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舌尖上的创业鱼羊鲜火锅崛起记 > 第118章 十州再拓 不丹打点

鉴于欧州和美国的拓展基本已经完毕,史国栋根据各国加盟店汇报的材料对整个欧美国家加盟情况进行了分析。

对新罕布什尔州、佛蒙特州、马萨诸塞州、罗得岛州、康涅狄格州、新泽西州、宾夕法尼亚州、德拉华州、马里蓝州、西弗吉尼亚州这十州拓展时,点多面广,加之当时拓展推广时间也就三个月,许多加盟需求还没有释放出来。

经过这两年多的时间的加盟,许多加盟商发现了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酒楼加盟中的商机,现在10周内都有不少的加盟需求。

史国栋把厚厚一沓加盟报表拍在会议桌上时,约瑟夫的咖啡杯震得叮当响。窗外曼哈顿的雪粒子正斜斜砸在玻璃上,像极了报表里那些密密麻麻的红章——过去三个月,美国东北部那十个州的加盟申请,几乎是踩着雪线往上蹿。

“康涅狄格州那个意大利裔老板,”史国栋用红笔圈出个名字,“上周三半夜给我发邮件,说他祖母尝了我们的鱼羊鲜,哭着说这味道像极了西西里岛失传的羊肉炖鱼,非说我们偷了他家秘方。”

约瑟夫一口咖啡差点喷出来。这位跟着史国栋打了两年江山的美国大区经理,早就习惯了老板嘴里这些匪夷所思的加盟故事,但每次听还是忍不住笑。

他翻到那页报表,果然见申请人备注栏里歪歪扭扭写着:“需与创始人当面对质秘方来源,否则拒签加盟合同”。

“他祖母怕是把花椒当成西西里红辣椒了。”约瑟夫抽了张便签,“我明天去哈特福德,带两斤青花椒让老太太闻闻,保证她再也不提炖鱼。”

史国栋摆摆手。十州拓店这事儿,他心里跟揣着杆秤似的清楚。

两年多前刚进美国时,加盟商们看川渝味道的眼神,跟看外星飞船没两样——谁见过往火锅里扔整根羊骨,还要泼一勺滚油激出香味的?

可现在不一样了,纽约那家旗舰店的等位区,总坐着穿貂皮的老太太跟华裔小伙子抢最后一份红糖糍粑,华盛顿的议员助理们甚至发明了“火锅外交”,说在咕嘟冒泡的鱼羊鲜跟前,两党议员都能暂时忘了吵架。

“87家申请,批68家。”史国栋指尖在报表上敲出节奏,“但有三个硬杠杠:第一,后厨必须有会处理羊油的师傅,别到时候把羊膻味做成奶酪味;第二,蘸料台的香油得从四川空运,上周佛蒙特州那家用橄榄油替代,被食客投诉说像在吃沙拉;第三……”

他顿了顿,眼里闪过点促狭,“告诉那些想偷工减料的,我们的神秘配方里有一味‘万州榨菜’,不是超市卖的那种,谁敢换,我让重庆总部的张师傅飞过来,当场给他表演徒手劈鹅卵石。”

约瑟夫笑得直揉太阳穴。他当然知道所谓“神秘配方”就是普通榨菜,但张师傅那手劈鹅卵石的功夫是真的——去年在得州拓店时,一个牛仔老板不信中国人能搞明白牛羊肉,张师傅当场把后院的鹅卵石劈成两半,吓得对方当即签了合同,现在那家店的招牌上还挂着块裂成两半的石头,写着“川渝力量”。

这边十州审批刚定下章程,亚洲区的微信就炸了锅。负责不丹先锋打点的小林发了段视频:三个穿藏青色传统服饰的当地人围着火锅,举着青稞酒碗直跺脚,锅里的鱼块还没煮熟,已经被人用手捞着往嘴里塞。

“史总,出事了!”小林的语音带着哭腔,“我们在廷布开的先锋店,当地人说鱼羊鲜太好吃,非要把火锅当成神龛供起来,说是神明赐给他们的美食,现在天天有人来磕头,锅里的汤都不敢换了!”

