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舌尖上的创业鱼羊鲜火锅崛起记 > 第138章 斯里兰卡 复杂经历

史国栋把车窗降下两指宽,咸湿的海风立刻裹着椰子叶的清香钻了进来,掠过他汗湿的后颈。

车窗外,科伦坡的街道像被泼了一罐调色盘,穿着纱丽的妇人提着竹篮走过,纱丽的金纹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

卖烤香蕉的小贩推着铁皮车,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与远处清真寺传来的诵经声奇妙地交织在一起。

“史总,前面就是科伦坡市政厅旁边的商铺区了,咱们预定的考察点就在那儿。”副驾驶座上的李秘书长转过头,手里攥着的文件夹边缘已经被汗水浸得有些发皱,“昨天跟当地中介确认过,那片区域既有佛教徒聚集的居民区,也有穆斯林商户,人流量够大,就是……”

他顿了顿,指尖在文件夹上敲了敲,“就是宗教饮食禁忌这块,得格外小心。”

史国栋“嗯”了一声,目光落在路边一家挂着“清真”标识的餐馆上。

餐馆的玻璃门擦得锃亮,里面的食客正用右手捏着馕饼,蘸着咖喱慢条斯理地吃着,没人用左手触碰食物——他想起出发前查的资料,在斯里兰卡,左手被视为不洁,这点在餐饮服务里绝对不能犯。

“麻烦停一下车。”史国栋突然开口,司机踩下刹车的瞬间,他已经推开车门。李秘书长连忙跟上,只见史国栋径直走向街角的水果摊,摊主是个留着络腮胡的穆斯林老人,正用一块格子布擦着青芒果。

“您好,先生。”史国栋尽量放慢语速,用提前学的几句僧伽罗语打招呼,“这个芒果,怎么卖?”

老人愣了一下,随即露出笑容,用带着口音的英语说:“50卢比一个,新鲜得很,早上刚从乡下运过来的

史国栋点点头,从钱包里抽出50卢比递过去——他特意用了右手。

接过芒果时,他状似无意地问:“老人家,您平时会去附近的餐馆吃饭吗?比如……吃带肉的菜?”

老人接过钱,把芒果放进纸袋里递给他,眼神里多了几分警惕:“我只去有‘哈俩里’认证的店,猪肉、狗肉绝对不能碰,连厨具沾过这些肉都不行。”

他指了指不远处一家没有清真标识的餐馆,语气里带着一丝排斥,“那家店卖鸡肉饭,但我见过他们用切过猪肉的刀砍鸡肉,再也没去过。”

史国栋心里“咯噔”一下,这跟他在孟加拉国遇到的情况还不一样。

孟加拉国的穆斯林虽多,但餐饮分区只要明确标识就行,可斯里兰卡的宗教群体更分散,佛教徒忌荤腥、印度教徒忌牛肉、穆斯林忌猪肉。

一旦混了,不仅生意做不成,还可能冒犯当地人。

“谢谢您的提醒,老人家。”史国栋接过纸袋,又多递了100卢比,“再要两个芒果,给我这位朋友。”

老人笑着收下钱,又多塞了一个小菠萝进去,嘴里念叨着“中国朋友,好”。

回到车上,史国栋把芒果递给李秘书长,指尖还沾着果皮的凉意:“老李,刚才老人的话你也听见了,咱们之前想的‘分区供应’还不够细,得搞‘专营’。”

他从包里掏出笔记本,笔尖在纸上飞快地划着,“比如专门开一家穆斯林店,从食材采购到厨具使用,全按清真标准来,连服务员都得是穆斯林或者经过培训、懂禁忌的人;再开一家针对佛教徒的店,多做素食火锅,用菌菇、豆腐、蔬菜做主打,汤底不能用动物油;印度教徒那边,避开牛肉就行,羊肉、鸡肉都能做,但得跟其他肉类的厨具分开。”

李秘书长看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迹,皱了皱眉:“史总,这样一来,成本就上去了。

光是食材采购,就得找三家不同的供应商,穆斯林的肉得要哈俩里认证,佛教徒的素食得保证新鲜,印度教徒的食材还得单独储存……还有员工培训,咱们带过来的川渝师傅懂火锅,但不懂当地宗教禁忌,万一出点错,麻烦就大了。”

史国栋靠在椅背上,捏了捏眉心。他不是没想过成本问题,当初在孟加拉国开拓市场时,光是适应当地湿热气候调整火锅汤底,就花了三个月时间,现在到了斯里兰卡,难度只增不减。

但他心里憋着一股劲,去年在孟加拉国吃的那顿闭门羹还历历在目——当时因为没注意穆斯林的饮食禁忌,刚开业的火锅店被投诉,停业整顿了半个月,后来还是请了当地的宗教人士做指导,才慢慢站稳脚跟。

