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舌尖上的创业鱼羊鲜火锅崛起记 > 第170章 塔吉斯坦 两极拓展

杜尚别的午后阳光,透过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直营店的落地窗,在红木餐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史国栋捏着账单的手指微微泛白,视线扫过“人均消费120索莫尼”的字样时,眉头拧成了疙瘩。

“这就是咱们三个月的成绩单?”他把账单往阿凡提面前一推,骨瓷茶杯在桌面轻轻磕出一声脆响,“三家店,日均流水刚够覆盖房租和人工,照这速度,明年都回不了本。”

阿凡提搓了搓手,黝黑的脸上堆着无奈,指尖反复摩挲着桌角的木纹:“史总,不是咱们的味道不行——你看门口排队的人就知道,塔吉克人爱这口辣。可问题是……这里的消费力实在跟不上。普通家庭人均月收入才2000索莫尼,谁舍得顿顿吃火锅?”

史国栋靠向椅背,目光越过餐厅里零星的食客,落在窗外卖烤包子的小摊上。摊主裹着厚大衣,正用粗糙的手给顾客找零,几张皱巴巴的索莫尼纸币在寒风里打转。他忽然想起刚到杜尚别时,海关人员看着他行李箱里的火锅底料,眼里满是好奇——那时他还以为,凭着川渝味道的招牌,在这里开店会像在国内一样顺风顺水。

“我查过数据,”史国栋的手指在桌沿轻轻敲击,声音里带着几分沉郁,“塔吉克斯坦2025年的Gdp才98亿美元,贫困人口占比超过30%。咱们现在的定价,说是中端,其实已经卡在了大多数人的消费上限。”

“那怎么办?”阿凡提往前凑了凑,语气里带着急切,“总不能降价吧?咱们的食材都是从国内空运来的,花椒、辣椒,还有熬汤用的筒骨,成本摆在那儿。降价就等于亏本。”

史国栋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起身走到窗边,掏出手机翻出相册。照片里是迪拜分店的场景:水晶吊灯下,穿着西装的客人举着红酒杯,服务员推着餐车穿梭其间,每桌的消费单上都印着四位数的美元金额。他的指尖在屏幕上顿了顿,忽然转头看向阿凡提,眼里闪过一丝亮光:“你说,要是咱们把店分成两种,会不会不一样?”

“两种?”阿凡提愣了愣,“怎么分?”

“一种走高端路线,”史国栋的声音陡然提高,语速也快了起来,“就像迪拜那样,选址在总统府附近的富人区,装修按米其林标准来。餐具用骨瓷,服务员要经过三个月培训,会说俄语和中文。菜品上,除了常规的毛肚、黄喉,再加上些高端食材——比如从澳洲空运的和牛,还有咱们国内的野生菌菇。价格嘛,直接对标欧美餐厅,一桌收个几千美金,你觉得怎么样?”

阿凡提的眼睛越睁越大,手指下意识地数着:“几千美金……塔吉克的权贵们会来吗?我听说总统拉赫蒙喜欢中餐,还有那些石油大亨,他们倒是有这个消费力。可万一没人来,咱们的装修成本就打水漂了。”

“不会没人来。”史国栋笃定地说,他想起前几天参加的中塔商务晚宴,那些穿着定制西装的官员和企业家,聊起中国美食时眼里的向往。“有钱人要的不是吃饱,是体面。你想想,在杜尚别,能找到第二家按米其林标准做火锅的店吗?没有。咱们做的就是独一份的生意。”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高端店只开直营店,不搞加盟。质量必须牢牢抓在自己手里,一旦出了问题,砸的是川渝味道的招牌。”

阿凡提点点头,又皱起眉:“那普通顾客呢?总不能把他们推走吧?咱们现在的客人里,还有不少大学生和上班族,他们虽然消费不高,但能带来人气。”

“这就是第二种店。”史国栋的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走平民路线,开加盟店。食材上,咱们可以用本地能买到的蔬菜和肉类,底料嘛……”他忽然压低声音,凑近阿凡提,“你还记得国内的老方法吗?回收油经过三次精炼,既能保证卫生,又能让味道更浓郁。这样一来,成本能降不少,定价就可以压到人均50索莫尼,普通家庭也能接受。”

阿凡提的眼睛瞬间亮了:“这个办法好!高端店赚利润,平民店赚人气,两头都能顾到。可加盟商会愿意吗?他们得投入多少资金?”

