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舌尖上的创业鱼羊鲜火锅崛起记 > 第131章 拓东帝汶 了东南亚

史国栋把东南亚市场的地图拍在办公桌上,指节叩着东帝汶那一小块绿色区域,声音里带着点不确定:“老李,你再跟我掰扯掰扯,平方公里,130万人口,你说开三家店就够?这要是在国内,三家店连个区的生意都罩不住!”

电话那头的李秘书长顿了顿,像是在嚼什么硬东西,杂音里混着海浪声:“史总,我这刚跟当地的村长喝完椰子酒,嘴里还塞着木薯干呢。您是不知道,这地方跟国内不一样,村跟村之间隔着重山,开车都得绕俩小时。昨天我去隔壁村考察,村长家的狗追了我半里地,最后还是我扔了块牛肉干才脱身——您说这三家店,是不是得先把几个大村的生意稳住?

史国栋刚要说话,办公室门被推开,林薇抱着一摞市场报表闯进来,脸上还带着点不服气:“史总,您真要把我调回国内啊?我都跟东南亚的供应商打好招呼了,下周还能去印尼看辣椒种植基地呢!东帝汶那地方,李秘书长一个人能应付过来吗?”

“应付不过来也得应付,谁让他上次跟我拍胸脯说‘东南亚我熟’?”史国栋斜眼瞥着林薇,手指在报表上戳了戳,“你以为东帝汶是旅游景区?老李昨天发消息说,当地村民见了他的西装,以为是块会走路的花布,围着他要换香蕉——你去了指不定被当成外来物种,直接拉去跳竹竿舞了。”

林薇憋着笑,把报表摊开:“可咱们川渝味道的鱼羊鲜火锅,在东南亚的口碑刚起来啊!上次新加坡的客户还说,要把咱们的底料引进到当地超市。东帝汶那边,要是先推预制菜,是不是得把13大菜系的样品都寄过去?尤其是那道鱼羊鲜的预制汤底,我跟后厨反复试了八次,现在煮的时候丢块萝卜都能香得人想舔锅。”

“寄!必须寄!”史国栋拍了下桌子,搪瓷杯里的茶水溅出来几滴,“让老李别跟村民硬聊生意,先把预制菜的味道亮出来。他要是敢在那边偷工减料,回来我让他把火锅底料喝下去!”

正说着,李秘书长的视频电话突然弹了出来。画面里他头发乱得像鸡窝,衬衫领口沾着不知名的橙红色酱料,身后还传来“咚咚锵”的锣鼓声。

“史总!紧急情况!”他压低声音,却挡不住兴奋,“我昨天跟村长说要搞预制菜,他非要让我尝他们的‘丧宴硬菜’——木薯粉裹着鱼干煮的糊糊,我吃了一口差点把去年的年夜饭吐出来!”

史国栋一口茶喷在报表上,林薇赶紧递过纸巾。“你是不是傻?不会说自己过敏啊?”史国栋捂着肚子笑,“那预制菜样品寄到了没?你跟村长说,咱们的鱼羊鲜预制菜,加热十分钟就能开席,比他煮木薯糊糊快三倍,还不用劈柴!”

“寄到了寄到了!”李秘书长说着,把镜头转向旁边的茅草棚,棚子下堆着几十盒印着鱼和羊图案的预制菜,“您看,我特意让厂家把包装改了,没印英文,就画了个鱼、画了个羊,再画个冒热气的火锅。刚才有个老太太过来问,这是不是‘会自己变香的盒子’,我当场给她加热了一盒,她吃了一口就哭了,说比她孙女出嫁时煮的鸡肉还好吃!”

镜头突然晃了一下,一群穿着彩色纱笼的村民凑过来,举着香蕉和椰子往镜头里塞。

“史总您看,这是村里的长辈,非要拉我去参加婚礼!”李秘书长的声音拔高,“新郎官说要跟我比喝椰子酒,谁输了谁就得帮新娘家劈柴——我这小身板,劈柴不得把腰闪了?”

