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舌尖上的创业鱼羊鲜火锅崛起记 > 第139章 斯里兰卡 成功拓荒

海风卷着海浪的声音,在餐厅露台的栏杆上撞出细碎的回响。

史国栋指尖捏着酒杯,杯壁上的水珠顺着指缝滑进掌心,凉意让他脑子更清醒——刚才冒出来的“周边国家”想法,像颗刚落地的种子,正顺着心底的劲儿往上冒。

“周边国家?”李秘书长放下酒杯,眼神里先亮了一下,又很快沉下去,“马尔代夫倒是游客多,可全是海岛,食材运输比斯里兰卡还麻烦;毛里求斯离得更远,宗教情况也复杂,听说除了印度教、伊斯兰教,还有不少天主教徒,饮食禁忌又多了一层。”他说着,从随身的公文包里翻出个小本子,上面记着之前调研的周边国家资料,“你看,毛里求斯的天主教徒忌‘血食’,连带血丝的牛排都不吃,咱们火锅里的涮肉要是没煮透,估计又得出问题。”

史国栋接过本子,指尖在“毛里求斯”那一页划了道线。他想起在斯里兰卡刚开穆斯林专营店时,阿訇反复强调“屠宰过程必须符合教义”,当时为了找合规的屠宰场,前前后后跑了十多趟。

要是去毛里求斯,光宗教禁忌就得重新梳理一遍,更别说食材供应链了。

“麻烦是肯定的,但机会也在这儿。”史国栋把本子递回去,目光又落回海面,远处的灯塔正把光投在浪尖上,“你想,这些国家的中餐馆不少,但像样的中式火锅没几家。咱们在斯里兰卡已经把‘宗教分区专营’的模式跑通了,只要把这套经验改改,适配当地情况,就能少走弯路。”

他顿了顿,突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翻出个联系方式,“对了,上次康提加盟店的老板拉贾,他有个亲戚在马尔代夫做旅游生意,说那边的酒店特别缺特色餐饮,咱们可以先从他那儿搭个线。

李秘书长凑过来看了眼手机屏幕,眉头舒展了些:“拉贾倒是靠谱,康提那家店被他打理得井井有条,连佛教徒客人的素食锅底都加了当地的香茅,客人反响特别好。要是能通过他联系上马尔代夫的酒店,确实能省不少事。\"

正说着,史国栋的手机突然响了,来电显示是“科伦坡穆斯林专营店——阿卜杜勒”。

阿卜杜勒是店里的店长,也是当地的穆斯林,之前因为熟悉清真标准,被史国栋破格提拔,做事向来稳妥,这会儿打电话来,怕是有急事。

“阿卜杜勒,怎么了?”史国栋按下接听键,海风把电话那头的声音吹得有些断断续续。

“史先生……您现在方便吗?店里来了位客人,说是从沙特来的商人,想跟您谈谈……加盟的事。”阿卜杜勒的声音带着点紧张,“他说在科伦坡吃了咱们的火锅,觉得味道好,想把店开回沙特去。”

史国栋心里猛地一跳。沙特是伊斯兰教发源地,清真标准比斯里兰卡更严格,要是能打进沙特市场,不仅是生意上的突破,更是对他们“宗教适配”模式的认可。他连忙问:“客人还在店里吗?我现在就过去。

“在的,他说可以等您。”阿卜杜勒说。

挂了电话,史国栋和李秘书长立刻起身,连账都没顾上结,就让司机往穆斯林专营店赶。

车窗外的街灯飞快地往后退,史国栋脑子里已经开始盘算:沙特的清真认证叫“沙里亚认证”,比斯里兰卡的\"哈俩里\"认证更严格,食材不仅要符合教义,还得经过官方机构检测。

还有火锅的口味,沙特人喜欢偏甜的味道,川渝火锅的麻辣得减淡,或许可以加椰枣、藏红花这些当地食材调汤底。

“老李,你赶紧联系国内工厂,问问能不能定制符合沙里亚认证的火锅底料。”合

史国栋一边翻找沙特饮食禁忌的资料,一边跟李秘书长说,“还有,沙特的餐厅不允许男女混坐,咱们要是在那儿开店,还得设单独的包厢区,这点跟斯里兰卡完全不一样。”

李秘书长点点头,立刻拨通了国内工厂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厂长听完需求,沉默了一会儿:“沙里亚认证我听说过,要求特别严,光是原料溯源就得准备一堆资料,而且生产车间得单独划分,不能跟其他底料共用设备。要是真要做,至少得三个月时间准备。”

