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唐朝当财子 > 第102章 提出盐铁改革,触动既得利益

户部侍郎府的书房里,烛火摇曳了整整一夜。李逸将半个月来收集的证据 —— 泛黄的账本残页、盐商的证词、私盐交易的暗访记录,一一摊在案上,指尖划过那些触目惊心的字迹,眉头始终没有舒展。窗外的天从墨黑渐染成鱼肚白,晨露打湿了窗棂,他才终于停下笔,将一份厚厚的《盐铁改革奏疏》轻轻放在案头,纸页上的墨迹还带着淡淡的湿润。

这半个月的调查,像一把手术刀,层层剖开了唐朝盐铁垄断制度的沉疴。李逸清楚记得,前日他派去江南盐场的亲信回来复命,说盐场的盐工们每日按定量晒盐、煮盐,产量从未因 “暴雨”“风浪” 减少过半分,可户部账本上,盐的采购价却连着三个月每月上涨五文,理由次次不同。还有那运输船只,亲信偷偷登上几艘标注 “满载” 的运盐船,发现船舱里只堆着半船盐,剩下的空间竟塞满了张承宗亲信私运的丝绸、瓷器,这些私货最后都流入了长安的黑市,利润全进了个人腰包。

“垄断之弊,根在无竞争,权在少数人啊。” 李逸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低声自语。朝廷将盐铁经营权牢牢攥在手里,却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导致管理僵化如死水 —— 盐铁转运使一职被张承宗把持后,他既管采购,又管运输,还管定价,权力没有制衡,自然敢肆意妄为。更要命的是 “从价税” 制度,按盐铁售价缴税,等于给了官员虚报价格的漏洞:明明一斤盐实际采购价只有二十文,账本上却写成三十文,按 “从价税” 缴纳三成税收时,多报的十文不仅能偷税,还能将差额中饱私囊,国库收入受损,百姓却要为虚高的价格买单。

这些弊端,李逸都一一写进了奏疏里,更在其中提出了两项针对性的改革举措。他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庭院里刚抽芽的柳树,心中已有了底气 —— 这两项举措,既不会动摇朝廷对盐铁的核心管控,又能破解当前的乱象。

辰时三刻,大明宫的紫宸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肃穆。唐太宗坐在龙椅上,手里正捧着李逸递上的《盐铁改革奏疏》,眉头时而皱起,时而舒展,目光扫过奏疏上的 “开放部分经营权”“改革从价税为从量税” 等字眼时,还特意停顿了片刻。

“李侍郎,” 唐太宗放下奏疏,声音沉稳,“你说开放部分经营权,允许‘逸品轩’等合规商家参与盐铁售卖,又说要定统一指导价,盐每斤三十文,铁每斤八十文 —— 这价格比现在的官盐低了二十文,百姓自然欢喜,可朝廷的收入会不会受影响?”

李逸上前一步,躬身行礼,语气坚定却不失恭敬:“陛下放心,臣已算过一笔账。如今官盐虽定价五十文,但因私盐泛滥,官盐销量不足三成,国库每月从盐税中得银不过五万两。若开放合规商家售卖,统一指导价三十文,百姓必弃私盐选官盐,销量至少能翻三倍。再加上改‘从价税’为‘从量税’,盐每斤缴五文税,铁每斤缴十五文税,账目公开,杜绝虚报,国库每月收入至少能增至八万两,反增无减。”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殿内百官,继续说道:“而且开放经营权并非放任不管,商家需从朝廷指定的盐场、铁厂采购,每一批盐铁都要加盖官印,若敢擅自涨价或掺假,当即取消经营权,还要罚没家产。至于私盐私铁,臣建议派禁军加强巡查,一旦抓获,从严惩处 —— 如此双管齐下,私盐私铁必能大幅减少。”