“加盟门槛不用太高,”史国栋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一份早就拟好的方案,“店面不用太大,50平米就够,装修简单整洁就行。咱们提供底料和技术支持,加盟商负责房租和人工。利润分成按照国内的标准来,他们肯定愿意——毕竟风险小,回本快。”

他看着阿凡提兴奋的样子,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其实昨晚他翻来覆去想了一夜,甚至有点后悔当初贸然来塔吉克斯坦开店。可现在,这个“两极分化”的想法一成型,所有的焦虑都变成了期待。

“那咱们先从哪里开始?”阿凡提的手指在方案上划过,语气里满是急切。

“高端店先在首都开三家,”史国栋指着地图上的富人区,“选址要选最好的,装修队从国内调过来,争取一个月内开业。平民店的加盟信息明天就发布,先招10家试点,看看市场反应。”

阿凡提立刻拿出手机,开始联系装修队和加盟商。史国栋则靠在椅背上,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还是国内带来的普洱,醇厚的口感在舌尖散开,让他想起成都总店里的烟火气。他忽然觉得,或许这次的拓展,会比他想象中更顺利。

一个月后,杜尚别富人区的川渝味道高端店“锦庭”正式开业。开业当天,门口停满了黑色的奔驰和宝马,穿着礼服的客人络绎不绝。史国栋站在二楼的包间里,透过门缝看着楼下的场景:服务员穿着量身定制的旗袍,优雅地为客人添茶;厨师在开放式厨房里表演着“刀工秀”,一片片薄如蝉翼的和牛在锅里轻轻一涮,就被客人夹起。

“史总,刚接到前台的消息,总统府的秘书长预定了下周末的包间,还说要带几位外国使节来尝尝。”阿凡提兴冲冲地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张预约单。

史国栋笑着点点头,心里却没有太多意外。他知道,对于塔吉克的权贵来说,“锦庭”不仅仅是一家餐厅,更是一个社交场合。在这里吃饭,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与此同时,平民店“川味小馆”也在杜尚别的各个街区陆续开业。首家店开业当天,门口排起了长队,学生们举着手机拍照,上班族则一边排队一边讨论着菜单。

史国栋特意去了一家分店,看到一个穿着校服的女孩,拿着攒了很久的零花钱,点了一份小份的火锅,脸上满是期待。他忽然觉得,这才是川渝味道最本真的样子——既能登上大雅之堂,也能走进寻常百姓家。

五个月后,史国栋正在非洲考察拓展市场,手机忽然响了。是阿凡提打来的,声音里满是激动:“史总!好消息!杜尚别的高端店已经开了36家,每家店都要提前半个月预定。平民店的加盟商已经超过50家,甚至有乌兹别克斯坦的人来咨询,想把店开到他们国家去!”

史国栋站在纽约的街头,看着来往的人群,嘴角忍不住上扬。他想起刚到塔吉克斯坦时的焦虑,想起和阿凡提反复商量的夜晚,忽然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做得好,”史国栋的声音里带着笑意,“接下来,咱们把高端店开到苦盏和胡占德,平民店则往中小城市拓展。对了,记得把回收油的精炼技术再升级一下,一定要保证卫生,不能出任何问题。”

“放心吧史总,”阿凡提的声音里满是信心,“咱们的技术团队已经研发出了新的精炼工艺,不仅能保证卫生,还能让底料的味道更醇厚。现在很多平民店的客人都说,咱们的火锅比国内的还好吃!”

挂了电话,史国栋走进一家咖啡馆,点了一杯美式。他打开手机银行,看着塔吉克斯坦片区的营收数据,眼里满是欣慰。数据显示,高端店的单店月营收已经突破10万美元,平民店的月均流水也达到了5万美元。照这个速度,不出一年,塔吉克斯坦就能成为川渝味道在中亚地区的核心市场。

他忽然想起刚创业的时候,有人说他做火锅没有前途,说中餐很难走出国门。可现在,川渝味道的招牌已经挂在了迪拜、纽约、杜尚别的街头,甚至即将走进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他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轻轻敲击,心里忽然有了一个更大的想法——或许,下一步可以把店开到非洲去,让更多人尝尝川渝味道的火锅。

咖啡馆的窗外,纽约的霓虹灯渐渐亮起,照亮了繁华的街道。史国栋端起咖啡,轻轻抿了一口。咖啡的苦味在舌尖散开,却让他想起了火锅的辣味——那是属于川渝的味道,也是属于中国的味道。他知道,未来还有很多挑战,但只要坚持下去,川渝味道的招牌,一定会挂在更多国家的街头。

又过了一个月,史国栋再次回到杜尚别。这次,他是来参加“锦庭”第36家店的开业仪式。开业当天,总统府的秘书长亲自到场,握着史国栋的手说:“你们的火锅,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的美食文化。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中国企业来塔吉克斯坦投资,促进两国的友好合作。”

史国栋笑着点点头,心里满是自豪。他知道,川渝味道在塔吉克斯坦的成功,不仅仅是一门生意的成功,更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