“三个月没问题,只要能达标。”史国栋接过电话,跟厂长确认,“原料必须用沙特允许进口的,比如牛油得从澳大利亚或者新西兰进口,不能用国内的,避免后续清关出问题。”

挂了电话,车子刚好停在穆斯林专营店门口。史国栋推开车门,就看见阿卜杜勒正陪着一位穿着白色长袍、戴着头巾的中年男人站在店门口。

男人看到史国栋,立刻伸出右手——他特意用了右手,显然知道穆斯林的礼仪。

“史先生,您好,我叫穆罕默德·卡里姆。”男人的英语带着沙特口音,却很流利,“我在科伦坡待了半个月,每天都来您的店里吃火锅,尤其是你们的‘鱼羊鲜’清汤锅,我妻子和孩子都特别喜欢。”

史国栋握着他的手,笑着说:“卡里姆先生,感谢您的认可。您想把店开回沙特,是有具体的城市目标吗?比如利雅得或者吉达?”

卡里姆领着史国栋走进店里,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这个位置正好能看到店里的烹饪区,透明的玻璃隔断里,厨师正用单独的厨具处理羊肉,旁边的墙上挂着醒目的“沙里亚认证预备中”的牌子,是阿卜杜勒下午临时挂上去的。

“我想先从吉达开始。”卡里姆指着窗外,“吉达是沙特的港口城市,游客多,而且有很多中国商人,他们肯定会喜欢中式火锅。不过,史先生,我有个顾虑——沙特的清真标准非常严格,您能保证所有食材和设备都符合要求吗?”

史国栋从包里掏出斯里兰卡的哈俩里认证文件,还有国内工厂刚发来的沙里亚认证准备计划,递给卡里姆:“卡里姆先生,您看,我们在斯里兰卡已经通过了当地的哈俩里认证,现在国内工厂正在准备沙里亚认证,所有原料都会从符合沙特标准的国家进口,生产设备也会单独划分。而且,我们会派阿卜杜勒去沙特帮忙,他熟悉清真餐饮的运营,能确保店里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教义。”

卡里姆接过文件,仔细翻看着,时不时点头。他翻到员工培训手册那一页,看到上面详细记录了“给客人上菜必须用右手”“避免在客人面前提猪肉、狗肉”等注意事项,忍不住笑了:“史先生,您考虑得比我还周全。我之前在沙特吃过一家中餐馆,服务员不小心用左手给我递了餐具,我再也没去过。您的团队这么注重细节,我很放心。”

阿卜杜勒在一旁补充道:“卡里姆先生,我们店里的员工都是当地穆斯林,每个人上岗前都要接受宗教礼仪培训,比如祈祷时间要安排员工轮休,不能让客人等太久。要是在沙特开店,我们还会根据当地的祈祷时间调整营业时间,确保不影响客人用餐。”

卡里姆听完,立刻拍了板:“史先生,我决定加盟了!我明天就回吉达,找合适的商铺,您这边尽快把沙里亚认证的资料准备好,咱们争取三个月内开业。”

送走卡里姆,史国栋和李秘书长坐在店里,看着食客们热闹的样子,心里都松了口气。阿卜杜勒端来两碗鱼羊鲜清汤,笑着说:“史先生,您之前说要把店开到其他国家,现在沙特的机会来了,接下来是不是要去马尔代夫了?”

史国栋喝了口汤,鲜美的味道里带着点当地香茅的清香——这是阿卜杜勒根据斯里兰卡人的口味调整的,没想到这么受欢迎。他点点头:“马尔代夫那边,拉贾的亲戚已经在帮忙联系酒店了,估计下周就能有消息。不过,马尔代夫全是海岛,食材运输是个大问题,咱们得在当地找供应商,或者跟航空公司合作,确保食材新鲜。”

李秘书长掏出手机,翻出拉贾发来的消息:“拉贾说他亲戚在马尔代夫的马累有个食材批发市场,里面有不少中国商人在卖蔬菜和菌菇,咱们可以先从那儿采购素食食材,肉类的话,跟斯里兰卡的哈俩里供应商合作,用冷链运过去。”

“可行。”史国栋放下碗,拿出笔记本,开始写马尔代夫的筹备计划,“马尔代夫的游客多,咱们可以在酒店里开‘迷你火锅店’,主打单人小锅,方便游客点餐;汤底除了麻辣和清汤,再加点热带水果,比如菠萝、芒果,符合游客的口味。还有,马尔代夫的环保要求特别严,店里的餐具必须用可降解的,不能用一次性塑料。”

