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舌尖上的创业鱼羊鲜火锅崛起记 > 第14章 京畿破冰 意外收获

深秋的北京,胡同里的槐树叶子打着旋儿往下落,史国栋站在王府井大街的橱窗前,望着玻璃上映出的自己,眉头紧锁。他手里攥着拓展部部长陈伟志送来的最新市场调研报告,“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在首都地区的扩张,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初入北京,史国栋本以为凭借在上海积累的经验,复制成功模式并非难事。可现实却立即给了他当头一棒。第一家直营店选在朝阳区,开业当天,本以为会门庭若市,结果顾客却寥寥无几。一位操着地道京腔的大爷路过门口,撇了撇嘴:“这川渝火锅,麻得舌头都没知觉了,这麻辣吃得爷嘴上长泡,哪有咱涮羊肉过瘾?”

史国栋意识到,京津人对饮食有着自己的坚持和讲究。他开始频繁出入老北京的涮肉馆、南北方过来的海鲜火锅店,和当地的食客、老板聊天。在牛街的一家老字号涮肉馆里,他因为喝闷酒而结识了孙老板。孙老板名叫孙福海,是个老北京人,已经经营涮肉生意几十年,而且祖辈三代都在经营这个,对北京的餐饮市场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小史啊”\"孙福海一边熟练地调配麻酱小料,一边说,“你们川渝火锅味道重,这没错,但咱北京人讲究的是原汁原味,吃的是食材本味。你得琢磨着,怎么把你们的特色和咱这的口味给结合起来。还要有合适的酒和下酒小菜,这样,大老爷们才会喜欢!”

史国栋当即就深受启发,心里开始暗暗筹划。他第二天一上班,便立刻召集团队,开始研发新的火锅底料。既要保留川渝火锅的麻辣鲜香,又要融入北方人喜爱的醇厚口感。经过无数次试验,一款添加了牛骨、猪棒骨和老母鸡,和三十多种调料,长时间熬制的高汤新型火锅底料诞生了。同时,他还推出了涮蒙古散养羊肉、北京和四川透骨香相结合的四京川脆皮五香透骨烤鸭;同时还推出老北京爆肚、四川特脆嫩手肚等本地和四川特色菜品;还增加了豆汁子、驴打滚和特色面食等免费小吃。同时,史国栋与各大白酒、花雕和啤酒厂家直接签订做合同,订做了专用酒,以打开北京市场。

就在史国栋以为一切步入正轨时,第二次挫折再次接踵而至。在东城区筹备加盟店时,遇到了当地餐饮协会的质疑。协会认为,“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的经营模式可能会冲击本地传统火锅市场。史国栋不得不一次次登门拜访,向协会负责人解释自己的经营理念,承诺会尊重本地文化,促进餐饮多元化发展。

那段时间,史国栋每天穿梭在京津两地,疲惫不堪。但他从未想过放弃。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经北京的大学同们介绍,他结识了一位在餐饮界颇具影响力的北京企业家张爱国。张爱国被史国栋的执着和创新精神所打动,愿意为他牵线搭桥。

在张总的帮助下,史国栋成功与京津两地的食材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确保了食材的新鲜和品质。同时,他还邀请当地的文化学者,为火锅店的装修风格出谋划策。将老北京的一些四合院元素,皇家小院风情,甚至超经典可代表北京的民间元素,也融入设计之中,营造出一点点独特的京味就餐氛围,但在北京人眼里,这些都很普通。

经过不懈努力,“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终于在北京的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等核心区域站稳了脚跟,六家直营店算是初步站住了脚。直营店和加盟店的生意也越来越好,顾客们对这种融合了川渝特色与京津风味的火锅赞不绝口。

然而,市场的竞争从未停止。随着品牌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一些模仿者也开始出现。史国栋深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竞争力。他开始着手打造会员体系,推出专属的优惠活动和特色服务。同时,加强对加盟店的管理和培训,确保每一家店都能保持统一的品质和服务水平。“虽说困难重重,但始终保持诚信经营才是王者之道,可怎么才能吸引大家来积极加盟呢?”史国栋心里暗暗的想着。

寒风卷着枯叶掠过王府井的青砖灰瓦,史国栋望着近期因天气变化又再次门可罗雀的火锅店,眉头拧成了疙瘩。就在这时,一位身着藏蓝呢子大衣、脚蹬千层底布鞋的中年男人踱了进来,操着京腔慢悠悠道:\"史老板,我叫那文善,老满族正黄旗人,打小儿大家都叫我那贝勒!\"

史国栋打量着眼前这人,金丝眼镜下一双丹凤眼透着股贵气,但却觉得这\"贝勒\"名号多半是唬人的。可那文善接下来的话,却让他愣住了:\"您这店开在皇城根儿下,光卖麻辣锅底和还可以的白味汤锅可不成。老北京人讲究'吃看盘儿,坐看面儿',您瞧瞧你这大白墙、那角上还搁一塑料凳儿,哪有半分贵气?\"