仪式结束后,史国栋和阿凡提坐在“锦庭”的包间里,看着窗外繁华的街道。阿凡提拿出一份报表,笑着说:“史总,你看,这是上个月的营收数据。高端店的净利润已经超过了500万美元,平民店的净利润也达到了200万美元。咱们这次,真是赚得盆满钵满。”

史国栋接过报表,看着上面的数字,嘴角忍不住上扬。他想起刚到塔吉克斯坦时的迷茫,想起那些反复修改方案的夜晚,忽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接下来,咱们要把目光放得更远,”史国栋的眼神里满是坚定,“不仅要在中亚拓展,还要把川渝味道带到欧洲、非洲、南美洲。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国的火锅,有多好吃。”

阿凡提用力点点头,眼里满是憧憬。他知道,跟着史国栋,川渝味道的未来,一定会更加辉煌。

夜色渐深,杜尚别的街头灯火通明。“锦庭”的包间里,史国栋和阿凡提还在讨论着未来的计划,笑声在空气中回荡。窗外,偶尔有汽车驶过,车灯在地面上留下长长的光影,仿佛在为他们的未来,照亮前行的道路。

史国栋端起酒杯,看着杯中晃动的红酒,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川渝味道的故事,还在继续。而他,会带着这份初心,一直走下去,让中国的味道,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绽放光彩。

夜色漫进“锦庭”的包间时,史国栋的手机又震了震。他点开一看,是国内总部发来的消息——苦盏市的高端店选址已敲定,当地最大的地产商主动提出免半年房租,只求能挂“川渝味道”的招牌。

“你看,”他把手机递给阿凡提,指尖在屏幕上点了点,“连苦盏的地产商也找上门了,这说明咱们的招牌在中亚已经立住了。”

阿凡提凑过来一看,眼睛顿时亮了:“这可是好事!苦盏是塔吉克第二大城市,离乌兹别克斯坦边境近,说不定还能吸引那边的客人。不过……平民店的加盟申请已经堆了快两百份,咱们要不要控制下数量?免得砸了口碑。”

史国栋指尖敲了敲桌面,眉头微蹙。他想起前几天去胡占德考察时,看到一家未经授权的“川渝味道”仿店,用劣质底料冒充正宗口味,门口还围着投诉的客人。“必须控制,”他语气沉了沉,“平民店加盟要加一道‘实地考核’,加盟商得先去总部培训半个月,考核通过才能开店。另外,每季度派技术团队巡查,发现用劣质食材的,直接取消加盟资格。”

阿凡提赶紧掏出笔记本记下,笔尖在纸上划过的声音格外清晰:“我明天就把考核标准拟出来,再联系总部安排培训名额。对了,昨天有个吉尔吉斯斯坦的商人来问,想把平民店开到比什凯克,你看要不要接?”

“接!”史国栋几乎没犹豫,他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杜尚别电视塔的灯光,“塔吉克这边走通了,吉尔吉斯斯坦就是下一站。不过要先派团队去比什凯克考察,看看当地的消费力和食材供应,别像刚开始来塔吉克时那样,摸着石头过河。”

正说着,包间门被轻轻推开,服务员端着一份刚出锅的“松茸和牛卷”走进来。瓷盘里的和牛泛着粉嫩的光泽,松茸的香气瞬间漫满房间。史国栋夹起一片,在滚沸的红油锅里轻轻一涮,入口时肉香混着辣意,让他忽然想起刚创业时,在成都巷子里摆地摊卖火锅的日子。

“阿凡提,你说咱们现在算不算‘苦尽甘来’?”他放下筷子,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当初在国内,有人说我把火锅开到国外是异想天开,现在呢?塔吉克的权贵排队吃咱们的火锅,连邻国都来求加盟。”

阿凡提笑着夹起一块松茸,眼里满是认同:“这都是你敢想敢做!要是当初你没提出‘两极分化’,咱们现在还在愁怎么回本呢。对了,下个月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塔吉克的商务部长还邀请你去做分享,说要把咱们的模式推荐给其他成员国。”

史国栋愣了愣,随即笑了。他掏出手机,翻出一张老照片——那是十年前,他在成都一家小火锅店里,和员工们一起贴春联的场景。照片里的他穿着沾满油污的围裙,笑容却格外灿烂。

“行,峰会我去。”他收起手机,眼神里满是坚定,“不仅要分享模式,还要让更多国家知道,中国的味道,能适配全世界的餐桌。”

窗外的夜色更浓了,杜尚别的街头依旧灯火通明。包间里,两人的笑声混着火锅的香气,飘向窗外,仿佛在为即将展开的中亚新蓝图,提前奏响了序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