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舌尖上的创业鱼羊鲜火锅崛起记 > 第119章 善于总结 提高收益

洛杉矶的午后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川渝味道北美总部的会议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史国栋把一叠厚厚的报表推到约瑟夫面前,指节在桌面轻轻叩了叩:\"这是各州加盟店的最新运营数据,你亲自带队去查。

别听他们说什么,看仓库台账、看员工排班表、看收银系统后台,有问题当场记下来。\"

约瑟夫摩挲着报表边缘的折痕,蓝眼睛里映着数据栏里跳跃的红色负数:\"史总,有些店的食材损耗率快到15%了,这在我们本土餐饮里简直不可想象。\"

\"所以才要查。\"史国栋往椅背上一靠,指尖转着钢笔,\"华人开店爱讲人情,后厨帮工多是老乡,少称二两肉、多拿几颗菜都不当回事。但在美国,每一分损耗都是美元。\"他忽然把笔一停,\"你记住,查的时候带两个懂中文的助理,别让他们用方言打马虎眼。\"

约瑟夫刚起身,办公室门被推开,迈克抱着个笔记本闯进来,额角还挂着细汗:\"正好你们都在,我这两天熬出来个好东西。\"他把笔记本往桌上一摊,封皮上用马克笔写着《开店管理21条》,字迹龙飞凤舞。

史国栋挑眉:\"你这是把《孙子兵法》改成火锅店秘籍了?\"

\"比那实用。\"迈克翻开第一页,指着第一条念,\"降低材料费用:统一采购必须占比90%以上,各州加盟店不得私自从第三方进毛肚、黄喉。上周旧金山那家店,从唐人街买的冻鸭血比总部供货贵三成,还掺了淀粉。\"

约瑟夫凑过来看,指着某条问:\"提高翻台率要控制用餐时间?美国人习惯慢悠悠吃两小时,这会不会引起投诉?″

\"不是赶人。\"迈克抽过张餐巾纸画示意图,\"你看,服务员在客人吃到一小时二十分钟时,递上免费的酸梅汤,顺便说'后面还有客人等位,需要帮您打包吗'。

既显得贴心,又能暗示他们腾桌子。达拉斯那家试点店这么做了,翻台率提了27%。\"

史国栋翻到\"降低人工费率\"那页,眉头微蹙:\"要求后厨一人多岗没问题,但加班费这块得算清楚,别违反劳动法。\"

\"早想好了。\"约瑟夫拍着本子,\"把零散工时改成弹性排班,比如午餐高峰只留三个厨师,晚餐再加两个钟点工。纽约皇后区那家店试了三周,人工成本降了18%,员工时薪还涨了五毛。\"

三人对着笔记本逐条讨论,窗外的日头渐渐偏西。最后史国栋合上本子:\"约瑟夫,你带着这个去各州巡店,每条都要现场演示。比如第17条'税费筹划',让财务跟着你,教他们怎么用食材采购发票抵扣税款。\"

约瑟夫把笔记本塞进公文包,金属搭扣\"咔嗒\"一响:\"需要给加盟商发通知吗?\"

\"不用。\"史国栋摆摆手,\"就说总部派了增效顾问,带着方案上门免费指导。他们赚钱了,才会服你。

三周后的芝加哥加盟店后厨,约瑟夫正盯着华裔厨师老王切肥牛。刀刃起落间,肉片薄厚均匀地铺在白瓷盘上,边缘的脂肪像镶了圈金边。

\"王师傅,上周你切的肥牛边角料够炒三盘菜了。\"约瑟夫举着手机,屏幕里是之前拍的照片,\"按21条规定,每块肥牛要先修掉边角再切,这些碎料能做成肉沫,做伐牛肉火锅饺,又是一道新菜。\"

老王擦了擦手,往灶台那边瞟了眼:\"以前老板说碎肉卖不出价,不如扔了省心。\"

\"那是没算明白账。\"跟来的财务专员小林掏出计算器,\"你们店每天浪费的碎肉约3磅,按进货价算就是12美元,一个月就是360美元,能抵掉三分之一的垃圾处理费。\"

正说着,前厅传来争执声。约瑟夫走出去,看见个络腮胡壮汉拍着桌子嚷嚷:\"我等了四十分钟,我的啤酒还没上!\"

店长张姐急得满脸通红,刚要道歉,约瑟夫按住她,对壮汉笑道:\"先生,您的耐心值得奖励。

这桌免单,再送您两张周末的8折券。\"他转头对服务员说,\"按第9条,超过20分钟没上的菜品,自动升级为赠送。\"