当晚,那文善邀史国栋到自家四合院做客,这四合院位于西城区什刹海银绽桥附近,占地约2200平方米,还真是个三进院贝勒府,听说估价近2个亿。雕梁画栋间,铜锅炭火映着墙上的宫廷菜谱,那贝勒一边涮着羊肉,一边娓娓道来:\"您知道慈禧老佛爷的菊花锅子吗?汤底要用童子鸡、干贝吊三天,涮的都是应季时蔬。咱这火锅虽说不是宫廷御膳,可讲究不能丢。\"

他给史国栋提出三个建议:\"要让我加盟玩这火锅店,你这头一条,这店得改成王府规制,八仙桌、太师椅,墙上挂些老北京的铜版画;第二条,您得把北京餐饮界的名角儿请来,像全聚德的掌勺、烤肉季的传人,让他们尝尝鲜,给咱提提意见;第三条最要紧,您得继续琢磨出更适合老北京口味的锅底。\"

史国栋当天感觉大受启发,第二天便对第一家店依言停业改造。他请来故宫的老工匠设计装修,将店面观感风格改成青砖灰瓦的仿古建筑,连服务员都穿上了盘扣大褂。又托那贝勒牵线,宴请了二十多位京城餐饮界的泰斗前来品鉴。席间,那贝勒亲自示范,用川渝的牛油底料混搭老北京的二八麻酱,调出了一种独特的\"金镶玉\"蘸料,品尝后引得众人纷纷称赞。

最关键的还是锅底改良。史国栋带着厨师团队,在那贝勒的指导下,将川渝火锅的麻辣与北京烤鸭的醇厚结合,推出了“京川味御膳金汤锅”。汤底用牛骨、火腿、鸡鸭架为主熬制,加入二十多种香料,既保留了川味的香辣,又有京味的回甘。各家店果然回头客越来越多。

那文善的新加盟店开业那天,京城各界名流齐聚。这位那贝勒身着黄马褂,亲自站在门口迎客。铜锅里的红油咕嘟作响,混着老北京的吆喝声,竟毫无违和感。一位老食客尝过新锅底后,竖起大拇指:\"得嘞!这火锅既有川渝的麻辣劲儿,又透着咱老北京的淳厚味道,真讲究,绝了!\"

史国栋望着满堂宾客,终于明白,这皇城根下的生意经,还真得听那贝勒这样的老北京说道说道。

在推广过程中,史国栋还发现了首都地区商业文化的独特之处。北方人做生意讲究“规矩”,看重诚信和义气。有一次,一家加盟店因为食材配送出现问题,导致顾客投诉。史国栋得知后,亲自登门道歉,并承诺赔偿顾客的损失。这件事不仅没有影响品牌声誉,反而赢得了顾客和合作伙伴的尊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在北京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史国栋也逐渐理解了北方商业文化的精髓。他不再是那个初来乍到的南方创业者,而是学会了用北方人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用北方人的处事方法解决问题。史国栋认为遇上老贝勒,他的“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那氏王府加盟店可能就是北京店里最贵气的店了,现在那里经常可是名人汇集。可不久,他就知道自己又错了。

王府井分店落地玻璃映着霓虹,史国栋盯着角落里那群碰杯的年轻人皱起眉。为首的魏小健叼着雪茄,腕间百达翡丽在火锅热气里泛着冷光,正是文化部魏司长那\"不务正业\"的独子。这半年来,这位纨绔子弟带着狐朋狗友几乎包下了店里最气派的包间,满桌红油汤底的牛油香气里,总混着威士忌的味道。

\"史总,我想加盟一家您的火锅店。走,过去一起喝一杯谈谈!\"某日散场后,魏小健将车钥匙拍在收银台,酒气裹着川渝火锅的麻香扑面而来。他身后跟着七八个同样吊儿郎当的公子哥,有人戴着限量款潮牌墨镜,有人把玩着定制款打火机,个个透着京城贵胄的闲散劲儿。史国栋盯着合同上三百万的数字,突然瞥见魏小健手机屏保——那是他与父亲多年前的合影,背景是故宫角楼,少年眼里却流露出一丝疏离的雾气。

史国栋带领帮扶团队进驻丰台区直营店的第一天,就撞见魏小健的朋友们在新店胡闹。一起回到包间,来到火锅桌子上,穿铆钉皮衣的陆子昂正把香菜整把扔进牛油锅,他是某军区副司令的独子,出了名的叛逆;留着脏辫的赵霁舟叼着电子烟,这位外交部高官之子总爱用英语讲冷笑话。唯有戴着金丝眼镜的苏砚白在认真研究菜单,作为中宣部领导的外甥,他骨子里还保留着知识分子家庭的严谨。史国栋耐着性子,与这些公子哥们吃了一顿火锅,过程中也知道了这些公子哥们也有自己的苦涩。在父辈们眼中,他们就是一群不可救药的公子哥。可这些公子哥,也有自己的创业梦。史国栋在了解到魏小健的创业热情,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居然适应了魏小健的请求。

