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狼谷被唐军犁庭扫穴的消息传回洛阳,林薇只是淡淡一笑,并未过多在意。阿史那祢的覆灭,不过是清除了一只烦人的苍蝇,顺带借朝廷之手,进一步擦亮了凤影在边境的招牌。如今,汇通货栈门前车水马龙,求合作的商队络绎不绝;金匮堂的银钱流水日益庞大;边境巡边锐士的威名,甚至隐隐有压过当地守军的趋势。
凤影这台机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效运转,扩张的势头看似无可阻挡。连一向沉稳的赵乾和柳七娘,眉宇间也偶尔会流露出一丝志得意满。唯有林薇,在夜深人静处理各方汇总来的捷报时,心底深处总萦绕着一丝若有若无的不安。这势头,似乎太好了,好得有些令人心惊。
这丝不安,在狄仁杰的密信送达时,变成了冰冷的警钟。
信依旧是狄春亲自送来,没有署名,字迹是狄公特有的沉稳从容。但信的内容,却字字如锤,敲打在林薇的心上。
“林薇姑娘台鉴:”
“闻姑娘麾下商号,近日于边境声名鹊起,联合义旅,屡挫胡骑,保境安民,实乃可喜之事。商路畅通,货殖繁盛,亦于国于民有利。”
“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姑娘当知,名者,谤之媒也;利者,怨之府也。”
“近日朝堂,虽多有赞誉边商义勇之声,然亦有杂音,谓‘隆盛’等号,护卫之精强,远超寻常商队,恐非纯粹商贾,其心难测。更有甚者,将姑娘昔日身份与今日之势相联系,妄加揣测,其言可畏。”
“姑娘聪慧,当明老夫之意。凤影初立,根基未稳,虽有微功,然切不可忘乎所以,授人以柄。行事当更加低调隐忍,收敛锋芒。商队护卫,合乎规制即可,切莫过于彰显武力,引致猜忌。”
“另,朝中权贵,多有涉足商贾者。姑娘商路扩张,难免触及他人利益。暗箭难防,需时时警惕。”
“望姑娘慎之,戒之。韬光养晦,静待时机,方为长久之道。”
“知名不具。”
信看完了,林薇拿着信纸,在书房中静立了许久,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映在她略显凝重的侧脸上。狄仁杰的警告,来得及时,更是一针见血!
树大招风!
她只看到了凤影扩张带来的利益与名声,却险些忽略了这名声背后潜藏的巨大危机!
“护卫之精强,远超寻常商队,恐非纯粹商贾,其心难测。”——这几乎是直接点出了凤影最大的破绽!一个商号,拥有堪比精锐边军的武装力量,这本身就无法用常理解释。一旦被有心人(尤其是武三思之流)抓住大做文章,扣上一顶“私募兵马,图谋不轨”的帽子,那便是灭顶之灾!
“将姑娘昔日身份与今日之势相联系”——这才是最致命的!她林薇,在朝廷的档案里,永远是那个出身敏感、曾执掌过叛逆组织蛇灵的“前朝余孽”!无论她立下多少功劳,这个原罪始终存在。如今凤影势力膨胀,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她是否在借商贾之名,行积蓄力量、意图不轨之实!
还有那句“朝中权贵,多有涉足商贾者”。狄仁杰这是在明确提醒她,凤影的商业扩张,已经触碰到了某些既得利益者的蛋糕,这些人绝不会坐视一个背景神秘、手段强硬的新兴势力,来抢夺他们的市场份额和利润来源。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冷汗,悄无声息地浸湿了林薇的内衫。她一直自诩谨慎,却还是在接连的胜利面前,有些飘飘然了。狄仁杰这盆冷水,泼得正是时候!
“来人!”林薇沉声唤道。
赵乾和柳七娘很快应召而来。他们看到林薇凝重的脸色,心中都是一凛。
“阁主,出了何事?”柳七娘关切地问道。
林薇没有多说,直接将狄仁杰的信递给了他们。二人轮流看完,脸色也都变得严肃起来,之前的些许得意之色荡然无存。
“狄公所言……一针见血。”赵乾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是我们疏忽了。只顾着扩张,却忘了审视自身带来的影响。凤影的力量,确实过于显眼了。”
柳七娘也面露惭色:“是七娘考虑不周,巡边锐士的行动虽然隐秘,但接连几次与马贼交锋,难免留下痕迹,引起各方关注。尤其是上次河谷之战,我们动用了响箭,虽然是为了预警,但也等于宣告了有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在活动。”
“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林薇摆了摆手,语气恢复了平日的冷静,“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狄公提醒我们‘韬光养晦,收敛锋芒’。具体该如何做,你们有何想法?”
赵乾沉吟道:“首先,商队护卫必须‘正常化’。立刻削减明面上护卫的人数,装备也要符合大唐律法对商队护卫的规定,强弓硬弩、制式横刀等军械,绝不能再公然佩戴。巡边锐士必须彻底转入地下,非极端情况,不得再直接参与商队护卫作战,其职能应转为纯粹的暗中侦察、情报传递与应急策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