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唐朝当财子 > 第101章 盐铁乱象丛生,李逸暗查寻症结

长安的夏日,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捂住了天空,连一丝风都不肯轻易放过。毒辣的太阳炙烤着青石板路,蒸腾起的热气裹着尘土,扑面而来,让人刚走出家门,额头上便渗出细密的汗珠。西市作为长安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此刻依旧人声鼎沸,绸缎庄的伙计站在门口卖力地吆喝,香料铺里飘出浓郁的异香,可唯独盐铺前的气氛,却与这热闹的景象格格不入。

盐铺的木质柜台前,围满了愁眉苦脸的百姓,他们手里攥着皱巴巴的铜钱,眼神里满是无奈与焦灼。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穿着打了好几块补丁的粗布衣裳,颤巍巍地将手里的几十文铜钱放在柜台上,声音带着一丝哀求:“掌柜的,能不能再便宜点?这一斤盐就要五十文,我家里还有小孙孙要养,这日子实在没法过了啊!”

盐铺掌柜是个身材微胖的中年男人,他脸上堆着为难的神色,指了指柜台后面挂着的木牌,木牌上用红漆写着的 “盐,五十文 斤” 格外醒目。“老夫人,不是我不肯通融,这价格是上面定的,我要是敢降价,饭碗都保不住啊!” 他压低声音,凑近老妇人,“您没听说吗?上个月官盐才四十文一斤,这个月又涨了,听说后面还得涨呢!”

老妇人闻言,重重地叹了口气,拿起那包小小的盐,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仿佛那不是一斤盐,而是稀世珍宝。周围的百姓也纷纷议论起来,有人抱怨官府不顾百姓死活,有人则唉声叹气地说家里的盐快见底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不远处的一条小巷里,阴影笼罩着地面,与外面的酷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几个穿着短打、神色警惕的黑影在巷子里鬼鬼祟祟地走动,其中一个人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递给另一个人,低声说道:“这私盐虽然杂质多了点,但一斤才二十文,比官盐便宜一半还多,你赶紧拿好,别被官差发现了。”

接过油纸包的人连忙点头,将铜钱递给对方,然后迅速揣好私盐,低着头快步走出了小巷。这样的交易,在长安的大小巷弄里,每天都在悄悄上演。私盐质量堪忧,甚至有些私盐因为提炼不纯,含有有害物质,可对于囊中羞涩的平民百姓来说,这却是他们能勉强维持生计的无奈选择。

这一幕,恰好被路过的李逸看在眼里。他身着一身青色官袍,腰间系着玉带,身姿挺拔,面容俊朗,只是此刻,他的眉头紧紧皱着,眼神里满是沉重。自上个月升任户部侍郎以来,他的案头便堆满了关于盐铁问题的投诉信。唐朝的盐铁一直由朝廷垄断经营,这本是为了保障国库收入、稳定民生,可如今,管理却混乱不堪,百姓怨声载道。

李逸缓步走到盐铺附近,听着百姓们的抱怨,心中像压了一块巨石。他很清楚,盐是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铁则关系到农具制造、兵器锻造,盐铁问题若是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国库收入,更会引发民怨,动摇朝廷根基。

“李侍郎?” 一个略带惊讶的声音从旁边传来。李逸回头,看到是户部的主事王大人,对方手里提着一个食盒,应该是刚从西市的酒楼出来。

“王主事。” 李逸微微颔首,目光依旧落在盐铺前的百姓身上。

王大人顺着李逸的目光看去,随即叹了口气:“李侍郎,您也看到了,这盐铁问题越来越严重了。我听说,盐铁转运使张承宗大人那边,把控着实权,不仅肆意抬高盐铁价格,还纵容手下虚报成本、中饱私囊,官盐价高难买,私盐才会这么泛滥啊!”

李逸心中一动,他早就听闻张承宗是张柬之的女婿,凭借着这层关系,在朝中颇为嚣张。之前他查看户部的一些报表时,就发现盐铁的收支有些不对劲,如今听王主事这么一说,更印证了他的猜测。“王主事,你可有具体的证据?”

王大人面露难色,摇了摇头:“张大人势力庞大,下面的人谁敢轻易得罪他啊?我也是听下面的人私下议论,没有确凿的证据。”

李逸沉默了片刻,眼神变得坚定起来:“盐铁乃民生根本,绝不能任由乱象持续下去。此事,我必须查个水落石出。”

回到户部后,李逸立刻让人将盐铁经营的账目全部调取过来。户部的库房里,堆满了厚厚的账本,纸张已经有些泛黄,散发着淡淡的霉味。李逸坐在桌前,一盏油灯亮到深夜,他一页一页地仔细翻看,眼神锐利如鹰,不肯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密密麻麻的数字在账本上排列着,可越看,李逸的眉头皱得越紧。账本里的猫腻实在太多了:盐的采购成本,每个月都在以不同的幅度 “上涨”,上个月还说是因为盐场遭遇暴雨,产量减少,采购价提高,这个月又说是运输途中遇到风浪,损耗增加,成本再次上涨。可李逸派人去盐场打听,盐场的产量一直很稳定,根本没有所谓的暴雨影响。