视频电话被村民的笑声打断,史国栋乐得不轻,拍着林薇的肩膀说:“看见没?让你回去是对的,不然你就得跟老李一起劈柴。赶紧把国内的预制菜生产线盯紧点,尤其是鱼羊鲜的配方,别让那些师傅偷着减羊肉,到时候在东帝汶砸了咱们的招牌。”

林薇噘着嘴应下来,心里却忍不住琢磨东帝汶的新鲜事。

她刚走出办公室,就听见史国栋又在跟采购部的于志才打电话,嗓门大得整层楼都能听见:“老于!预制菜的包装盒再印厚点!老李说当地小孩爱拿包装盒当玩具,昨天有个小孩把盒子拆了,用硬纸板做了个小火锅模型,还说要跟咱们换真底料——你说这要是盒子薄了,还不得被他们拆成纸片?”

半个月后,李秘书长的消息像连珠炮似的发来,附带的照片里,他站在一个挂满红灯笼的茅草屋前,手里举着一盒鱼羊鲜预制菜,周围围满了举着椰子的村民。“史总!大卖特卖!”他的声音里满是激动,“昨天村里办丧事,一下子订了八百盒预制菜!村长说比他们自己煮的木薯鱼干香十倍,还让我多送几盒,说是要给山神‘尝尝鲜’!”

史国栋盯着照片里村民们兴奋的表情,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他当即决定亲自去东帝汶看看——一来是考察市场,二来是想瞧瞧,到底是什么样的地方,能让老李一边喊着“累”,一边又说“这生意能做”。

等史国栋下了飞机,才发现李秘书长说的一点都不夸张。机场是用铁皮搭的棚子,门口的出租车是三轮车改的,司机戴着用贝壳串的项链,见了他就用生硬的中文喊:“火锅!鱼羊鲜!”

李秘书长在机场外接他,身上穿了件花衬衫,裤腿卷到膝盖,露出晒得黝黑的小腿:“史总,您可来了!我跟您说,这半个月我快成‘预制菜推广大使’了,走在路上都有村民跟我打招呼,问我什么时候再送‘香菜盒子’过来。”

“那咱们的店呢?不是说开了六家直营店吗?”史国栋往四周看,除了茅草屋就是椰子树,压根没见着像样的店面。

“在前面呢!”李秘书长指着不远处的一片树林,“咱们的店都是跟当地村民合作的,用他们的茅草屋改造的,外面挂个红灯笼,写个‘川渝味道’的牌子,村民们就认这个。”

跟着李秘书长往村里走,路上遇见一群穿着传统服饰的人,正抬着一头装饰着鲜花的猪往山上走。“这是在办什么事?”史国栋好奇地问。

“祭祀山神呢!”李秘书长压低声音,“上次于志才来送预制菜,看见他们祭祀,非要拍照片发朋友圈,结果被村民围着要‘灵魂补偿’——最后还是送了他们五盒鱼羊鲜预制菜,才把这事摆平。您一会儿可别随便拍照,免得又要‘补偿’。”

正说着,一个小孩跑过来,手里举着个用树叶编的小篮子,里面装着几颗红色的野果。“叔叔,换!”小孩仰着小脸,把野果往史国栋手里塞。

李秘书长赶紧解释:“这是当地的‘甜果’,特别甜。上次有个小孩用一篮子甜果换了盒预制菜,回去跟他爸妈说,比过年吃的鸡肉还香。现在好多小孩都爱用甜果跟咱们换预制菜,店里都快堆成‘甜果山’了。”

史国栋接过野果尝了一口,甜得眯起眼睛:“这地方虽然小,但是挺有意思。对了,预制菜现在能供应上吗?别到时候村民要货,咱们没东西给。”

“放心吧!”李秘书长拍着胸脯,“我跟国内的生产线对接好了,每周都有集装箱送过来。现在咱们不仅开了六家直营店,还加了二十家加盟店——都是当地村民主动来申请的,他们说卖预制菜比种咖啡豆赚钱,还不用天天晒太阳。”

说话间,两人走到了一家直营店门口。茅草屋的屋檐下挂着红灯笼,门上贴着用中文和当地文字写的“川渝味道”,屋里飘出浓郁的火锅香味。

史国栋刚进门,就被眼前的景象逗笑了:店里摆着几张木桌,有的村民穿着传统纱笼,有的游客背着背包,还有几个穿着西装的人,正拿着筷子小心翼翼地涮着毛肚。

一个穿着花衬衫的服务员跑过来,凑在李秘书长耳边说了几句。李秘书长笑着对史国栋说:“史总,好事!村长来了,说他女儿下个月结婚,想订九百盒预制菜,还要在婚礼上摆九十桌川渝火锅,让全村人都尝尝咱们的味道!”

