过,现在天天想来这儿吃一口。”

史国栋接过布包,递给旁边的服务员:“拿去给后厨,今晚给大家加个菜,就用这马奶酒做个醉蟹。”他扶着阿克奇大爷坐下,给老人倒了杯果汁:“大爷,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以后啊,咱们不仅要让吉尔吉斯斯坦的人用上便宜的成品油,还要让他们爱上中国的火锅,爱上中国的味道。”

老人点点头,眼睛里满是欣慰。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炼油厂的灯光和酒楼的灯笼交相辉映,照亮了这片曾经荒凉的土地。史国栋看着眼前的一切,突然觉得,当初没赶上那班回国内的飞机,真是最正确的决定。

他拿起手机,给国内的总部发了条消息:“吉尔吉斯斯坦市场已全面打开,石油、餐饮双轨并行,预计年底利润突破50亿。下一步,计划将火锅酒楼与石油加油站结合,打造‘加油 用餐’的新模式,拓展周边国家市场。”

发完消息,史国栋抬起头,正好对上阿凡提的目光。两人相视一笑,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期待——这片土地,还有无限的可能等着他们去挖掘。

第169章 吉尔吉斯 石油交易

“加油 用餐”的念头刚落地,史国栋就拉着阿凡提去了比什凯克最大的加油站考察。站里挤满了等着加油的车,司机们皱着眉抽烟,抱怨油价又涨了。阿凡提指着排队的货车:“这些司机跑长途,加完油连口热饭都吃不上,只能啃干馕。”

史国栋眼睛一亮,当即拍板:“就在加油站旁边建火锅档口,不用大,能坐下二十个人就行,主打快锅——提前备好汤底,肉片、蔬菜摆成拼盘,客人点单五分钟就能上。”他转头看向随行的工程队负责人,“三天内能不能搞定第一个试点?”

负责人愣了愣,随即点头:“没问题!材料从炼油厂的后勤仓库调,工人都是现成的,保证按时完工。”

试点加油站的火锅档口开张那天,史国栋特意请了阿克奇大爷来剪彩。老人穿着新做的西装,手里握着剪刀,笑得合不拢嘴。档口前挂着红绸,上面写着“川渝味道快捷火锅”,刚一掀开,牛油香就飘了出去。

第一个客人是个跑货运的司机,叫卡里姆,他加完油看到档口,犹豫着走过来:“这火锅……快吗?我还要赶去奥什。”

“五分钟上桌,十分钟吃完,耽误不了您赶路!”服务员笑着递上菜单。卡里姆点了个羊肉拼盘,刚坐下没多久,冒着热气的火锅就端了上来。他夹起一片羊肉,在红汤里涮了涮,塞进嘴里,眼睛瞬间亮了:“这味道!比我在比什凯克吃的大餐还香!”

消息传得飞快,没几天,试点加油站的火锅档口就排起了队。史国栋趁热打铁,把模式复制到了其他加油站,还推出了“加油满200升送火锅代金券”的活动,司机们更是趋之若鹜。

这天,史国栋正在炼油厂办公室看报表,李秘书长突然从国内打来电话:“史总,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公司想来考察,说想跟咱们合作,把成品油和火锅模式一起引进他们国家!”

史国栋刚挂了电话,阿凡提就拿着一份合同跑进来:“史总!当地政府也来找我们了,想让咱们在首都建个大型火锅城,还要把咱们的炼油厂列为‘国家能源重点项目’,给咱们减税!”

阿克奇大爷这时也拄着拐杖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张支票,笑得满脸皱纹:“史总,这是公司给我的第一笔分红!我给村里捐了所小学,以后孩子们也能学中文,学石油技术!”

史国栋接过支票,又看了看窗外——炼油厂的烟囱冒着平稳的白烟,加油站的火锅档口飘着香气,远处的荒原上,新的钻井平台正在搭建。他突然觉得,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如今满是生机。

“阿凡提,”史国栋转头说,“明天跟我去趟奥什,咱们看看下一个火锅酒楼和炼油分厂的选址。”

夜色渐深,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史国栋看着桌上的规划图,笔尖在“石油出口”和“餐饮连锁”两个关键词上画了圈——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属于吉尔吉斯斯坦的“石油 火锅”传奇,还在继续。

终于忙完,史国栋又接通了美洲的杰克逊和非洲的黄黑混血儿负责人秦岭的视频,了解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酒楼在美洲和非洲的拓展情况。

美洲非洲的情况,后面专篇再写,这里不再叙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