“臣愿以‘逸品轩’为试点。” 李逸补充道,语气带着一丝恳切,“逸品轩是臣友人所开,素来诚信经营,臣可担保其严格遵守朝廷规定,先在长安、洛阳两地售卖平价盐铁,若效果好,再逐步推广至全国。”

唐太宗闻言,微微点头。他近日也收到不少地方官的奏折,说百姓因盐价太高,有的甚至用草木灰代替盐调味,民间怨声载道。李逸的提议,既解了百姓的燃眉之急,又能增加国库收入,听起来确实可行。

可没等唐太宗开口表态,站在文官前列的张柬之突然出列,须发皆张,语气带着急切的反对:“陛下万万不可!” 他快步走到殿中,躬身行礼,声音洪亮如钟,“盐铁乃国家命脉,自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以来,历代王朝皆以此为国库根基,岂能轻易交给商贾经营?商贾逐利,若让他们参与盐铁售卖,日后必有人为了赚钱,私抬价格、掺假售假,甚至与私盐贩子勾结,到时候盐铁管控必乱,国本动摇,后果不堪设想啊!”

张柬之是三朝元老,又是太子少师,在朝中威望极高,他一开口,不少保守派官员立刻附和:“张大人所言极是!盐铁官营乃是祖制,岂能说改就改?”“商贾不可信,一旦开放经营权,天下盐铁必乱!”

坐在龙椅上的唐太宗脸色微变,目光转向张承宗 —— 他身为盐铁转运使,对盐铁事务最有发言权。

张承宗立刻出列,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委屈,眼眶甚至微微泛红:“陛下,臣自任盐铁转运使以来,兢兢业业,每日处理盐铁事务到深夜,从未有过半点贪腐之举。李侍郎说账本有问题,说臣虚报成本,可那些账目都是下属按实际情况记录,臣不过是签字审核,何来贪腐?”

他话锋一转,突然指向李逸,语气带着一丝凌厉:“臣倒觉得,李侍郎此提议,怕是别有用心!‘逸品轩’是他友人所开,开放经营权后,逸品轩先一步参与售卖,这不就是想让商家垄断盐铁,从中谋利吗?李侍郎身为户部侍郎,不为朝廷着想,反而为商贾谋利,臣恳请陛下明察!”

这番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保守派官员纷纷点头,看向李逸的目光里多了几分质疑:“是啊,李侍郎和逸品轩关系密切,这提议怕是有私心!”“万一逸品轩垄断了盐铁售卖,百姓还是没好日子过!”

“张大人此言差矣!” 不等李逸开口,站在右侧列尾的户部主事王大人突然出列,他虽官职低微,却语气坚定,“臣前几日随李侍郎查看盐铁账本,亲眼见账本上盐的采购价与实际情况不符,运盐船也有空载、半载之嫌。李侍郎提出改革,皆是为了百姓、为了国库,何来私心?逸品轩若敢违规,李侍郎说了,当即取消经营权,这怎么会是垄断?”

“王主事,你不过是个从六品主事,也敢在此妄议朝政?” 张柬之冷冷瞥了王大人一眼,语气带着压制,“盐铁事务复杂,你懂什么?开放经营权的风险,岂是你能预料的?”

王大人脸色涨红,还想争辩,却被旁边的官员悄悄拉了拉衣袖 —— 张柬之势力庞大,得罪他没有好下场。

“张大人,臣倒觉得,王主事说得有道理。” 这时,又一位官员站了出来,是兵部侍郎刘大人。他上前一步,对着唐太宗躬身道:“陛下,近日边境将士反馈,军中的铁器质量越来越差,有的长矛用不了多久就弯折,有的盔甲防护力不足 —— 臣派人调查,发现是铁厂为了节省成本,在铁中掺了过多的杂质,而这铁厂的负责人,正是张承宗的妻弟!若不改革盐铁管理制度,任由这种情况持续,恐影响军心,危及边境安全啊!”