壮汉愣了愣,怒气消了大半:\"你们这处理方式...超级oK。\"

\"因为我们知道,让客人等太久是我们的错。\"约瑟夫示意张姐,\"现在就按最快的速度上菜,再送份红糖糍粑赔罪。\"

等客人重新坐下,张姐擦着汗说:\"约瑟夫先生,这样会不会亏太多?\"

\"上周西雅图那家店也出过这事,免了三单,后来那三位客人带了七个朋友来消费。\"约瑟夫翻开记录册,\"客户满意度提升10%,带来的收益比免单多三倍。这是第12条说的'用小损失换大客流'。

两个月后的总部会议上,各州的报表像雪片似的堆在桌上。史国栋拿起最上面的纽约州报告,拍着桌子大笑:\"曼哈顿那家店,收益率涨了62%!以前总说唐人街竞争激烈,现在把21条用上,连隔壁日料店的客人都被抢来了。\"

他翻着加州的报表,指尖在某行数据上停住:\"圣地亚哥那家加盟店,税费这块降了11%,小林的法子管用。\"

\"何止管用。\"小林推了推眼镜,\"现在加盟商见了我,都追着问能不能再出个'税务36计'。\"

正说着,迈克拿着份传真进来:\"这是今天收到的加盟申请,有17家,其中五家是连锁餐饮集团。\"

史国栋接过来看了看,眉头渐渐皱起:\"德州已经有这么多店了,再添两家就饱和了。这个休斯顿的申请人,虽然资金雄厚,但他选的地址离我们直营店只有三个街区。\"

\"那就拒了。\"史国栋断然道,\"宁愿少赚点,也不能让他们互相打价格战。\"他在几家申请人资料上画了圈,\"这三家可以考虑:夏威夷那家在旅游区,客源稳定;阿拉斯加的申请人有渔业资源,能保证海鲜供应;还有波士顿这家,他本身是做冷链物流的,食材配送能省不少钱。\"

约瑟夫点头记下:\"我会让他们提交详细的选址报告,确保和现有门店距离在五英里以上。\"

会议结束时,史国栋看着窗外的夕阳,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对了,上周收到林薇的邮件,她在东南亚有新动作。\"

许国栋挑眉:\"她不是一直在考察吗?有看中的地方?\"

\"菲律宾马尼拉,开了家打点试验店。\"史国栋拿出手机,点开照片,\"叫'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主打用当地海鲜做汤底,还加了椰浆做蘸料,说是试东南亚人的口味。\"

照片里,火锅店门口挂着红灯笼,玻璃橱窗里摆着巨大的龙虾和青蟹。林薇站在招牌下,穿着印花长裙,比了个胜利的手势。

\"她倒会因地制宜。\"史国栋笑了,\"鱼羊鲜在北美火了,原鲜火锅要是能在东南亚扎根,咱们这张火锅网就算织得差不多了。\"

史国栋把照片设成屏保:\"等这边稳定了,我过去看看。说不定用不了多久,21条就能出个东南亚版。\"

夜色渐浓,总部大楼的灯光次第亮起,照亮了玻璃窗上\"川渝味道\"四个烫金大字。远处的高速公路上车流如织,就像那些正源源不断涌向各家火锅店的客人,带着对美食的期待,也带着这个东方品牌在异国他乡生长的无限可能。

纽约曼哈顿的川渝味道旗舰店刚结束晚餐高峰,后厨的不锈钢台面上还沾着牛油的微光。

约瑟夫正对着监控录像给区域经理们开复盘会,手指在屏幕上点出个穿格子衫的服务员:“看这里,这位客人起身时碰倒了醋瓶,他第一反应是去扶瓶子,而不是先道歉——这违反了《21条》第11条‘危机响应优先级’。”

站在后排的波士顿加盟商老王忍不住插话:“约瑟夫先生,不就是洒了点醋吗?擦干净就行,用得着这么较真?”