再看运输费用,更是高得离谱。从江南盐场到长安,每船盐的运输费用,比去年足足高出了三成。李逸心生疑惑,他找到负责盐铁运输的官员询问,对方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说是按照张承宗大人的吩咐记录的。更让李逸愤怒的是,他通过私下调查得知,实际运盐的船只,常常是空载或者只装了一半的盐,可账本上却记录着满船运输的费用。

铁的冶炼成本记录更是模糊不清,账本上只写着 “冶炼所需矿石、燃料费用”,却没有具体的数量和单价,部分款项的去向也不明,只标注着 “用于盐铁经营相关支出”,没有任何凭证。

“这些账目明显有问题,张承宗怕是从中贪了不少!” 李逸将账本重重地拍在桌上,眼神里满是怒火。他很清楚,光靠这些有漏洞的账本,还不足以扳倒张承宗,必须找到确凿的证据,才能让他无从抵赖。

这时,李逸想起了苏瑶。苏瑶出身江南商户之家,在江南商界有着广泛的人脉,尤其是在布商和盐商中,很多人都卖她面子。或许,苏瑶能帮他收集到张承宗贪腐的线索。

第二天一早,李逸便来到了苏瑶在长安的府邸。苏瑶听闻李逸来访,连忙出门迎接。她身着一身淡粉色的衣裙,长发挽成简单的发髻,脸上带着温婉的笑容,看到李逸,眼中闪过一丝欣喜:“李逸哥哥,你怎么来了?”

“苏瑶,我有件事想请你帮忙。” 李逸没有绕弯子,直接将盐铁的乱象和张承宗的问题说了出来,“张承宗在江南的盐铁运输中手脚不干净,我怀疑他不仅虚报成本,还可能与私盐贩子有勾结,在盐铁采购中收受贿赂。你在江南商界人脉广,能不能帮我打听一下,收集一些证据?”

苏瑶听完,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眼神变得严肃起来:“竟有这种事?张承宗身为朝廷官员,竟然如此不顾百姓死活,中饱私囊!李逸哥哥你放心,这件事我一定帮你。我在江南的布商、盐商中都有熟人,他们肯定知道一些情况,我这就派人去联系他们。”

李逸心中一暖,连忙说道:“多谢你,苏瑶。只是此事凶险,张承宗势力庞大,你一定要多加小心。”

“我知道分寸的。” 苏瑶点了点头,随即让人备好笔墨,写了几封书信,派人快马加鞭送往江南。

几天后,苏瑶收到了江南那边的回信。她连忙拿着信去找李逸,脸上带着一丝兴奋:“李逸哥哥,有消息了!我通过江南织造府的商户,联系上了几位曾被迫向张承宗缴纳‘保护费’的盐商。他们说,张承宗在江南的盐铁运输线路上安排了自己的人,凡是经过他管辖线路的盐商,都必须缴纳‘保护费’,否则就会被故意刁难,要么扣下盐船,要么找借口罚款。有几位盐商不肯缴纳,结果盐船被扣押了半个多月,盐都快变质了,最后没办法,还是交了钱才把盐船放行。”

苏瑶一边说,一边将几位盐商的证词和交易凭证递给李逸。证词上详细记录了缴纳 “保护费” 的时间、金额和地点,还有几位盐商的签名和手印。交易凭证则是一些手写的收据,上面虽然没有张承宗的名字,但有他手下亲信的签名,而这些亲信,李逸在查看户部官员名单时,也曾见过。

“还有,” 苏瑶继续说道,“有位盐商说,他曾亲眼看到张承宗的人私下与私盐贩子交易,将官盐低价卖给私盐贩子,然后私盐贩子再抬高一点价格卖给百姓,从中赚取差价。张承宗则通过这种方式,既拿到了钱财,又不用担心官盐卖不出去,还能把官盐涨价的责任推到私盐泛滥上。”

李逸接过证词和凭证,仔细翻看,眼神越来越凝重。这些证据虽然还不足以将张承宗彻底扳倒,但已经为他的调查打开了突破口。“苏瑶,辛苦你了。有了这些证据,我就能进一步调查张承宗的贪腐行为了。”

“能帮到李逸哥哥就好。” 苏瑶笑了笑,“后续如果还需要江南那边的消息,我再让人去打听。”

李逸点了点头,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将张承宗的罪行彻底揭露出来,还百姓一个公道,让盐铁经营重新回到正轨。他知道,接下来的路或许会很艰难,但为了民生,为了朝廷的根基,他绝不会退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