刘大人的话,让殿内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张承宗脸色一白,连忙辩解:“陛下,臣的妻弟绝不敢在铁器中掺假!刘侍郎这是污蔑,是为了帮李侍郎说话,故意捏造事实!”

“是不是捏造事实,陛下派人去铁厂查一查便知!” 刘侍郎毫不退让,目光直视张承宗。

一时间,紫宸殿内成了争论的战场。支持改革的官员,大多是年轻官员或来自地方的官员,他们亲眼见过百姓因盐铁价高受苦,也清楚边境铁器质量的问题,纷纷站出来为李逸的提议辩护,列举垄断制度的弊端;而保守派官员,多是元老重臣或与张承宗有利益关联的人,他们死守 “祖制不可改” 的信条,又担心改革触动自己的利益,不断攻击改革提议 “激进”“冒险”,甚至指责李逸 “结党营私”。

“够了!” 唐太宗重重拍了一下龙椅扶手,声音带着怒意,殿内瞬间安静下来。他看着争论不休的百官,眉头紧锁 —— 支持改革的官员说得有道理,百姓怨声载道,国库收入受损,再不改革确实不行;可张柬之等元老的担忧也并非没有依据,盐铁乃国之命脉,一旦改革失误,后果不堪设想。

唐太宗沉默了片刻,目光落在李逸身上,语气缓和了一些:“李侍郎的提议,朕知道是为了江山社稷、为了百姓。但此事事关重大,不可仓促决定。” 他顿了顿,看向百官,“今日休朝,众卿都回去再仔细商议,三日后再议此事。”

说罢,唐太宗起身,在太监的搀扶下转身离开紫宸殿,留下满殿沉默的官员。

李逸站在原地,看着唐太宗离去的背影,心中虽有遗憾,却并不气馁 —— 至少,陛下没有直接驳回提议,还让众臣再议,这已经是好的开始。他转头看向张柬之和张承宗,只见两人正低声交谈,张承宗的脸上带着一丝得意,张柬之则皱着眉,目光警惕地扫过支持改革的官员。

“李侍郎,” 刘大人走到李逸身边,压低声音,“张柬之和张承宗肯定会在这三天里暗中活动,拉拢官员反对改革,你要多加小心。”

李逸点了点头,眼神坚定:“多谢刘大人提醒。改革之路本就艰难,只要能让百姓买到平价盐铁,能让国库收入增加,再多的阻力,我也不怕。”

这时,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苏瑶的贴身侍女快步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递给李逸:“李侍郎,我家小姐让我把这个交给您,说江南那边又有新消息了。”

李逸接过信,心中一动 —— 想必是苏瑶又收集到了张承宗贪腐的新证据。他轻轻拆开信封,快速浏览着信上的内容,嘴角渐渐勾起一丝弧度。有了这些新证据,三日后的朝堂辩论,他定能更有底气。

而另一边,张柬之和张承宗走出紫宸殿后,径直来到了张柬之的府邸。书房内,张承宗端着茶杯,手却微微发抖:“岳父,刚才刘侍郎说的铁厂掺假之事,要是陛下真派人去查,可就糟了!”

张柬之放下茶杯,脸色阴沉:“慌什么?那铁厂的账目早就做平了,就算陛下派人去查,也查不出什么。倒是李逸,他手里肯定还有证据,这三天里,我们必须想办法让他闭嘴。”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你去联系京兆尹,让他暗中盯着李逸的动向,再拉拢一些中立的官员,只要三日后朝堂上反对改革的官员占多数,陛下就不会轻易答应李逸的提议。”

张承宗连忙点头:“是,岳父,我这就去办!”

夕阳西下,将大明宫的宫墙染成了金色。李逸拿着苏瑶送来的信,快步走向户部 —— 他要趁着这三天,将新证据整理好,还要再完善改革方案,应对三日后的朝堂辩论。他知道,这场关于盐铁改革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而他,绝不会退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