接下来的几周,史国栋和李秘书长兵分两路:史国栋留在斯里兰卡,处理沙特加盟店的筹备事宜,跟国内工厂对接沙里亚认证的进度,还特意请了沙特当地的宗教人士远程指导,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要求。

李秘书长则去了马尔代夫,跟着拉贾的亲戚考察马累的食材市场,跟当地的酒店谈合作,还找了装修公司,设计符合马尔代夫海岛风格的火锅店。

李秘书长在马尔代夫考察的第三天,就发来了好消息:马累的一家五星级酒店同意跟他们合作,在酒店的餐厅里划出一块区域做川渝味道的火锅店,酒店负责客源,他们负责运营,利润分成。而且,酒店还提供冷链仓库,方便他们储存食材。

“史总,酒店的负责人说,他们之前引进过泰国菜和日本料理,都没火起来,就想找个有特色的中式餐饮,咱们的火锅刚好符合他们的需求。”

李秘书长在电话里兴奋地说,“我还跟当地的环保机构沟通了,他们说只要咱们用可降解餐具,就能快速拿到环保许可证。”

史国栋听到这儿,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

他挂了电话,刚好看到阿卜杜勒拿着沙特沙里亚认证的初步审核报告走进来:“史先生,国内工厂发来消息,沙里亚认证的初步审核通过了,接下来只要完成现场考察,就能拿到正式证书。\"

阿卜杜勒接着说:\"卡里姆先生也说,吉达的商铺已经找好了,就在市中心的商业街,周围有很多写字楼和居民区,人流量特别大。”

“太好了!”史国栋接过审核报告,心里涌起一股成就感。他想起刚到斯里兰卡的时候,面对宗教禁忌和食材难题,他还曾犹豫过要不要放弃。

可现在,不仅在斯里兰卡开了30多家加盟店,还把生意拓展到了沙特和马尔代夫,在那里进入了新型打卡先锋店,为以后去全面拓展夯实基础。

又过了一个月,沙特吉达的加盟店和马尔代夫马累的酒店火锅店同时开业。开业当天,史国栋特意去了沙特,卡里姆带着当地的商人来捧场,不少人吃完火锅后,都来找史国栋谈加盟。

李秘书长在马尔代夫,酒店的客人排着队吃火锅,还有不少外国游客拿出手机拍照,发社交媒体,称赞“中国火锅太美味了”。

这天晚上,史国栋在吉达的加盟店跟卡里姆聊天,窗外传来清真寺的诵经声,店里的食客们用右手捏着筷子,吃得满脸笑容。

卡里姆端着一杯茶,递给史国栋:“史先生,您知道吗?之前很多沙特人觉得中餐只有炒饭和炒面,现在吃了您的火锅,才知道中餐这么丰富。您不仅带来了美食,还带来了中国的文化。”

史国栋喝了口茶,心里暖暖的。他想起在斯里兰卡佛教徒专营店里,那些穿着僧袍的僧人安静地吃着菌菇火锅;想起在马尔代夫的酒店里,外国游客拿着小锅,好奇地涮着羊肉;想起在孟加拉国,第一次因为饮食禁忌被投诉时的窘迫。这些片段像串珠子一样,串起了他在海外开拓市场的日子。

“其实,是咱们互相理解。”史国栋看着卡里姆,认真地说,“我们尊重当地的信仰和文化,当地人才会接受我们的火锅。接下来,我们还想把店开到阿联酋、卡塔尔这些国家,让更多人吃到中国的火锅,了解中国的餐饮文化。”

卡里姆点点头,笑着说:“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我已经把您的火锅推荐给了我的朋友,他们都在阿联酋和卡塔尔做生意,说不定过不了多久,您就能收到他们的加盟电话。”

史国栋看着店里热闹的景象,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海外开拓的路还很长,还会遇到各种困难,比如不同的宗教禁忌、不同的口味偏好、不同的政策要求。

但只要坚持“尊重”和“适配”,川渝味道的火锅,一定能在更多国家生根发芽,让中国的餐饮文化,在印度洋乃至全世界,散发出更浓的香味。

突然他想起西亚那边儿正在秘密进行拓展的事,史国栋拿出他的卫星电话,拨通了中东那边负责人阿凡堤的电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