史国栋一口茶差点呛进气管。他点开小林发的定位,不丹首都廷布的一条小巷里,挂着“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酒楼”红灯笼的店铺前,果然摆了个简易香案,香炉里插着三炷香,正对着店里咕嘟冒泡的铜锅。

“他们是不是把火锅当成什么新神明了?”史国栋赶紧给川中市总部的民俗顾问打了个电话。

老顾问听完直乐:“不丹人信藏传佛教,讲究万物有灵,估计是觉得这锅又鲜又暖,跟山神爷似的灵验。你让小林别慌,找个当地喇嘛来念念经,就说这锅是‘汉地来的暖食菩萨’,既保平安又管饱,再教他们用公筷吃火锅,别用手捞。”

小林按这法子一试,果然灵验。喇嘛围着火锅转了三圈,用藏语念了段祈福词,说这锅汤里有“汉地的烟火气”,吃了能强身健体。

当天晚上,店里就多了个规矩:每桌客人坐下,先由服务员用长勺舀三勺汤洒在门口,算是给“暖食菩萨”的供品。

更离谱的是第二天,廷布的市长居然带着夫人来了。

市长夫人穿一身绯红色 kira 裙,小心翼翼夹起一块鱼肉,嚼了两口突然拍桌子:“比我在印度德里吃的咖喱鱼好吃十倍!”

市长当场拍板,要把“川渝味道”列为“廷布友好城市推荐餐厅”,还说要在店门口立块石碑,刻上“中不美食之桥”。

小林在微信里发了张石碑的设计图,史国栋看着那行歪歪扭扭的中文,突然觉得这趟不丹之行比美国十州拓店还魔幻。

他想起三年前刚决定把鱼羊鲜火锅推出国门时,董事会有人说“外国人哪懂什么鱼羊为鲜”。

可现在,纽约的华尔街精英会为了一份毛肚提前三天订位,不丹的喇嘛会为火锅祈福,就连那个康涅狄格州的意大利老板,最终也在店里挂了张照片——他祖母抱着张师傅的胳膊,两人对着一锅鱼羊鲜笑得满脸褶子。

“约瑟夫,”史国栋对着视频那头的美国大区经理说,“批完这68家,你抽空去趟波士顿。听说那里的哈佛大学食堂想引进我们的火锅,你去跟他们说,学术讨论可以在火锅边开,但不许往锅里扔论文草稿。”

约瑟夫笑得直不起腰,刚想说“没问题”,手机突然弹出条新闻推送:“川渝味道不丹店推出‘转经筒蘸料台’,食客转三圈经筒才能取香油”。

史国栋看着那条新闻,突然觉得这世界上最厉害的扩张,从来都不是签多少合同,而是让不同皮肤的人,都能在一口沸腾的火锅里,吃出点共通的热乎气来。

十州的审批还在继续,廷布的石碑已经立了起来。史国栋站在办公室的世界地图前,看着“川渝味道”的小红旗插满了欧美和亚洲的角落,突然想起重庆老店门口那副对联:“鱼跃龙门香飘四海,羊踏青云味震八方”。

他掏出手机给小林发了条消息:“下次进不丹,多带点干辣椒,告诉他们,‘暖食菩萨’也爱吃点辣的。”

窗外的雪不知何时停了,曼哈顿的阳光透过玻璃照在报表上,68家新店的地址在光线下闪闪发亮,像撒了把刚捞出来的鱼籽,鲜活又热闹。

史国栋端起咖啡杯,对着地图轻轻碰了一下——下一站,该去看看非洲的草原上,能不能煮出一锅带着斑马纹的鱼羊鲜了。

林薇收到史国栋消息时,正蹲在廷布店后巷跟当地师傅比划怎么切羊骨。

不丹的羊肉带着股高原特有的清冽,可师傅们总习惯像剁牦牛肉那样乱砍,弄得骨头上的肉碎成渣,炖在锅里漂得像柳絮。

“得顺着骨头缝下刀,”林薇捡起根羊骨当教具,手腕转了个圈,“你看,这样劈开,骨髓才能炖出来,汤才够浓。”

正说着,眼角余光瞥见巷口站着个穿橙色僧袍的小喇嘛,手里攥着串菩提子,直勾勾盯着案板上的羊肉。

小喇嘛见他望过来,突然红了脸,从袍子里掏出个纸包递过来。打开一看,是几块晒得半干的野山椒,辣气直冲脑门。

“师父说,这个给‘暖食菩萨’添点力,”小喇嘛的中文带着浓重的藏语腔调,“昨天我表哥吃了加辣的火锅,放牛时追着牦牛跑了三公里,都不喘气。”

小林笑得直不起腰,赶紧让后厨切了盘刚出锅的红糖糍粑塞给小喇嘛。这孩子捧着糍粑边吃边说,现在廷布的年轻人都在传,“川渝味道”的火锅汤能治“懒病”,连寺庙里的喇嘛都偷偷来打包——当然,都是趁着住持不注意的时候。

这边不丹的趣事还没聊完,约瑟夫的越洋电话就打了进来,背景音里全是叮叮当当的碰撞声。

“史总,康涅狄格州那家伙疯了!”约瑟夫的声音透着哭笑不得,“他非要在店里搭个西西里风格的烤炉,说要让鱼羊鲜和披萨同台竞技,现在正逼着师傅们往火锅里撒罗勒叶呢!”