“成本是高,但总比砸了招牌强。”史国栋睁开眼,眼神里带着几分坚定,“咱们‘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在国内靠的是味道,到了国外,靠的不仅是味道,还有尊重。

不尊重当地人的信仰,再好的火锅也没人吃。”

车子缓缓驶入商铺区,中介早已在路口等候。

中介是个三十多岁的斯里兰卡人,叫阿吉特,穿着熨烫平整的衬衫,手里拿着商铺平面图,见到史国栋,立刻热情地迎上来。

“史先生,李先生,欢迎来到科伦坡!我给你们找的这三间商铺连在一起,中间有门可以打通,但也能单独开门,特别适合做不同类型的餐饮店。”

史国栋接过平面图,指尖在上面点了点:“阿吉特,这三间商铺周围的居民,主要是哪个宗教群体?”

阿吉特翻开手里的笔记本,上面记着详细的调研数据:“左边这间靠近佛教寺庙,周围80%是佛教徒;中间这间在商业街,什么宗教的人都有;右边这间靠近穆斯林社区,旁边就是清真寺,穆斯林占比90%以上。”

“太好了。”史国栋眼睛一亮,“左边这间做佛教徒专营,中间做综合店,主要服务印度教徒和游客,右边这间做穆斯林专营。

阿吉特,你能帮我们找有哈俩里认证的肉类供应商吗?还有,佛教徒喜欢的素食食材,比如新鲜的菌菇、豆腐,哪里能买到最好的?”

阿吉特点点头,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史先生,您放心,我有个表哥是做清真肉类批发的,在科伦坡很有名,保证所有肉类都有哈俩里认证;素食食材的话,每周三、周六,城郊有个佛教徒开的菜市场,里面的蔬菜、菌菇都是有机种植的,很多寺庙的斋饭都从那儿采购。”

李秘书长在一旁补充道:“阿吉特,还有员工问题。我们需要招聘一些当地员工,尤其是穆斯林和佛教徒员工,他们更懂当地的禁忌,也能帮我们培训中国来的师傅。你能帮我们联系一下当地的招聘机构吗?”

“没问题!”阿吉特拍了拍胸脯,“我妹妹就在招聘机构工作,明天就能帮你们筛选简历。不过,有个问题想跟你们说一下——斯里兰卡人吃饭比较慢,喜欢边吃边聊天,咱们火锅讲究的是‘快煮快吃’,会不会不太适应?还有,川渝火锅比较辣,当地人能接受吗?”

史国栋愣了一下,这个问题他还真没考虑过。在国内,火锅店里总是热热闹闹的,食客们围着锅子,筷子不停地在锅里翻找,吃得满头大汗。

可刚才在路边看到的斯里兰卡人,不管是吃饭还是喝茶,都透着一股悠闲劲儿,跟川渝火锅的“火爆”似乎有些格格不入。

“这个得调整。”史国栋沉吟道,“咱们可以把火锅的分量做小一点,分成单人锅和双人锅,方便客人慢慢吃;汤底的话,除了麻辣锅,再多做几种温和的汤底,比如番茄锅、菌菇锅,适合当地人的口味。对了,还得在店里放些当地的流行歌曲,摆上一些斯里兰卡的手工艺品,让客人觉得亲切。”

阿吉特点点头,又从包里掏出一份文件:“史先生,还有一件事,斯里兰卡的餐饮许可证办理比较麻烦,尤其是清真餐馆,需要当地清真寺的阿訇签字确认。我已经跟清真寺的阿訇沟通过了,他说下周可以过来考察咱们的商铺,只要符合清真标准,就能签字。”

“太感谢你了,阿吉特。”史国栋握着他的手,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咱们明天就去看食材供应商和菜市场,后天开始装修设计,争取尽快开业。”

接下来的一个月,史国栋和李秘书长几乎连轴转。

每天早上,他们先去穆斯林专营的商铺盯着装修,确保厨具摆放符合清真标准——屠宰区、烹饪区、储存区严格分开,连水龙头都要分荤素。

中午,去佛教徒专营的商铺,跟设计师讨论如何布置禅意风格的装修,墙上要挂佛教的壁画,桌子要用原木材质,营造安静的氛围。

下午,去综合店考察,跟当地招聘的员工沟通,了解他们对火锅的看法。

这天下午,史国栋正在综合店跟一位印度教员工拉吉聊天。

拉吉今年二十多岁,之前在一家中餐馆做过服务员,懂一些中文。

“拉吉,你觉得咱们的火锅,印度教徒会喜欢吗?”史国栋递给他一杯冰镇的柠檬茶,天气太热,他的衬衫已经湿透了。

拉吉接过柠檬茶,喝了一口,笑着说:“史先生,我觉得会喜欢。印度教徒喜欢吃羊肉,咱们的‘鱼羊鲜’火锅,羊肉很新鲜,肯定受欢迎。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印度教徒不喜欢用金属筷子,觉得金属会影响食物的味道,最好用竹筷子。还有,咱们的蘸料里不要放洋葱,有些印度教徒觉得洋葱是‘荤菜’,不能吃。”

史国栋立刻掏出笔记本记下来:“好,竹筷子,蘸料不加洋葱。拉吉,你再跟我说说,印度教徒吃火锅的时候,还有什么要注意的?”