史国栋跟着李秘书长去见村长。村长是个皮肤黝黑的老人,手里拿着一串贝壳项链,见了史国栋就热情地握手:“斯老板(村长记混了姓),你的‘香盒子’好吃,火锅好吃!我女儿结婚,要让全村人都吃!”

“是史老板!”李秘书长赶紧纠正,“村长,史总是我们公司的老板,这次特意来看看大家。”

村长哈哈笑着,拉着史国栋往屋里坐,还让家人端来椰子酒和烤香蕉:“史老板,我跟你说,自从有了‘香盒子’,咱们村办宴席省了好多事!以前办三天席,要提前两天劈柴、煮肉,现在加热‘香盒子’就行,省下来的时间还能跳竹竿舞!”

史国栋喝着香甜的椰子酒,心里满是成就感。他本来还担心,东帝汶这么小的国家,生意不好做,现在看来,只要产品对路,再接地气,不管在哪个地方,都能打开市场。

正聊着,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李秘书长出去看了一眼,回来时笑得合不拢嘴:“史总,您猜怎么着?上次跟我比喝椰子酒的那个新郎官,今天带着他媳妇来吃火锅了,还说要跟您碰一杯,感谢咱们的预制菜让他的婚礼省了不少事!”

史国栋跟着出去,看见一对穿着传统服饰的年轻人站在门口,手里还捧着一篮咖啡豆。“史老板,谢谢!”新郎官用生硬的中文说,“婚礼上的‘香盒子’很好吃,村民们都夸我会选!”

史国栋笑着接过咖啡豆,跟新郎官碰了碰椰子酒:“以后你们家办宴席,随时找我们,保证让大家吃得开心!”

晚上,村长拉着史国栋和李秘书长去参加村里的篝火晚会。村民们围着篝火跳舞,手里举着用椰子壳做的乐器,嘴里唱着当地的歌谣。

史国栋跟着他们一起跳,不小心踩了村长的脚,村长却笑得更开心了,还把自己的贝壳项链摘下来,挂在了史国栋脖子上:“史老板,你是好人,以后常来!”

李秘书长凑在史国栋耳边说:“史总,您看,这趟没来错吧?咱们在东帝汶的生意,以后肯定能越做越大。对了,上次我跟您说的那个政府官员,明天还要来店里吃火锅,他说要跟您聊聊,能不能把咱们的预制菜引进到政府的宴席上!”

史国栋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听着村民们欢快的歌声,心里满是感慨。他想起自己刚接手东南亚市场时,还有人说“川渝味道走不出国门”,现在看来,只要用心做产品,真诚对待每一个客户,不管是在繁华的新加坡,还是在淳朴的东帝汶,都能让川渝味道扎根、发芽。

“老李,”史国栋拍了拍李秘书长的肩膀,“咱们下一步,把川渝火锅的底料也推广起来。你看那些游客和富商,都爱吃咱们的火锅,只要把底料的包装做好,说不定还能卖到周边国家去!”

“没问题!”李秘书长干劲十足,“我已经跟后厨沟通好了,下周就把火锅底料的样品寄过来,到时候咱们再搞个‘火锅品鉴会’,让村民们也尝尝鲜!”

篝火的光芒映在史国栋脸上,他望着远处的椰子树,心里突然觉得,这趟东帝汶之行,不仅拓展了业务,还收获了这么多温暖和快乐,真是不虚此行。

他甚至开始期待,下次再来的时候,能看到更多挂着“川渝味道”红灯笼的茅草屋,能听到更多村民用生硬的中文喊“火锅!鱼羊鲜!”

第二天,史国栋跟政府官员聊了聊预制菜引进的事,对方很感兴趣,还说要组织当地的官员来店里考察。

临走前,李秘书长送史国栋去机场,手里还提着一篮甜果和咖啡豆:“史总,这是村民们让我给您带的,说谢谢您把这么好吃的‘香盒子’带来东帝汶。您放心,这边的生意我肯定盯紧,保证不让您失望!”

史国栋接过篮子,跟李秘书长握了握手:“辛苦你了,老李。等这边的生意再稳定点,我给你放个假,让你回来好好吃顿火锅!”

飞机起飞时,史国栋看着窗外渐渐变小的东帝汶,嘴角忍不住上扬。他知道,川渝味道的故事,在东帝汶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可能,等着他们去探索、去实现。

而他这趟东帝汶之行,也会成为他职业生涯里,最难忘、最有趣的一段经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