“你的加盟店我建议建在前门大街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吧,那里有许多歪传统的建筑和老字号商铺,在这里开火锅店,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和本地居民前来消费,小健,你看合适不?”史国栋与魏小健商量道。

魏小健弹了弹手中的烟头,略微思考了一下回答:“那片地儿,的确还不错,你是专业的,你说放哪儿就放哪儿。我这家店如果加盟成功,经营不错的话,那帮哥们可也是对加盟很感兴趣的!”

“这些浪子如果能回头,也是个极好的事情,这事自己就多费费心吧!”史国栋心里这样想。跟接着的近两个月里,史国栋亲自带着团队搞设计,力求把魏小健的这家店,打造成网红打卡点,他将故宫红墙元素融入川渝火锅的热烈,又请来非遗传承人制作宫灯。开业当晚,魏小健破天荒穿上中式长衫,站在雕花木门前迎接宾客。陆子昂的军区大院发小们包下了半数包间,赵霁舟则邀请了各国使馆的年轻外交官。当身着旗袍的服务员端着\"清宫秘制涮肉\"穿梭席间时,连一向挑剔的美食博主们都举着手机狂拍。

这场意外的成功像涟漪般扩散。苏砚白的表姐牵线文旅局,将涉外文化交流活动安排在店里;某省委书记的女儿林悦宁加盟后,凭借家族人脉拿下政府公务接待订单;公安部高官的养子周正霆带来的特警训练基地的警员们聚餐,让火锅店成了硬汉们的深夜食堂。这些曾经被贴上“纨绔”标签的年轻人,在火锅飘香的烟火气里,竟真的找到了人生方向。

三个月后的庆功宴上,史国栋握着魏司长布满老茧的手,听这位满头白发的官员红着眼眶道着谢。落地窗外,鼓楼的飞檐在暮色中勾勒出历史的轮廓,而店内此起彼伏的“地道”“讲究”的京腔,混着沸腾的麻辣香气,正编织着新的京城传奇。当某国大使带着随从第三次光顾时,史国栋知道,这场与贵胄子弟的奇妙相遇,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商业版图扩张。

果然,这家的加盟成功,又带来了八家加盟分店。而且每个店都经营的还不错。这些“纨绔”子弟们身站的标签,早已不知去向,一个个俨然京城小成功人士的派头,魏小健的雪茄、赵霁舟长辫、陆子昂奇装异服、苏砚白的唯唯诺诺,都在自己加盟“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后一夜不见了,高档面体面的服饰,变得庄重多了的言行举止,简直是变了一个人。他们的父母亲友也在接触到史国栋时,纷纷致谢,这些可是很好的社会关系资源,史国栋积极的与他们互留微信及电话号码。

史国栋利用所获得的人脉资源,坚信“关系就是生产力”,不断加强与这些领导和商界大佬们的联系,果然不久,史国栋的办公室便成了京城政商圈的\"临时会客室\"。

这天,林悦宁踩着十厘米的高跟鞋推门而入,手里攥着份盖着省文旅厅公章的合作方案,“史总,我们省想把非遗美食节主会场放在我们加盟店,既能推广咱们的川渝火锅,又能结合北京地方特色。还需要史总大力支持这个活动呀!”她说话时眼神坚定,全然不见刚加盟时只爱逛奢侈品店的骄纵模样。

另一天,周正霆带着特警队的战友们来试新菜品。这群平日严肃的汉子围坐在火锅旁,七嘴八舌提建议:“能不能出点低脂蘸料?训练完不敢多吃”“加道凉拌秋葵呗,清爽解腻”。史国栋赶紧记下,转头就安排研发团队着手改良。这些来自一线的需求,比任何市场调研报告都来得真实。

然而,扩张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筹备海淀区加盟店时,遇到了当地老牌餐饮集团的抵制。对方四处散布“‘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抢本地生意”的谣言,还在食材供应上暗中使绊子。史国栋焦头烂额之际,赵霁舟带着几位使馆工作人员现身。\"他们不是说你们抢生意吗?\"新加盟的的赵霁舟赵大少晃了晃手中的邀请函,\"下周我们组织个国际美食交流沙龙,就在我的新店办。\"

消息一出,谣言不攻自破。活动当天,各国使节、文化参赞齐聚一堂。苏砚白发挥家族优势,请来故宫博物院的专家,现场讲解宫廷饮食文化与川渝火锅的奇妙碰撞;陆子昂协调安排军区文工团带来京剧表演,当《贵妃醉酒》的唱腔遇上沸腾的火锅,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引得宾客们赞叹连连。

这场风波过后,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