史国栋对着免提喊:“让他撒!撒完你尝尝,要是好吃,咱们就推出‘意式鱼羊鲜’限定款;要是难吃到哭,就让他把烤炉拆了改成蘸料台,专门放咱们的四川藤椒。”

挂了电话,他刚翻开十州审批的最终名单,就见行政助理捂着嘴笑进来:“史总,您看推特没?纽约那家店的等位区,有个脱口秀演员编了段段子,说‘川渝味道的毛肚比美国两党还难统一意见——有人爱七上八下,有人非要烫到全熟,就像有人支持民主党,有人死挺共和党’,现在好多政客去吃火锅,都得先声明自己是‘七上八下党’。”

史国栋点开那段脱口秀视频,看着台下观众笑得前仰后合,突然想起刚进美国时,有记者问他“中国火锅凭什么能让美国人放下刀叉”。

当时他没答上来,现在倒有了答案——管你是用筷子还是叉子,在一锅咕嘟冒泡的鱼羊鲜面前,谁不是先被香味缴了械?

正琢磨着,林薇又发来段视频:不丹国王的妹妹居然来店里了。公主殿下穿着素色的 kira 裙,头发上别着朵白色的格桑花,正跟着服务员学用筷子。

她夹了三次才夹住一块鱼豆腐,却笑得像个孩子:“在不丹,我们说‘分享食物的人,会分享好运’,你们愿意把这么好吃的火锅带来,真是给我们送来了大好运。”

当天晚上,廷布店的打烊时间推迟了两个小时。公主殿下临走时,非要把自己戴了多年的蜜蜡手串送给小林:“这串珠子陪我转了很多寺庙,现在送给你们,祝‘暖食菩萨’永远热乎。”

林薇捧着那串沉甸甸的手串,突然觉得这先锋店哪是什么生意据点,倒像个热闹的文化驿站——有人来这儿尝鲜,有人来这儿祈福,有人来这儿聊家常,锅里煮的是鱼羊,飘着的却是人情味。

而美国那边,约瑟夫总算搞定了康涅狄格州的加盟商。那意大利老板最终没把罗勒叶撒进火锅,却在店门口支了个小摊子。

卖起了“鱼羊鲜口味的披萨”——用火锅汤调的番茄酱,铺上羊肉碎和鱼糜,居然意外受欢迎。

他给史国栋发了张照片,照片里老太太正举着披萨跟隔壁桌的华裔大叔碰杯,背景墙上挂着张新拍的合影:他祖母、张师傅,还有个举着披萨的中国留学生,三个人笑得见牙不见眼。

“史总,这68家店的装修图纸都审完了,”约瑟夫的语音里带着点感慨,“最后那家西弗吉尼亚州的店,老板是个煤矿工人转行的,说要把店里的墙壁刷成黑的,再挂几盏矿灯,叫‘地下火锅城’。”

史国栋对着电脑屏幕笑出声。他想起刚创业时,在重庆临江的小店里,第一次把鱼块和羊骨扔进锅里,蒸汽模糊了眼镜片,却清晰地看见隔壁桌的老夫妻边吃边拌嘴,说这味道“比年轻时在江边吃的野炊还香”。

那时他哪敢想,有一天这锅汤会飘到欧洲,来到纽约、廷布,飘进煤矿工人的梦里。

“告诉西弗吉尼亚的老板,”史国栋对着麦克风说,“矿灯底下挂串红灯笼,让远在重庆的人都知道,咱们的火锅在哪都能生根。”

窗外的月光漫进办公室,落在世界地图上。史国栋伸手在北美十州的位置轻轻点了点,又移到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不丹,指尖仿佛能触到那锅永远沸腾的鱼羊鲜。

他掏出手机,给重庆老店的张师傅发了条消息:“下次去美国,给他们露手新活——用火锅汤煮碗小面,让老外知道,咱们的暖食菩萨,还带着家乡的烟火气呢。”

手机那头很快回了个劈鹅卵石的表情包,后面跟着句话:“等着瞧,我这手艺,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啥叫真正的川渝味道。”

夜色渐深,史国栋关掉电脑,转身望向窗外。城市的灯火像散落的星辰,而在世界的不同角落,“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酒楼”的红灯笼正一盏盏亮起,把鱼羊的鲜香,拌着各地的故事,炖成一锅滚烫的人间烟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