拉吉想了想,说:“还有,不要给印度教徒递牛肉相关的任何东西,哪怕是牛肉味的调料包也不行。上次我在中餐馆,有个客人不小心把牛肉酱递给了印度教客人,客人当场就生气了,还投诉了餐馆。”

史国栋心里一紧,连忙问:“那如果客人点单的时候,不小心点了含有牛肉的菜品,咱们该怎么处理?”

“可以跟客人解释,说这个菜品含有牛肉,不适合他,然后推荐其他不含牛肉的菜品。”拉吉说,“印度教徒很在意这个,只要咱们态度好,他们会理解的。”

正说着,李秘书长匆匆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检测报告:“史总,不好了,咱们从孟加拉国运过来的火锅底料,有几包被海关扣了,说里面含有动物油,需要检测是否符合当地标准。”

史国栋心里“咯噔”一下,火锅底料是川渝味道的核心,要是被扣了,开业就得推迟。他接过检测报告,上面全是英文,他连忙递给拉吉:“拉吉,你帮我看看,上面说什么?”

拉吉看了一会儿,说:“史先生,上面说,这批火锅底料里含有猪油,需要确认是否经过高温处理,以及是否符合斯里兰卡的食品安全标准。如果含有未经处理的猪油,可能会被没收。”

“猪油?”史国栋皱起眉头,“咱们的火锅底料用的是牛油,不是猪油啊!可能是海关检测错了。”

李秘书长急得直跺脚:“史总,现在说这些没用,得赶紧跟海关解释清楚,不然耽误了开业时间,之前的装修、招聘都白费了。”

史国栋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老李,你先联系国内的工厂,让他们出具一份牛油的检测报告,证明咱们的底料不含猪油;拉吉,你帮我们联系海关的负责人,跟他解释清楚,咱们可以配合重新检测。阿吉特呢?让他也帮忙疏通一下,他在当地有资源。”

几个人立刻行动起来。拉吉联系了海关的负责人,对方同意第二天重新检测;阿吉特找到了在海关工作的朋友,帮忙加快检测进度;李秘书长则连夜联系国内的工厂,让他们把检测报告用最快的速度寄过来。

第二天早上,史国栋和李秘书长早早地来到海关。

检测室里,工作人员正在对火锅底料进行抽样检测,阿吉特的朋友在一旁帮忙协调。

史国栋站在外面,手心全是汗,他想起出发前,公司总部的人还劝他,斯里兰卡市场小,没必要花这么大精力,不如去东南亚其他国家。

但他觉得,越是小市场,越能做出口碑,只要打开了斯里兰卡的市场,周边的马尔代夫、毛里求斯等国家,都可能成为潜在的客户。

“史先生,结果出来了!”阿吉特的朋友拿着检测报告走出来,脸上带着笑容,“检测显示,这批火锅底料用的是牛油,不含猪油,符合斯里兰卡的食品安全标准,可以放行!”

史国栋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他重重地拍了拍阿吉特的肩膀:“太感谢了,要是没有你,咱们这次真的麻烦了。”

阿吉特笑着说:“史先生,咱们是合作伙伴,应该的。对了,清真寺的阿訇明天要去穆斯林专营的商铺考察,我已经跟他说好了,明天我陪你们一起去。”

第二天,阿訇如约来到穆斯林专营的商铺。阿訇穿着白色的长袍,戴着白色的帽子,手里拿着一本《古兰经》,神情严肃。

他仔细检查了商铺的每个角落,从食材储存区到烹饪区,再到餐具清洗区,一一询问细节。

“史先生,这些肉类的认证,都是最新的吗?”阿訇指着冷藏柜里的羊肉,问道。

史国栋连忙拿出供应商提供的认证文件:“阿訇,您放心,这些认证都是上个月刚办的,有效期一年。我们还跟供应商约定,每次送货都要提供最新的认证文件,确保所有肉类都是清真的。″

阿訇接过文件,仔细看了看,又问:“烹饪用的油,是植物油吗?有没有用猪油或者其他动物油?”

“都是植物油,主要是菜籽油和葵花籽油,绝对没有用猪油。”史国栋说,“我们还专门制定了食材采购清单,所有食材都要经过严格检查,确保符合清真标准。”

阿訇又检查了餐具清洗区,看到消毒柜里的餐具都摆放整齐,清洗池也分了荤素,满意地点点头:“史先生,你们做得很好,尊重我们的信仰,我们也会支持你们的生意。”

他从包里拿出笔,在许可证上现场签批,然后递给史国栋。“这个许可证你们收好,有经营问题,我会帮你们证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