约瑟夫把录像倒回前三十秒:“这位客人是华尔街的律师,西装袖口沾了醋渍。如果按标准流程,应该立刻递上湿巾和道歉卡,再赠送一份红糖糍粑——上周洛杉矶分店用这个办法,让打翻火锅的客人成了会员。”

他调出客诉记录,“而这位律师第二天发了推特,说我们‘服务粗糙’,影响了至少二十个潜在客户。”

老王摸着下巴不说话了。三个月前他还总说“华人开店靠人情,不用学洋规矩”,直到用了21条里的“会员积分制”,把散客复购率从30%提到58%,才真正服了这套章法。

这时史国栋的视频电话打了进来,背景是西雅图的加盟店后厨。他举着个电子秤对镜头说:“给你们看个好东西,我们把‘食材称重误差’从±5克压到了±2克。

就这3克差距,每月能省出200磅肥牛——这是《21条》第4条‘精准控量’的升级版。”

屏幕里突然闯进个戴厨师帽的华人师傅,操着川普嚷嚷:“史总,您这法子是好,可新来的墨西哥帮工总把盎司算成克,称错三次了!”

史国栋笑着把镜头转向墙上的换算表:“早贴了双语对照表,再错就让他去后厨剥蒜——按第7条‘岗位适配’,数学不好的就干不用算账的活。”他忽然压低声音,“对了,IRS(美国国税局)上周查了休斯顿分店,多亏咱们按第17条留了完整的采购凭证,一分钱罚款都没交。”

这话让在场的加盟商们都松了口气。之前总有人嫌记账麻烦,偷偷少报营业额,直到凤凰城的老张被查罚了两万美金,才没人敢再碰这条红线。

凌晨一点的洛杉矶总部,史国栋还在核对各州的能耗报表。助理敲门进来,递上份奇怪的申请:“阿拉斯加分店想在门口装个冰雕展柜,说能吸引游客。”

史国栋看着设计图笑了——冰雕里嵌着火锅店的logo,冻着帝王蟹和三文鱼。他想起《21条》第13条“场景创新”里写的“因地制宜造记忆点”,提笔在申请单上批了“同意”:“让他们算好电费,别让冰雕化得比客人吃得还快。”

助理刚走,约瑟夫抱着个纸箱进来,里面是各州加盟店送来的“改进提案”。最上面是迈阿密分店的:“建议用冲浪板当餐桌,配蓝椰汤底,主打‘海滩火锅’概念。”下面压着芝加哥的:“冬天太冷,能不能在等位区加暖炉,按第20条‘舒适体验’算成本。”

“把这些都整理进《21条》补充版。”史国栋翻着提案,忽然指着一张便签笑出声,“你看休斯顿的李姐写的,说客人总把黄喉当成鱿鱼,建议在后厨挂张‘食材科普图’——这算第22条‘认知教育’吧?”

约瑟夫也乐了:“昨天我去达拉斯分店,发现他们真这么干了,还配了英文解说。有个美国老太太看完问,能不能买包黄喉回家自己做——这不就成了第14条‘衍生品开发’的灵感?”

窗外的霓虹灯把“川渝味道”四个字映在雪地上,像泼了盆滚烫的红油。

史国栋想起三年前刚在纽约唐人街开第一家店时,连牛油都得从国内空运,现在光北美供应链中心就有三个,能做到“从牧场到餐桌”48小时直达。

“下个月开年度大会,让每家店都带个‘21条创新案例’来。”史国栋合上报表,“别总说我们照搬国内经验,要让美国人知道,火锅能涮雪花肥牛,也能涮波士顿龙虾;能按川渝规矩来,也能按美国节奏改。”

约瑟夫忽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张照片:“明尼苏达分店的圣诞装饰,他们把辣椒串成圣诞树,红得晃眼。客人排到了街对面,说这是‘最火辣的圣诞节’。”

照片里,火锅店门口的辣椒树上挂着彩灯,穿圣诞老人装的服务员正给客人递火锅勺,帽檐上还沾着片香菜叶。

约瑟夫看着这张中西合璧的画面,忽然觉得《21条》里最该加的一条是:“把他乡当故乡,才能把生意做进人心。”

史国栋手机响了,约瑟夫发来的消息,附带着张数据图:“全美加盟店本月平均净利润率突破18%,创纪录了。”后面跟了个火锅沸腾的表情包。

史国栋笑着回了句:“告诉大家,下个月发年终奖时,按《21条》第21条‘利益共享’,给每个员工多算一笔‘创新奖’。”

放下手机,他走到窗边,看着北美大陆上那些散落在城市角落的火锅店,像一颗颗跳动的红辣椒,在不同的时区里熬着同一锅热汤。

而那份不断生长的《开店管理21条》,就像根越拧越紧的麻绳,把这些分散的光点攥成了拳头,在异国的土地上,敲出了属于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酒楼的节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